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 > 第三百五十三章 众志成城,暗箭难防

曹操得知曹彰遇伏的消息亦是大吃一惊,瞬间便明白其实荆南早已经看破了他偷袭荆南计划,不过曹操却依旧下令大军继续急速南下,一则因为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二则曹操相信一力降十会,在十五万大军面前,就算荆南军知道了,又有什么办法能够阻止他的行动呢?

华成成功伏击曹彰之后,原本还想要再故技重施,火烧当阳,但曹仁的步兵与曹彰残余骑兵步骑协同,防范甚严,没有再给华成机会,华成见找不到机会,不敢跟曹军硬拼,只能向南撤退。

华成没有撤往江陵与赵云会和而是直接撤往西陵,这是庞统与诸葛亮商议过后做出的决定,这样可以吸引一部分曹军兵力,将曹军兵力分散,并且由于西陵城亦可从水路撤离,也不用担心会被曹军围死。

曹仁占领当阳之后,襄阳与江陵之间再无阻挡,十五万曹军汹涌南下,天下震惊。

正如曹操料定的一般,在如此庞大的曹军面前,荆南军除了固守江陵、西陵两个江边城池,根本没有任何与曹军交战的念头。

当阳、西陵、江陵等江北各城的百姓都已经早早转移到江南,所有兵粮物资都集中到了二城之中,二城也在这些日子不分日夜加紧加高加固,将其打造成两个军事堡垒。

由于庞统提前发现了曹操的行动,让荆南军做好了全部准备,不仅将粮草物资百姓都提前转移,也让各军将领提前给将士们鼓舞士气,否则就是曹军大举南下造成的恐慌和对军队士气的打击,都将足以致命。

现在曹军南下不仅没有给荆南军的军心士气造成打击,反而在当阳长坂坡被华成迎头痛击,将曹军的冲天气焰狠狠押了一把,也给荆南军士气以极大的振奋。

当然曹军声势浩大,对荆南甚至是江东的影响再如何预防,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庞统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将影响降到最低。

江陵城中,赵云看着城外绵延不绝的曹军营帐,道:「公琰,这次若非军师提前看破曹军阴谋,江陵只怕守不住了。」

蒋琬叹了口气道:「即便我们早做了准备,若非有子龙在此,我也不敢相信能够守住江陵。」

面对蒋琬的恭维,赵云微微一笑,不过比这更加困难的绝境他都遇到过,现在他有坚城可守,有精兵两万,有水路送来的源源不断的支援,比当初家底雄厚太多了,若是这样他还守不住江陵,那他就不是常山赵子龙了。

虽然有信心守住江陵,但赵云脸色却依旧凝重,因为守住江陵并不能获得这次战争的胜利,若是远在益州的孙绍因为没有了荆州的补给而兵败,那么江陵就算守住了,胜利的依旧是曹操。

益州传回来最后的消息是已经攻破永安,占领了巴东郡,在益州算是有了立足之地,但若想以一郡对抗整个益州,无异于天方夜谭。

相比于防守,他更倾向于进攻,就像当初孤军身后曹军身后那样,以攻代守,但庞统给他的命令非常明确,固守江陵一月,不许一人一马出城作战,也就是说一个月之内,他除了死守,什么也做不了。

西陵的华成接到的命令与赵云差不多,就是让他在当阳伺机给曹军当头一棒,挫一挫曹军锐气,之后退守西陵,固守西陵,不许一人一马出城作战。

赵云不理解庞统为何要下这样的命令,但他依旧决定遵令行事。

这就是赵云,虽然他武力高绝,能文能武,但却从没有恃强抗命的想法,对他来说,军令大过天。

整个荆南在孙绍几年来用报纸等手段不断宣传,强化治下百姓荆南一体的思想,告诉百姓唯有在孙绍的治理下他们才能保住现在的生活,现在的荆南民间受曹军南下影响不大。

反倒是那些世代为官或者豪富的人,在孙绍的治理下,他

们的生活并没有显著提高,反倒是多了许多限制,因此对孙绍并没有表现的那么拥护,此时眼见曹操势大,而且荆南的灵魂人物孙绍被困在益州,顿时觉得他们的机会来了。

由于曹操来得突然,这些潜伏在荆南的反对派也完全没有准备,否则若是在曹军南下的时候同时在荆南造成混乱,那么对荆南的伤害更大。但他们并不愿放弃这难得的机会,于是纷纷蠢蠢欲动。

不止这些人,就连前不久才刚刚暗暗表示归顺孙绍的庐陵太守孙贲,此时也动摇了,在赤壁之战前他就有北投曹操的心思,后来随着孙绍不断发展壮大,在孙邻苦口婆心的劝说之下,在被吕蒙逼得喘不过气的时候,他才听从了孙邻的建议,选择归附孙绍。

如今曹操再次南下,虽然声势远不如当初携大胜袁绍一统北方的那一次,但这次却是真真切切扼住了孙绍的咽喉,孙贲不认为孙绍还有翻身的机会。

一旦孙绍亡于益州,那么荆南必定大乱,到时候他在乘乱取下荆南一两个郡,其实力也不容小觑了,若是能够得到曹军的接应支持,更是连孙权也难奈他何。

孙贲考虑良久之后,终于做出决定,秘密派出信使去联络曹操,向曹操投诚。

要说对孙绍的担心,没有人能比得过黄月英,不仅仅是二人夫妻情深,更因为黄月英明白,若是孙绍在,她是一方诸侯之妻,无人敢欺,但若是孙绍出事了,黄月英不敢去想她与儿子会面对什么。

巨大的压力压得黄月英喘不过气,但她依旧要表现得足够坚强,至少在外人面前,她必须展现坚强乐观的一面。

午夜梦回之时,黄月英也只能悄悄呜咽,生怕被人发现她的脆弱和绝望,门外一声叹息,让黄月英汗毛倒竖,她寒声道:「是谁?」

门外一个温柔的声音道:「姐姐,是我。我可以进来吗?」

黄月英听出是曹节的声音,有些意外,因为曹操突然南下的事情,黄月英也不敢再相信曹节,二人已经数日不曾说过话。

曹节总是在自己的小院子,几乎足不出户,更不会主动去找任何人,黄月英一反常态数日不见,曹节觉得奇怪,问身边的婢女,婢女却总是支支吾吾,甚至对她似乎颇为敌对,直到将婢女逼急了,才知道父亲已经突然发兵南下,并且将孙绍死死困在了益州。

曹节又惊又悲,这才明白黄月英为何会多日不曾见她,也知道为何现在阖府上下都对她充满敌意,此时曹节本应该低调处事,但她却并不愿如此。

因为黄月英是整个长沙第一个给予她温暖的人,更因为她也是孙绍的妻子,黄月英担心的事情,她也同样担心,她是最能体会到黄月英压力的人,如今的黄月英太需要一个人跟她一起分担压力。

庞统和诸葛亮同样压力巨大,现在孙绍在益州情况不明,曹军切断了与孙绍的联系,但他们制定出的策略却并没有全力打通与益州的联系,而是选择了固守,这让很多担心孙绍的人对此极为不满,不仅有官员上书请求发兵打通道路,甚至太守府门口都常常有百姓哭求他发兵救回孙绍。

更让庞统恼火的是,次日长沙城中谣言四起,说庞统勾结了刘备的军师诸葛亮,故意对孙绍见死不救,想要害死孙绍,自立为主。

孙绍在长沙万民拥戴,威望无与伦比,不明真相的百姓,难以辨别谣言的真假,加上庞统却是最近与诸葛亮同进同出,更让百姓将信将疑,在有心人的挑拨之下,一场危急忽然爆发了出来,将庞统打得措手不及。

被谣言裹挟的百姓开始围住庞统的府邸讨要说法,无论徐盛知道此事之后,立马调集兵马保护庞统,将庞统府邸与百姓隔开,并亲自进入庞统府中,问庞统该如何处置。

庞统却只能苦笑的摇头道:「此

事只怕你我都解决不了,如今百姓已经被谣言先入为主,我无论如何解释,他们都不会相信,而你,若这些都是乱民倒也罢了,但你知道这些人不是,他们大多数人都是支持主公的,我们若是对他们动兵,只怕正中了敌人下怀。徐将军,如今局势整个长沙城唯有一人能够在不激化矛盾的情况下平息!」

徐盛略一思索,道:「是主母?」

庞统用力点头,道:「对,事不宜迟,你快去请主母来此,务必要保护好主母,我担心敌人为了进一步激化矛盾,会对主母不利!」

庞统的提醒让徐盛更是心中一惊,他立刻大步走出府门,想要去请黄月英,但人群中有人见到徐盛要离开,立刻大声喊道:「此人亦是庞统同谋,不能放他离开!」

人群中顿时如同水滴落入滚油之中沸腾起来,无数人呼喊着推搡着不让徐盛离开,徐盛和士卒不敢伤人,一时间竟然寸步难行。

庞统在府中听到外面的动静,急的直跺脚。

就在局面就要失控的时候,却听见一声人群外一个声音大声道:「长沙侯夫人、公子车架到此,尔等还不闪开!莫非是要对夫人不敬?」

人群中听到长沙侯夫人、公子来了,纷纷向后看去,果然见人群外一辆马车正停在外面,马车上挂着的正是孙绍府的旗帜。

沸腾的人群终于从外围慢慢平静下来,此时马车的帘子掀开,黄月英抱着儿子,从马车中走了出来。

黄月英与孙绍一样并没有什么架子,并且每年孙绍拜访百姓黄月英都是一起的,因此长沙城百姓多有认识黄月英的,立刻不约而同大声道:「是黄夫人,还有小公子!」

人群中顿时有不少人跪倒在地,拜见黄月英,其他人见状,纷纷跟着跪拜,人群中顿时只有数人惊愕的站在原地,然后很快反应过来,跟着百姓一起拜伏在地。

黄月英似乎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何事,问道:「谁能告诉我,你们围在军师府外,却为何故?」

离黄月英比较近的人立刻有人大声道:「我等听说庞统勾结诸葛亮,故意不派援军救援主公,因此特来……」

「放肆!荒唐!」黄月英疾言厉色的打断了回话之人,怒斥道:「何人敢如此造谣,其心可诛也!军师乃是我夫君亲自求贤而来,矜矜业业辅佐我夫君三年,从未有过失误,长沙能有今日,尔等能有今日幸福生活,军师功不可没!如今尔等仅听他人闲言碎语,便怀疑军师,军师该是如何寒心,你们是想让亲者痛仇者快耶?」

百姓顿时连声道:「夫人,我等不敢。」

黄月英见百姓已经冷静下来,语重心长道:「诸位父老乡亲,我知道你们都是忠义之辈,担心主公处境,但是——」

黄月英说到这里,停顿了几息才继续道:「但是你们一定要明白,越是大敌当前,我们越要相互信任,团结一致,只有同舟共济方能度过难关,万不可听信谣言,自乱阵脚。尔等可知,今日行为,形同作乱通敌!」

黄月英这话说得极重,不少百姓顿时心生不安,害怕被追究罪责,这时候庞统从府中走出,对黄月英衷心一拜,大声道:「夫人,这些百姓都是忠贞之事,也是不明真相被女干人挑唆,臣请夫人念在他们初犯,赦免在场所有人的罪责!」

黄月英闻言点了点头,道:「既然军师为尔等求情,那今日便到此为止,尔等还不谢过军师?」

百姓纷纷起身,又对着庞统拜倒:「多谢军师!」

待众人拜谢完毕,黄月英接着说道:「今日之事可以不追究,但尔等需要谨记教训,不可再轻信谣言!还有,卧龙先生诸葛亮乃是天下奇才,此次出山相助正是为了痛击曹军,任何人不可再对其不敬!」

在场百姓纷

纷应诺,有人大着胆子问道:「夫人,侯爷情况到底如何,我们都很担心啊。」

黄月英微微一笑,道:「曹操自以为女干计得逞,但他的计谋早就被军师和诸葛先生看破,我军早已做好准备,荆南固若金汤,夫君也并无大碍。不过曹军毕竟势大,现在我们也只能暂时防守,以待时机,只要时机一到,不仅能够击退曹军,夫君也会安然归来!」

「可是,主公如今孤军在外,若是……」人群中又有人迟疑道。Z.br>

黄月英闻言却是轻笑出声,然后满脸骄傲的说道:「我从未见过夫君打败仗,不知你们可曾见过?」

百姓闻言先是一愣,接着有人激动的站起来,大声道:「夫人说得对,侯爷百战百胜,从无败绩,这一次一定也不会败!」

百姓们听到这话纷纷点头,徐盛趁机振臂高呼道:「主公万胜,长沙万胜!」

将士们听到徐盛的呼喊,纷纷附和:「主公万胜,长沙万胜!」

「主公万胜,长沙万胜!」

百姓们听得热血沸腾,跟着振臂高呼,很快整个长沙城都回荡着「万胜」的呼喊。

黄月英见事态已经完全平息,便想要转身回到马车,就在此时,徐盛忽然听到欢呼声中夹杂着「嗡」的一声响,此乃弓弦之声,久在军中的徐盛如何能听不出来。

徐盛想起庞统刚才交代的话,顿时大惊失色,大叫道:「夫人小心!」他循声看去,只见一支利箭正从街边房顶上向黄月英射去。

徐盛此时离黄月英的马车还有数丈之遥,之间更是隔着无数百姓,而黄月英身边的护卫显然还沉浸在山呼海啸的欢呼之中,并未察觉到危险。

徐盛目力极佳,看出这一箭的轨迹非常准,黄月英不会武功,虽然听到了徐盛的示警,但她的速度根本躲不开这一箭,徐盛心胆俱裂,黄月英若是在此时受伤,群情激动的百姓还能再次被控制住吗?

庞统就在徐盛身边,他虽然没有听到弓弦之声,没有看到那致命一箭,但他早就料到敌人可能会狗急跳墙,听到徐盛的惊呼,庞统的脸色也瞬间变得苍白无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