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天文生 > 第182章 瓦剌兵败,也先自刎!

大明天文生 第182章 瓦剌兵败,也先自刎!

作者:李无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上皇以死相逼,助千余虏贼逃亡紫荆关,和关内驻守虏贼汇合,弃关而逃,如今紫荆关已被我军夺回,焦礼正率大军出关追击……”

看到于谦呈上来的奏疏,朱祁钰一时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痛骂,虽然他也不想皇兄回来,可实在没想到皇兄竟然用自己性命,帮虏贼余孽逃出了关外,这种事要是传出去,老朱家的脸都要被丢尽了!

朱祁钰好半晌才消化了这个消息,问于谦道:“于爱卿,此事还有谁知晓?”

“除了焦礼麾下将士,就只有石将军和微臣知晓了。”

于谦忙回道。

朱祁钰叮嘱道:“此事暂时不要宣扬出去,有损朝廷颜面,待我禀明太后再看如何向朝野宣布此事。”

“微臣遵旨!”

于谦领命告退。

在殿中沉思片刻,朱祁钰这才起身去了慈宁宫。

……

“你是说,你皇兄从了贼,并助虏贼逃出关去了?”

当朱祁钰将这个消息委婉的告知孙氏后,孙氏只觉得一阵目眩神晕,按着胸口喘息了好一阵子,这才神色惶恐的问道。

“圣母容禀,此事乃焦礼部万余人亲眼所见,儿臣不敢妄言……”

朱祁钰忙解释了一句,生怕孙氏怀疑这是他诬陷自家兄长,毕竟此事太过耸人听闻,就连他也是确认了好几次才接受。

听说有上万人亲眼所见,孙氏顿时如坠冰窟,上次朱祁镇亲自披甲冲阵,她还想用儿子受也先胁迫为由洗白,但这次明军将领要求虏贼放归太上皇,儿子却想也不想就拒绝,并以死威胁明军,帮助千余虏贼逃出关去,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她有一万张嘴,怕是也说不清了。

见孙太后脸上青气涌动,朱祁钰忙道:“圣母息怒,此事除了焦礼部将士,如今只有于谦石亨等人知晓,为了天家颜面,还需遮掩一番才是,免得传出去闹了笑话,圣母觉得朝廷该如何对外解释?”

这话真是说到孙氏心坎里了,她还以为朱祁钰已经将此事宣扬出去,好给他皇兄脸上抹黑,趁机坐稳自己的位置。

朱祁钰这番话,倒是让她心里好受了些。

思量片刻,孙氏声音嘶哑道:“就说他受了虏贼胁迫,不得不如此做,并非本意……另外,哀家想让李永昌去趟紫荆关,看看还有没有机会救回你那不成器的皇兄。”

“儿臣遵旨!”

朱祁钰知道她还是心存侥幸,想派心腹去紫荆关确认一下实情,顺带给焦礼所率将士封口,再看看有没有办法把皇兄换回来,以免他彻底败坏了自己的名声。

虽说朱祁钰下了封口令,但如何堵得住悠悠众口,太上皇从贼之事,很快就在京城外的守军中传开,继而,京中各衙门和街头巷尾也都开始议论此事。

好在,朱祁钰为了维护天家颜面,强行帮皇兄洗白了一波,不少人都以为朱祁镇是受到胁迫,才助那些虏贼余孽逃出关外,对老朱家生出这么个孬种,朝野上下虽然颇有微词,却很快就将此事抛到了脑后。

京中军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如今这支虏贼被迫逃出关外,那另一部去偷袭居庸关的虏贼,究竟会不会得逞?

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大明帝国的命运会如何,谜底将在这一两日内揭晓!

……

今日是个好天气,初升的太阳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给京师的百姓们提供了些许的暖意。

一大早,薛瑞便霸占了张书办点卯的条案,坐在钦天监门口懒洋洋的晒着太阳。

这一反常的举动,顿时引起了监中诸多天文生的注意,就连监官们也觉得奇怪。

不过,官生们并没人去打扰,只是时刻关注着外间的动向。

哒哒哒……

临近中午时,清脆马蹄声响起,并由远及近。

这声音立马惊醒了睡眼惺忪的薛瑞,他知道,敢在这条街上纵马的人,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有军报传来。

而在这个时候,除了居庸关的战事,不会再有第二个!

“捷报,捷报……”

与往日不同的是,这次信使纵马奔来,却是一路喧嚣,语气中充满了激动,一迭声喊了几十次,直到嘶声竭力,才勒马停在了兵部门口。

这番动静,顿时惊动了这片区域诸多衙门,不论是衙中官员,亦或是书吏杂役,皆撩起衣袍下摆,冲到街头观望情况。

“刚才我没听错吧,似乎有人在喊‘捷报’二字?”

其中,户部有个青袍官员一瘸一拐的走出来,有些不确定的对同僚问道。

见这条街汇聚了这么多官员,这同僚点头确认道:“博怀兄,你没听错,是有人在喊捷报二字,你看这些人,肯定也都听到了!”

“那肯定是居庸关传来了战报,咱们快去兵部看看!”

青袍官员神色激动,说完竟脚下生风,一溜烟就窜到诸多官员前面,比兔子跑的还快!

此时,兵部门口,早已围的水泄不通,官员们里三层外三层,把薛瑞挤在里面,差点窒息。

“这位将军,究竟是什么捷报,快说出来让我等听听!”

人群中,有官员催促道。

“是不是瓦剌兵败了,居庸关守住了?”

另一官员焦急的询问。

“这位将军,你就别卖关子了,再不说我们可要自己去军报看了啊!”还有官员故意威胁道。

来送军报的信使,正是前几日亲自来送过军报的德胜门的守将张晏。

刚才他接到军报消息后,喜不自胜,从德胜门一路骑马过来,喊了不知道多少次“捷报”,赶到兵部门口时,只觉得喉头火辣辣的疼,就像是吞了火炭似的,呼哧呼哧喘着粗气,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这时,于谦从兵部走出来,他看到兵部门口围了这么多人,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神色不免有些吃惊。

不过,在看到官员们都是面带喜色,并且都期待的看着门口的张晏时,他这才将脑中战败的念头驱散。

“大,大司马,瓦剌……咳……兵败溃散,也先自刎于……咳咳……天寿山下!”

见于谦过来,张晏忙上前两步递过军报,声音嘶哑的将这个消息告诉于谦。

哗……

不等于谦做出反应,围观的官员们顿时欢呼起来,不少人喜极而泣,甚至放声大哭起来。

“好好好,此战大胜,我大明无忧矣!”

飞速看完张晏递上的军报,于谦也忍不住放声大笑,和众官员享受这难得的喜悦时刻。

这封军报由杨洪所写,详细描述了瓦剌兵败的过程。

在一天前的晚上,也先率领瓦剌骑兵赶到居庸关外,意图趁关内守军没有防备夺取关城。

谁料,当瓦剌士卒趁黑摸到关城下,却被关内守军抓了个现行,当场被几轮箭雨射死了上百人。

无奈之下,也先只能孤注一掷发动强攻,想用人命去换取胜利的希望。

另外,关外的脱脱不花和阿刺知院,也配合也先再次攻打居庸关,但让瓦剌将领们意外的是,关内明军腹背受敌,却没有因兵力紧张而乱了阵脚,反而越战越勇,打退了瓦剌人数次进攻,没让任何一个敌人上到城头。

看着将士们前赴后继死于城下,也先的心都在滴血,眼见天色已经亮起,他不得不披上战甲,手持大刀,准备率领精锐亲自冲锋。

因为他们进攻的这边,相对于关外城墙要矮一些,在缺少攻城器械的情况下,只有夜晚进攻才最有可能登城,一旦到了天明,在良好的视野下,瓦剌将再无一丝取胜的机会。

此刻,留给瓦剌人的时间不多了。

而当也先亲自披甲,准备登城时,身后的方向却传来轰隆声,接着地面就开始颤动。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瓦剌人哪能不知道身后有一支骑兵在向自己靠近,而且数量还不少。

也先自然知道这是明军来援,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京城的援军为何来的如此之快,就算他们昼夜兼程,恐怕也不能只比瓦剌骑兵晚几个时辰到达。

当确认来援的是五千明军骑兵后,也先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此时瓦剌人在居庸关城下死伤数千,剩下的大半都投入了攻城战,现在想撤退恐怕也来不及了。

情急之下,也先也顾不得攻城,当即命大营轮换休息的五千余瓦剌将士上马,由他亲自率领去迎战来援明军骑兵。

很可惜,瓦剌骑兵人困马乏,在和明军骑兵第一次交锋时,就被对方以雷霆之势击溃。

还不等瓦剌骑兵重新集结,明军骑兵就自动分成数股,开始了与瓦剌骑兵的激烈厮杀。

这场血腥屠戮,一直持续到天明,直到天生大亮,狼狈逃窜的瓦剌士兵才发现,来援明军的帅旗上,写着“杨”字。

“竟然是杨王!”

这个由瓦剌人给杨洪送上的外号,顿时让瓦剌士卒们闻风丧胆,再加上进攻关城失利,瓦剌人很快就失去了斗志,要么崩溃逃散,要么就地投降,再也无法对明军构成威胁。

眼见杨洪亲自率兵追来,也先自知死路一条。

此时,他深恨自己无能,恨明廷狡诈,恨朱祁镇懦弱,恨喜宁卑鄙,恨脱脱不花不肯尽力,恨自己部族孱弱,恨长生天不肯庇佑……

恍惚间,他思绪飘回了明朝永乐年间,那时候他还小,瓦剌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

因明朝太宗皇帝数次北征,杀的瓦剌人血流成河,就连他阿爷也在保护族人时牺牲。

他依稀记得,当时阿爷躺在他怀中,吐着血沫叮嘱他,长大后让他保护族人,不再受大明欺压。

这些年来,他一直以此为信念,不停的努力。

就在两个月前,他一战击溃了二十万明军,还俘虏了大明皇帝,威望足以成为草原上的无冕之王。

但在两个月后,他因贪功冒进,再加上战略失误,短短半个月内,就断送了近十万将士性命,失去了这些青壮,瓦剌元气大伤,甚至在二十年内,都只能苟延残喘,有此一败,他足以成为千古罪人,就连长生天都无法原谅他!

猛然间,也先想到了十几里外的天寿山,早在喜宁还在时,他就知道那里是明朝太宗、仁宗、宣宗皇帝陵寝所在,这爷孙三人,可谓是瓦剌人恨不得生啖其肉的仇敌。

反正现在已经走投无路,既然如此,不如去焚毁了朱家爷孙的陵寝,断了大明王朝的气运,也算报了一箭之仇!

想到这里,也先无心再战,匆匆收拢数百骑兵,便一路朝天寿山奔去。

可惜的是,天算不如人算,也不知道是哪个家伙那么聪明,竟然料到了他会去焚烧皇陵,竟早已在上山的必经之路上,修筑了高大坚固的城寨,并布置了两千余守军严阵以待。

就在瓦剌人绝望之际,杨洪轻率骑兵赶到了山脚下,截断了瓦剌人的退路。

看到老对头杨洪打马而出,也先红着眼,嘶哑着声音问道:“杨王,大明莫非真有如诸葛孔明般的人物,竟然能次次猜到我的想法?”

杨洪高声道:“我大明天宝物华,朝中有诸多饱学之士,海内智者更是不计其数,有一二如诸葛孔明者,并不奇怪。”

话是这么说,可他心底却在好奇,那个叫做薛瑞的少年,究竟是如何把也先算计的死死的,让也先死到临头时,都忍不住对他产生好奇。

“既然杨王不肯告知,那也先也不再问,能死在这样的人手里,也算是我的福份,另外,若杨王将来见到伯颜帖木儿,请转告他,就说朱皇帝是灾厄之身,让他送回大明,以免瓦剌生灵涂炭!”

说完,也先转头看向身后的瓦剌士卒,深深弯腰行了一礼,才语气哽咽道:“诸位草原上的勇士,是也先无能,令你等陷入绝地,也先死后,尔等便降了大明吧,愿长生天保佑你们,保佑我瓦剌昌盛,也先,去了……”

“大人不可!”

眼见也先拔刀,瓦剌人都意识到他要做什么,有心上前阻止,可已经来不及了。

只听“嗤”的一声轻响,也先就自刎于阵前。

在倒下的这一刻,也先眼中没有不甘,只有对家乡无尽的眷恋。

“大人,吾等誓死追随!”

瓦剌士卒们悲呼一声,在也先的感染下,纷纷拔刀自刎于天寿山下。

这一幕,让明军将士震撼不已,直到瓦剌人全都没了声息,杨洪才压下心中的震惊,他很难想象,若是没有那个叫薛瑞的少年运筹帷幄,有如此信念的瓦剌军队,究竟会释放出多么可怕的战力!

好在,一切都结束了。

命人收敛了也先和瓦剌士卒的尸身,杨洪率军返回居庸关,开始清剿逃散的瓦剌溃兵,直到清点伤亡后,才写好军报让人送往京城。

人群中,得知瓦剌兵败,也先竟自刎于天寿山下,薛瑞悬起的心终于放下。

还好,这两个月他殚精竭虑,还真让历史走向了有利于大明的一面。

作为一名穿越者,他以一介白身改写了大明的命运,也不算辱没了穿越者的身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