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不合适吧?刚穿越,就给送媳妇! > 第八章,不愿躺平!

由于常年早起,次日天色微亮,罗冬儿就醒了。

看着睡在身旁的杨旭,回忆起昨夜那般癫狂,罗冬儿难掩娇羞的同时,心里也倍感满足踏实。

暗暗啐了口:“真不知羞”。

罗冬儿轻轻掀开被子,穿好衣服,将披肩秀发挽成了代表已婚妇人的样式,然后悄声朝着屋外走去。

等到杨旭醒来的时候,罗冬儿早已收拾了一遍院子,还替他煮好了一碗温热的粟米粥,搭配着昨晚吃过的腌野菜,亲手送到了他面前。

这让杨旭多少有些惭愧,明明昨晚才刚放下狠话,说要照顾人家一生一世,让人家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没想到这才过了一夜,自己就成了被照顾的那位。

还真就秒打脸…

吃过早饭,杨旭便带着罗冬儿来到了韩满仓家。

依照大周的习俗,结婚第二天,新婚夫妇是要奉茶拜见公婆长辈的。

杨旭的父母已经不在了。

根据记忆,杨家亲族也早在饥荒战乱中失散。

所以在这宁安县里,韩满仓夫妇就是杨旭唯一的长辈亲人。

夫妻俩依礼敬过茶后,韩满仓夫妇又照例封给了每人三钱银子红包。

可别小看这每人三钱银子的分量。

在如今的大周朝,普通农家一年的开销也就不过二两银子罢了。

当然,这种算法是指粮食自己种。

如果把自种的粮食开销也算进去,那么二两银子大概也能用上六七个月。

不过就算如此,也足以说明这红包的分量到底有多足了。

敬茶仪式结束后,两家人正在小院中聊天闲坐。

杨旭看着满面喜色的韩满仓,忽然问道:“舅父,现在一亩田大概能值多少钱?”

韩满仓愣了愣,才道:“要是靠近县城那边的好田,一亩大概值五到七两银子,咱们这儿的山田差不多也就三四两吧。”

“三四两啊…”

杨旭想了想。

自家目前尚有五亩山田,尽管去年春种时遭遇兵灾,荒废了一年。

但这些山田全都靠近水源,属于上等好田,如果自己把田卖了,大概也能换来二十两左右银子。

有了这些银两,自己就能够尽快履行对罗冬儿作出的承诺,将丈母娘接到家里赡养,以全孝道。

其实杨旭这也是无奈之举。

原主疯了的这三年时间,家里的积蓄早就花完了。

眼下除了这五亩山田和一方小院,再无其他浮财可言,完全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如今这种情况如果不卖田,别说是把丈母娘接过来了,就是小两口的日常口粮都难以解决。

杨旭不愿总靠韩满仓接济。

那样的话,岂不是与废物无异?

同样他也不想在这小山坳里躺平,心想着自己好歹也是一介穿越者。

若能走出这穷乡避壤,单凭脑中前世所学的那些知识。

不说能够拜将封侯,至少也能搞点小发明,小创造,发点小财,让罗冬儿母女过上一生无忧的好日子。

不过在此之前,杨旭还是得向韩满仓先通个气。

毕竟他是原主唯一的长辈。

杨旭既然继承了这个的身份,自然也要承担起这个身份应尽的责任。

杨旭暗暗盘算了一阵。

于是开口道:“舅父,我决定把田地房屋卖了,搬到城里去住。”

“什么!?”

韩满仓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急道:“你卖田地作甚?那可是你父母留下的遗产啊!你把它卖了,岂不成了败家子,会叫人戳脊梁骨的!”

不出所料,韩满仓显然被这消息惊得够呛。

吹胡子瞪眼,就差没从座位上跳起来了。

“舅父,你先别急,你听我说。”

见此,杨旭连忙用昨晚想好的说辞,道:“眼看明年就要举行乡试了,孩儿却连赶考的盘缠都凑不齐,如何去那省城参加乡试?”

“如今行这破釜沉舟之举,背水一战,孩儿也能一门心思用功读书,以备明年乡试考他个举人功名回来!”

语罢,

为了能够加强说服力,

杨旭还特意凑到韩满仓耳边加了句:“这届乡试孩儿可是有十足的信心,舅父莫要忘了,城隍老爷那九字箴言。”

听到这话,韩仓满身躯一震。

莫非那九字箴言的最后三字,将会应在这届乡试?

经过杨旭这番提醒,韩仓满的反对之意不由松动了几分。

但略微一想,便又迟疑道:“话虽如此,可非要卖地不可吗?旭儿你如今已然痊愈,那便安心应付科举,盘缠的事儿自有舅父来替你操心。”

“舅父虽说没什么大出息,可也有一身山上打猎的本领。”

“听说最近县城以北的白马山有猛虎出没,县衙布出悬赏,猎虎者,将会得到三十两赏银,过几日我便去参加那打虎队,若能成功,你这盘缠不就解决了吗?”

杨旭闻言吓了一跳,连忙说道:“此事万万不可!猎虎之事,何其危险,若是为了孩儿科举,置舅父身陷险境,那这乡试倒还不如不去?”

听到杨旭说要罢考,着实吓了韩满仓一跳。

可他又不忍心看着杨旭变卖父母留下的遗产。

这种事情在当下的观念里,明显就是败家行为。

只有败家子、破落户才会干的,势必叫人耻笑,会被戳脊梁骨的。

可杨旭若是不参加科举,韩满仓心里更是着急。

纠结半晌,最终还是叹气妥协道:“也罢,卖就卖吧,等你将来高中,再置他个百十顷地,光宗耀祖,也不是不行。”

听到韩满仓松口,杨旭连忙趁热打铁,道:

“舅父你也知道,我大周开国以来便以科举取士,这读书人考过了乡试,后面还有会试和殿试。”

“孩儿志在科举做官,又岂能郁郁久居这乡野之地?”

“更何况大丈夫之志,应如长江,东奔大海,何必苦苦拘泥于那市井之间的几句闲言碎语?”

“好!”听到这话,韩满仓不禁眼前一亮:“好男儿自当心怀天下,的确不该纠结他人闲言!旭儿你有此大志,舅父心中甚慰!”

杨旭笑道:“这便是了,等到孩儿将来高中,光宗耀祖,再置他个百十顷地,就算将来下去见了爹娘,他们也会赞同孩儿今日之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