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天文生 > 第094章 这皇帝做不做得?

大明天文生 第094章 这皇帝做不做得?

作者:李无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玩归玩,闹归闹,别拿节操开玩笑。

薛瑞自认为是个有节操的人,所以并没对尚且年幼的的侍女做什么出格举动,他只不过是跟苏苏打闹了一小会,让她提前感受了一下做姨娘的乐趣。

玩闹过后,两人并排躺在床上, 平复有些急促的呼吸。

想起胡萦儿的事,薛瑞又犯起愁来,问侍女道:“苏苏,你说要怎么做,才能让我娘答应胡萦儿嫁到咱们家来?”

苏苏神情恍惚,似乎还没从刚才的疯狂中回过神来, 直到薛瑞重新问了一次,她才偏头看着少爷, 若有所思道:“夫人是肯定不会答应的,少爷想娶胡小姐,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薛瑞十分惊诧,忙转身看向自家丫鬟。

苏苏捂嘴笑道:“除非少爷能说服胡小姐做妾,这样夫人或许会答应。”

“你这出的什么馊主意?”

薛瑞没好气的说了句,伸手在被窝里乱捏一通,吓得苏苏赶紧跳下床。

苏苏捂着胸口,面红耳赤道:“少爷真是过分,明明是你让我说的,现在又来欺负我,早知道我就不说了。”

薛瑞瘪瘪嘴:“想做姨娘,不让少爷欺负怎么成,等你懂事了,说不定还会求着少爷我欺负,到时候,少爷可不止这么欺负了。”

“我又不是傻大姐, 才不会求你欺负呢, 哼!”

苏苏哪懂这等荤话, 白了薛瑞一眼,就去端水来伺候他洗漱。

夜深人静,薛瑞洗漱完后,困意来袭,很快就睡了过去。

“少爷,快醒醒!”

睡梦中,薛瑞听到有人叫他,迷迷糊糊看了眼,外面天还没亮。

床边,苏苏一边梳头,一边伸手推他,弄得薛瑞有些起床气,一把拽住苏苏手腕,把她拉到怀里,打着哈欠道:“这么早吵醒我,罚你再陪我再睡一会。”

苏苏却用力挣脱,在他胳膊上掐了一把,急道:“府里来了个官宦, 说是要见你呢!”

“什么官宦,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见……等等, 你说谁来了?”薛瑞猛然坐起, 惊呼道。

“我也不知道是谁,刚才小翠来敲门,说是从郕王府来的宦官。”

“郕王府的太监,成敬?”

薛瑞不由皱眉,昨天在东安门外,他刚见了成敬和朱祁钰,这大半夜的郕王府太监找到胡府,肯定是有什么大事。

“苏苏,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薛瑞来不及多想,在丫鬟的服侍下穿起了衣服。

“今天是廿九了。”

薛瑞回忆了一下,心里对郕王府宦官来意有了一些猜测。

穿戴好衣服,用脸帕抹了把脸,薛瑞就着急忙慌的朝正堂而去。

到垂花门口时,胡中正和薛元皓低声说着话。

见儿子过来,薛元皓不悦道:“你怎么才过来,都等你半天了,快随我们去见郕王府内使。”

现在才三更,天色昏暗,丫鬟小翠提着气死风灯在前面引路。

胡中年迈体衰,再加上深秋露重,行动多有不便,薛瑞上前扶着,并悄悄对二人道:“爹,师公,这宦官此来,十有**是为郕王登基之事而来!”

闻言,胡中和薛元皓都诧异的看了他一眼,问道:“你从何处得知?”

“这不是明摆着么,这两天朝野都传遍了,朝臣们想拥立郕王做皇帝,估计奏疏都写好了,就等在今日朝会上推进此事!”

胡中师徒俩都不是笨蛋,在垂花门说话的时候,就已经猜测这太监来肯定和郕王即位皇帝之事有关。

只是,这么大事郕王不去找于谦等大臣商议,反而来找他们几人,这是什么路数?

这个疑问,只有郕王府来的宦官才能解答。

三人忧心忡忡到了正堂,堂上正坐着一个面白无须,长相和善的年老宦官,正是昨日薛瑞刚见过的成敬。

成敬正在品茶,抬头见三人进来,便放下茶盏,起身笑着拱手道:“想必这位就是保章正胡公吧,咱家久仰大名,今日总算得见了。”

对郕王身边这位得宠宦官,胡中也拱拱手,客气道:“成公公登门,令寒舍蓬荜生辉啊。”

“呵呵。”

成敬笑了笑,看向旁边的薛元皓,见他和薛瑞有几分相似,立马猜出他的身份,又拱拱手:“想必这位就是保章正高徒吧,近日京中盛传你父子之壮举,就连王爷都不禁拍案叫好,实在是臣民之典范。”

“公公谬赞了,薛某一介白身,当不得什么典范。”

最近京中的传言,都是自己儿子搞出来的鬼,薛元皓心知肚明,现在被成敬这么捧着,让他脸上有点像是被火烧一般。

成敬却豪爽笑道:“你也不必自谦,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等过几日,你就能名正言顺了。”

如今郕王朱祁钰监国,朝中大小事务都是他拍板,成敬作为朱祁钰心腹,说出来的话自然十分可信。

三人听出画外音,都十分高兴。

薛元皓忙拱手道:“那就借公公吉言了。”

客套过后,成敬看向薛瑞,倒是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站着说话不是待客之道,胡中便伸手道:“公公请上座。”

成敬深夜来访,自然不是来唠家常的,请成敬坐下后,胡中走到门口,对门外伺候的下人道:“你们都离远些,没有我的吩咐,不得靠近正堂。”

打发了下人,胡中才和弟子徒孙落座,等待成敬进入正题。

成敬倒也直接,等三人坐下,就开口道:“想必你们也听说了,最近朝堂之上,有不少官员要拥立咱家王爷继承大宝,可如今社稷动荡,甚至有倾覆之险,王爷虽有济世救民之心,却也不想担下这天大的干系,万一事有不济,王爷成了亡国之君,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还如何面对亿兆子民,是以,王爷对朝臣之提议十分犹豫,依你们之见,这皇帝做不做得?”

这皇帝做不做得?!

听到成敬这么问,别说胡中和薛元皓了,就连薛瑞都有些懵逼,这种关乎大明江山社稷存亡之事,竟然要听取他们的意见?

成敬说完后,也不逼问,就端起茶盏,轻轻品了起来。

涉及皇权更迭,在历朝历代都是敏感问题,甚至有不少人因为在皇权争夺中站错了队,导致人头落地,九族被诛。

如今郕王即位问题,比之前所有皇权斗争都要更棘手,因为当今皇帝朱祁镇还没死,正在瓦剌留学旅游,若是朱祁钰做了皇帝,等朱祁镇回到京城,朱祁钰这皇帝究竟还做不做得下去?

做下去,等朱祁镇回朝,要怎么安排他?

主动退位,万一朱祁镇心有怨言,要对付下台的朱祁钰,到时候他会是什么结局,这谁能预料?

再说,现在大明内忧外患,瓦剌随时有可能再次南侵,要是朱祁钰做了皇帝,北京城又被瓦剌攻破,他这个皇帝上天无门,下地无路,无论如何都活不下去。

与其这样,还不如当个逍遥王爷,万一事有不济,还能脚底抹油,溜之大吉,起码能保住一条小命。

听了成敬的话,三人就明白了朱祁钰的纠结之处。

只是,这些事都不是他们能解决的,既然无力改变,那就只能置身事外。

师徒俩对视一眼,算是交换了意见,胡中起身,歉意道:“成公公,这等大事,非我等小臣能置喙,郕王殿下若有疑虑,不妨与诸位大臣商讨,或许能得到解答。”

这番推脱之言,成敬听了并没有生气,放下茶盏轻声道:“今日之言,出的你口,入得我耳,你们不要有顾虑,王爷差我前来,就是钦佩你们师徒天象占候的本事,若是你们窥伺到一丝天机,就有助于王爷做出决断,也免得被群臣左右,你们说说,要不要听诸位大臣的?”

得,朱祁钰这是不信大臣信玄学了!

听了成敬的解释,胡中师徒心里都有些发虚。

别人不知道就罢了,他们专司天文占候之事,自然明白其中玄妙之处。

若凡事都有天象预示吉凶,那钦天监保章正也不会只是个正八品官,说不定能直接成为百官之首,每日靠观天象来处理朝政,大明朝也将会一路坦途,不会再走错误路线。

薛元皓站起身,苦笑道:“公公,这天象玄妙莫测,按照占书所言,近日并无涉及帝位更迭之天象,实在不好凭空揣测,若是殿下看重于此,不如召集钦天监诸官共同研判,看是否有可借鉴之处。”

“除了你们师徒,钦天监多是些碌碌无为的蠹虫!”

成敬不屑的摇摇头,接着道:“先前涉及南迁之事时,咱家曾去过一次钦天监,当时出现‘荧惑入紫微垣’天象,中官正许惇等人认为此天象应在陛下和也先身上,而薛小哥儿却说应在广东,当时咱家没有听信,便以许惇等言回复王爷,可是现在,咱家却觉得薛小哥儿说的有道理,想必,东南局势你们都有预料吧?”

东南局势?

胡中和薛元皓转头看向薛瑞,都是满脸的惊讶,目光中还带着一丝不解。

薛瑞自然知道成敬指的是什么,故意问道:“公公,可是广东那边又有什么战事?”

“看来你们真的知道。”

成敬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态,叹息道:“瓦剌南侵之事,朝堂诸公已有决断,咱家就不多说了,只说说东南局势,就在昨天,广东布政使司发来急报,言贼寇黄萧养残部死灰复燃,啸聚新会、香山一代,聚众数万,还趁朝廷兵败之时,攻占府县,隐有燎原之势。昨夜又有兵报送至,言福建贼邓茂七余部邓伯孙等人呼应广东贼寇起事,竟再次造反,占据尤溪、沙县等地,官兵进剿失机,两千余人被贼寇击溃,如今两省兵力空虚,贼寇之势大盛,若局势糜烂,恐东南半壁都要落入贼手,你们认为,边关战事和东南战事,朝廷究竟能不能取胜?”

正统十三年的邓茂七起义,和正统十四年的黄萧养起义,在场众人自然知道。

这两次起义声势浩大,席卷两省,朝廷为了平叛,花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才渐渐挽回了局势。

只是胡中几人都没料到,在朝廷兵败,社稷动荡之时,两部余孽竟然死灰复燃,掀起了新一轮起义,这对本已危在旦夕的朝局来说,可谓是沉重一击。

不过,从成敬话里可以听出,近期东南局势会发生变化,薛瑞似乎早有预料。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他真的洞察了天机?”

胡中和薛元皓两人对此很是不解,所以都看向薛瑞,目光中带着询问之色。

说实话,薛瑞也没料到会这么巧的事。

先前成敬到钦天监,让薛瑞解读“荧惑犯紫微垣”天象时,他本想另辟蹊径,将即将发生的东南黄萧养残部起义和当今朝廷局势联系起来,以朝廷代指紫微垣,东南黄萧养残部代指荧惑,黄萧养残部造朝廷的反,这不正好应了荧惑犯紫微垣天象?

这样解读相关天象,就能说的通了。

不料,许惇等人以为薛瑞是在胡诌,害怕担上干系,竟让人将他强拖了出去,成敬也觉得薛瑞年幼,没有听信他的说辞,而是采用了许惇等人的建议。

现在广东告急,福建也向朝廷求援,再加上瓦剌窥伺中原,使得大明风雨飘摇,甚至有江山倾覆的危险。

百官们知道局势危急,更加认定朝廷需要有皇帝领导,才能挽回危局,是以加快了劝进步伐。

就在昨天下午,于谦等大臣到郕王府拜见,说是打算共同上书太后,拥立朱祁钰即位,可朱祁钰哪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做皇帝,只能答复于谦等人,说自己没有做皇帝的想法。

刚刚发生的东南大变,成敬比所有人都震惊,倒不是因为贼寇势大,而是薛瑞所说东南会有大变的预言成真了!

当时,成敬没有采纳他的说辞,可没想到刚过了几天,这预言就真是应验了。

再结合薛瑞父子的一系列行为,成敬认为,胡中他们能从天象中窥伺到一丝天机。

对于东南的糜烂局势,胡中他们肯定也早有预料,可惜自己没有注意薛瑞的提醒,以至于局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懊悔的同时,成敬见自家王爷左右为难,突然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王爷之所以不想继位,就是觉得大明危在旦夕,怕做了亡国之君,若得知将来局势会有所好转,那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想必王爷也不会再抗拒即位皇帝的事。

于是,成敬便如实禀报了薛瑞预料到东南会生变之事。

朱祁钰听了又惊又喜,连夜让成敬到胡中府上,询问有关局势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