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我在山寨当军师 > 第一九九节 监国之争

我在山寨当军师 第一九九节 监国之争

作者:叁石平金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6:34: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圣人忽然中风,现在的德仁便是普天之下最有权威之人。母仪天下之人,纵然没有永宁帝那般诏指诏命生杀予夺,却是始终处于权势中枢,满朝文武谁人敢于之相悖!

德仁贵为皇后,此时岂容晋王作祟。

德仁道:“诸皇子都再内殿这么一跪,又哭又闹,圣人还如何安睡?太医还如何用药?你们若是想守着,便在殿外跪着便了……圣人龙体欠安,受不的惊扰!你们这不是孝心,而是添乱子……”

晋王浓眉频动:“母后教训的对!儿臣……儿臣知错,儿臣告退……”

晋王这一走,余下皇子们多有各自心思,接连告退而去。

留在内殿,不过做做样子,让行宫内外的大臣们瞧瞧。忠孝礼仪这一点,务必要演的逼真,扮的漂亮!

然而,真正要做的,还是尽快和依附于自己的官员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晋王自然知道这一点,之所以说要留下,无非是表演的需要!

所以,当他退出大殿之后,毫不停留的往自己寝宫走去。

晚晴见诸皇兄皆离了大殿,抹了泪,说道:“母后,晚晴也告退……”

德仁唤住晚晴:“晚晴,你和禹王留下……圣人平日最疼你二人,如今圣人需要有人照应,你二人留在殿内最为合适。本宫还需要同内阁大臣商议近期国事……圣人有你二人照应,本宫也放心些!”

晚晴心知国事重要,父皇卧榻不起,内阁及各地公文还是要处理的。便应了一声,随小禹王一同留在殿内,准备随时伺候。

行宫偏殿之内,内阁众臣、司礼监的庄公公均已到齐,董万城、陈勇信等一干武将,并着四王也已侯再殿内。

德仁领着两名宫女自屏风后行入大殿。

众臣见状,道了一声“臣等恭祝皇后娘娘千福吉祥!”

德仁立在龙椅前,扫了一圈殿下众人:“诸位王爷、大臣。想来行宫发生的事诸位已经知晓。本宫请诸位前来,便是想听听诸位大人接下来有甚么看法?”

袁廷贞道:“启奏娘娘,臣等并无主意,还请娘娘示下!”

袁廷贞这个锅甩的漂亮,其实他心知肚明,德仁召集众人便是商议圣人中风之后,云照当有谁来监国。但他知道,并不代表这个话题可以由他开启!身为朝廷重臣,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德仁道:“本宫难处,盼诸位大臣能够理解。本宫乃一介女流,按云照祖制,后宫是不可参与朝政。奈何圣人这病来的突然,本宫只能出面于诸位商议。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圣人突然卧榻,尚未立下储君。国事繁忙,总要有人披红勾决。本宫想听听诸位大臣可有合适的皇子推举出来,暂代监国之位!”

袁廷贞道:“娘娘所言极是,我等承蒙皇恩浩荡,理应为国分忧解难。老臣以为,监国还是由圣人好转以后再议,眼下大小公文皆由内阁及司礼监相互参议,暂行处置的好!”

德仁闻言,略微恼怒:“袁大人的意思,云照国上上下下亿兆百姓的事,皆由你内阁决议!”

袁廷贞心中一慌,德仁皇后这话有点意思,分明是再敲山震虎。

袁廷贞道:“娘娘误会了。圣人曾下旨,朝中事务细分三等,这第一等属军国大事,自然由圣人披红才可办理。这第二等各府呈报,则由内阁和司礼监共同披红,至于第三等微末之事,则由内阁处置便可。待内阁处理完毕,封送上书房,由圣人抽验!这些政务流程原已成熟……臣的意思是,监国之位,毕竟不是我等臣子们可以决议的,还是需圣人……”

董万城道:“袁大人这话说的好听!内阁的那些事,天下谁人不知!圣人如今卧榻不起……国无监国,便易生乱。到时候你内阁那块朱砂能平乱否?”

袁廷贞横目:“大司马这话是什么意思?”

董万城道:“什么意思?你以为是什么意思,便是什么意思?娘娘说的话很实在,臣以为还是早些推举一位监国,暂代国事的好。以免有人独揽大权……圣人知晓后,坏我等无能!”

袁廷贞斥道:“大司马……你……”

德仁干咳一声:“两位都是我云照栋梁,何必再大殿之上争个面红耳赤。本宫只是提议,殿内诸位大臣商量着决议,这般争论,成何体统!”

袁、董二人拱手会意,退让一旁。

德仁又道:“四位王爷,您们是甚么看法?”

潘广尧道:“储君之位,早晚是要定下的。臣以为,这次或可暂时推举一位皇子暂领此位,待圣人好转之后,再由圣人决议此皇子是否需要废立便可。”

耿忠、陶延冀齐声道:“臣附议!”

德仁看向慕容桓:“慕容王爷,你以为如何?”

慕容桓道:“臣以为可行……”

德仁道:“既然四位王爷皆是于本宫同一心思,那么本宫便想再问问内阁及诸位大臣,谁还有其他决议?”

袁廷贞自知此事刻不容缓,拱手道:“臣附议!”

众人见连袁廷贞都已经屈就了,还用出什么幺蛾子,便齐声道:“臣等附议!”

德仁面露笑容:“既然如此,诸位大人觉得如今那位皇子可当此任!”

众臣心知肚明,德仁是三皇子生母,在她看来,自然希望众人推举三皇子。

可是,这样一来,三皇子不就明正言顺的成了太子! 万一圣人就此一病不起,那天下便是齐王的了……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一时不知该推举何人是好。

从牌面上,内阁大部分人肯定是随着袁廷贞支持晋王,而其他几位皇子,除了八王外,皆由很强的势力支持!若是谁说了一个名字,定然会有另一拨人不服……

但若是不推举一人出来,那前面的话,岂不就是瞎扯淡?既然内阁是朝廷第一中枢,那还是由内阁打个头阵吧。

当所有人的眼光放在袁廷贞身上时,袁廷贞整了整衣袖:“臣以为,齐王可当大任!”

袁廷贞的这话,如同雷电一般,击的殿内的内阁大臣们一片焦黑。什么情况,不是说好了推举晋王么?这怎么突然变卦了?刚才还在据理力争的袁阁老,怎么突然这般屈服……难不成吃错了药?还是之前的一切都是在演戏?

董万城也是微微一怔:“齐王?”

袁廷贞道:“没错,齐王!老臣常在内阁,齐王忠厚善良,胸怀仁孝,常得圣人夸赞。臣以为齐王最为合适!”

德仁皇后听到袁廷贞推举“齐王”,登时欣喜。自己还在思索如何能将亲出保驾护航送上九五之尊。如今若是得了内阁支持,那便在无任何阻拦了。

德仁抑制心中狂喜,面无表情道:“袁大人厚爱……诸位大臣还有推举其他皇子的么?”

平西王耿忠、镇北王陶延冀二人互望一眼,并没有说话。袁廷贞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众人犯了嘀咕,此事按照剧本应该去袁廷贞推举晋王,然后各家推出各家的皇子来,没想到袁廷贞突然剑走偏锋,来了这么一招。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情况不明,暂时不要轻举妄动。

争不来监国之位,大家还可以继续身居高位。万一这是个坑,跳进去可就很难爬上来了。

二王都是老狐狸,这一点十分明白。

双眼对视,认定暂不表态。

潘广尧凑近慕容桓身侧,低声道:“要不要推康王那小子一把……”

慕容桓扯住潘广尧的官袍:“此时此刻,你还不明白么?”

潘广尧满脸疑惑:“明白什么?”

慕容桓道:“袁廷贞是个汉子……孤身于行宫之内,说错了话,脑袋可不保……!”

慕容桓这话说的点到即止,潘广尧确是听的明明白白,暗叫一声好险。

没错,这里不是王府,不是京城内苑。这里只是围场之内的行宫。德仁只需动一根手指,便可将此处的护卫一一换成自家的心腹。若非如此,德仁皇后岂能如此从容追着让大臣们决出“监国”之位花落何人,这本不该她后宫来管之事!

杀机四伏,险象环生呐!

此时德仁环视大殿:“既然诸位没有异议,那明日晨会之后,便请司礼监拟旨,呈递内宫,暂由本宫盖皇后大印!”

计议已定,众臣散班归房。

德仁心情舒畅,今日过后,她的孩子便会成为云照的监国,不久将来,她便是这云照的太皇太后。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皇后之位会被人替代,再也不用想着如何去争取那个古稀的老头子欢心……

德仁没有回正殿,而是直奔齐王住所,将这个消息带给张硕。

慕容桓心情差到极点,出了偏殿,拉着潘广尧道:“老潘,有没有酒,咱哥俩喝一杯去……”

潘广尧的心思很简单,既然慕容桓想喝酒。那自然管够。至于谁监国,谁中风,干他东海王府屁事!

袁廷贞领着内阁官员一路回到执事房内。

袁廷贞平日最受圣人器重,权势滔天。他也很会做人,内阁当中两首辅,依附于袁阁老的占了朝中大半,至于另外那位首辅,油盐不进、百毒不侵……只能留在京城之中,坐班批文!

内阁行走胡文秀很不理解袁廷贞今日的做法,进了执事房,便追问道:“阁老,今日之事,实在令下官茫然不解,还望阁老给个明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