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南朝春色 > 第五十四章 搞事

南朝春色 第五十四章 搞事

作者:晓霜丹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9: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将军今日要意欲何为?”冒着鼻涕泡的刘贞之奶声奶气地问着刘义符,刘大少前段时间自封“大将军”,手底下的一众都是什么“鹰扬将军”“伏波将军”“都护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等等,总之碧格很高,实际上大将军开府建牙后,手底下的人应该都是长史、参军、别部司马、给事中郎或者什么掾什么属什么曹之类的,如果都叫这么些个……那碧格也太低了,于是刘义符一拍脑门决定的。

“今天汝父家里是不是在宴请宾客?”刘义符没有直接回答,转头问王锡,王锡年纪比刘义符大点,人也彬彬有礼,有时候刘义符就觉得他很虚伪和闷骚,这么小就开始懂得做外貌工程了,长大以后不简单呐。王锡其实看上去都这些事情嗤之以鼻,实际上比谁都要在乎,你要真认为他不在乎这些,他会和你急,于是刘义符给了他一个“卫将军”的称号。

事实上,确实如刘义符所料,当时给他卫将军的时候,王锡确实表现的满不在乎,甚至有些不屑,回去的时候,感觉自己身体都是轻的,还兴致勃勃地问自己老爹关于卫将军的一些知识,知道卫将军这个职位是仅次于大将军的,那兴奋劲简直是溢于言表,搞得王弘还莫名其妙,还以为王锡想从军,还准备苦口婆心的劝导,结果人家根本就不是,于是王弘更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得知是和刘义符一起鬼混的回来的后,王弘心里点点头,表示果然,旁敲侧击发现刘义符没给自己接班人的长子灌输点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后,才放下心来……

“是……”王锡点点头,表示应允,他老子王弘正在过三十岁的寿辰,王锡现在也是偷溜了出来的,他准备晚点的时候再回去。

“那今天目标就是,你们家的筵席,冲冲冲。”刘义符呼啦一下,就有时候刘义符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对这种小孩子过家家的事情抱有着这么大的热衷……呸,才不是因为自己也是小孩子呢。

刘义符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受到了小孩子思维的影响,有些时候就是显得非常幼稚,嗯,比如现在准备干的偷鸡摸狗的事情,小孩子不偷鸡摸狗那还能叫小孩子么!?

“一会成功后,七三开。”刘义符酷酷地说道,刘义符盯上了王家的贺礼,整点出来那岂不是美滋滋。

“怎么咱们分七成?”王锡有些纳闷。

“七成是人家的,咱们分三成。”刘·师爷·义符表示不屑。

“嗷……”王锡听懂了,其实这是刘义符打算从自己家搬东西来救济百姓。虽然不理解刘义符怎么老是热衷于救济泥腿子,这种事情不是偶尔做做样子就可以了的么,不过自己老爹也不会在乎这些的,他知道了估计反而会支持的,就从自己家拿点就拿点吧,王锡也不在乎。

“现在咱们先登坛拜将,余这个大将军还没有登坛拜将过,咱们得要有仪式感”刘义符还是想玩,小孩子嘛,不玩还能是小孩子么,当然我只是陪着他们玩,不是我想玩的,刘义符给自己找了个借口,绝对不承认是自己想玩!

殊不知,也不知道是谁先提议的要登坛拜将的……

“诺!”一帮狗头军师可不知道,高高兴兴地准备拥立刘义符做“大将军”。

刘茵儿有些担忧:

“虽然知道汝等是玩,就不怕被家里人知道了么?”她也有份,虽然阿父刘穆之不在建康,平时也很疼爱自己,要是知道了这些事情,天知阿父会不是打死自己……

“茵儿别怕,有问题予挡在最前面!”赵伯符胸脯拍的震天响,就是到时候不知道值几个钱。

你别到时候第一个就叛变革 命了,刘义符心里暗暗腹诽道。

一帮小兔崽子找了一个土堆,当做拜将台,刘义符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一个包裹,里面有自己找人做的一堆东西,有个金印,还有从自己家里拿来,自己不常穿的红色衣裳,以及自己平时带的玉佩,当做山玄玉啦。

欧克,准备完毕。

刘茵儿用清脆的女声说着旁白:“择日以授钺,入太庙,西面立,亲操钺,以授将军(刘义符)”

“从此以往,上至於天,将军制之。”王锡接着唱和,客串了一把“皇帝”的台词,这话是刘义符教他的,刘义符自然是没和他说这是皇帝和将军说的台词,只说是礼官讲的,要是说了,值不得这帮小兔崽子都得吓死。为此,刘义符还特意选了一个地广人稀,荒无人烟的郊区。以防有外人人来“观礼”,看着阵势懂点情况的怕是吓都要吓死。

说完,王锡把一根木杖当做“钺”递给了刘义符,象征着权力的赐予,刘义符弯腰恭敬接过来,放在一边。

“……兹任命刘义符为大将军,制曰‘可’。”王锡宣读玩诏书后,又奉上了武冠,绛服,金章,山玄玉。

刘义符都一并穿上了,也不难穿,套上就行,刘大少轻装上阵,全都准备好了。

晋制,大将军的服饰就是武冠,绛朝服,金章紫绶,佩山玄玉。

武冠是自己制作,帽子两边插着的羽毛武弁大冠,十分简陋,衣服是穿着自己不常穿的一件红色衣服,山玄玉就是自己平时佩戴的玉佩,解下来就当山玄玉了。

这里面值得说道的就是这个金章紫绶,这方大印还不小,是一方铜制的青州刺史印,按理来说,官印制度应该管理的非常严格才对,只是架不住自家老爹太过豪横,直接扣下来。

这方大印,是自己老爹卸任的青州刺史大印,自己便宜老爹领着十几个州的军事,也不在乎多一个刺史少一个刺史的职位了,于是出于谦虚,把自己谦让的人设立立起来,顺便也别让吃相太过难看,于是刘裕主动辞掉了青州刺史,也就是说这个大印暂时没用了,就给了刘义符玩。

后续接任青州刺史的官员,连大印都没有,后面问刘裕要,刘裕直接说找不到了,让他去找皇帝再要一份……嗯,这要放在皇权集中的时代,刘裕这种就属于典型的反例,要拿来砍头的;现在嘛,那当然是……皇帝老老实实让人重新铸造了一方刺史印,给了那个刺史,史上混的最惨的刺史有木有,自己的身份凭证都被人霸占不还了……

刘裕其他大印都保存得严严密密的,独独把卸任的青州大印就给了刘义符玩,后面印多了,刘裕自己都忘记还有一个“青州刺史”的大印在刘义符这里,就算知道了其实他就不在乎,大印不就是拿来把玩的么,让自家孩子感受一下,刺史,就是这么个东西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刘裕拿刺史印来教育孩子,不行么?

皇帝:啊是是是,您说的太有理了。

刘裕后面忘记了这个大印,结果就是这个刺史印就一直在刘义符手里,现在刘大少收拾收拾,把这玩意装饰一下,给这个方印包了一层黄纸,穿上了紫色的绶带,就当做了“大将军印”……就是不知道刘裕知道后会怎么打死自己这个不孝子。

有时候刘义符都不由的感叹,刺史作为封疆大吏,已经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人臣之极了,结果自家老爹说丢就丢,那可真的算得上豪横。

礼成,刘义符成了大将军,一个连束发都没束的孩童直接带冠了,这可羡慕坏了一帮小兔崽子,纷纷考虑得给自己也做一个武冠。

“嗷,打土豪,分田地。”一帮这个时代的最大土豪的崽崽,朝着王宅所在的乌衣巷走去。

其他的都能穿身上,只是这个青州刺史印,太大了,自己身上也不好带,能带上也不舒服,今儿个,兔崽子们集体开会,自己肯定不会带刘三出来的,所以没让帮忙拿回东府,现在也不好单独顺遂自己打道回东府……好吧,其实是刘大少怕回去了就出不来了,最好能找到一个地方暂时放一下。

这个是在建康城的西郊,几人找的地方已经远离御道,地处也人烟稀少,搜寻了一会儿,还真让刘义符找到了一个破庙,刘义符把大印拿布包好,暂时放在了那里。等“偷鸡摸狗”回来

……

住在乌衣巷最有名的就是王谢两家,这条乌衣巷就是他们两家的宅基地,世代在此,琅琊王氏从王导一带开始,就家世显赫,而王锡的父亲王弘正是王导的曾孙,也是这一代王家的实际领头人,王锡就是王弘的长子,王弘在刘裕手底下石仅次于刘穆之的二号文臣,刘裕对他也是颇加信任,至于是不是为了拉拢世家而做的样例,这就不好说了。

此次北伐南燕,刘穆之是随军出征出谋划策了,而王弘则是留守在建康,现在他正在宴请宾客,过自己三十岁的生日。

王弘现在坐在自己的书房里,门童把客人迎进来,人多了后一会自己再去集体打招呼,不得不说,经过联姻,整合后的优秀基因使得这些高门的皮囊都还不错,鲜有歪瓜裂枣。王弘也是丰神俊朗,长须无风自动,要是没有紧锁眉头,可以称赞一声,好一个中年美男子……嗯,现在也可以称赞,好一个多愁善感的美男子,就只不知道王弘会不会打人。

刘裕现在不在建康,肯定是没法来参加自己的生日宴会,很多有头有脸的诸如刘穆之等都随军出征了,之前王弘还有点惋惜,不过作为琅琊王氏,不缺有头有脸有身份的人来,尤其是谢家,想到谢家,王弘还是有些高兴的,谢家一直都不太看好刘裕,现在刘裕作为自己的明公大势已成,只要平定南燕,谢家肯定会贴过来,到时候明公想不想用谢家,那可真不好说喽。

王弘心里很清楚,刘裕交好自己,甚至信任自己,很大程度上是拉拢士族而已,立一个态度,如果说真有高门惹恼了他,刘裕也不啻于秀肌肉,真把明公逼急了,把这些士族脑袋拧下来当球踢也很正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