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我在山寨当军师 > 第四十三节 遇故人 物是人非

我在山寨当军师 第四十三节 遇故人 物是人非

作者:叁石平金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6:34: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人沿着官道一口气走了十来里,才停下来歇息。

郭文远道:“往前再走十来里路便是旧盐港,不知道哪里还有没有人。咱们歇一歇,赶到那里才是最稳妥的了。”

沈牧道:“郭兄似乎对这里很熟悉。”

郭文远道:“嗐,我家祖上本来是替官府制盐的,原本盐矿就在那旧盐港。后来因为海水倒灌,淹了盐场,那块地儿便荒废了,祖上也就放弃了这营生。到我成年时,家父只盼着我能考取个功名,再地方谋个官职便好。”

沈牧听的神情激荡,这姓郭的祖上居然是盐矿的师傅,这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来全不费工夫么。

自己想要做私盐生意,上天就给自己送来了这么一个人来。看来上帝耶稣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并没有忘记自己。

沈牧道:“郭兄,你是说前面的旧盐港是一处荒废的盐矿?而你祖上正是再旧盐港谋生?”

郭文远道:“不错,早些年还随着家父回来祭祖。后来,家父将祖坟,祠堂都迁入内地。就在没来过,不知眼下那地儿怎样。”

沈牧开心道:“那咱们歇歇便赶路吧。免得再有什么妖魔鬼怪。”

他故意这么一说,郭高二人登时吓得半死,连连道:“沈先生,还是别歇了。咱们尽快赶过去的好,人多总会心安一些!”

沈牧一阵好笑,便道:“好,那咱们快走。”

旧盐港,二百多年前也曾灯火辉煌,每到夜幕降临,星河落定之时,便会有三三两两的盐工聚在一块儿,唱着歌谣,喝着小酒。

那些柔柔地漾着暗香绵长寂寞的青石板巷,旧色斑驳陆离的砖墙,缝隙中生出了几根细细的野草,再一盏盏长明灯金色的光下,更显得朦胧幽静。喝酒吹牛,是盐工们一天必备的事情,雷打不动。

沈牧等人到了旧盐港时,已是日落西山。

秋雾随着太阳的落下,悄然的笼在大地之上,给小镇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镇子上的房屋大都已经荒废,这种因产业而兴起的镇子常常也会因产业的没落而走向支离破碎。

三个人,走了一圈,总算再一个很小的巷子转口碰到一个门口吊着气死风灯的小酒馆。灯,很昏暗,再印着一团雾气,圆滚滚的,像个淡黄色的棉花糖。

卖酒的是一个白发苍苍,弓腰驼背的老头,正在擦拭一张方桌,方桌很旧,边角都已经磨成了弧形。跟在他身后整理板凳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

沈牧等人这一路跑的太快,早已口干舌燥。这酒馆虽然破落,却如同救命的稻草,三个人连忙冲进小房间内。

老头儿见着来了客人,连忙停下手中的动作,将那块抹布搭在肩上,近乎道:“三位客官,瞧着风尘仆仆的样子,怕是赶路进城去的吧。”

郭文远看了一眼那老头,忽道:“麦大叔,是你么?”

那老头微微一怔,盯着郭文远看了看,茫然道:“客官,咱们认识么?”

郭文远道:“嗨,麦大叔,是我,小文远。十年前,你在水塘里,提溜出来的那个落水娃娃。”

老头眯着眼睛又仔细瞧了瞧,他身后的小男孩忽然见着生人,有些害怕,一手搓着衣角,一手紧紧拉着老头的短褂。

老头忽的一拍大腿道:“哎哟,你瞧我这记性,人老了,真的什么都不行了。你……你是郭员外家的少爷。”

郭文远道:“对,可真是巧了,来之前我便想着能不能见大叔一面。没想到在这里碰着您老人家了。”

麦大叔忙请郭文远和沈牧等人落座,他将桌子又擦了一遍,嘴里说着:“郭少爷,这时间过得还真快,一晃眼都过去十来年了。当年的大胖小子,现在都这样英俊了。”

郭文远笑了笑,道:“嗨,可不是。对了,麦大叔,我记得这里十年前还是有很多人的,怎么今儿路过这里,并不见有几个人家。”

麦大叔道:“自打海水倒灌淹了盐田,又没有地方可以取盐卤之后,这里就逐渐不景气。八年前,临近的新港镇子开出了新的盐场,这里的人为求生计便一股脑都搬过去了。老人家恋旧,想着去哪也没什么可以做的,有顾忌几个常年来这喝酒的老伙计,所以就留在这里。”

郭文远道:“麦大叔,这孩子是您孙子?”

麦大叔点点头道:“是,这娃儿爹也去新港谋个活路。咱们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是盐工。忽然没了盐场,总有点不知做甚么生计好好。”麦大叔顿了顿,续道:“郭少爷,你们三位来的有些迟了,老头子也没预备吃的,你们坐坐,我去看看还有什么吃食。”

郭文远道:“多谢麦大叔,我们赶路过来,也没注意到时辰,错过了饭点。麦大叔,随便弄点吃的就行,再给我们一壶酒最好啦。”

麦大叔应了一声,又对沈牧两人招呼一句,领着小男孩去后厨忙活了。

高晋涛见麦大叔转入后厨,方道:“看来他们似乎并不知道那个村子里的事。”

沈牧本想说“只怕知道的人,都已成了行尸腹中美餐。”但是话到嘴边,想到那血腥场面,又怕又惊,那一段回忆还是不提也罢,便淡淡道了声:“是。”将话题转移到盐场上来。

沈牧问道:“郭兄,这么说来,这里的人大都是盐工出身了。”

郭文远道:“这个我也不大清楚,祖上搬走的早,只不过十多年前因为要迁祖坟我才随着家父过来小住了几个月。听家父说,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是以盐为生。附近的土地盐碱厚重,很难种植农作。这盐场一废,镇子也就废了。”

沈牧深思片刻,又道:“即便海水倒灌,也可以再换个地方晒盐,为什么会荒废了呢?”

郭文远道:“沈先生不知,这制盐是需要先将海水引入盐田,经日晒蒸发水分,再引入盐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结晶成粗盐。从引海水,到取盐卤,再到析盐。都需要大面积的空地。海水上涨将大部分平坦地段都被淹没,所以也就没有足够的盐场所用了。更严重的是,这里的海水上涨又于陆地的泥水混合,导致这里的海水已经不在清澈,这样的海水晒出来的盐,杂质太多,谁还会用这种盐。”

沈牧道:“这么说来,如果找到一个地方,有大面积的平坦陆地,又是海水清澈的地方,就可以开盐场了?”

郭文远道:“不错,若是再计较些,还需要考虑海水里的含盐量。”

沈牧点点头,道:“没想到这里面的道道这么多。”

郭文远道:“沈先生似乎对盐场很感兴趣?”

沈牧道:“我是个生意人,自然对财源滚滚的生意感兴趣了。”

郭文远道:“沈先生不知这盐铁历来都属于朝廷么?无论这旧盐港还是新港镇,都需要朝廷官府才可以经营。”

沈牧道:“知道,盐铁官营嘛。”他虽是这样说说,心里却开始打着小算盘了。

麦大叔端来三碗白饭,一碟青菜,一碟花生米,一碟炸鱼干和一壶酒送到桌上。

三人如狼似虎,将这些饭菜一扫而光。

当晚三人便再店铺里随便躺了一夜,麦大叔原本请他们进屋歇息,三人见着娃儿太小,怎敢打扰,借了两个铺子,就地而眠。

第二日一早,沈牧等人于麦大叔辞了行。沈牧将囊中剩下的银子取了一半,塞到麦大叔手中。

麦大推却不得,千恩万谢的收了。

沈牧又问了麦大叔镇子上有没有卖马的地方。麦大叔摇头说这里哪还有马匹可卖,又道却是可以去南街买辆驴车代步。

幸好镇子上有几户人家准备前往他处,那多出来的牲口可以换些银子置办产业。

沈牧买了辆驴车,驴是老驴,车也是破车,总好过双脚磨地面。

驾着这毛驴小破车,沈牧登时有点张果老的感觉……就是不知道张仙人倒骑驴时,那驴会不会扬起尾巴,拉上一坨一坨粑粑来,那酸爽,够可以的。

为了转移视线,沈牧一直喋喋不休,实在累了,就和郭高二人换一换。

沈牧想到和七星寨的对抗,心里又是一阵茫然。怎样才能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财富,来年不至于教银庄倒闭呢?

打家劫舍是万万不能的,这样做只会死的更快;私盐,短时间之内肯定做不起来,何况七星寨是这里的盐老大;茶叶,似乎又不合时宜;若是做五谷杂粮,布匹药草,时间又慢,还得看天道。

看来,这些想法只能做长期的计划。沈牧的规划中,私盐、茶叶、粮草样样都要做,他要做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做企业,而是要做投资人,做大股东,以银庄作为撬杆,撬动整个市场。

不过做这些事情,就需要大量的人才,五龙山的人,打架斗殴,看家护院是他们的本事。

驰骋商场,需要的是心思缜密,能言善辩,最起码得读的懂文字的人。总不能教不识字的人去记账盘库吧,万一出了纰漏,想补都补不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