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明皇太孙 > 641 剧本

皇明皇太孙 641 剧本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英示皇帝肯定是病了要不然也不至于连续两天都不来上早朝,这一直都是太上皇带着皇太子来上朝,这就是很反常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局面不少文武都是忧心忡忡,觉得这样的事情让他们也有着一些心里没底。

但是就算心里没底也没用啊,坐在龙椅上的那一位可是洪武皇帝,哪怕看似久疏朝堂,可是谁也不敢小觑洪武皇帝的手腕。

有些人心思比较多,觉得这个时候更加需要谨小慎微,谁让洪武皇帝这个时候心情肯定不好。要是触了眉头,到时候罢官去职都是小事,全家齐齐整整的去法场也不需要意外。

坐在龙椅上的老朱表情严肃,看着暴昭问道,“朕记得前些时日户部克扣宗室所得,现如今案子问的如何了?”

所有人一下子都紧张起来了,想想洪武活动曾经的暴烈,很多人觉得郁新已经不只是凶多吉少的事情了,而是下场注定无比凄惨了。

暴昭立刻跪下,恭敬回道,“启奏太上皇陛下,犯官郁新延缓宗室所得属实,臣等并无查到其贪赃枉法之举。”

这就有意思了,也就是说郁新确实故意拖延宗室银行分红所得。他或许是想要给宗室找点麻烦,也可能就是忘了,或者是其他的心思,这件事情现在可以说是坐实了,也没办法推脱的。

其实很多人也知道更多的内情,但是根本不敢在洪武皇帝面前透露,毕竟郁新现在下狱后,也是后悔莫及,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实际上也算不上大罪。

老朱很不高兴,呵斥说道,“并无不法?郁新无故延缓宗室所得,此乃陷皇帝于不义!苛待宗室、怠慢亲族,汝等还要让皇帝背负何等污名?”

这一下也不用说了,文武百官这个时候自然是齐刷刷的跪地、口称有罪,甚至也有不少人心里在埋怨着郁新,简直是在给大家添麻烦啊!

就在这个时候,小小朱站了出来,似乎很有勇气,“启奏曾祖皇帝陛下,臣以为郁新有过,自然该罚。然父皇英明、百官勤勉,倒不至于势态糜烂。臣以为郁新纵然有过,亦有功,还望曾祖皇帝陛下开恩。”

郁新确实有功劳,洪武二十一年就入仕,早年间也帮着朱允煐修订宗室禄米、待遇。前些年又因边务粮饷不继,郁新制定招商开中法,这都是不折不扣的功劳。

老朱似乎很不高兴,看着小小朱严厉说道,“太子,你当记好了,功是功、过是过。若是仗着一些功劳便贪赃枉法、横行不法,朝廷法度成了甚?再有宗室,亦是你的亲族!”

这是声色俱厉了,很多人都觉得洪武皇帝是真的怒了,想来皇太子现在说不定也要害怕,以及要请罪了。

但是小小朱的表现让所有人意外,据理力争的样子,“曾祖皇帝陛下,臣以为郁新当罚,然无需正法!宗室所得虽有延误,业已拨付,宗室并无怨怼,谈不上父皇苛待宗室、亲族不满。”

朱橚这个时候就战战兢兢了,他觉得自己现在是进退两难了,但是他的态度这个时候就无比重要了,他现在就算是想要躲都躲不掉。

他可是宗人府的宗人令,可以说是代表着宗室的态度,话语权自然非常大,尤其是现在市区涉及宗室利益的时候。周王朱橚的意见,基本上也就代表着宗室的意见。

顺着洪武皇帝的话,那自然就是得罪皇太子,甚至很有可能得罪自己的那个大侄子皇帝,这可不是朱橚希望看到的局面。

而一旦顺着小小朱的话来,那就是得罪自己的父皇。想想自己这么些年的经历,朱橚骨子里还是有着对老朱的畏惧、阴影。

只是朱橚想要当缩头乌龟都没机会,坐在龙椅上的老朱冷哼一声,“周王,郁新所为你觉得如何?那郁新,先是削减宗室用度,再延扣宗室所得,宗室果真没有怨气?”

小小朱这时候抢着说道,“曾祖皇帝陛下,削减宗室用度,此乃父皇心意,郁新只是领旨行事,并无为难宗室之举!”

朱橚哭丧着脸,跪下后咬了咬牙,“启奏父皇,儿臣以为宗室并无怨怼......”

得罪父皇吧,得罪了父皇再去请罪,大不了挨几鞭子,或者是再次被赶回老家观摩祖宗基业。得罪了侄儿皇帝、侄孙太子,后半辈子都别想安生,说不得子孙都要受牵连。

老朱似乎非常生气,指着朱橚大声说道,“汝为宗人令,当维护宗族亲人!现如今,连你也不护着宗族?”

小小朱再次抢先开口,说道,“曾祖皇帝陛下,五王叔并无怠慢宗族,五王叔只是据实以报。五王叔贤明朝野皆知,宗室俱服!臣以为,念在郁新多有功劳,罢官去职为好!”

不少人眼前一亮,郁新看起来这是有机会‘全身而退’了,这是要从被抄家灭族得到了侥幸余生的待遇。虽然丢官了,可是好歹活下来了啊!

小小朱这个时候继续说道,“郁新为凤阳府临淮人,算的曾祖半个乡人。罢免郁新官职、发返回乡,以彰曾祖皇帝陛下、父皇仁德!”

满朝文武激动啊,他们在小小朱小小的身影上看到了曾经无比熟悉的身影,大明朝再次有救了。

早些年洪武皇帝无比酷烈,那时候多是先皇孝康皇帝据理力争,哪怕是顶着洪武皇帝的盛怒,也保下来了一些文武重臣。

这可是大事,这可是不折不扣的大事,很多的文武百官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宽仁的皇太子。

皇储这般仁德自然是好事情,先不说皇太子以后登基之类的事情。就是皇太子长大几岁开始观政,说不定就可以保护一些文武了。

更何况现在英示皇帝龙体有恙,说不定皇太子殿下很快就有机会登上大宝了。到了那时候,大明朝总算是有着一个宽仁的皇帝了,文武百官们就要有机会缓口气了。

老朱冷哼一声不高兴的说道,“郁新苛待宗族,岂能轻饶?罢官去职、遣返回乡,怕是如了他的意!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郁新发往黄淮为吏!”

本来跪着的严震直忽然间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劲,总觉得这里面的套路好像很深。

郁新为什么想要离开朝堂,严震直实际上多少知道一些的。而现在呢,严震直是真的偷鸡不着蚀把米了,丢官了不说,还是要去治理黄河。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嘛,发往黄淮,那自然也就是要去治理黄河了。大明朝昔日的户部尚书,对于天下户口田赋的数据,以及地理险易情况了如指掌。

而且郁新早年间主持开中法,对于征调粮饷、物资,也是非常的熟悉。

现在郁新要去黄河了,这就是给严震直负责后勤辎重啊。看起来黄河大堤上,大明朝可能不只是要死一个工部尚书,曾经的户部尚书郁新,可能也要倒在黄河大堤了。

这也很符合洪武皇帝和英示皇帝的性格,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人,那肯定是要彻彻底底的榨干。想要轻松的离开朝堂,这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套路,严震直实在是太熟了。洪武皇帝一直是这样,实际上英示皇帝也继承了这个好习惯。

洪武皇帝余怒未消,再加上郁新的所作所为确实被抓住了把柄,这个时候大家自然也不敢继续帮着郁新求情了。

现在很多人现在也是无比感激,比如说夏元吉,他觉得要不是皇太子顶住了压力力保,郁新肯定是凶多吉少了,毕竟洪武皇帝是真的生气了。

洪武皇帝看似非常生气,不过也是给了皇太子一些面子。没有完全采纳皇太子的建议,不过也没有全都驳回去,这也算得上给刚刚步入朝堂的皇太子一些颜面。

大家伙也都明白,也就是皇太子初入朝堂,这才能够在盛怒的洪武皇帝面前保下来郁新。也不得不说外界的传言属实,皇太子得到太上皇无与伦比的宠溺,这不是空穴来风的。

这可能也需要让大家仔细琢磨一下,皇太子的地位之稳固,堪比先皇、今上,皇太子哪怕年纪尚小,依然在朝堂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起码现在的皇太子,肯定是在这个时候可以影响到洪武皇帝和英示皇帝,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为了维护皇太子的威严,洪武皇帝和英示皇帝显然也会‘委曲求全’。

老朱这个时候看似不打算继续和小小朱掰扯,直接说道,“户部,掌朝廷户籍财经,领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郁新罢官,户部尚书不能空缺。”

老朱的话让不少人觉得表情古怪,要知道在洪武朝的时候,六部尚书经常空缺,那才是常态。

看了一眼满朝文武,老朱一锤定音。“浙江布政使王钝廉慎,颇有官声,迁户部尚书。”

王钝,这是元朝至正二十六年就考中进士,也曾经是元朝的知县。在大明朝,征授礼部主事、升任长沙府通判等等,历官福建参政、官至浙江布政使,现在年逾七旬任户部尚书。

对于这个人选,不少人觉得意外,因为王钝可以说是前朝臣子,在大明朝基本上一直都是任地方官,几乎没有什么京官的经历。

而且这一位也是开封府人,算得上‘北方人’了,毕竟靖康之耻后,开封也不在汉人治下。

只是现在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很多人甚至觉得王钝可以异军突起的成为户部尚书,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地方官、亲民官的经验。

毕竟英示皇帝有意让六部尚书知晓民间百态,已经规定了六部尚书必须要有地方官的经历,这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这些,其实也让不少京官叫苦不迭。

比如说在翰林院一直苦熬的清贵,或者是一些一直在应天府打转的京官,他们的仕途似乎已经看到了天花板,没有地方官的履历就限制了他们的升迁。

看似只是对六部尚书有这样的要求,可是谁也明白这样的要求实际上也可以延伸,六部的侍郎实际上也应该要有地方官的经历。

再者就是想要成为六部尚书,肯定是要有主政一方的经历,这不是说当个入仕初期当个知县就算是补足了地方官的履历,没有一定的品级的地方官也是不能被纳入考察的。

老朱这个时候继续说道,“先应天府知府阻塞百姓上诉,虽有皇太子惩处,尚且不足,罢官发配高丽以观后效。”

这一下大家也不说话了,应天府知府那不只是倒霉而已,也确实是知法犯法,小看了洪武皇帝对于百姓的爱护。

这一次发配高丽也算是‘好事’,要不是因为现在高丽缺少一些官吏,说不得这就是要被抄家灭族了。毕竟洪武皇帝对于此类的官员,向来都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户部右侍郎黄官,兼任应天府知府。”老朱这个时候继续开口做出安排。

大家也不觉得意外,应天府知府这个位置到底是特殊,平时也确实有着六部尚书兼任应天府知府的例子,算不上有什么好意外的,大家也都觉得可以接受。当然,可能也确实不敢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对于老朱的这些安排,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洪武皇帝也不是越级提拔一些人。虽然有些人选可能不太让一些有心人满意,但是也不好找出什么反对的理由,只能认了。

就是这么的快刀斩乱麻,老朱这也是一口气的将这些比较敏感的官职给确定了。说不定这样的安排,也确实是有着那么一些影响着朝堂格局、走势。

朱允煐显然不需要刻意的去关注朝堂上的这些事情,主要原因就是老朱的这些安排,朱允煐早就心里有数。甚至这个剧本就是朱允煐安排的,老朱和小小朱在配合着演戏呢。

朝堂上的事情,朱允煐可以不去关心,可以继续批阅着奏折。

休沐什么的,对于朱允煐来说也是奢侈的!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