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大红妆 > 番外:醉里挑灯看剑(一)

大红妆 番外:醉里挑灯看剑(一)

作者:姚颖怡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6:26: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冯烨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

他是遗腹子,而他的父亲,则是冯家的赘婿。

交阳冯园,在交阳,乃至方圆五百里的地界,都是出名的地方。

不仅是因为冯园占地辽阔,景色悠美,还是因为这交阳城里的一段公案。

三十多年前,当今圣上还是太子,风华正茂。

那年,天下初定,太子南下,代天巡狩,沿途官员一边大修土木,一边搜罗奇珍异宝,只求能让储君记住有自己这号人物。

交阳便是太子必经之地。

那时的冯家早已家道中落,只留下这座冯园。当时冯园的主人是风烛残年的冯老太爷,冯老太爷的儿子媳妇早已亡故,膝下只有一个孙女。

交阳知府看上了冯园,想要做为太子行宫,勒令冯家让出园子,并且出钱修缮,等待太子到来。

冯家在交阳只有这一处产业了,一个老人一个弱女,离开这里无处安身,且,那时的冯家也掏不出这笔修缮银子。

交阳知府派人围了冯园,冯老太爷一气之下便重病不起,不久便撒手西去。

年幼的冯姑娘保不住园子,冯家传来几代的这座家业硬生生被抢夺而去,后来有商贾出了重金,交阳知府便将这园子转卖给商人。

太子派出的暗卫得知了此事,太子大怒,转道清虚,让人接了冯姑娘保护起来,又处罚了交阳一众官吏,亲笔给冯园题了牌匾,将冯园交还给冯姑娘。

因为太子临时改道清虚,后来在清虚出了一件大事,临潼公主周彤和梁国公萧韧,在清虚将后晋余党一网打尽,这一役传遍天下,直到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被人津津乐道。

冯烨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他的母亲便是当年那位冯姑娘。

因为受过太子恩惠,冯姑娘虽是一个孤女,却再也没有人胆敢觊觎冯园。

太子走后的第二年,冯姑娘招了女婿,不久便有了身孕。可是事与愿违,那年夏天雨水大,交阳河堤坝冲塌,冯家女婿带着乡邻抢险救灾,死在了交阳河。

当地衙门为冯家女婿请了功,他虽是赘婿,但却是为了救人而死,交阳城的百姓们对他深怀感激,对他留下的孤儿寡母也更加照顾。

从小到大,冯烨从未因为失怙而自卑,在乡邻口中,他是“那位大善人的儿子”,他和小孩子打架,小孩子的家人却会先来看看他有没有被自家孩子伤着,他跟着阿娘去田里收租,会有大婶拿糕饼给他吃,顺便告诉他,若不是他爹带人抢险及时,这里的田地和人家,早就不知如何了。

月光下,他靠在母亲膝头,听母亲讲那年夏天的故事。

故事里有英明神武的太子,有如天兵天将一般的萧七少,还有红衣红马,踏月而来的临潼公主。

“阿娘,你见过太子,也见过萧七少和临潼公主吗?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

阿娘一边纳鞋底一边笑着说道:“见过,阿娘见过他们,他们都是像天上神仙一样的人。”

阿娘说,如果没有他们,冯园也早就没有了,那他也不会在冯园里出生长大。

冯烨八岁那年,他做了一个梦。

梦里他锦袍玉冠,骑着高头大马,在他身边还有一个少年,娃娃脸,笑起来有两个可爱的酒窝,他们是如此年轻,沐浴在京城的阳光下,意义风发,挥斥方遒。

一转眼,他站在陋室之中,在他身边是几个面容模糊的人,其中一个在唱“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接着,他从其中一个人手里接过一杯酒,一饮而尽。

他听到耳边响起一个浑厚的声音:“杨公子,走好!”

冯烨从梦中惊醒,身上的小衣全都被汗水湿透了。

他大声喊着阿娘,睡在隔壁的阿娘闻声跑过来,把他抱在怀里:“阿烨不怕,有阿娘在,阿烨什么都不要怕!”

小小的冯烨窝在阿娘温暖的怀里,心渐渐平静下来。

他忽然抬起头来,黑夜中,他目若寒星。

“阿娘,那首歌我会唱。”

“什么歌?”阿娘不解,随即她想起白天时她哼的那首采莲小调。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稚嫩的童声唱着深沉的歌,没有悲壮,只有无限的向往。

冯烨唱完,问道:“阿娘,你看,我会唱。”

“这是什么歌啊,怎么都是剑啊马啊的,谁教给你的?”阿娘识字,可是也只读过列女传和女则,虽然觉得这歌好听,却听不懂他在唱什么。

“阿娘,这是辛弃疾的破阵子,是战场上的将士们唱的歌。”冯烨说到这里,他的眼前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军队,而他便站在军队的最前面。

阿娘欣慰地笑了,她道:“我的阿烨可真聪明,明天阿娘就把那坛子咸鸭蛋给许先生送过去,谢谢他把我们阿烨教得这么好。”

许先生是学堂里的先生,冯烨已经在学堂里念书了。

次日,阿娘给许先生送去了咸鸭蛋,还有自家晒的荷叶茶。

许先生只有二十多岁,是位秀才。

放学的时候,所有的孩子全都走了,只有冯烨还留在学堂里。

许先生看着装在青花瓷坛里的咸鸭蛋,想起冯烨娘用青花布包起来的青丝,不由得叹了口气,孤儿寡母太不容易了。

“冯烨,你为何还不回家,不怕你阿娘着急吗?”许先生问道。

“先生,我听许德华说,您去过京城,是真的吗?”冯烨问道。

交阳城距离京城有几千里,从交阳到京城,要坐船还要坐车,走上一两个月才能到。除了衙门里的官老爷,交阳城里去过京城的人并不多。

许德华就是许先生的侄儿,他和冯烨同龄,两人从小一起长大。

许先生点点头,道:“我父亲曾在京城的书院里读过书,我也跟着在京城住过几年,到了能下场的年龄才回来的。”

“真的呀,那许先生您听说过杨家吗?”冯烨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