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我在山寨当军师 > 第二六零节 张宪如愿所偿 宁寒亲赠枪头

永宁帝闻言,陷入沉思当中。

沈牧的话不无道理,粮草,是耿、陶二王致命的弱点,以区区二王之地,又如何能够于整个云照抗衡。从户部送来的呈报,若是没有夸大其词的话,二王的粮草的的确确只能支撑几十万大军两个多月的消耗。便是再从民间搜刮,也极难熬到秋后。

至于二王选择的行军路线,也的确如同自己设想的一般,取茅州,过落雁滩,进军壶关再一路东进!这条路上,自己早已布下六道雄关十大军营。想要从这里突破难于登天。可若不走这条路,如沈牧所言出奇兵迂回至临近州府,这一招似乎又太过艰险。

纵然目前二王没有出奇兵,永宁帝也对沈牧所说的迂回战术十分感兴趣。

毕竟,此战之后,天下并非永远太平,听听沈牧的见解,倒也可以做到预防万一。

永宁帝遂道:“沈牧,你说出奇兵迂回至茅州附近的州郡是最佳选择,却是不知茅州地形才这般认为吧?左有崇山峻岭,右有大河峡谷,皆是难以行军布阵的道路,又如何做到迂回?”

沈牧高谈阔论,一时并没有想过永宁帝这般提问的原因,洋洋洒洒口若悬河道:“圣人不知,战略的迂回的奇妙之处就是发现敌人的薄弱之处,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臣曾见过茅州附近的山川地图,蓦然发现,再茅州西北有一条小河,名叫韩河。二王只需派军士将韩河于主河流贯通,水师沿着主河行进转道韩河之中,再换成小舟顺流而下,便可绕过难以行进的峡谷,兵临三关!只是工兵作业可能需要耗费半月时间,但与其将这半个月耗在茅州城下,倒不如……”

永宁帝恍然:“沈牧,你这个想法很奇特,也很漂亮!的确,若是他们掘通了水路,三关乃至壶关都会陷入困境。朕需要立刻拟旨兵部,防范水师东进。”

“圣人不必担忧,臣已经将此时呈报于慕容王爷,他早已分兵传令,现下此处早已有军士扼守。二王此时的精力都在茅州城以及落雁滩围点打援的之上,一时之间,断难发现这个法子,不然,从一开始他们便会由此及彼行军了!这也是臣要说的二王三败之——统军无谋,不得民心!但凡二王民心所向,自然会有高人出谋献策,也不至于这般死耗孤城!真的熬下了茅州,军心也散的十之**了。”沈牧用筷子沾了酒水,边说边再酒桌之上盘画线路:“再过几日,王爷的大军应该已绕过雪国,进入定北王的领地了。届时攻破二王,便指日可待!”

永宁帝颇为惊愕的看着沈牧,这个年轻人果然非同凡响,竟能有如此犀利的眼光。

二王叛乱,对于永宁帝来说,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对付二王,他信心满满。堂堂云照万里江山,带甲百万,良将无数,岂是两王之地能够翻天覆地的!

沈牧忽的话锋一转,又道:“不过二王常年掌兵,治军自有一套,慕容王爷恐怕要连番苦战,才能彻底平复叛乱。相较于二王,臣更担心则是来自各国的威胁!”

永宁帝眉头一紧,沈牧年纪轻轻,竟能想到这个层面,实属不易:

“你说的不无道理,朕也是为此事寝食不安……二王一日不平,我云照边疆便多一分危险。”

沈牧道:“如今南桑因宁海一战,当不会再举兵犯境,毕竟西山道里有数万南桑降卒,除非他们不计这些人的生死。而雪国于我国多年交好,应当也不会趁火打劫。故而最需要注意的便只有离月和流霜二国了。这二国国境恰于二王属地相接。若是……”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app,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永宁帝道:“你担心的不无道理。只是朕目前亦无良策,朝中百官也再全力支持前线作战,无心旁骛。沈牧,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这……”沈牧忽然间发现,自己似乎有些多言了,以自己现在的身份,实不该参与太多军机之事,更何况永宁帝对自己的身份了解的如此透彻,只需要让永宁帝了解自己是个可造之材,不可随意杀戮便可。透露的太多,便会适得其反,会令永宁帝害怕。害怕有这样一个明智聪慧的人存在于江湖,游走于朝堂之间。

自古以来,帝王都希望自己是全天下最具韬略之人。文治武功无人能敌,单若是令帝王心生畏惧,那便和二王是一般结局,死无葬身之地!

沈牧心思一转,连忙续道:“启禀圣人,沈牧偏居一隅,原是只求一生安宁,对九国之事不甚了解。只能做文案狂论,却实难看的透彻明了,不敢妄议。”

永宁帝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道光沈牧瞧得分明,却猜不透是喜是忧,是欢是怒。

永宁沉吟片刻,这片刻之间,永宁已觉察到了沈牧的不安。心中暗想:这个年轻人不简单,瞧着他年纪轻轻,能力和远见却堪比内阁那几个老顽固。此人务必为我云照朝廷所用,若是流入他国,定成大患。好在他已接了西山道总领参军一衔,待有机会再想办法将他调入六部历练一番,或堪大用!对了,眼下便是个好机会。

“嗯,罢了!这事暂且不提。沈牧,禹王是朕的皇子,也是朕最小最疼爱的孩儿。之前他曾提过要拜你为师,朕还再纳闷。今日听你说了这番话,朕很是欣慰。你且来瞧瞧,朕的禹王是不是应该得沈爱卿的教诲!”

永宁帝的这番话,并没有明确要求沈牧一定要做禹王的老师,却又说的令沈牧无法拒绝。

沈牧尚未表态,禹王当先拍手欢喜,道:“父皇,我早说过沈老师智慧超群,这次你可信了我?”总算提到拜师一事,张宪显得异常兴奋。

永宁帝轻轻一笑,笑的有些不太自然。

沈牧是有智慧,但若论超群,似乎并不尽如何敢提教诲!”

永宁微微一怔,此子不骄不躁,倒真是个栋梁之才:“沈牧,朕已决议,便由你做禹王的随读少师,至于品衔嘛,依然是三品参军衔!”

沈牧连忙叩拜:“臣,领旨!”

自宴会结束,沈牧一直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

餐到中途,司礼监庄公公来报,不知说了什么,永宁帝便起身离去。

后面纵然没有圣人威压,但面对晚晴

公主和禹王,沈牧反倒更显得局促。

这酒楼里外都是宫里的人,在这里说话,要时刻提防着,思量着有没有说错什么,有没有用错什么词。自然会食而不知其味,如坐针毡。

出了“乾礼楼”,张宪依依不舍,拉着沈牧的手不准他走。沈牧实不知这个小家伙因何对自己这般依恋。

晚晴好言相劝,又说沈参军已是王师,自然会按时传授学问。禹王这才送了手,目送沈牧坐回车驾,出了九城。

回到客栈,沈牧胡乱洗漱一番,便去睡了。

翌日一早,恍惚间感觉到床榻之侧坐了一人,沈牧吓得“扑腾”坐起。一眼看去,惊喜不已,来人正是宁寒。

宁寒见着沈牧醒来,淡然道:“你醒了……早来见你沉睡,便没有叫醒你,不想还是惊醒你!”

沈牧那管的这么多,一把拦住宁寒:“五叔,你可想死徒儿了!”

宁寒剥开沈牧手掌:“没大没小像个什么样子。我瞧着你的修为似乎又突破了……恰好我给你带的东西能够用上。”

宁寒滑动四轮小车,自茶台上取来方才放置的锦盒,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支枪头。

那枪头为镏金虎头形,虎口吞刃,长约一尺有余,夺目刺眼,一看即知是上好的精钢打造。枪头形状有点儿像军用的三棱锥,共有三面锋利,枪尖打磨仔细,均已开了锋。枪头下锁着两圈青铜,应是卡在枪杆上的机扩。

宁寒将锦盒推向沈牧:“试试!”

沈牧心中大喜,有些颤抖的拿起枪头,入手冰凉,沉重。

这趁手的感觉,绝非一般精钢的重量。

沈牧找出镔铁棍,将棍直竖,如同举行一种仪式一样,将枪头轻轻扣在棍上。

“咔”“叮当”

两声清脆的金属交击之声。那枪头如同本就生在镔铁棍上一般,十分契合的连在了一起。沈牧惊愕的抖动枪身,虎虎生风,毫无任何违和……

“五叔,奇了!这枪头尽然可以如此贴合……”

宁寒笑笑:“问世间,哪敢有人怀疑奇巧门的手艺。这枪是曲靖所制,本来枪头早已做好,我瞧着不是特别喜欢,便请他又重做了一个。”

宁寒说的平平淡淡,似乎锻造一件兵器好似泉水灌水一般简单,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原本谭震的镔铁齐眉棍只足够改造出枪杆,根本没有多余的精铁可以做枪头。宁寒之所以晚了这些天将枪头送来,乃是亲自去了一个地方,寻找到了做枪头所需的材料,再交给曲靖协助做了此枪头。

至于何地何种材料,这是后话,以后再提。

却说沈牧听了这话,自知五叔和曲靖为了这杆枪费心费神,心中不胜感激。

“五叔,谢谢!”简单的一句话,凝聚了沈牧无比的激动和感恩。

宁寒鼻尖轻耸:“行了,少说废话,给它起个名字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