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南朝春色 > 第五十六章 王家

南朝春色 第五十六章 王家

作者:晓霜丹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9: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没这点糟心事,王弘应该是开开心心地过自己这个三十岁的生日的,想到刚刚自己的长子接班人,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后面宾客看到王弘的脸色有些不好看,王弘也不好拂人家的面子,只是借口说今天身体不适,不便久陪。刚刚揍完自己的儿子,脸色已经好很多了。

真想把时间播回一个时辰以前……

那时候,王弘过的是三十岁生日,脸上还高高兴兴地糟心事什么也没有,自己过生日值得庆祝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王弘刚刚拿到了前线的军情,发现南燕那个皇帝慕容超简直就是个草包,将帅无能,累死三军,这样看来自己的主公刘裕胜算极大!

尤其是还能看到谢家吃瘪的样子,王弘身体都有点轻飘飘的。

说起王谢两家的关系,那真是相爱相杀,王谢两家都是顶级门阀,都住在乌衣巷,彼此还都互相联姻,按理来说两家都住一条巷了,关系应该很不错吧,实际上两家这关系一直谈不上很好,就是互相利用更恰当点。

现在自己王家看好的刘裕隐隐有起势的节奏了,谢家其实一开始也是看好刘裕的,不过后面不知怎么的,变成支持北府兵的另一个将领刘毅了。

王弘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恶意地揣度觉得是谢家不太想和王家一起支持一个人上位,这就是见不得咱王家好!

不过理性分析来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谢家看不起作为泥腿子出生的刘裕,而作为左光禄大夫之子的刘毅更加受到他们的青睐其实也不足为奇。

在王弘看来,刘裕虽然是混子出身不假,但人家城府、手段哪个都不缺,而且善恶分明,情商也高,待人处事极为有章法,唯一的缺点就是出身……出身其实也高贵,就是远了点,刘邦弟弟的后代,也算名门;反倒是刘毅,王弘特别不喜欢,刘毅虽然是左光禄大夫刘镇的儿子,王弘就觉得这人和王家犯冲,尤其是因为自己叔父王谧的事情,特么这人就是个愣头青,还有你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名门之后,看不起泥腿子的刘裕,那请问你一个高官后代跑去做武将又算什么?自甘堕落!?

王弘这个好恶的牢骚,主观性很强,但不得不说还是有一定道理,至于为什么王家这么旗帜鲜明的支持一个反对一个,这就要还说道说道琅琊王氏和两位刘姓北府军军阀的“爱情”纠葛史了。

刘裕早年是个混子,游手好闲,不喜欢读书,还沾染上了赌博的坏习惯,两晋赌博自上而下都很盛行,刘裕也没能免俗,就因为赌博樗蒲而倾家荡产,欠了当地土豪刁逵三万钱,刁家是当时当地的大族,刘裕当时只是一个混子,输光了,还不起钱,刘裕就被刁逵吊起来打,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

当时王弘的叔父王谧去拜访刁逵,得知到这件事后,主动给刘裕把这三万钱都还了,后面和刘裕交谈,王谧非常看好刘裕这个小伙子,当面就和刘裕说:

“卿当为一代英雄。”这把刘裕高兴坏了,全村人都觉得他是毒瘤,是个无所事事的二混子,突然有一个人说自己是英雄,还尽心尽力的帮自己,刘裕可不得记他一辈子。

事实也确实如此,刘裕很念旧,哪怕后面王谧做了桓玄的中书监,甚至还做过桓玄这个“伪楚”的开国公,桓玄死后,照理来说王谧这种人是要被清算的,但刘裕还是力排众议 把王谧推上了侍中、录尚书事,还直接把本应该属于自己的扬州刺史也一并给了王谧。

要知道,扬州刺史可不比其他州郡的刺史,东晋小朝廷绝大部分赋税都来自于扬、益、荆三州,而且扬州还是都城建康所在,其地位更甚于其它二州。

同样,刘裕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人,后面刘君侯有发迹的迹象后,刁家有些害怕,就跑去投靠桓玄,还作死的把刘裕的参军诸葛长民绑了送给桓玄,桓玄身死后,刘裕把新账旧账一起算。

后面记载的就是自此刁家在东晋门阀里被除名,说人话就是刁家上上下下全部被小心眼的刘君侯杀了个干净。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自己主公非常爽快的一个人,这点,非常对王弘胃口。而且多大能力干多大事,从不贸然出头,等到有了实力了以后在和你慢慢掰扯,总之能不要惹这种人就不要惹,这种人我们一般称之为——“狼人”,比狠人多一点,这种人有仇就是记你一辈子,严重一点的就如同刁家一样:咱俩必须得要有一个先去见上帝……嗯,或者是阎王。

有这么一层关系刘裕选中琅琊王氏,未尝没有想报答自己叔父的知遇之恩,不过琅琊王氏自从自己叔父王谧前两年死后,上一辈已经没有什么能扛得起大旗的人来了,这个担子就落到了王弘身上,每每想到这个时候,王弘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话又说回来,就是主公接班人的刘义符,这个灾舅子,一天天不学好,净给我整有的没的,不过年纪还小,要是再大点行事还是如此怪癖,咱就得找人来替主公育子了,嗯,现在有机会也要教育一下,早慧不是行事偏激的理由,也不是不教育的借口。王弘心想,就恕属下多管闲事了。

总之,刘裕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王家人很清楚,当然王弘也知道,但是刘义符不知道……甚至连刘家上上下下,刘裕对这些事情捂得严严实实,因为这是自己的黑历史,多影响自己一家之主的光辉形象啊,尤其是不能让自己孩子知道了……至少自己活着的时候不行,刘君侯还是有预感这些事情大多要进史书……

话分两头,而王弘所厌恶刘毅,同样也是有理由的,在王弘看来,刘毅这个人,好大喜功,志大才疏,还喜欢说大话,出身好有什么用?就这种嘴巴漏风的性格,迟早会出事,哦,对了,前段时间密探说据说好像刘毅在豫州的盘龙斋吃斋的时候被人行刺了,啧啧啧,已经开始遭报应了,王弘记得当时自己就很幸灾乐祸……

要是互相支持,政见不同,有事说事王弘都没道理会这样不待见刘毅,应该说王家人就没人会待见刘毅这个小瘪三的。就是当时刘毅讽刺自己叔父王谧是“两姓家奴”,直接开始人身攻击了,问王谧:“玺绶何在?”刘毅会这样说,完全是因为王谧当时是桓玄的支持者,玉玺和册命文书都是王谧给的桓玄,后面桓玄“身死道消”,皇帝梦成泡影后,刘毅用这句话来讽刺王谧的。

你特么会不会说人话?这是王弘知道后的第一想法,当然现在王弘还没法指着鼻子去喷刘毅,主要身份差的还是有点大的,但这并不妨碍王弘为代表的琅琊王氏不待见他。

王谧本来就担心这个曾经在桓玄手底下干过的事情被人翻老底,现在被刘毅一讽刺,更加怕得要死,加上当时自己家族里有人作乱,直接就给王谧吓得跑出了建康,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结果就是王家作乱的人很快就被镇压了,王谧又给让刘裕追了回来,继续让他做中书监、扬州刺史,瞧瞧,什么叫信任,这种信任让王弘都眼热。

刘毅,还光禄大夫之后,就这点心眼?呸!王大人内心不屑地翻了个白眼。

刘裕这个人是真的记好久记你一辈子,哪怕你有很多黑点,这些都不是事,王弘后面还了解到,王谧叔父去世后,葬礼办得格外隆重,该有的追赠、谥号一个不少,甚至他的三个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三个堂弟,刘裕都打算重用,不过位置肯定没有自己高就对了,在自己面前只能是弟弟……

这些都是王大人心里的小九九,人前的时候,王弘的养气功夫那是一等一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整体还算不错的心情全都被破坏了。

结果刚刚收到了消息,广州那边的在乘着刘裕北伐,现在正在蠢蠢欲动。

王大人现在心情更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