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山寨小姑爷 > 第三百四十四章 罪与罚

山寨小姑爷 第三百四十四章 罪与罚

作者:十一月的射手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5: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要论哪个人今天朝会收获最大,无疑便是新任礼部侍郎鲍国安。

无论辛焯同意或是不同意,免掉江南历年的积欠,鲍国安已经抓住了江南士绅的心。

只等散了朝,鲍国安为民请命的名声就会像春风一样,一夜间吹遍江南的大街小巷。

辛焯堂堂大晋唯一的合法皇储,在毫不知情下,当了鲍国安光辉形象的背景板。

鲍国安像所有心怀大志的野心家一样,只要面前有上升的阶梯,不管什么人他都敢踩上一脚。

就算面前没有,也要抓住机会创造一个。

至于免掉积欠,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鲍国安显然并不关心。

卢丞相是个晓得其中厉害的明白人,沉着脸对鲍国安说道:“免除江南欠税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决定的事,事关国本安危,鲍侍郎的建议朝廷已知道了,暂且退下吧。”

本该事情到了这步,鲍国安就该见好就收,但不知他是不是得了失心疯,居然梗着脖子说道:“殿下有割除积弊,锐意图强之意,这是国家与百姓之福。

臣方才的建议正是为了支持殿下举措,而所做出的良苦谏言。

卢相怎能借着丞相的权柄,打压忠臣的一片忠心。”

卢丞相见鲍国安有些不知进退,一味沽名钓誉,心中开始觉得烦恶,阴沉着脸提高了声调说道:“鲍侍郞这话本相可听不明白,怎么这殿内有人打压你了?

方才你长篇大论之时,本相可是一句话没说吧?

鲍侍郎,本相再说一次,你的谏言......殿下与本相已经听得明白,等处置完殿下登基的大事,会找个时间仔细探讨你的提议。

现在你就退下吧!本相不想说第二次,今天的朝会已经跑题太远了!

照你们这个议事法子,天南地北的再胡扯下去,殿下岂不是明年都无法登基?!”

辛焯心中松了口气,到底姜还是老的辣,区区几句话,卢丞相便把鲍侍郞的气势打压了下去。

鲍国安这边见卢丞相动了真心,心中不免有些许后悔,他刚才是被短暂的胜利冲晕了头脑,多少有些口不择言了。

现在明眼人都知道,卢丞相在辛焯登基后,必然要退下去,本不该和权柄深重的老丞相顶牛才是。

但事情已经发展到了针尖对麦芒的时候,鲍国安若是显得怕了卢丞相,听话退下去,那便会失去江南官员的拥护。

一滴汗水,在不经意间顺着鲍国安的额头滑下。

进则有倾覆之忧,退则前功尽弃。

卢丞相可不是白当了这么多年的丞相,几句话便把鲍国安逼进了死角。

殿内众官员的目光全集中到了鲍国安身上,林思辨嘴角露出冷笑,今天的朝会林思辨基本一言未发,就一直在冷眼旁观。

林思辨对丞相的宝座当然也有野心,但他不会像鲍国安这般猴急,而且也不敢用免除江南积欠,这种匪夷所思的建议来博眼球。

林思辨是见过金山银海的人,自然比鲍国安这种书呆子明白银子的妙处。

这个建议就算真通过了,那为难的还不是新朝丞相与户部尚书,那种穷嗖嗖的丞相做起来有什么意思?

林思辨眼珠一转,对着辛焯行礼道:“鲍侍郞免除江南积欠的提议,听着是为民请命,占据大义,实则只是一味复述上古讹传,是害国害民的举措。

试想去年的国库已空空如也,如果再把江南的千万欠税抹掉,那朝廷未来三五年岂不是要喝风过日子?

真要是用了鲍侍郞的提议,到时朝廷外无钱粮支应边关,内无俸禄安抚百官,那时天下就会大乱。

臣请殿下严治鲍侍郞的妄语之罪,鲍大人久在礼部,不通政务,拍着脑门想当然,我大晋不需要这样只会耍嘴皮子的官员。”

归仁勉也趁机加把火,对着殿中群臣说道:“前几日朝议时,朝廷为了应对剑北关危机,刚刚停发了京中百官的俸禄,不用老夫把话说透,想必各位已明白,这已代表着朝廷真的要银尽粮绝了。

鲍国安此人打着为民请命的招牌为民请命,实则是想陷殿下与朝廷不义,抬高他自己的名声。

此乃沽名钓誉之徒所为,望殿下明诏严惩此人,还我大晋朝廷清风正气,以儆效尤!!”

刚才还风光无限的鲍国安此时被三名大佬共同针对,眼看着就要夺官去职,甚至下狱论罪了。

原本力挺鲍国安的江南系官员,此时已无人出声,不肯为声援鲍国安。

死道友不死贫道!

鲍国安神情黯然,心中懊悔不已,他还是小瞧了头上的几位对手。

而肖华飞想到的与鲍国安不同,鲍国安所讲的肯定不对,但此时无人为鲍国安说话才是最有意思的事。

鲍国安错就错在,他在朝廷上没有深厚的根基与人脉。

万一哪句话说得不对,就是真的在搏命了。

官场当中,亡命徒可能风光一时,但绝不会走到最后。

肖华飞暗自盘算,如果他想在大晋这条船上搅风搅雨,就需要从现在开始广交朋友,培植羽翼了。

辛焯沉下了脸,正色对鲍国安说道:“孤方才虽有明言,不管今天关于年号所议对与不对,孤决不治罪。

不过.....鲍侍郞所讲的好像与年号之事无关吧。不知众卿如何看,孤又该如何处置鲍侍郎。”

林思辨当先道:“礼部自卓老尚书故去后,便有些一代不如一代。

前有李春阳勾结逆党,后有鲍国安企图动摇国本,意图使江南百姓与朝廷离心离德。

这些全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臣请殿下派专人整顿礼部,严查李春阳与鲍国安的党羽,还我大晋礼部一片青天!”

卢丞相有些皱眉,自从他放出想要退下去的风以后,下面这些人便开始活泛起来了。

按理说对于鲍国安不必打打杀杀,大家并没有解不开的仇怨。

现在林思辨想把人一棍子打死,这有违大晋朝廷争斗的传统。

难道林思辨是在抢夺朝堂上的话语权?

卢丞相心中暗叹,他真是老了,现在不管什么人都敢跳出来指手画脚了。

原来与卓庞然相争,还能说是理念相争,可现在下面这些人,已是不顾朝廷死活的争权夺利了。

这些人争论的无关对错,没有哪个人更好,而是比谁的下限更低!

百官们不往上看,只往下看,难道大晋朝也和他一样到了垂暮之年。

卢丞相把目光转到肖华飞身上,看得肖华飞多少有些不自在。

肖华飞马上低下了头,不肯与卢丞相对视,鲍国安这事根本与他无关,现在贸然踩进这滩浑水里,可不知是好是坏。

当林思辨说完后,殿内又有些沉默,大家各怀心事,不想轻易表露自己的态度。

辛焯看向卢丞相,想让卢丞相说点什么,毕竟他现在尚未登基,从他嘴里说出处置朝廷重臣的话好像有些不太合适。

而且这鲍国安才当上礼部侍郎没几天,还是辛焯亲自批红同意的,这就要因言处置了,多少有些打辛焯自家的脸面。

卢丞轻捻着白须,与辛焯对了下眼神,冲着低头不语的肖华飞轻努了下嘴。

辛焯会意一笑,对肖华飞问道:“肖卿掌管的影龙卫,也算是管着朝廷监察百官的重任,关于鲍侍郎的罪名该如何定,你可有什么建言?”

肖华飞明显一愣,装小白装得好好的,辛焯怎么突然想起他来了。

可当肖华飞看到卢丞相一脸高深莫测的表情后,心中只能吐槽,到底还是被这老家伙坑了。

辛焯已然发话,躲是躲不过去了。

肖华飞思量片刻,认真说道:“臣认为鲍尚书无罪。”

辛焯原本灿烂的笑容僵在脸上,不由机械地重复道:“无罪?”,反应过来后,才沉着脸问道:“朝中几位重臣都认为鲍侍郞所言不妥,爱卿怎么就说无罪呢?

你来告诉孤,可有拿得出手的理由,叫孤不听从其他臣公的建议,将鲍侍郞下狱严查。”

林思辨马上站出来说道:“臣请殿下连肖华飞一同严查,这肖华飞明显就是鲍国安的同党,其为同党开脱的意图已昭然若揭!”

辛焯没有接林思辨的话,虽然肖华飞的答案让他不甚满意,但要说肖华飞是谁的同党这就有些过了。

辛焯没有忘记,是肖华飞在危急当中,亲自带兵夺回了皇宫,还与金朋义一起,将他亲手捧上了皇帝的宝座。

辛焯有些不耐烦地对林思辨说道:“林尚书稍安勿躁,肖爱卿尚未回答孤的问话,现在就喊打喊杀,有些早了。等会孤需要你的意见时,自会发问。”

林思辨见辛焯有了火气,马上偃旗息鼓,退回了班位,好像自己什么也没说过一样。

这种唾面自干的风度,的确要比鲍国安强上不只一分。

林思辨已经打定主意,先做辛焯需要的大臣,然后再做他自己。

他打算复制卢丞相成功的道路,甘心充当小皇帝的马前卒,而不是采用鲍国安这种危险的上位方式。

肖华飞见无人再出来打断后,才朗声回道:“臣也不同意鲍侍郞所讲,但殿下前有明言,今日言者无罪。

所以臣下以为,不管是议年号,还是议国事,就该秉持殿下的旨意,做到让臣子们敢于说出心里话。

臣虽然读书不多,但也知道,自古因言降罪大臣的朝廷,走得好像全不太远。

无论对错,朝廷该给臣下说话的权力,哪怕那是错的。

臣下的建言或有不对,或不当之处,臣相信殿下自能分辨清楚,无须以严苛的律法相威胁。

如果有一天,天下百姓与臣民均不敢当着殿下面讲真话时,那时恐怕就晚了。

朝廷该做的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万万不可兴起文字之狱。”

肖华飞的话,简而言之就是,对的我们就支持,错的我们就批判。

不能说鲍国安说得不对,就搞死他。

这样看上去是挺痛快,可是那些想讲真话,想说正确的话的人,还会不会还敢说,可就不一定了。

肖华飞认为只有实事求事,惩前毖后,才是保持国家富有活力的根本原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