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天文生 > 第144章 首战告捷

大明天文生 第144章 首战告捷

作者:李无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好好好!”

眼见城头火炮一轮齐射就干掉了瓦剌悍将孛罗,别说是角楼中于谦三人拍案叫好,就连看到这一幕的明军将士们都高兴的欢呼起来。

十几门火炮的这轮齐射,至少有一半炮弹砸进了瓦剌骑兵阵中,除了干掉孛罗外,更是将数十骑轰的人仰马翻,阵中霎时传出一阵撕心裂肺惨叫和战马的嘶鸣声。

如此以来,后方冲锋的瓦剌骑兵收势不住,纷纷被倒在路上的战马绊倒,部分侥幸绕开的骑兵也不得不拉紧缰绳,生生止住了冲锋的势头。

只在刹那间,三千铁骑就硬生生停了下来,在大道上挤成了一团。

如此突然的一幕,让瓦剌骑兵们彻底慌了神,下意识朝最前方的孛罗看去。

这一看不要紧,当先那匹高大强健的战马上,哪还有自家主将孛罗的身影!

在前方,只剩下跟随孛罗的十几个亲卫,而且这些人正纷纷拨转马头,疯狂朝来时的路上狂奔。

看到这样的情景,瓦剌骑兵们哪里还不知道主将也被轰杀,顿时乱作一团。

“将军中炮身亡了!”

也不知道是谁先喊了一嗓子,瓦剌军中顿时炸了锅,瞬间,这个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全军。

相对于主将阵亡的消息,瓦剌将士们却更加关注城头的动静。

此时,瓦剌将士们在火力覆盖范围内挤作一团,完全成了明军炮兵的活靶子,这要是再来一轮齐射,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倒霉蛋被撕碎!

眼见城头明军清理完炮膛,正才重新装填火药,瓦剌骑兵心中的惊恐战胜了理智,纷纷调转马头逃跑,任军中将领怎么呼喝打骂,都止不住溃逃的趋势。

轰轰轰——

城头又是一轮齐射,炮弹犹如在军阵中开了花,扫翻了一大片人和战马。

这恐怖的一幕,顿时让瓦剌骑兵们想起传说中明军火炮的威力。

这些骑兵都是瓦剌青壮,并不曾经历过明太宗朱棣征讨漠北的战事,对火炮的威力了解甚少。

在这些年中,瓦剌虽然和明朝边镇偶有摩擦,却也很少到动用火炮的程度。

土木堡之战前后这段时间,明军更是被瓦剌打的落花流水,对付骑兵的火器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以至于瓦剌将士们对这些热武器十分陌生。

他们对明军火器的了解,也多是在族中老人追思以往时,偶然听到过明军火炮之犀利。

没有亲身经历,很难感受到骑兵面对火器的无力,是以在亲自领教过明朝火炮威力后,瓦剌人心中对于火炮的恐惧被无限放大。

逃!

只有逃,才能避免死亡!

只有逃,才不会粉身碎骨!

只有逃,才有命和家中的妻儿团聚!

三千瓦剌骑兵心中,恐怕有大半都闪过这些念头,他们嘶声竭力,连抽战马,想要逃离这片人间炼狱。

然而,更让他们惊恐的是,在奔向来路的时候,竟有一支不下五百人的明军截断了他们退路。

“冲阵,不冲就死!”

虽然群龙无首,但瓦剌骑兵们的本能告诉他们,只有冲垮这支拦截明军,他们才能逃出火炮射击范围。

还好,对面的明军只有五百人,在强大的三千瓦剌精骑面前,他们有极高的胜算。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瓦剌人天生就是优秀的骑兵,不用上司下令,他们就自觉的收拢阵型,毅然决然的加速朝前方冲去。

然而,最前排的明军却举起了火铳。

“砰砰砰——”

只听一阵枪响后,明军阵中冒气一大片白烟。

随着枪响,冲在最前方的瓦剌骑兵却像是被割麦子一样,纷纷惨呼着跌落下马。

他们跨下的战马,不知是受到枪声惊吓,还是被铅丸击中,竟不受控制的朝两边奔去,冲进了附近的泥田里。

相比于火炮,火铳威势要小许多,但在对阵时杀伤力却更强大,只这一轮射击,就让瓦剌损失了不下七八十骑。

还不等明军阵中烟雾散去,瓦剌骑兵们就惊恐的发现,明军前排射击完的士卒齐齐后退,第二排士兵轮替上前,再次瞄准了他们。

“砰砰砰——”

又是一阵乱枪响起,明军割麦子的情形再次发生,瓦剌冲阵之势再次为之一缓。

瓦剌人终于意识到,明军这种轮替射击之法,对骑兵有极强的克制作用。

而他们因为挤在一起,无法用弓箭有效反击,再加上马背上射箭距离远逊于火器射击范围,因而在这此期间,他们只能以血肉之躯抵挡明军的火器。

“砰砰砰——”

当明军火铳第三次射击后,瓦剌两千余骑彻底崩溃,纷纷跃入两边的水塘泥田里,想要避开明军射击范围。

“此战胜矣!”

见到这一幕,整颗心都提到嗓子眼里的于谦彻底松了口气。

此战胜败,最关键的就是那五百神机营将士能不能击溃瓦剌骑兵,只要将其拦下,瓦剌骑兵无路可走,只能选择从两边的泥田逃命。

这两边田地看似广阔,但对于瓦剌骑兵来说,却是明军为他们选择的墓地。

因为现在北方正处于冬灌时期,田地里泥泞不堪,战马冲进田中,马蹄会深陷进去,行进速度大大减缓。

为了抢先逃命,有不少瓦剌骑兵选择丢下坐骑,手脚并用朝对岸踉跄奔去。

“杀——”

正当此时,宣武门外的大营中,传出震天的喊杀声。

于谦三人转头看去,就见汤节亲领大军,浩浩荡荡从营中杀了出来。

兴安拍着窗台,兴奋道:“汤指挥出击的正是时候,瓦剌这次最少要折损一半人马!”

于谦观察片刻,见瓦剌人有不少已经奔上岸,而汤节的骑兵也无法发挥作用,他立马叫来传令兵,下令让正阳门和崇文门的守将李瑞、刘得新增派骑兵,从侧面去追击瓦剌逃兵。

待看到两支骑兵飞速远去,于谦三人才出了角楼。

站在城头上,薛瑞既激动又有些唏嘘,没想到京师保卫战首战告捷,竟然和历史上完全不一样。

要知道,在原本历史上,明军首战告捷,还是前去支援紫荆关的都督高礼和毛福寿部,恰巧遇到了来窥伺明军虚实的瓦剌三百骑兵,一番大战后,明军以少胜多,将这三百人赶走。

但也仅是赶走而已,就这么一点战果,却被朝廷大书特书,俨然成了一场决定胜负的关键战役。

但这一次,明朝守军和瓦剌第一次交锋,不但在规模上有所扩大,甚至连烈度都要更加十等,而明军取得的战果也殊为可观。

这让薛瑞不禁反思起来,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历史的走向竟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而这细微变化,是否和自己有关?

于谦和兴安交换了一些对此战的看法,转头看来,就见薛瑞满脸凝重,目光无神的看着远方,似在思考什么重要事情。

兴安不禁好奇道:“薛小子,咱们打了大胜仗,你却愁眉不展,可是发现了什么问题?”

薛瑞回过神来,忙摇头道:“学生是在想,有此一战,必能让京城内外百万军民重拾信心,消除土木堡之战被瓦剌留下的心理阴影。”

“不错,京城军民缺的就是必胜的信心,今日一战,可让京城军民更加团结,那良乡所在的五万瓦剌大军便不足为虑了。”于谦颔首道。

兴安呵呵一笑,看向于谦:“于大人,此战既然胜了,那咱家就亲自回宫一趟,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知陛下,也好让陛下放心些。”

他是皇帝派来监军的,于谦自然无权决定他的去留,只是拱手道:“公公请自便。”

兴安看向薛瑞,赞道:“这次大胜,薛小子功不可没,咱家回宫后,必如实禀明陛下,为你请功。”

薛瑞忙摇头:“公公谬赞了,学生只是胡乱说了几句,此战还是多亏了大司马和公公谋划指挥,学生就算有功,也只有这么一丁点……”

说着竖起小拇指,掐着指尖给对面两人看。

“哈哈哈,你倒是会说话,且等着咱家好消息吧!”

兴安大笑一声,就跟于谦拱手告辞,提着下摆风风火火的下了城墙。

等兴安走后,于谦看向薛瑞,温言道:

“先前你就简在帝心,加上此次功劳,或能请陛下格外开恩,允你以阴阳户身份参加科举,待你日后金榜题名,即能在朝中为官,做出一番事业,又能继续研究天文历算,一展所长,你觉得如何?”

“这……”

薛瑞不得不承认,他是有那么一刹那心动。

作为一个穿越者,若是能做出一番大事业,如于谦这般留名青史,被千古称颂,自然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但一想到科举需要学习枯燥的八股文,甚至还有可能屡试不中,他就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觉得还是躺平做一条快乐的咸鱼为好。

至于做官的事,还是不要强求了。

见他犹豫,于谦忍不住劝道:

“若是你同意,老夫再替你敲敲边鼓,请陛下破例一次,就算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也不见得就不得更改,毕竟开国这些年来,历任皇帝违背祖制的事,也不止做这一件。”

说着句话的时候,于谦下意识压低了声音,并朝周围看了一眼。

若是这些话传出去,绝对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于谦当着薛瑞说这些,显然是对他充满了信任。

薛瑞感动之余,忍不住就想答应下来。

然而,他忽然想起一事来,不禁压低声音问道:

“于公,我能不能将这些功劳积攒起来,待日后补选为钦天监官,再请陛下格外开恩,允我转迁其他衙门做官,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

“嗯?”

于谦不禁瞪大了眼睛,像是看一朵奇葩一样盯着薛瑞。

要知道,太祖皇帝朱元璋在洪武六年规定:凡钦天监官生,永远不许迁动,子孙只习学天文历算,不许习他业。

仅此一条规定,就断绝了阴阳户子弟科举的可能性。

于谦提出的办法,是让皇帝格外开恩,允许他在学习天文历算的同时,还可以读书科举。

以薛瑞的聪明才智,只要肯努力,迟早有考中进士做官的一天,这样朝廷就能得到即能任事又精通天文历算的复合型人才,也免得浪费薛瑞这块良才。

然而,薛瑞却突发奇想,觉得若是靠着自己擅长的天文历算本事补录监官,再靠着长期积累下来的功劳,请皇帝破例允许他以钦天监官身份调任其他衙门,这样就能不用科举就轻松做官,还能不负于谦期望,也算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吹胡子瞪眼看了薛瑞半天,于谦才没好气道:

“我还真是小瞧了你,竟然敢打这种如意算盘,我告诉你,此事绝对不行!”

“为什么呀?”

薛瑞略有些失望,虽说他想出这个办法只用了几秒钟,但比于谦的提议见效快,而且还保险不少,同时他也能轻松许多,但被于谦断然拒绝,他还是想听听缘由。

于谦摇头道:

“非是我不同意,而是很难成功,就是陛下想格外开恩,恐怕也要面对比允你科举更大的压力。

你想想,朝中官职一个萝卜一个坑,你钦天监官突然要抢占其他衙门官职,是不是会受到抵制?

再者,不经科举入仕实非正途,极有可能会被视为幸进之徒,在官场上难免会被人瞧不起,日后仕途必然坎坷,就是你想做一些实事,恐怕也会无端被朝官抵制,你觉得做这种官有何前途可言?”

“竟然会这样!”

薛瑞恍然大悟,要真如于谦这么说,自己就算转迁到其他衙门,恐怕也会无端遭受排挤,这样反倒不如在钦天监做官来的自在。

于谦叹息道:“你是个有主意的人,老夫也不劝你,若是觉得老夫提议可行,随时可以提出来,老夫会帮你想办法。”

“好。”

见于谦这么为他劳心劳神,薛瑞也不想辜负他的苦心,开始思考先前的提议。

却说兴安回到宫中,飞快的朝乾清宫奔去。

“大喜,大喜啊!”

刚到宫门口,兴安就扯着公鸭嗓不停叫了起来,引的周围宫女太监纷纷张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