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明皇太孙 > 723 轻重缓急

皇明皇太孙 723 轻重缓急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来说,朝廷这一次组成了庞大的水师,就要开启一次声势浩大的远航了。这对于不少人来说,显然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这也是牵涉到了很多人的利益。

既然现在已经没办法阻止这件事情了,那么现在就要争取一些主动权,或者也可以说为自己所在的利益集团争取一些利益,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支一百五十只大船组成的舰队,确实有着大量的水师,也有一些步卒。

这样的一个舰队出海,想来在南洋等地的一些番邦小国肯定是无力阻挡。

对于南洋诸国,现在大明朝堂之上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实际上也是有所认知的,知道那里的情况比较复杂。或许会有一些安南这样的大国,也会有麻喏八歇国、锡兰等国。

这也就意味着不能只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虽然早些年已经废了不征之国的政策。但是这么些年下来,大明朝实际上也没少和疆域之外的一些国家往来。

在老朱和朱允煐看来,最好的办法是以武力为后盾,力争以不动兵戈的方式实现威服众邦,构建以明帝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格局。在一些外交来往当中,也需要具体对待。总之,也就是大明朝实际上不排斥武力。

常茂这个时候就出班说道,“陛下,黔国公此前有报。蒙元余孽四处征伐,此前有帖木儿迎娶东察合台汗国王室黑的儿火者的女儿为妃。此前攻占天竺北地德里苏丹,屠戮当地军民十余万。”

夏原吉就听不下去了,说道,“开国公,如今尚有梁国公与西北练兵以防瓦剌。天竺之地尚且与我大明相隔甚远,朝廷大军无需以此为敌。”

常茂就听不下去,说道,“如何不能了?那些人到底是蒙元,侵略成性。虽说蒙元如今式微,尚有不少部族尚有一战之力。都说防患未然,难道要等着他们势大再去准备?”

坐在龙椅上的朱允煐就听着,天竺哪些地方还真的有些意思,被不断的统治着。

什么小孔雀王朝开始,就开始有不断的外族入侵,希腊人、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轮番来,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也不甘示弱。

现在的北印度地区,早就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其他民族的统治了,在这里也建立了一个个比较强大的王朝。

常茂刚刚说的帖木儿,不出意外的话就是要建立名气不小的帖木儿王国,到时候要征服东察合台汗国、河中地区、花剌子模、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高加索和大伊朗地区。

他现在也确实攻占了被印度地区,现在还在准备着进攻正处于上升阶段奥斯曼帝国。

这意味也是一代雄主,说不定在攻占了这些地区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大明了。

毕竟这一位也是有着梦想的,想着要复兴蒙古帝国,那绝对是一个终极梦想了。

所以也要说不得不防啊,大明朝确实很强大,但是不代表所有的王国在大明面前都是弱小的。而且就算是有些王朝看似不如大明强大,不过也有可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到时候也有可能不服大明管束,或者故意恶心大明。

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也意味着大明朝或许也需要准备准备。

毕竟在华夏大地这片土地,自古以来也没少经历各种各样的外族入侵。被外族统治,这肯定不能忘。

刚刚才驱逐蒙古三十余年呢,才刚刚收回来失去了将近四百年的幽云十六州呢。

这些事情不只是朱允煐需要重视,大明朝的官员们也都需要重视这些事情,可不能以为没了后顾之忧。因为说不定在某个地方,一些看似弱小的部族正在发展,说不定就要成为强大的大明的心腹大患。

就在不少人还在争吵要不要为天竺北部的一些事情而担忧的时候,暴昭也坐不住了。

捧着牙笏,暴昭说道,“陛下,此次朝廷大军下西洋,极有可能遭遇海匪陈祖义。其人盘踞南洋航道,据称手下战船百艘、海贼万人,劫掠过往船只达万艘。南洋一些藩国,甚至向其纳贡!”

这一下不少人坐不住了,因为这个陈祖义还是有那么一些名气的,朝堂上不少人也听说过。

尤其是一些武勋,他们的一些利益也是来自南洋船队。而那个陈祖义呢,无法无天的他不只是盘踞在马六甲附近十几年,而且也经常四处劫掠,攻陷过五十多座沿海城镇。

这个人其实也是广东,早年间因为犯事举家逃到旧港,投渤淋邦国麻那者巫里手下为将。

也就是以后的印尼巨港、三佛齐,这家伙在当地土王死后自封酋长。这也是一个为人‘甚是豪横,凡有经过客人船只,辙便劫夺财物’。

他可不管那些来往的船只是南洋一些小国的,或者是大明朝廷的。只要被他盯上就要去看看,要是大明朝的船队反而更好,船大说明能装的货物多,就可以劫掠到更多的财富。

所以不少大明朝的船队,其实也是深受其害的。只是面对这样一个实力强大的海盗集团,大明朝的水师实际上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简单的来说就是一般的船队,未必就是能够对付大小船只近百艘的庞大海贼集团。再者就是陈祖义这些人也是有着自己的地盘,打不过就跑,上了岸之后他们就是土民、百姓。

这些也意味着,大明朝想要彻底的剿灭这支海盗集团,真的需要花费些力气。

朱允煐淡定的点了点头,说道,“此獠坐大,于大明始终是个祸害。此次船队出航,若能一举覆灭此獠,那倒也是一个好事。”

这是朱允煐的心里话,陈祖义这个强大的海盗集团,对于大明来说确实是个麻烦。

毕竟现在的大明朝在不断的发展海洋贸易,要是被这样的一个海盗集团持续威胁着,那真的不叫个事。这还只是海盗呢,要是被他们拿捏了,也确实有伤颜面。

对于这样的事情,朱允煐绝对不能允许,大明朝的一些武勋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说到底,那就是陈祖义损害到了大家的集体利益了,所以他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印度北边的事情暂时不需要太多的去关注,因为那些事情说起来距离大明朝也确实稍微有点远。就算是大明朝现在兵多将广、兵强马壮,但是想要出兵北印度,也确实有点鞭长莫及。

与其考虑那么一些不太现实的事情,朱允煐觉得还是将一些可以掌握的事情给做好。

比如说将西北部的那些土地收复,或者是将瓦剌这样一个心腹大患提前削弱,甚至是覆灭。

真的要是有这一定的余力,其实安南那些地方也是可以配合着大明朝现在向大海发展的政策,南洋不少地方还是有着足够多的物产。那里的气候、土地,也确实可以种植出大量的粮食。

不过那些事情可能都是比较遥远的,现在也根本轮不到朱允煐去操心,那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刚刚结束了高丽的战争,大明朝需要需要休息两三年,才好对瓦剌或者安南发动一场规模比较大的战争。

而现阶段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将大海盗陈祖义给剿灭掉,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剿灭海盗,这件事情可不是小事情。毕竟陈祖义也不是一般的小海盗,不是有着几条船的流寇。这样的海盗集团,需要朝廷集结大军,需要彻底的给覆灭才好。

不过朱允煐也不需要担心太多,这件事情现在看起来也是可以顺理成章的给解决掉。

说到底就是陈祖义虽然有着近一百条船,但是他的那些船和大明朝的舰队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面对大明的一些巨舰,海盗的那些船也不要想着跳船、接弦战,大明朝的船根本不需要停下来,直接开过去就可以直接将那些海贼的船彻彻底底的碾碎。大明朝的将士们也可以居高临下,用箭矢和火器将海盗们打成筛子。

陈祖义只是势力庞大,那是相对于一般的人来说。要是面对大明朝的舰队,凶多吉少才是常态。这一次一旦想要和大明朝的舰队硬碰硬,陈祖义就会明白什么叫做不自量力。

朱允煐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大明朝的舰队就要出海,这样一个庞大的舰队可以解决很多的麻烦。要是遇到了陈祖义,绝对不会手软,绝对不会给他任何的机会。

看起来这一次出航,大明朝不只是要宣扬国威、发展外交,这也是在忙着剿匪啊!

将一些事情交代给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朱允煐需要看到的是结果,而不是他事必躬亲的去办好。皇帝嘛,也不需要什么事情都是亲力亲为的。

这么想起来的话,朱允煐心里也就踏实了不少,好些事情也确实不需要他去在乎太多了。

下朝,虽然现在还有不少的事情没有讨论出来一个结果,但是也没有太多好在乎的。下一次上朝的时候再讨论就好,甚至有些事情根本就不需要继续讨论,因为朱允煐已经做出了决定。

王承恩就跟在朱允煐身后,小声说道,“皇爷,两位大长公主殿下就在乾清宫呢。”

朱允煐一听也就乐了,笑着说道,“那就好,皇后办事还是得力的。咱的太子呢?”

王承恩就露出谄媚的笑容,说道,“太子殿下也回乾清宫了,将一些伴当都叫了过去。”

“那皇爷爷该头疼了,重孙在闹,外孙也有不少。”朱允煐想了想,一下子也忍不住乐了起来,“好了,咱也过去一趟。要不然皇爷爷估摸着也要说咱,心里明白归心里明白。”

这也是朱允煐的心里话,老朱就算是能够明白朱允煐的一些想法,肯定也不会有什么排斥。但是有些事情做出来了归做了,表面的样子还是需要稍微的做一做的。

更何况意识到老朱的时日无多,朱允煐这个时候也是想着能够多陪陪老朱。在一些皇姑、皇叔到了宫里的时候,朱允煐就跟着过去用个膳、说说话,这没什么不好。

倒不是说朱允煐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招揽宗室,不过这到底也是一家人,好歹也是亲戚,不能只是名义上而已,不能只剩下单纯的君臣而已。

看到皇帝打算去乾清宫用膳,王承恩自然是赶紧跟上,太上皇陛下看到这个局面,肯定特别开心吧!

真的要说起来,虽然王承恩跟在朱允煐跟前伺候了近二十年,可是他是太上皇陛下派到当今天子跟前的,他也算是洪武皇帝的人。

这边刚到乾清宫,朱允煐就听到了乾清宫里一片喧闹。

“臣妾拜见陛下。”

“臣梅顺昌(梅永贞、梅景福)拜见陛下。”

“臣刘麒(刘麟)拜见陛下。”

朱允煐就直接说道,“皇姑,这可不像寻常啊。这就是在皇爷爷跟前,咱们只论亲谊。”

安庆公主就笑着说道,“这也是初见陛下,这才行礼,要不然父皇肯定要唠叨。”

“那也是。”朱允煐一想就乐了,“咱记得小时候你喊咱皇长孙,皇爷爷和皇祖母听了就不乐意。”

抱着小小朱的老朱就埋怨道,“就属你事情多,咱这宫里本来多清净。你看看这些个小子在闹腾,咱脑仁子都给吵出来了。咱本来还能多活几天,这一吵就架不住了。”

“那咱过些时日给他们赶走,不许他们进宫。”朱允煐对老朱随口说了句,然后问道,“大姑,咱记得伱以前做过一道盐水鸭不错。咱现在还不算饿,给咱做做?”

宁国公主一听就笑着说道,“那咱这就过去给陛下添道菜。”

朱允煐笑着点头,随即也说道,“那小姑也别闲着,小姑也去做个炊饼过来。要说皇祖母做的炊饼,估摸着也就是小姑学了几分。”

老朱一听,立刻眼前一亮,“是这个理,咱记得大闺女还会做些个鸭血汤,也去做一道。”

说完这些,老朱慈眉善目的看着朱允煐说道,“还是咱孙儿好,就记得咱和他祖母。”

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不说话了,做菜的是她们,她们的侄儿也就是随便说说。但是呢,最后得到表扬的,肯定还是侄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