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景福 > 第七十六章 先问亲邻(求首订)

景福 第七十六章 先问亲邻(求首订)

作者:止默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6:39: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道理元锦安都明白,但他们家里是靠着香蕈发家,让他一下子将这法子给了别人,他心中是极为不舍的。

“就非要舍了这法子吗?”

元令辰摇头:“按着本朝律法,我们要买地,若不经族人同意,即便出了银钱,得了地契都是无用,若是一家家打点,再厚的家底都要伤了元气。”

“况且,制菌种的法子掌握在我的手中,他们即便学会如何种香蕈,也还是受制于我们。”

他们要的那块地,虽然多碎石,不能用于耕种,但在碎石下,却是有着厚厚一层可用于烧制青砖的土,她就起了意,将那块地拿到手里。

她手中握着制菌种的法子,也不怕别人学会种香蕈之后将她一脚踢开。

因为没有她的菌种,别人即便将种香蕈的法子学得再好都是无用的。

而要制菌种,有些工序是必要得了系统的某些工具才可以。

哪怕别人学去,都是种不成。

这样一来,她既可以得了那块地,给自己家人造一个好房子。

又有人能给她提供大量的香蕈换取能源点。

顺带着还能得了族人的人情。

怎么想她都是不亏的。

不过她知道的事,元锦安却未必能想通,这会她也没有不耐烦,细细地给元锦安解释起来。

许久之后,元锦安才有些明白了:“那菌种的法子真无人能学去?”

“不说他们是真的无法学走,即便他们学去了也是无妨的,我正和钱朝奉琢磨着种另外一种菌蕈,远比香蕈要值钱多了。”

元锦安顿时起了兴趣:“那你跟祖父说说,是种的何物?”

元锦安是知道,比香蕈还值钱的无外乎就是那么几种,但他就是想听自己孙女亲口说出来。

仿佛只有那样,他才能真正信了一样。

“是云耳。”

“云耳?”元锦安已激动得浑身哆嗦:“云耳那可是真正的贡品,这东西真能种吗?”

“我们已有九成的把握。”

“九成把握?好好好。”

这下子元锦安是彻底将方才的不舍抛在脑后了,若是云耳能种成功,那香蕈又算得了什么。

那云耳的价值可是香蕈的十倍还不止。

更何况,家中还有正在结茧的彩蚕。

有这些东西在,香蕈不过只是小利而已。

元锦安吃了定心丸,乐颠颠地走了。

元令辰却是和系统说起了话。

“你那商城里可是有铜丝?”

她那个商城多是些衣食之类的琐碎之物,因里头东西太多,她也不曾一一看过,若有需要的东西,她多半会问过系统,确定了有,再兑换。

这回系统倒没让她失望,很快给了回复:“当初考虑到铜丝可能会被用于做首饰,所以在系统商城是有兑换的。”

“用这铜丝做成的首饰可是能拿去贩卖?”

要铜丝是她想起前世宫中学的一门手艺,有了蚕丝,铜丝,另再制些工具,就能将东西做出来了,获利自是比卖布要来得多。

“是可以的,系统商城的东西无法直接拿去贩卖,经过加工之后却是不受影响,当然,我们说的加工也不止是简单的加工,比如你将米粮酿成酒,这酒是可以拿去贩卖,但若只煮成米饭就拿去贩卖,却是违规的。”

元令辰听明白了它的意思,也不说兑换还是不兑换。

径直进了蚕房里。

此时正结茧的蚕已吐了近一半的丝,蚕房里尽是红彤彤的,十分好看。

元宝珠正蹲在地上,托着腮认真看着彩蚕吐丝。

见了元令辰来,想起了心中忧心的事。

“婵儿,再过一日,就能断丝成茧了,只这么多赤色茧,要煮茧缫丝,怕是有些扎眼呢。”

蚕结完茧后再过十数天就会化蛾破茧,到时蚕丝断成无数根,就无法缫丝了。

可若是在这个院子里缫丝,怕是要得了人红眼。

这事元令辰早已在考虑了,急着建房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建房的事已和族长说了,这两日就会有回复。”

“若真是那样,倒无需担忧了。”

这些蚕茧她夜里挑着灯,辛苦些时日就能缫成丝了,往后住进了侄女说的青砖房,便无需这般小心了。

这时的她对那青砖房又多了几分期待。

此时的族长比他们更为着急,已是忍不住召集了族老们,商议此事。

不过在提起那事前,先说了元锦安要买地的事。

“锦安家中如今添丁进口,那院子已是住不下,便找上我,打算另择地建个房。”

这话让一旁的族老们俱都蹙起了眉:“若是住不下,扩建一番也是可以的,他们屋子后面可是有一块不小的地呢。”

“加上一个仆人,他们家此次就添了四口人,扩建一番也是够了,何必非要另择地建房?”

“族中的地本就不多,此番又要分他们一块?族人们怕也不答应。”

关于买房置地,朝廷都是有律法的,某家若要买地建房,必要得了族人一致同意,否则哪怕地契到手,也是无用。

而地对庶民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那是立身之本。

哪怕那块地只是块荒地,他们也是不甘心这么出让的。

族长早知他们会有此反应。

“锦安他此次也是有十足的诚意的……”

“再有诚意那也是不成的。”

“可他说钱朝奉那里新得了一个种香蕈的法子,如今正寻人呢,若我们有意,他倒可以和钱朝奉引荐一番,我琢磨着这也是我们的一次机会……”

此时那反对得最坚定的族老,神色先松了松:“此话可是真的?”

“过两日,等钱朝奉得了空,也会往族中一行,您若是不信,到时亲口问上一问,想来锦安也不至于以此诓骗我们吧?”

“说得也是,锦安是素来老实的性子,让他扯谎骗人,的确是没那可能。”

“锦安给出了这么大的诚意,这建房之事,我们自是没意见。”

“不错不错。”

“若各位都同意,我们便择日召了族人们商议一番,他们若都同意,便叫他们立下字据,省得日后反复,伤了和气。”

族长有此番考虑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有着先例的。

因着“求田问舍必问亲邻”的律法,曾有不少人花了银钱,得了地契房契,却有卖方亲邻反复,上告了官府,最后反被判交易无效的。

后来渐渐的,也有了些应对之策,便是亲人四邻签下字据,承认此次交易是在他们知情时进行的,日后不论如何,都是不能反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