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九十章 移藩(1)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九十章 移藩(1)

作者:仗剑至天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5: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旧思想的冲突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管是在任何时期,都存在着新思想的启蒙,只不过崇祯皇帝的存在,将这一时期的新思想拔高很多。

内务府这一文官体系,是新思想的聚集地,是维新派的聚集地,哪怕是其中的保守派,都要比旧思想的开明派,还要开明很多。

新思想的激进派,保守派。

旧思想的开明派,守旧派。

在崇祯皇帝的认知中,不存在所谓的中间派,纵使在朝野之间,存在着一群没有倒向的群体,但真要细究下来,多数依旧算守旧派。

利益嘛,谁都想守住自己的跟脚。

在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崇祯皇帝比谁都要谨慎,有效的掌控住大风向,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

乾清宫,东暖阁。

“金铉的杀鞑令,真是有趣。”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御览着所持奏疏,露出几分笑意,“这个阳谋,算是叫他给玩明白了,真要是这般做的话,围绕辽东、朝鲜这一区域下,国朝所掌握的主动,就变得愈发明显了。

不错,算是明白朕的深意了。

朝鲜,既然建虏开始侵掠,那就变成大明的养料,逐步帮着大明恢复元气吧,这份密奏披红,八百里加急,着东江平虏前指审时度势,统筹和谋划相应部署。

另,向辽东督师府誊抄一份,告诉孙承宗,可将此事进行复刻,对察哈尔、内喀尔喀等部言明,朕要叫分裂的建虏各部,始终都处在动荡之下!”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应道。

区域战争和冲突,一直是崇祯皇帝强调的事情,要维系好大明的主动优势,要调整好侧向参与。

大明军队想重获新生,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调整周期,毕竟先前欠下的历史账,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军队的成长和改变,不像别的领域产业那般,你投入相应的钱粮,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

崇祯皇帝就是想利用各方矛盾,在持续扩大军火贸易的同时,通过不间断的区域战争和冲突,一点点的恢复大明受损的元气。

军工产业能得到长效发展,能源源不断的获取钱财,就能不断壮大自身产业,继而带动部分产业的发展。

这就像是一个良性循环。

除了北地的区域战争和冲突外,南域的区域战争和冲突亦是这般。

像江南诸省沿海的所谓平倭,以郑芝龙为首的海上势力。

崇祯皇帝通过这种部署,长效带动北地造船业的发展,让筹建起的造船诸厂,能源源不断的发展,继而带动部分产业发展。

领域产业的发展和积累,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一句话发展起来,就真的能发展起来的。

“皇爷,司礼监整理了天津、登来等地,近期呈递的几封密奏。”王承恩在安排完人手,落实崇祯皇帝的旨意后,回到东暖阁这边,拱手作揖道。

“涉及济州岛第二批移民,近10万众军管移民,皆已聚集起来,时下唐王在济州岛的跟脚,算是站稳了。

经司礼监的汇算,唐王购进一批军火、海船等所需,欠下的账,已高达150余万两,后续只怕会欠的更多。”

“欠账是好事嘛,要懂得正确看待此事。”

崇祯皇帝拿起御笔,面露笑意道:“朱聿键这个人,朕还是了解的,有想法,有个性,是宗藩里的一颗好苗子。

朕相信朱聿键,对欠下的账,会逐步的偿还清楚的。

朝鲜那个地方,对朱聿键麾下的军队,就是一次不错的机遇,要是能持续个数年,非但能清偿掉所欠下的仗,还能叫唐藩迎来一次改变。

传旨,召骆养性进宫,朕有些事情要问询。”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应道。

背负短期内难以偿还的债务,是崇祯皇帝移藩的一项核心,他就是要以此作为源动力,将逐步移藩出去的宗藩,都被迫踏上清债的道路。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逐步扩大内外需求,倒逼着移藩的宗藩群体,没有办法安心的去享乐,以此扩大外围的影响力和震慑力,以这种形式和方式,有效推动着大明内外的整体发展。

只要这个坏账率,在可控范围之内,对崇祯皇帝而言,那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时下朱聿键承袭唐王爵,移藩到济州岛的事情,算是起了一个不错的头,这让崇祯皇帝的想法,又变得活跃起来。

威严的紫禁城,走在里面,让人生出不寒而栗之感。

骆养性穿着飞鱼服,步伐很快,紧跟在内廷太监的身后,朝乾清宫方向快步走去,经乾清门的时候,受到严格的搜查。

从京卫都督府特设之初,宫禁就变得格外严格,内廷的任何消息,是外朝绝对打探不到的禁忌。

隔绝内外,是崇祯皇帝极其看重的。

不管是自身安全方面,亦或是维新变法方面,崇祯皇帝都绝不会有丝毫松懈,让一帮别有用心之辈钻了空子。

“臣…骆养性,拜见陛下。”

“起来吧。”

崇祯皇帝放下批阅的奏疏,抬头看了眼骆养性,从他开始真正的逐步落实维新变法,对锦衣卫的态度,就悄然发生着改变。

特别是第一批恩养的遗孤,那些年纪较大的群体,经过短期的培训,开始涉及到一些领域后,尤其是锦衣卫这边,事态就变了。

“朕先前叫锦衣卫,暗查北方诸省,诸藩承袭的郡王规模,包括他们名下的产业、田产等,调查的怎样了?”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对骆养性说道:“衍圣公府桉,你跟随周延儒办理的不错,朕很满意,朕这些时日忙于政务,无暇召见你。

朕先前就说过,只要安心办差,恪守本分,不管是谁,他们做过的事情,朕都会记在心里的。”

移藩的事情,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崇祯皇帝觉得是时候逐步开启,而前期的主要移藩对象,崇祯皇帝就瞄准了那批承上启下的郡王爵,只要此事能够办好,那大明移藩的棋就能盘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