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天文生 > 第056章 南迁者斩

大明天文生 第056章 南迁者斩

作者:李无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用过午膳,朝会继续。

早朝时,因迁都的议题僵持不下,极大拖延了朝会进度。

因而,在中午上朝后,郕王朱祁钰就提醒众臣,让他们尽快拿出个章程来。

此时,朱祁钰显得从容了许多。

先前成敬回宫,带来了钦天监对“荧惑犯紫微垣”天象的解读,且监官们认为徐珵是翰林官,并没学过专业的天象占卜,他的判断不足为信。

相对于徐珵,朱祁钰还是更相信钦天监官的说法,专业的事就让专业的人去做,翰林官不专研文章,反而去揽钦天监的活,这不是呛行吗?

在朱祁钰发话后,迁都派和主战派又吵了起来。

徐珵冷眼旁观,并没有上场,心里却在想,只要他再加把劲,就能让郕王和中立官员动摇。

有了这两股力量支持,主战派将不足为虑,届时迁都之事水到渠成,他也将获取前所未有的名望。

“肃静!”

眼见朝臣们有要骂街的趋势,值殿御史不得不出来维持秩序。

趁着这个机会,徐珵出班,义正言辞道:

“郕王殿下,前有紫微垣诸星动,后有流星坠于京师,前几日更是出现荧惑掩犯紫微垣的灾异天象。

此三者足以看出,如今我大明天命已去,唯有南迁可以避祸,还请殿下早做决断才是,否则瓦剌大军一到,我大明危矣!”

被徐珵这么一闹,大殿中安静了几息,朝臣都看向朱祁钰,等待他的决断。

正当朱祁钰要开口时,大殿中响起一道振聋发聩的声音:“殿下,臣以为徐翰林之言不足为信!”

众人循声望去,就见兵部左侍郎于谦出班,站到了徐珵的身旁。

在朱祁钰的授意下,成敬已将薛瑞给的方法悄悄告知了于谦。

此时于谦想要做什么,朱祁钰心知肚明,便配合的问道:“于侍郎有何话说?”

于谦瞥了眼徐珵,对朱祁钰道:“殿下,臣想问徐翰林两个问题。”

面对这个品级高过自己的左侍郎,徐珵浑然不惧,不卑不亢道:“若于大人对天象有何疑问,还请示下,下官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于谦却没提天象有关的事,反而问了个无关问题:“不知徐翰林可读过《大明律》?”

“自然读过,我大明官员,若是连本朝律法都不知,如何为天下百姓做表率?”

徐珵觉得表现机会到了,立马挺直腰杆,正义凌然的回道。

于谦等的就是他这话,大声质问道:

“那我就要问问徐翰林,《大明律》中所载,除钦天监官生,任何人不得私习天文,私藏天文**,违者各杖一百,徐翰林先前说自己精通天文占候,莫非是在翰林院中学的?”

本以为于谦又要扯什么祖宗陵寝,宗庙仓廪皆在京城,不可轻易迁都的说辞,没想到他竟然换了个刁钻角度,直接质疑起他天文占候本事的来历,这让徐珵实在有些猝不及防。

面对质问,徐珵心虚的回道:“自,自然不是。”

其实,自太祖定下《大明律》后,在随后这些年中,有很多律例已经渐渐松动,不被人所重视。

在如今,私习天文也算不得什么事,就连钦天监缺人手后,也会从民间招收精通天文历算的人才。

若民间百姓不私习的话,从哪补充人才缺口?

远的不说,就说薛瑞他爹薛元皓,也是在正统三年钦天监访取专业人才时,被胡中走后门录用的,可见这条律例已经松动成什么模样。

可是学归学,一般也没人会管你,但像徐珵这种学完还高调拿出来炫技的人,这世界上怕是也没有几个。

于谦没有给徐珵思考的时间,继续追问道:“既然不是翰林院教的,那就是徐翰林自己学习的?”

徐珵知道于谦这么问的意思,神色大变。

若是他坚持己见,就意味着他私习天文、私藏占书,就算朝廷采纳迁都提议,他被主战派抓住这个小辫子,恐怕这二百杖无论如何也逃不掉,这绝对能要了他的命。

可若是要保命,就必须推翻自己先前的说辞,这等于是唾面自干,日后还有何颜面做官?

面对主战派虎视眈眈的目光,徐珵最终还是选择了保命,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以头抢地道:

“郕王殿下恕罪,微臣其实并不懂天文占候之术,也从未研习过,只是道听途说了几句,觉得天象预示之说很有道理,便轻信了此等言论,以为迁都势在必行,臣向朝廷建言,本是出于忠心,此心日月可鉴,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殿下恕罪!”

朱祁钰没料到他竟然这么光棍的推翻了先前的言论,心中觉得有些好笑,故意问道:“那依徐大人之意,这天象预示,究竟应在何处?”

刚被抓了小辫子,徐珵长了记性,哪敢在这种事上多言,忙回道:“殿下,微臣也不知道,不过钦天监掌天文占候,还是请监中官员解读吧。”

朱祁钰见没戏弄到徐珵,略有些失望,而后看了身边的成敬一眼,后者会意,上前两步对朝臣道:

“先前殿下已命奴婢去了趟钦天监,监官都认为,荧惑犯紫微垣之天象,应在瓦剌太师也先和陛下之间,这与京城安危无关,诸位大人但请安心。”

“原来是这样啊!”

“既然如此,那京城就能保住了?”

“可恶,也先贼子竟然有欺凌陛下之心!”

“……”

听了钦天监对天象的解释,众官员都议论纷纷。

等众臣安静下来,朱祁钰才看向解决了迁都难题的于谦,问道:“于大人,不知你还有什么话说?”

于谦看了眼徐珵,掷地有声道:“殿下,如今局势危若累卵,还请尽快召集各地勤王兵马戍卫京师,再有言南迁者,当斩!”

徐珵被这话吓得直哆嗦,要是现在还站着,怕是腿都有些发软。

这时,翰林学士徐循出班,为同僚求情道:

“殿下,徐侍讲虽言辞不当,可一片为国之心天地可鉴,况且,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还请殿下宽宥之,让他戴罪立功吧。”

朱祁钰只是暂时监国,徐珵等人都是他兄长的臣子,打狗还要看主人呢,没必要得罪这些文官,便宽宏大量道:

“徐侍讲请起,念在你也是为朝廷建言,便饶恕你这一次,日后须谨言慎行,不可再妄言,知否?”

徐珵诚惶诚恐道:“谢殿下宽恕,微臣定铭记于心!”

等退回班列,徐珵感受到大臣们鄙视目光,心都快碎了。

他在翰林院养望多年,没想到只这么一天,名声就臭大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