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 > 第二百一十八章 荆州风云

建安十一年,五月。

荆州局势渐渐明朗,蔡氏、蒯氏同床异梦的联盟在刘表、刘备的强强联合下黯然失色。

刘备在刘表以及黄氏财力的支持下军力继续膨胀,反观蔡、蒯的军队则被刘表以荆州牧的命令定在原地,除非蔡氏、蒯氏公然造反,否则他们就只能看着刘表和刘备将势力进一步强化,甚至渗透进入两家的势力范围。

此前夹在两个联盟中间观望的一些中立士族也开始倒向汉室正统的刘氏联盟,就在刘表准备向蔡氏和蒯氏摊牌的时候,坐镇许都的荀彧终于坐不住了。

有蔡氏在襄阳的耳目,荀彧对于襄阳的局势了若指掌,他知道如果此时再没有动作帮蔡氏一把,蔡氏和蒯氏在看不到曹操很快南下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向刘表屈服。

毕竟蔡氏和蒯氏倒向曹操也是为了宗族延续发展,如果现在都保不住了,谁还会去在意将来呢?

同样的,刘表之所以与蔡氏蒯氏反目,也是因为两家倒向了北方,这威胁到了刘氏在荆州的存亡,触及了刘表的底线。

目前情况下,如果蔡氏、蒯氏服软,与北方进行切割,刘表是肯定乐见其成的。

毕竟当真火并起来,结局肯定是两败俱伤,这是三家都不愿意接受的情况,所以彼此妥协是必然结果,只不过蔡氏和蒯氏肯定是要割肉的。

为了支持襄阳的蔡蒯两家,镇守宛城的曹氏宗族大将曹仁出兵三万南下。

曹仁出兵,襄阳震动,那些想要倒向二刘联盟的士族们顿时回过味来,重新选择坐山观虎斗。

徐庶认为,曹仁总兵力不过两万人,并且这些士卒都是后来招募的,虽然训练有素,但并没有经历过厮杀,不是曹操的百战精兵,以这些兵力不要说攻打襄阳,就是新野要击败他们也并不困难。

为了不让曹仁这一支战力并不强的军队打乱他们的计划,徐庶提出了两个建议。

其一,以优势兵力迅速击溃曹仁,告诉两家以及那些摇摆不定士族,荆州还是刘氏说了算。

其二,让刘表和刘备此时一定不要放松对两家的施加压力,反而要加快向两家摊牌的速度。

如果此时放松了对两家的施压,一旦这一次让他们缓过来,以他们的财力和在当地的影响力,只要重视起来,两家军力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膨胀起来,到时候就再没有机会压服两家了。

对于徐庶的建议,刘备思考过后完全同意,但刘表对此却犹豫不决。

刘表担心在曹仁南下的时候继续对两家进行压制,一来实力不够,二来担心两家趁此时彻底倒向北方,让北方坐收渔利。

为了说服刘表,刘备亲自从新野赶到襄阳,痛陈利弊。

刘备告诉刘表,蔡蒯两家在曹操亲自南下之前无论如何都不会彻底倒向曹操,因为两家的根基在荆州,彻底翻脸一旦战败两家不仅数十年积累毁于一旦,甚至有可能会身死族灭,这是两家承担不起的结果。

即便是两家翻脸之后侥幸赢了这场火并,那他们两家也必定会损失惨重,到时候结果也无非是被趁虚而入的江东吞并或者被南下的曹仁吞并的不同而已。

所以只要压力到达一定的临界点,只需一纸盟书和一个能言善辩的使者,只要刘表要求不要太过分,就能逼迫两家签订城下之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刘表雄踞荆州数十年,即便是杀伐果断不如刘备,但刘备话已经说得如此透彻,如果能不费一兵一卒解决蔡蒯两家倒向曹操的威胁,刘表自然是不会拒绝。

蔡蒯两家对于刘备的动向了若指掌,只不过刘备身边赵云寸步不离,二人也无可奈何。

曹仁出兵,二刘不为所动,反倒是对蔡蒯逼迫更甚,这大大出乎两家预料,也让两家开始慌乱起来,蔡瑁甚至一日内向北方派出了三批信使。

曹仁原本接到荀彧的命令是南下淯阳威慑,不可交战,如果刘备来攻,深沟高垒以拒之。

蔡瑁源源不断的求救信使,让曹仁决定出兵一战,只要此战获胜,刘备就不得不正视曹仁这支军队,没了刘备,单一个刘表是不可能压倒蔡蒯两家的。

对于刘备无视自己,曹仁是及其恼火的,若非荀彧有令在先,曹仁早就继续南下了。现在蔡蒯两家的求救信正好给了曹仁继续南下的理由。

刘备这个屡战屡败的手下败将,曹仁根本没有放在眼里,更何况对面统兵的还是那个徐庶,根本就没有统兵经验,而他麾下也只有一万兵力。

曹仁南下正中徐庶下怀,他猜到了曹仁轻敌的心理,采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最终在新野城北六十里的淯水河畔对曹仁完成合围。

关羽、张飞、赵云从三个方向向曹仁大军发起冲锋,曹仁左支右绌,大败而逃,三军衔尾追杀,曹仁损失惨重,只带回了数千残兵,即便是几日后溃兵陆续回营,清点之下也是折损过半。

此战过后曹仁再无力南下,他一面在淯阳城深沟高垒避而不战,一面亲自写信向荀彧请罪。

此战之败,不仅是曹仁损兵折将,这一战过后,曹仁南下不仅没有威慑到二刘联盟以及襄阳士族,反而大大助长了二刘联盟的威势。

荀彧是镇守许都独揽军政之人,却也不好私自处理曹仁,况且现在也不是问罪曹仁的时候。

荀彧一连写了两封信,第一封给曹操,具言荆州局势,以及他的应对方案。第二封写给曹仁,虽然没有问罪曹仁,也告诫他之后万不可再次出战。

同时荀彧命令驻守汝南的乐进出兵向西,进逼舞阳,又从宛城再次调兵五千,支援淯阳,同时让夏侯惇领兵五千,进驻宛城,再从陈留调兵五千向许都移动。

原本宛城自身兵力就能达成目标的,由于曹仁淯水之败却不得不调动汝南和许都的兵马,其多耗费的钱粮无数,也使得许都防备空虚。

自从建安四年衣带诏之事以后,汉室忠臣反对曹操的声音几乎销声匿迹,但这并不意味着许都都是支持曹操的,一旦许都空虚,只怕又会有人跳出来惹事。

荀彧不怕自己解决不了这些人,他只是不想这些人白白送死,特别是死在自己手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