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我在山寨当军师 > 第三六三节 廷争

我在山寨当军师 第三六三节 廷争

作者:叁石平金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6:34: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皇城,主道早已清空,永宁帝亲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凯旋而归的慕容桓、陈勇信等将领。

西北战乱平息的捷报传至京城时,永宁帝兴奋的一宿未眠,早朝时即刻令礼部尚书准备接风盛宴,又令吏部、兵部准备嘉奖文书,责内阁挑选良辰吉日,备颂德文章,祷告上苍,迎大军进京。

董万城最先入京,袁廷贞差人接待,大军驻东门羽林卫大营。等了两日,慕容桓于陈勇信率所部赶来回来,而潘广尧则又晚了一天。他们部队开赴前线最晚,伤亡也是最小,故而大战降息之后,由潘广尧所部处理善后,接管防备,修复关口等事宜。

四人香水沐浴,换了官府,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领着各部将领,自东门入城。

十里处,永宁帝的车驾早已候着。

待慕容桓等人将至銮驾,礼部尚书令乐队奏乐,放礼炮八十一门,又布八百米红毯于道路中央,鲜花铺地,神官开路。

这是亲王进京的礼遇,慕容桓、潘广尧虽贵为王爷,却无皇族亲王相差甚远。而陈勇信和董万城则更非王爷爵位。得永宁如此接待,已是风光无限,当朝无几了。

四人远远瞧见銮驾,连忙翻身下来,三叩九拜,直呼“万岁!”。

永宁帝在黄安的搀扶下走下龙撵,金龙袍袖一翻:“四位爱卿平身!”

四人谢恩,低眉垂首,恭敬退到道路一侧。

永宁帝拉着慕容桓、潘广尧,这是二人身为王爷,礼遇自然于臣子略有不同。

永宁帝心知肚明,他是个聪明人,聪明的圣人做事自然知道什么叫做收买人心,西北两地的叛乱虽已经平息,自己的心腹大患消除了一半,而云照目前已经经不起战事了。若是东南二王乘机而入,国库空虚,缺兵少将……后果不堪设想。

做足了表面的功夫,自然而然就能够减少一些风险,皇恩浩荡嘛!

“两位王爷辛苦啦,这一路定然吃了不少苦……走,随朕同左右,朕已准备了宫宴,要于慕容爱卿、潘爱卿共饮!”

“臣等不敢!”一听说要于永宁帝同乘龙撵,二王连忙贡却。

“有何不敢,在说不敢,朕可要治尔等违抗皇命之罪了!”永宁帝开着玩笑,哈哈一笑:“走,随朕来。”

龙撵巨大,即便三人同在,同样是宽敞舒适。

永宁帝脚踏台阶,忽的回头,冲着陈勇信、董万城二人道:“准两位爱卿骑马进宫!”

二人言谢,自取坐骑跟在后面。

龙撵所到之处,百官道贺,继而随着仪仗队,往内城皇宫去了。

皇宫大殿之内,永宁端座龙椅之上,听着慕容桓四人的战报,很是得意。

有了这一场胜利,永宁帝三个字将会名垂千古,后人敬仰。

待四人报告完毕,永宁帝问道:“贼首耿忠、陶延冀现下何处?”

陈勇信出列:“回圣人

陶延冀为耿忠所杀,尸首已不知去处,拒降卒报,耿忠为毁尸灭迹,已焚化了陶延冀的尸体,其家人俱在乱军中被杀。至于……至于耿忠,在西渡关一战中为乱箭射死,其部下恐朝廷问责,分了尸首投降领功。奈何尸体不全,无法拼凑完整。臣以令军士缴了帅旗、王服,以备圣人裁决!”

乱军之中,想要保全尸首自然不是一件容易饿事,永宁帝闻言,并未生疑,颔首道:“既然如此,便将二王王服送往刑部定罪,昭告天下以儆效尤。至于各王投降所部,诸位爱卿以为当如何处置?”

慕容桓道:“那数十万的降卒正关押于茅州、晏州两城,他们为耿忠、陶延冀所迫,并非有心于朝廷作乱。老臣以为当放还故里,永不追求,已是朝廷恩泽。”

永宁帝沉吟片刻:“既然爱卿开口替这些罪人求情,朕便给爱卿个面子。这件事交由爱卿处理,若他们仍旧心存不轨,朕有言在先,定教他五马分尸,株连九族!”

慕容桓立刻拜道:“臣谢主隆恩!臣……老臣还有一事,请陛下示下!”

永宁帝性质高昂:“爱卿有言但说无妨!”

“臣请奏,免去西北两地两年赋税,休养生息,以安百姓,尽快恢复当地秩序!”

“这个……”永宁帝眉关紧锁,颇为不满。

袁廷贞看在眼里,当即出列道:“臣以为王爷提议并不可取。西北两地百姓暗中资助叛军者不计其数,论罪当罚。如今朝廷既不追究他们责任,依然是皇恩浩荡,又怎可不收赋税。若是这般放纵,将来各地百姓岂不是更加放纵资助叛乱了么?如此一来,置国家法度于各地?置朝廷圣恩于何处?”

潘广尧胡子一倔,不满道:“百姓以食为天,如今大战方停,西北二地的农田多半毁于战火,而百姓家中屯粮也被耿忠、陶延冀搜刮殆尽。若是朝廷依旧征收赋税的话,只怕会激生民变!”

刑部尚书道:“论罪,两地百姓当以从罪连坐,我朝早有先例,当年贺州叛乱,朝廷便责当地百姓之罪。如今西北各地出人出力资助叛乱,自然有了叛国之心。若是不论罪责罚,这恐怕有失朝廷威严。”

慕容桓瞟了一眼永宁帝,从他的脸上没有看出半点神情,似乎他更希望朝臣们这般争论下去,若是谁说服了谁,作为圣人,在下定论,更能俘获人心。

慕容桓想继续争取一番,忽的想起沈牧的交待,立刻又闭上嘴。

功高之时,不可强求犒劳,不可居功自傲,不可逼迫圣人,唯有步步惊心,处处谦让,方能保全身体,安然退回西山道。

可是不取争取,西北两地的百姓又放心不下,叫潘广尧一个人去争,以潘广尧的性格,只怕更会惹的圣人恼怒。

正自为难间,只听一人道:“起奏圣人,臣以为两位王爷所说不无道理。如今云照各地风调雨顺,镇江府、良永等多地更是大丰收,所收粮食比往年多了整整两成,而其他地方的收成也比往年好上许多。正所谓损有余而补不足,圣人以仁德宽宥

天下,爱民如子,自得百姓所维护。西北二地硝烟方止,百姓大多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若强征赋税,只会使当地百姓念耿忠之流之好。如此一来,容易令二王余孽死灰复燃。唯有安抚百姓,民心所向,自然相互监督。余孽想要起事,便在无机会。臣恭请圣人思忖,灭了那星星之火,以确保万年长安!”

说话的是李冰,内阁次辅。慕容桓舒了口气,有内阁的人支持,这件事便会顺理成章的多。

对于李冰的话,永宁帝听的真切。当朝以来,永宁帝常以“仁德”自负,此番若是不体恤百姓,征收赋税如故,只怕会惹来骂名。

可是永宁帝心里也苦哇,西北叛乱,几乎耗尽了国库。本想着秋收在即,可以回填一些空缺。如今已经免去宁海的赋税,在免西北二地六州两府,不……还有茅州府,这是整整十分之一的天下。如此一来,两年内国库至少少了数百万两白银!这可不是比小数目……永宁帝不心疼那肯定是假的。

两下权衡,永宁定下心来。应了减免赋税一事,既得了民心,又得了将领忠心,少数百万两白银便从其他各州收补回来一些。加收些许税名,户部有很多经验。

“李爱卿说的好,慕容爱卿、潘爱卿说的对,传旨,免去西北两地及茅州府两年赋税,令拨发五万石粮食,以应急用!”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慕容桓等人闻言,立刻跪拜:“圣人圣明!”

百官则是齐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下来便是论功行赏,各官员加官进爵,论功封赏,赏封之后,便是夜宴,皇宫内喜气洋洋,张灯结彩,一片祥和,自是不提。

这边沈牧也已同龙泽悄然回到了义气门众人居住的客栈。一进门,陆老三便发现了沈牧,拉着他嘘寒问暖,倒尽衷肠,一阵“凄惨落泪”。而众兄弟更将沈牧围住,你一句我一言,说个没完没了。

沈牧问了这两个多月来的情况。宗明说:店铺已经开好了,因为有人照应,生意相当火爆。

沈牧不解问道:“有人照应?谁?”

陆老三嘿嘿一笑:“沈先生,难道你忘了,那位公主殿下可经常来呢!本来有几个钱庄当铺想找咱们麻烦,那公主一到,什么事儿都摆平了,沈先生你可真厉害……”

这个“真厉害”,说的颇有些意味深长……

沈牧脑门一拍,唉,这可如何是好,不知不觉之间,又欠了晚晴公主一个人情。看来唯有教授张宪一些大道理,方能扯得平。

众人正说的开心,段超自外而去,一进门瞧见众人围在一圈,扬声便骂:“都啥时候了,还打堆儿偷懒,铺子里都忙不开了,还不去帮忙照料着……”

说话间,拎着陆老三的衣领就要往外走。

陆老三被拉开的瞬间,段超一眼瞧见了沈牧正乐呵呵的冲着自己傻笑,惊的段超叫道:“哎哟,我的个妈呀,快快,去告诉铺子,歇业一天,咱们兄弟们今儿一定要喝个昏天暗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