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天文生 > 第064章 解决办法

大明天文生 第064章 解决办法

作者:李无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是在和平时期,通州自然是最佳储粮之地,这里建有南仓、西仓、中仓,足够储存江南各省运至京城的漕粮。

但现在不同往日,在经历前几天的土木堡大败后,瓦剌随时有可能兵临城下。

通州城池没有京城高大,不及时将粮食运走,若是被瓦剌攻占,这几百万石粮食将会落入敌手。

要知道,在北宋末年,就是因金兵夺取了离开封城不远的牟施冈粮仓,这才有足够的底气围困北宋朝廷,最终将其灭亡。

因此,昨日郕王下达建言献策的命令后,有不少人想到了储存在通州的漕粮。

有官员提出,通州各仓有米粮几百万石,可供京师数十万大军一年粮饷,弃之可惜,请朝廷速速转运漕粮,以免落入虏贼之手。

也有官员建议,瓦剌大军旦夕可至京城,以现在朝廷的运力,几百万石漕粮短期根本无法运走。

若漕粮被瓦剌抢了去,虏贼近可围困京师,远可攻略周边府县,与其这样,不如先一把火烧了,免得资敌。

为这两种不同建议,官员们吵得不可开交。

刚才户部和工部官员来此,就是和于谦商议通州粮食该如何处置。

从几个官员离去的态度来看,他们应该是没有得到最佳解决办法。

对于这几百万石漕粮,于谦也头疼的很。

虽然户部已命顺天府征调五百辆运粮车马,但相对于几百万石漕粮来说,这运力缺口还是太大,顺天府尹不得已之下,只好命人继续从百姓手中征集运粮车。

刚才户、工二部官员来此,是因户部想让工部再赶制百辆运粮大车来转运漕粮。

而工部觉得时间紧迫,造不如买,提议让户部拨银去民间采购,这样不但省事而且速度快。

可是,最近京城百姓也急着转运物资,车马十分紧俏,且大部分都被顺天府征用,可以说是有市无价,很难筹够所需。

双方你来我往,扯皮了大半个时辰,也没有妥善解决问题,最终只能各自离去。

于谦统领京师防务,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有了这几百万石粮食,就算瓦剌围困京师半年,城中军民也不会有人饿死,只要内部不出问题,瓦剌迟早要退走,危机便能解除。

但是,怎么把粮食尽数运到京里来,就成了摆在他案头的首要大事。

听薛瑞也问道这个问题,于谦倒没有隐瞒,点头道:

“现在朝中官员都在想办法,看能不能多运些粮食进京,等瓦剌大军南下,运不走的恐怕就要付之一炬,本官也为此头疼不已。”

薛瑞心道,果然如历史上所言,这个时候,通州的漕粮成了朝廷亟需解决的最大难题,若自己把所知的运粮方法告知于谦,算不算是大功一件?

组织了一下语言,薛瑞正色道:“大人,对于通州粮转运一事,学生有几个办法,或可在瓦剌大军抵达之前,将粮食尽数运到京城。”

“你有办法,而且还有几个?”

于谦闻言有点惊讶。

到目前为止,朝廷正在实行的办法,主要是征集运粮车、组织役夫运粮,另还有雇佣百姓车马运送,每20石粮食发脚银一两,至于其他的办法,还在紧急商讨中。

“不错,学生只想到几个粗浅的法子,若是说错了,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无妨,你且说说,都是哪几种?”

于谦也来了兴趣,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薛瑞清了清嗓子,掰起一根指:

“第一,瓦剌随时有可能南下,城中无论官绅还是百姓,都在加紧储备粮米,以防瓦剌围困京师日久,食不果腹。正所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百官及城中军卒肯定也希望家中仓廪充实,若是提前发放一年或半年禄米粮饷,让他们自去通州取运,这样便能解决部分粮食。”

“预支俸禄粮饷?”

于谦能谋善断,很快就意识到这个办法可行,不由大喜道:“这法子不错,你慢些说,待我记下。”

在古代,官员俸禄会占据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比例。

明朝官员中,正一品高官每年俸禄高达千石,从江南运至京城的漕粮,有很大一部分用来给京官发放俸禄。

到明嘉靖年间,甚至因财政困难,出现拖欠京官俸禄达半年之久的怪事。

由此可见,官员俸禄占漕粮多大比例。

若是提前预支禄米,再让京官们自己想办法去通州运取,朝廷就能省不少事。

同理,如今京中尚有几万土木堡逃回的士卒和近日编练的新军,若提前发放半年或一年粮饷,让将领组织士卒去通州运粮,不但能解决运力问题,也能鼓舞士气,可谓一举两得。

这个方法,有极高的可行性!

于谦兴冲冲的走到案边,提笔写下这条建议。

随后又望向薛瑞,鼓励道:“还有什么办法?”

“第二,如今京城情势危急,可令京畿府县大牢中的囚徒去通州运粮,让他们戴罪立功。”

相对于先前那条建议,这个就没那么亮眼了,不过能将这些混吃等死的囚徒发动起来,也算解决了一部分人力问题。

“这条也可行,你继续说。”

于谦提笔写下这个建议。

薛瑞竖起第三根手指头,道:“听闻朝廷已召各地兵马进京勤王,依学生愚见,不如命这几支兵马改道由通州入京,同样先给各军预支粮饷,让其顺道运送进京,如此数管齐下,运力不足的问题,便可极大缓解。”

相对于第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更加稳妥。

于谦已经在考虑调动运粮军、备倭军、各地卫所军入卫京师,粗略估计,起码有十几万人。

这么多士卒,再加上临时征发的民夫,运送几十万石粮食轻而易举。

仅此三条建议,就能在短期内解决三分之一的粮食转运,只要再多给些时间,剩下的粮食便能悉数解决。

“好,好,好!”

听了这条建议,于谦拍案而起,连连道好,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