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 > 第三百六十一章 重赏信诺,军心可用

张任蓄谋已久的攻势虽然功亏一篑,但他也看出来江州城中的守军已经非常疲惫,张任本不想给城中守军任何喘息之机,但士兵们对生石灰畏惧不已,纷纷出现了畏战的情绪。

其实真正被生石灰所伤的也不过两千多人,对于一支十万人的大军来说,两千人并算不上多大的损失,只是目睹了现场诡异以及逃回来的士兵的惨状之后,士兵们都十分畏惧这种死法,这才导致士气大降。

张任也不敢太过逼迫,决定先寻找石灰粉的破解之法。

石灰在中国其实早有应用,甚至在孙绍之前,灵帝时期有一任叫杨璇的零陵太守,就曾经将生石灰用于作战,并且大败贼军,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只不过这种战法毕竟只是极为特殊的案例,当时道路艰难,信息传递不畅,所以张任并没有听说过。

孙绍其实也不知道这段历史,只是科技院在研究水泥的时候,烧制了大量的生石灰,孙绍知道生石灰强大的杀伤性和难以预防的特性,将其大规模应用于荆南的守城战中。当初刘备攻打武陵的时候,就在石灰上吃了不小的亏。

这次伐蜀,因为以进攻居多,因此伐蜀大军携带的生石灰并不多,孙绍知道曹操南下后,制定了江州防御策略,他知道生石灰在守城战中的巨大威力,下令将所有的生石灰在运送江州粮草的时候一起送了过来,这才在关键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张任在帐中仔细回忆当时战场上的情况,苦思破解生石灰粉的办法,没过多久,他就找出了克制生石灰粉的办法,一个是风,一个是雨。

风可以吹散粉尘,若是能够站在上风向进攻,则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己方士兵受到生石灰粉的伤害,同时还有可能让守军自讨苦吃,尝尝生石灰粉的厉害。

但顺着风势进攻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只有一面城墙能够防备生石灰粉,另外几个方向最多也只能佯攻。

雨天就更不用说了,雨水会让所有的粉尘都无法扬起,但雨天进攻,地面湿滑,攀爬云梯也容易打滑,并且雨大还会让视线受影响。

江州城内,首次见识到生石灰在守城中巨大作用的原江州军官都非常高兴,邓艾却微微叹了口气,道:「只可惜咱们这一次所带的生石灰粉并不多,就算是我们只在关键的时候用,只怕也撑不了多久。」

小将张翼笑道:「邓将军不必担心,再过一段时间,江州便会开始下雨,雨期绵延十余日,只要撑到下雨天,应该就能歇歇了。」

「只怕未必。」邓艾摇头道,「雨天他们攻城确实会受影响,但我们的石灰粉也彻底没有用武之地了。没了石灰粉的威胁,只怕他们的进攻会更加凶猛!」ap.

众将听完都觉得有道理,纷纷点头,气氛又开始凝重起来,黄忠看向严颜,问道:「江州当真会连下十几日的雨吗?」

黄忠这一问,不只是严颜,连刘聩、张嶷也一头,严颜沉声道:「确实如此,每年的七八月份,江州都会有大雨连绵,十余日方歇,几十年来从未有变。」

黄忠点头道:「下雨天敌军进攻会受影响,但我们的弓箭、火油、石灰粉同样失去了用处,这样算下来,究竟对哪一方有利,还是未知之数。我方兵少,要早做准备,雨天作战,各位有何良策?」

众将面面相觑,却无人回答,邓艾见原江州的军官都有些拘谨,于是抢先道:「雨中作战,士兵疲惫过后易染风寒,主公曾说过姜汤可以御寒,当立刻多备生姜,待雨天作战时让人熬成姜汤,以驱寒症。」

黄忠赞赏的点了点头,道:「很好。张翼,你为江州本地人,令你立刻去城中收集生姜,本将提醒你,不可掠夺百姓,要以钱物去换,可听清楚了?」

张翼连忙领命,张嶷想了想,

道:「雨天攻城,云梯攀爬困难,只要城上兵力充足,城墙当可无碍,但没有了火油、弓箭,敌人的冲车却是更难防备了。」

黄忠欣慰的看着张嶷,问道:「那么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张嶷道:「可在城门边提前备好砂石袋,若城门难守,则用沙土袋将城门堵死,如此任凭冲车如何撞击,城门也固若金汤。」

黄忠笑道:「此法甚好,那么准备砂石袋就由你带人去做。」

张嶷得黄忠肯定,信心大增,黄忠最后看向刘聩,刘璝苦笑道:「将军,实在抱歉。末将并没想到什么好主意,反而有些担心。这些日子敌军攻势连绵不绝,咱们虽然守住了,但军心士气已然大降,若是在雨天鏖战,只怕士气会更加低落,到时候军心涣散,只怕难以为继。」

刘聩此言一出,众将都忍不住点了点头,特别是江州军本就是新降,这些军官为了自己的前途抱负可以跟黄忠、邓艾一起共患难,但普通的士兵要做到这个地步,着实很难。

鼓舞士气可不是随便喊几句口号那么简单的事情,战争局势所有人都看得到,如何能让江州士卒们在逆境下依旧能够跟荆南军保持一致,军心不动摇,这是一个非常困难同时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严颜上前一步,拍着胸脯道:「将军放心,老夫军中必然无人敢有异心!」

黄忠道:「严将军深得军心,本将相信你的部下不会出乱子,但我们也不能让将士们白白卖命,我欲将军中财物尽数犒赏士卒,诸位意下如何?」

邓艾眼睛一亮,黄忠这明显是要用奖赏来激励士气,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土很笨的办法,但也是现在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邓艾赞同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末将以为可行。不过末将以为这份赏赐还远远不够。」

黄忠道:「本将也觉得不够,可军中财物已经散尽,主公也三令五申不许打家劫舍,祸及百姓,本将已经赏无可赏!」

邓艾没有直接回答黄忠的话,而是说起了孙绍曾经做过的事情:「主公没有一兵一卒,想要奇袭江夏,于是说动了徐将军,徐将军遂携柴桑全军两千人白衣渡江,潜伏在江夏城北树林中,想要伏击襄阳车队并假扮车队的人混入江夏。只是他们在林中足足等了三天也没等到襄阳来的车队,此时徐将军依旧愿意相信主公,但将士们却多有怨言,有溃散之虞。主公那时候向全军承诺,江夏城破之后,以江夏府库三成财物,重赏全军。全军士气大振,后来攻破江夏,主公果然拿出府库三成奖赏全军,这只军队,就是后来的破军营!」

黄忠自然知道此事,他也知道邓艾这时候将这个事情拿出来说,就是要激励众将,让众将相信荆南军的奖赏承诺绝不是空口白话,是一定会兑现的。

要知道那时候孙绍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好不容易拿下江夏,这本该是孙绍的第一桶金,但他却毫不吝啬,直接分出了三成赏给将士们,可见其出手阔绰,并且有诺必践。

刘聩、张嶷、张翼闻言一阵啧舌,他们听说过江夏之战,听说过当初孙绍以区区两千之众,攻下了周瑜三月不曾拿下的江夏,却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邓艾继续说道:「当年主公奇袭江夏后,又马不停蹄,孤军深入转战长沙,那时候刚刚攻破长沙城门,还未能控制长沙城,大将霍峻便领兵来援,若是让他们杀到长沙城下,全军恐有覆灭之危。那时候甘将军为黄老将军所伤,主公便亲领三百锦帆精锐,去阻拦霍峻的两千援军。临行前,主公慷慨陈词,并郑重许诺——此战凡参战者,赏良田百亩,伤残者,赏赐翻倍;阵亡者,抚恤三倍!此战,主公再次大获全胜,并且以锦帆军为基础,建成了现在的长沙水军!」

众将又是一片哗

然,长沙之战作为孙绍奠定根基的一战,随着孙绍如今强势崛起,这两战也被传的神乎其神,他们没想到那时候孙绍也曾遭遇过如此险境。

邓艾在这个时候将这段往事说出来,同样是激励在座的军官们不要害怕眼前的困难,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说到长沙之战,众人议论完又个个面色古怪的看向黄忠,因为当初孙绍攻破长沙时,黄忠就在长沙,并且射伤甘宁的也是他。

黄忠只要用笑容掩饰尴尬,佯装不悦道:「士载,你好好的说长沙做什么?老夫也就是不幸遇到了主公,若是别人,看老夫不在他身上射他七八个窟窿!」

众将闻言莞尔,刚才被刘聩提出的问题弄得低沉的气氛,也重新热烈起来。

张嶷、张翼两个年轻小将听了孙绍这两战的表现,对孙绍崇拜不已。

刘聩则是好奇地问道:「主公赏赐如此阔绰,可当时的长沙分明不过一下郡而已,主公哪来的这么多钱财?」

黄忠、邓艾和杨雨同时笑了起来,杨雨道:「长沙当年确实不过一下郡而已,可主公只用了五年,便让长沙改头换面,如今长沙百姓个个吃穿不愁,咱们军中待遇更是连曹军都比不上!且不说军饷比他们多,咱们行军打仗的干粮也是当世第一,此外就算不是战时,咱们也从来不缺肉食,咱们还有专门的医疗营,咱们用的药预防刀创感染的酒精,只怕曹操都没享用过。」

杨雨越说越自豪,这份自豪很快就感染了年轻的张翼、张嶷,张翼羡慕的说道:「让你说的我当真有些羡慕你们了。」

杨雨心道,那是你还不知道我们特战营的待遇,不然只怕要流口水了。

邓艾却拍了拍张翼的肩膀,道:「何必羡慕,咱们现在已经是一军袍泽了,不是吗?」、

张翼激动的连连点头不止,张嶷出身普通,却对长沙百姓的生活更感兴趣,杨雨于是又给张嶷讲长沙百姓生活是如何富足,说完后见张嶷将信将疑,杨雨拍着胸脯道:「你别不信,因为我家就是当初从江夏流落到长沙的,后面家里日子越过越好,我家父母对主公敬若神明,听说主公招收娃娃兵,便将我送去了,那时候我才十三岁呢!」

张嶷感慨道:「荆南百姓何其幸福,若是主公为益州之主,咱们益州的百姓是不是也可以像长沙百姓一般,幸福富足啊!」

张嶷说完,张翼、刘聩都不由自主的点头,就连严颜也露出神往之色,他们都是江州本地人,特别是严颜,他在巴郡扎根多年,军民敬仰他,他也一直想要让巴郡百姓生活富足吃穿不愁。

但他只会带兵打仗,如何提振民生却是一窍不通,以前他还觉得巴郡百姓在他的庇护下过得不错,听说了长沙百姓的生活后,他才知道巴郡百姓也就比益州有些地方好一点而已。

话题讨论到这里,众将都坚定了抵抗到底的信念,黄忠对现在军官们的状态很满意,于是趁热打铁,宣布不仅要将军中财物全部犒赏士卒,并且此战将效仿孙绍当初在长沙城外的承诺,参战者赏地百亩,伤残者翻倍,阵亡者,三倍抚恤!

众将又惊又喜,有了如此重赏,还有战后的许诺,他们只要将这个消息带回去,不用他们怎么鼓舞士气,士兵们都会自己与益州军拼命。

为了让士兵们相信黄忠的承诺是有用的,并且让他们有更多的勇气面对困境,黄忠也下令众将回去必须将孙绍的两个案例讲给所有的士卒听。

众将轰然应诺,然后各自回营,宣传孙绍面对困境的事迹以及黄忠许诺的重赏。

军中是最崇拜强者的地方,对于现在的江州军来说,无论是射术神乎其技的黄忠,还是他们从未谋面的主公孙绍,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当孙绍奇迹般的战绩在军中传扬的时候,士

兵们对孙绍的崇拜就更加强烈了。

次日,黄忠便兑现承诺,将军中携带的钱物全部犒赏给士卒,这起到了徙木立信的效果,让士兵们对昨天军官们的话更加深信不疑。

江州军也都是巴郡本地的子弟兵,他们曾经畏惧敌军的强大,但现在无论是为了犒赏还是黄忠许诺的土地,又或者为了让巴郡百姓都能像长沙百姓一般生活,他们都做好了决死一战的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