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明皇太孙 > 750 逃不掉的

皇明皇太孙 750 逃不掉的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马三宝来说,人生际遇可谓是太过神奇。

当年他只是云贵地区的一个无名小卒,只是盘踞在云南的元梁王王府的一个小太监而已。但是当年梁国公蓝玉和颍国公傅友德平云贵,他也就被当做战利品带回了应天府,也因此入宫服役。

说起来那时候的颍国公傅友德,还只是颍川侯,位次列第二十八勋,算不上最显贵。

而梁国公蓝玉呢,那时候才刚刚被封永昌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也只是还算有些本事,似乎一辈子也只能生活在先开平王的余荫之下。

但是那两位现在是国之柱石,是大明朝为数不多的两员开国勋贵之一,现在更是功勋卓着,名满天下的两个人也都是名正言顺的大明朝武人的代表。

而他马三宝呢,谨慎的侍奉皇帝许久,也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成为了率领着使团下西洋的正使。

坐在宽大的福船,马三宝感觉也不算颠簸。现在的他只需要耐心的等待,等待着胜利的消息就好。对于大海盗陈祖义,他不打算手下留情。

陛下这么些年一直重视市舶司,这些年从南洋也带回去了很多的好东西。但是同样的,也经常听闻一些海船翻覆的消息,或者是被海盗劫掠的事情。

陈祖义,只是一个数典忘祖的贼子而已,早些年逃到三佛齐的渤林邦国,在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当上了大将。在国王死后,居然还敢自立为王。

什么王?那就是草头王而已,只是带着一些无知的蛮夷而已,大军征讨顷刻就可覆灭。

在马三宝信心满满的时候,站在船头的俞通渊也是意气风发。他的父亲是河间郡公俞廷玉,他的两个哥哥一个封公、一个封侯。

虽说不能和父兄相比,但是早些年好歹也是有些战功,也曾经一度封侯。现在好不容易才得到了起复的机会,绝对不能错过了,他要重整俞家的威名。

毕竟大哥没有子嗣,二哥卷进了胡惟庸桉,他早些年也因此失去了侯爵。当初名震一时的俞家,实际上现在没有了爵位,这可不行。

当年父兄在巢湖结水寨,领水师助先皇渡长江、占应天,现在轮到他指挥大军在大洋上征讨海盗。

看着前方涌现的一些杂乱的海盗船,俞通渊不为所动。这些海盗在那些番邦小国国主面前可谓是势大,很多人看似也没有办法对付。但是对于大明朝,那可不是这个样子。

此前三宝太监就传达了旨意,要求沿途的那些番邦小国的国主征讨陈祖义,有些国主不当回事,而有些国主看起来就如临大敌,也是在不断和大明来往。

其中被爪哇满者伯夷国王灭三佛齐国旧王朝后,一千多华人拥戴的广东南海人梁道明为三佛齐王。他在对抗满者伯夷的同时,也派大臣施进卿和马三宝来往。

大明朝天军康慨,允诺帮助新三佛齐对抗满者伯夷,甚至打算将陈祖义消灭后,将旧港交由新三佛齐。

那些人的小心思其实不需要多在意,大明朝不介意在南洋扶植一些汉家子民,只要那些人不要总是惦记着特别壮大就好。当然了,有些事情也不能当做没有发生。

比如说这些个逃出来的大明子民,好多人都和当初的蒲寿庚一般,一个个的都是信了回教。

只是现如今没必要强求一些事情,现在的大明朝还是需要支持这些人,毕竟这一趟出来也多少得到了皇帝的提点,对于南洋这些地区,陛下还是有不小的心思。

汉家后裔多了一些,汉家子弟的实力强大,以后陛下要是想要做些事情,也可以多些响应。

今天可以扶植三佛齐王梁道明,明天就可以让施进卿自立,也不怕一些人做大。

只要是符合大明朝的利益也就行了,很多人都知道皇帝有着雄心壮志。这个时候只需要做好辅左陛下的事情就好,这样说不定就可以跟着建功立业了,就可以光耀门楣。

陈祖义那些人也是这些年在南洋这些小国称王称霸久了,还真的是没了规矩、没了畏惧。在听说大明船队有着无数财宝之后,这也就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这也是有人推波助澜,其实也就是施进卿,有意将一些消息传递给陈祖义。

比如说这一次大明朝船队的正使是一个太监,此前没有上过战场。俞通渊呢,就是仗着父兄的功劳而已,此前还因为犯事被削去了爵位。平安那些人,也就是打过几场陆战而已。

这样的一些人居然敢带着大船出海,还真的以为海战和陆战是一回事?更何况那些大明朝来的人也是霸道,居然敢要求三佛齐、满者伯夷等王国征讨自己?

陈祖义也是意气风发,大明朝船队看起来船高船大,但是那又如何?只是一个太监带领的船队,就是几个只会陆战的将军带领的士卒,根本不足为虑。

明朝的船队虽众,但操船者初涉远洋,大多为河塘之师;明朝的船虽大,但行动迟缓,且不熟地形;明朝的水师虽强,但多年未战,骄兵,且以马步兵为主。

最主要的是那些大明的人,还以为三佛齐会帮着他们?

这就是笑话吧,施进卿可是言之凿凿的,说了在大明船队上的见闻,说了见到了那个太监时受到了轻视,也说了大明朝的船队上居然财宝无数,居然还是要赏赐给沿途各国的?!

这可不行,陈祖义也算是被金钱迷惑了心智,他决定铤而走险去抢一把。毕竟以前也抢过大明的商船,也知道那些船上有着一些金银财宝。

一些商队都有不少好东西,那么这样朝廷的船队,必然肯定是有更多的金银珠宝了。

更何况陈祖义也不打算蛮干,那个马三宝只是想要功劳而已。虽说现在是让南洋诸国打压,但是对于陈祖义的投降,马三宝也是喜出望外。

利用诈降来接近大明船队,到时候只要弟兄们登船了,只要冲散了大明朝的船队,那么到时候就让那些人见识一下海盗的厉害。

到时候不要说船上的金银珠宝了,就是那些大船都是要被抢走的。

大明朝的船队就是送来金银珠宝的,只要抢了那些船、杀了那些官兵,自家的实力就可以膨胀无数倍。到时候不要说在南洋诸国称霸了,也真的可以当个国王了。

估计到那时候,大明朝也就不敢再捋虎须了,还真的以为他陈祖义就是大明子民?真以为他陈祖义这个人中龙凤就是会心甘情愿的俯首称臣?

那个朱重八一个小乞丐而已,咱可不比他差!朱重八运气好趁着元末动乱坐了江山,我陈祖义也就是晚生了几年。现在没办法打下中原,就在南洋称王称霸,那也一样逍遥自在。

施进卿就有些紧张,好不容易才诓骗了陈祖义,让陈祖义意气风发的召集海盗准备出海。他现在也就在期待着,期待着大明朝的那个太监真的能够聚歼陈祖义这般祸害。

要是消灭了陈祖义,三佛齐也能立足了。一旦得到了旧港,到时候就可以抵御满者伯夷了,到时候就可以招揽更多的人,到时候说不定就要达到原三佛齐的大部分实力了。

更何况三宝太监也说了,只要灭了陈祖义,大明朝廷就封他为旧港宣慰使。到时候他就不再是梁道明的臣子了,他就有旧港这个地盘了。

就算是向大明朝称臣纳贡也没关系,因为这就有了自己的地盘了,可以在海外自立了!

俞通渊现在就在密切的关注着,朝廷的船队可不少,福船自然不用多说了,其实这就是一个统称而已,福船也有不同的类型和作用。

一号二号俱名福船,势力雄大,便于冲犁。三号哨船,又称草撇船。四号冬船,又称海沧船。哨船与冬船比福船小,便于攻战追击,海沧船吃水七、八尺,风小亦可动。五号鸟船,六号快船,鸟船与快船又称开浪船,开浪船又更小,吃水三、四尺,容纳三十到五十人,便于哨探。

而且船上装备大发贡、碗口铳、鸟嘴铳、喷筒等大小火器,不管是远程还是近程都可以攻敌。

再者就是船队也有船语,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下雨,配有铜锣、喇叭和螺号也用于通讯联系。

这些很多都是根据前人的总结,再加上这些年大明朝船队不断下南洋的经验。

再者就是利用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还有以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起来的‘牵星术’,都可以保证船队在海上的位置、方向。

这样一个强大的船队,就是陈祖义这样的海盗根本无法撼动的。

俞通渊等人做好了作战的准备,大明朝的船队看起来也做好了准备。

陈祖义是不是诈降不要紧,也根本不需要在乎那些事情。只需要准备着在合适的时候一举荡平这股子海盗就好,俞通渊等人现在就是担心来的海盗不够多。

这些海盗聚集起来可不容易,想要让他们再次聚集就很难了。在海上就剿灭这些大股海盗,剩下的一些余孽自然也就不足为虑了。

剿灭了这些海盗,不只是可以将大明朝的威名远播南洋,也是要将这些祸害扫除,让大明朝的商船更加畅行无阻,这才是马三宝应该做的事情。

当然了,剿灭了这些南洋小国无法制约的海盗,也可以让马三宝出使各国更加强势。出使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宣扬国威可不是带着一些骄兵悍将就行了,也需要有足够出色的战绩。

更何况作为正使,马三宝也知道一些事情。他到底是一个太监,哪怕有着皇帝的宠信,可是俞通渊、平安这些人对他未必就是服气,最多也就是遵从陛下的旨意而已。

那些人其实一个个的都是惦记着军功,剿灭了海盗就是军功,如果不让这些骄兵悍将立功,这些人说不定就要在出使一些番国的时候闹事,那些人对于军功的渴望高过一切。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那些武人一个个的都想着要封侯拜将,能够出兵就是他们的机会。

打海盗也是一种功劳,尤其是陈祖义这样强大的海盗。这些人要是立了大功,大概也就是要安稳一点,可能也就不会在出使的过程当中搞事了。

看着远处出现的船只,俞通渊下令,“令大船应敌,哨船等回拢。”

平安握紧手里的大刀,他有些跃跃欲试,但是也有些遗憾。因为这些海盗不大可能登船,这也就意味着他这员悍将可能无法刀噼海盗了。

不过这个时候也不要紧,指挥着手下的兄弟们做好包围收拢的事情就好,这也是功劳。

陈祖义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虽然他确实利欲熏心,也确实看不起马三宝这个太监。但是能够纵横大洋这么些年,也能够聚集上万人,那也是一个本事,他也可以说非常狡诈的。

大明朝的大船高大如楼,想要攀上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最主要的是作为在海上讨生活的海盗,他总觉得那些大船好像堵住了一些路线。

一个头目凑到跟前,说道,“好像有些不对劲,明人好似有防备。”

虽然心有不甘,不过陈祖义还是说道,“走!”

大船上有金银珠宝,他当然渴望得到。可是看到大明朝的船队,他也有些胆怯,最主要的还是大明的船队看着像是有防备,这显然就不值得冒险了。

至于那些珠宝,要是明朝赏赐给南洋诸国,到时候抢过来就是,最多也就是费点力气而已。

俞通渊也注意到了一些事情,立刻让人摇旗语。看起来陈祖义也算是个人物,察觉到了不对劲就想着要跑。

可是哪有那么容易,朝廷的船队已经铺开了,也要合围了。现在最多改变一下战术,开始主动出击。

马三宝也出现在了俞通渊身边,笑着问道,“这些海匪,怕是逃不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