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山寨小姑爷 > 第六十章 指点学问

山寨小姑爷 第六十章 指点学问

作者:十一月的射手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5: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肖华飞请赵先生进入一门朝南的大房间,地上铺着厚厚的青砖,一张很新的红木书案摆在当中,书架上的各家书籍极多,整整铺满了三面墙壁。

从书房大小以及陈设,可以看出肖家对他曾经寄予极大的希望。

赵先生打量着眼前的书房,目测一下它比县衙里张知县的那间书房还要大,藏书也更多。

在大晋书籍是很贵的物品,绝大部分读书人不可能拥有如此多的藏书,很多书籍都是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读书人中流传。

赵先生随手抽出本先贤名著,翻看后不由得点点头,这本书是京城最大书局,文栋书苑十年前印刷的精雕版。

此书选用的纸是大晋最好湖州纸,页面上印的文字古朴有力,一看就是大师傅的雕工。

印书用的油墨,在书页翻动间还能泛出丝丝幽香,香气传到鼻中,可以让人提神醒脑久看不困。

书真是好书啊,当年这一本书不花个三五两银子,根本买不下来。

若再放些年,哪怕要价十两二十两只要碰到爱书的人,也会毫不犹豫地掏银子买下来。

赵先生读了快二十年书,见到此书顿觉爱不释手,此书保持如此之好,品相等于全新,恐怕再去文栋书苑都找不到同一本。

当年他也只是去自己爷爷的书房,才有幸看到过这些好书,不过他爷爷却从没有让他碰过。

在见识过肖华飞的豪华书房,又看到立满整整三面墙书籍,赵先生神情有些恍惚。

眼前如此多的好书被肖华飞统统束之高阁,这些书崭新到连翻看的折痕都没有,赵先生心酸得有些想哭。

回想起当年寒窗苦读的少年时光,为求翻看爷爷一本名家集注,他不知受了长房大哥多少冷嘲热讽。

赵先生暂时忘记了身边的肖华飞,两眼放光,开始在书架间缓慢踱步,这些书里居然还有些孤本。

他此刻在心中充满了愤怒,这是浪费,是犯罪,严重的犯罪,多好的书啊。

肖华飞对赵先生投来的愤怒目光,充满了不解,刚才两人还好好地有说有笑,怎么看到本书,赵先生就有点控制不住情绪的样子。

这间书房的大门自从肖华飞穿越过来,就根本没有推开过,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太忙了,基本没有一天闲着的时候。

而且从原本的记忆中,根本就没有对这间书房有过一丝有价值的回忆,这完全怪不得肖华飞从来没到过自己房。

看着赵先生小心翼翼的手食指,一册册的划过书籍,肖华飞世情练达,心中一下有了明悟。

原来赵先生那既愤怒中又饱含幽怨的眼神,充满了对他的无声控诉,感情被人家大晋正统读书人,深深鄙视了。

事实摆在眼前,肖华飞只能稍稍低了下头,躲闪着赵先生的目光,毕竟他对大晋的学问属实不太感冒。

这不是说这些书上的知识不好,而是太多的大晋读书人读死书,只学一样知识,很容易造成思想的僵化。

而且那么多的读书人读圣贤书考取了进士,当官后却没有按照书上教的去做,想想关外的大败与无数的逃民,这些人把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仅此一点肖华飞就非常不认可他们,这些一心求官的读书人对学问的态度极度扭曲,表面上极为推崇,私下里背道而驰。

若是说到学问,肖华飞在内心中固执的认定,自己也是货真价实的读书人,曾经上过的十多年学校,接触的科学知识,那才是经世之学,正确的学问体系。

不过此时当着赵先生这个外人,肖华飞只能将这些真心话埋在心里,以目前大晋的学术风气,他如果不想被千夫所指,无疾而终,最好还是默默的陪着赵先生看书架便好。

赵先生逐一看过了三个书架上的书籍,过了良久轻声一叹,在他眼中肖华飞这个少年有诗才,做事也很有门道,可惜就是不肯读书上进。

他眼睛看着那些书,背对着肖华飞,忍不住出言点拨,问道:“贤侄可知,为世人总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肖华飞想起另一句千古流传的名句,答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赵先生并没有听说过颜如玉,不过以他的学识和理解能力,听懂了肖华飞的话。

“看来你还知道好坏,可是为什么这些名家书籍你都不肯读上一读呢,实在有些暴殄天物。”

肖华飞非常想说,这二样东西他都不缺啊,再说他前世也是寒窗苦读过十多年的人,只不过同赵先生所学的知识结构不同,不等于真的不学无术。

向赵先生一拱手,肖华飞还是礼貌地回道:“赵叔教训的是,句句金玉良言,以后小侄多看圣贤书。”

赵先生笑着拿手指点点了肖华飞,以对子侄的口气说道:“知道你小子心里在想什么,赵叔虽没考中进士,学问不精,尚有不足之处,可是我见识过人心。你心中肯定在想美人与黄金,哪怕你不读书做官,单以肖家的财力,唾手可得是吧。”

被赵先生这种老江湖道破心中想法,正常不过,肖华飞咧嘴一笑,不过脸上却装出一丝羞臊,未来还要请人家办事,所以肖华飞面子上还是要给到位。

而且赵先生所说的话,也都是劝他读书上进,放在哪个时代,也不能说是一种错误。

不过对于学问与人生观,肖华飞也有自己的理解,这些他不会同赵先生争辩,自己心中知道就好。

二人坐在书房中,赵先生手里还拿着文栋书苑那本绝版善本,放在鼻间轻嗅着书中的幽香。

肖华飞对赵先生说道:“这本书一会就请赵叔带回去慢慢品读,让它在小侄这里摆着是明珠暗投了。”

赵先生眉间一喜,张口就想答应,不是他差钱想白占便宜,而是这种本书市面上已经无法找到。

听说肖华飞要将这本书送给他,让赵先生有些心痒难耐,有心马上答应,但碍于所谓长辈的身份有些拉不下来脸皮。

肖华飞见他心动,又接着说道:“此书可以说是全新,家父让商队随路买回来后,小侄可一次都没有想翻过,还希望赵叔不要同小侄再客气。”

假如肖华飞也是个上进的好学之人,赵先生无论如何也不肯收下,不过正如肖华飞所说,与其摆在这里蒙尘,不如自己带回去好好收藏。

赵先生轻轻用手抚了又抚,书封上并不存在的褶皱,看来真是把这本书喜欢到了骨子里。

他忍住嘴角笑意,也不再推辞,淡淡说道:“那就先拿回去看看,然后帮你做些注释,等你哪天想看时,去取便是。”

肖华飞连忙又冲赵先生拱手道谢,二人关系再次亲近不少。

聊完书的事,赵先生冲肖华飞一笑,从袖中拿出三页纸递给肖华飞,上面写满了端正的楷书。

“你一口一个叔叔叫着,我也不能白借你的书看。这是我闲来无事时,所写的几篇文章,虽说做诗一道肯定是比不过你,但要论起道德文章,估计当你的师傅还是勉强胜任。”

肖华飞起身用双手接过来后,认真看起来,这就是三张普通的纸,各处书店均可以买到。

纸面上字写得十分工整,横平竖直,就像印刷出来的字帖一样,很明显赵先生在书写时未参杂任何个人书写风格,看得肖华飞心中一愣。

赵先生也不解释,只是坐在一边喝着茶,让肖华飞细细品读。

肖华飞严格来说,认识上面每一个字,没办法写得实在太清楚了,可是连在一起后,又没有标点,这让肖华飞读起来十分费力。

他努力地回忆当初学过的古文知识,尝试着逐句解读,他足用半个时辰才看完三篇文章,勉强看明白文章里都写的是什么意思。

这三篇文章写的是何为君子,然后该如何向圣人学习,立言,立德,立行。

文章写的恢弘大气,旁征博引,但内容却十分空洞,通篇都是口号,只要是一个脑子正常的人都难以按文实践。

肖华飞放下文章,满脸堆笑对赵先生又是一番吹捧。

赵先生这回却没有得意,只是轻叹一声,说道:“你心中肯定在骂叔叔文章写得虚伪吧?这三篇文章如何,我自然有数。但你要明白,所谓科举考得都是前几场,其中决定成败的就是这类文章。”

赵先生仿佛又回到了那森严而简陋的考场,对于三次都没有考中进士,是他今生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痛。

他不再说更多的事情,只是要求肖华飞把这三篇文章当着他的面,一字不漏地全部誊抄下来。

肖华飞虽然不解其中的意思,但不好驳了赵先生的面子,只好有些生疏的提起毛笔,吃力的写了起来,心中不由憋闷。

他在心中盘算着,只要一会等赵先生出门,他就把炭笔先做出来,若是用炭笔写,他还有很大信心能写得又快又工整。

现在用毛笔写出的字实在有些难看,虽然这段时间他偶尔想练,不过还没有时间行动,完全就是在赵先生面前丢人。

等他把三篇文章都抄写完,赵先生皱着眉看着肖华飞写出的字,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到,也还是站在那张红木大书桌旁久久不语。

赵先生要求肖华飞从明日起,每天至少用毛笔写一千个字,然后再把三篇文章全部背下来。

肖华飞觉得赵先生真是替自己操碎了心,自己考不考进士根本与赵先生无关,为何如他此上心,开始督导起学问来,难道自己这大才子会给姚安县丢脸?

茫然间肖华飞只好点头称是,他还有许多事要靠赵先生在中间协调,根本得罪不起。

赵先生见他答应,脸色才有所缓和,手里拿着那本书准备离去。

临出书房前,赵先生正式通知肖华飞已经替他报名,参加秋天县里的县试。

此时的肖华飞,在内心里只当一个普通的富三代,健康快乐地在大晋混完这一生,当官干什么?捞银子?可是他现在有了发财的门路啊。

至于当官拯救天下,别开玩笑?!肖华飞对自己认知很清醒。

他从不认为自己有这种能力,他也不是正义的使者,他只为身边关心他的人而活。

拯救黄石寨这件事,他都觉得已经快把自己累到半死。

于是肖华飞马上委婉地表示反对,说感谢赵先生的抬爱,但自己无心科举,一心只想将家族生意发扬光大,不想参加姚安县试。

赵先生脸色发黑,本已迈出的脚又缩了回来,伸手将书房门关严,他打算和肖华飞谈谈这个世界的真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