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长公主每天都想撂挑子 > 第三十四章

长公主每天都想撂挑子 第三十四章

作者:此路长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9: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萧云皎在紫宸殿里看完了崔谨的认罪书。

“看来崔谨是铁了心要把所有的罪状都揽在自己身上了。”萧云皎语气淡淡,“他如今身在牢里,还能消息灵通,这崔家真是手眼通天。柳大人,赵大人,你们这次立功了啊。”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都是冒出了一脑门子汗,“下官不敢居功。”

萧云皎道:“该是崔谨的罪过,他一条都跑不了,但是崔家其他人,也别想往外摘。你们必须要查清楚,把衙门大门敞开,任何有冤屈之人的讼状直接递给你们俩。”

柳、赵二位大人对视一眼,柳祁梵开了口,“公主的意思下官明白了,只是只是崔家枝繁叶茂,产业田地人手遍布东晟,想要瞒住一些事情简直太容易不过了。下官担心......受害之人被捂住了嘴,无人敢言啊。”

柳祁梵说的是事实,但凡是有点权势之人,都会把自己犯下的事情盖住,而最好的手段,就是让受害之人不敢开口。

萧云皎把手中的认罪书往他们眼前一放,“把这认罪书抄录几分,张贴出去,本宫不信没有人敢说话。“

......

这法子确实有用。

刚打开大理寺的大门,他们便见到了一个人——

“妾身愿为人证,状告夫君何印明受崔谨之意害死了妾身的女儿何莲!”

何夫人跪在地上,双手呈上一封信,“这是妾身在家中找到他们往来的书信,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望大人明鉴。”

何夫人一个头磕在地上,“若是这些证据不足以定他们的罪,妾身愿意做主——开棺验尸!”

有了何夫人身先士卒,深受崔家残害的受害者们接连而至——

“崔家三房夫人的侄子抢夺了我家的田地,求大人做主!”

“崔家五房三少爷霸占了我的女儿,现在她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求大人做主!”

“崔家六爷把我们家的祖坟平了建马场,我夫君去讨要说法,竟然被他们活活打死,大人为我做主啊!”

……

一日之内,数十人蜂拥而至,终于找到了能够求助的地方。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在不同的地方见到了一个好看的年轻男子,他不仅安排好了他们的家人,还让人一字一句地教会了他们如何去讲述自己的冤屈。

看着堂上书吏奋笔疾书的记录着他们说的话,还有大人们越来越笃定的神色,他们激动地想——

还好相信了那个笑容满面的男子!

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已经三天没有回家休息了。

文官累了就只能在自己面前的书案上趴一会儿,侍卫们更加疲惫,抓人的抓人,审问的审问,只能换着班在人少的屋里随便找个地方靠着略合合眼。

为了查崔家人的老底,箫洵光不顾朝臣阻拦,直接关闭了城门,三日内不许进出。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崔家这次凶多吉少了。

寿安宫里的崔太妃砸碎了不知道第几个杯子。

“怎么会有如此蠢笨之人!竟然去刺杀箫云皎?”

“刺杀成功也就罢了,偏偏让她留住了性命,这下子,整个崔家都得为他们五房陪葬!”

崔太妃一个人在偌大的寿安宫里气的不行,崔嬷嬷已经被她推出去顶了罪,她就像少了一只臂膀一样。何况她现在是被禁足在宫里,想保全家人都是有心无力。

这么想着,崔太妃又气的砸了一个瓷杯。

月落日升,新的一天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心情有所延误。

都城最大的城门口不知何时搭了个木台子。

京兆尹府的衙役挨家挨户敲锣打鼓,每家除却老弱病残,都至少出了一人去城门口看三司会审。

太阳慢慢爬到头顶,刑部尚书赵大人坐在正中间的长条桌后开了口。

“今日,三司当众宣告崔家众人犯下的罪行,全城百姓作证,如有误判、漏判,任何人都可当众提出!”

赵大人说完,衙役押了一连串穿了囚衣的犯人到台上,足足占了大半个台子。

台下众人看清了囚犯的面容后不禁小声开始议论。

“那不是崔家三房的崔英吗?我记得他在城里开了好几家酒楼,仗着自己家里许多人做官,整日欺行霸市,把这城里其他酒楼都挤兑关门了。”

“那个那个,是崔家五房的二爷,他可是少府监的官员啊,怎么也被抓起来了?”

“看到了吗?崔家的崔季,好像是他们的孙少爷,上回我可瞧见他调戏人家良家女子,还掳走做了外室呢,就在城外住着。”

……

一时间众说纷纭,城门口私语不断。

赵大人一拍惊堂木,人群才渐渐安静下来。

书吏拿着厚厚一叠折子,清清嗓子开始高声诵读——

“庆安十二年,崔英为霸占行市,授意家丁私下殴打丰源酒楼、悦来酒楼等五家酒楼东家掌柜一十三人,致三人丧命,四人伤残,犯东晟律法第三卷四十九条。新晖三年,查崔英名下四间酒楼漏税合计十万六千零二十三两,犯东晟律法第六卷第十一条,按律,今判处崔英查没名下财产,仗四十,流五千里。”

“庆安十四年,崔季强抢良家女子为妾,杀害其夫婿,残害其女子腹中胎儿,人证尚在,口供具备。犯东晟律法第三卷二十七条,按律,今判处崔季仗四十,流三千里。”

“新晖元年,崔岩以权谋私,盗取宫库财务,变卖数额达两万五千六百四十九两,犯东晟律法第四卷十四条,按律,今革去崔岩官职,查没家产,流四千里。”

……

“新晖三年,崔瑜买通杀手当街刺杀长公主殿下、裕王殿下,犯东晟律法第一卷第九条,大不敬,按律,当夷三族。念崔氏百年大族,长公主不忍牵连无辜,故判处崔瑜所在五房成年男子尽数充军,女子携子女流放北境,终身不得回京。判处崔瑜,斩立决!”

书吏每念出一条,就有人从台上带走一个人当众黥面,念到这一条时,台上的崔家人已是哆嗦个不停。

流放千里看起来不是很残忍,可一番折腾下来谁知道会不会有命在,这些人都养尊处优惯了,一旦打板子流放出去,几乎是宣告着他们的死亡。

斩立决一出,两旁待命的刽子手不容分说拉起了瘫在台上的崔瑜。

他已然失魂落魄,犹如一个空皮囊了。

被按在断头台上的那一瞬间,崔瑜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自己不该听那人的教唆,不但救不了家主保不了崔家,还连累了妻子儿女,自己也丢了姓名。

银光一闪,崔瑜的脑袋滴溜溜滚落在地,偌大的城门口,竟然鸦雀无声。

只有台上或台下的崔家人,陆续受不了晕厥过去。

城门口的判决还在继续,一个个犯了事的或流放,或杖刑,或抄家,或砍头。

“新晖三年,崔家家主崔谨,暗害北疆质子,妄图挑起两国争端,犯东晟律法第一卷第一条。按律,革去官职,斩立决。”

不知是何时,看台下传来一声响亮的——“杀的好!”

接着就有了更多的受害者痛哭出声,“恶有恶报!”

“崔家的人仗着自己家里有个崔相,日日趾高气昂作威作福,如今才是报应啊!”

这场判决进行了整整两个时辰。

待厚厚的一本罪状宣读完毕,临时搭成的木头台子已经变成了血红色。

崔家这次虽没有被诛九族,但每一房只剩下了一些不堪大用之人——凡是犯了律法的,哪怕是一丁点儿,都被挖出来做了判罚。

宫里的太妃知道消息后晕过去到如今都没有醒来,崔家内里也是乱作一团。

每一房都有来抄家的官兵,领回来的尸首还没有下葬。

崔家彻底垮了。

一个百年世家的垮塌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京城里三分之一的铺子关了门,伙计们不知找谁做主只能呆在家里。

朝中空缺了十多个职位需要人填补。

查没的财产农庄也需要人打理。

……

箫云皎都预料到了。

她这一次是不计代价的去处置崔家,这些她都可以承受。

在崔家产业里务工的百姓都被召集了起来,让他们都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随后箫云皎让京兆尹府的人挨家挨户清点店铺里空缺的位置造册。能从伙计里提拔的就从伙计里提拔,不能补上空缺的就张贴告示招人。

朝中空缺的职位由下属逐级暂代,她采纳了江逸珩的建议,让箫洵光颁布召令,一月之内各司重新推举票选。

缴获的田庄耕地财产交给了户部去梳理造册,又从宫在营地调了两队兵让沈煜舟带着清点运送到宫库。

可谓一场轩然大波。

不过,局面也有比预想中好一些的存在。

岳家所有的官员都老老实实的,没有多生事端。

箫洵光从御书房满桌的折子里抬头看着箫云皎,“阿姐,你有没有觉得岳家太安静了?”

箫云皎手中的笔不停,头也不抬的说,“他们害怕都来不及,怎么还敢生事?岳,卢,王,崔四家里头,卢家和咱们多少有些亲戚在,心也是向着皇家的,王家人聪明,老早就不在朝堂这掺和了,现在崔家倒了,我们却没有提到岳家任何一人,他们若是聪明一点就该知道,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阿姐你真厉害,竟然能查到崔家那么多事情。”箫洵光眼神亮亮的有些激动,余光扫到桌子上一堆折子又暗了下来,“就是这些烂摊子太难收拾了。”

“崔氏立根京城百年,这些家业也并非一朝一夕造就下来的,咱们并没有赶尽杀绝,如果现在崔家有人愿意出来接手剩下的产业,安顿佃户,号召工人,那我们就能稍微喘口气了。”

听她这么说,箫洵光满脸不可置信,“崔家现在哪里还有什么人啊,大房剩了个快八十的老太爷,还有一个能做主的姑奶奶寿安宫养病呢,二房留了两个不到三岁的小孩儿,三房四方老爷流放出去之后他们夫人都带着孩子和离回娘家了,五房一门算是没人了……”

“还有一个人或许可以帮我们。”箫云皎头也不抬。

箫洵光追问,“谁啊?”

箫云皎沾了沾朱砂,在折子上写下了一个“准”字,“你且再等等,过不了多久,这人就该自己跑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