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山寨小姑爷 > 第三百四十章 年号

山寨小姑爷 第三百四十章 年号

作者:十一月的射手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5: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晋朝廷在内忧外患中完成了重熙皇帝的葬礼,随着山陵大门被数不清的土石封住,一个帝王的时代正式终结。

无论荣耀还是磨难,生者的世界再与重熙皇帝无关。先帝庙号经众臣评议为世宗,辛焯心中虽有不快,但又不想在未登基前与大臣发生摩擦,索性便忍辱默认了。

随着重熙皇帝的葬礼结束,大晋即将迎来一位新的辛姓皇帝。朝廷重臣们来不及休息,仅隔了一天,便纷纷进入皇宫,与辛焯商量起登基的各项事宜。

早先被辛焯以先帝未入土为由,搁置的几个备选年号,这次也必须定下来了。

皇宫偏殿内,朝廷三品以上大员聚集一堂,众上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意。

所有人一致公认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已将前朝的阴霾一扫而空,大晋即将迎来新的时代。

辛焯并未让君臣久等,在孙喜的引领下,于众臣的朝贺声中升座。卢丞相从恍惚中打起精神,对孙喜鞠躬道:“殿下登基在即,臣等已选定了几个年号,需殿下今日拿个主意。礼部那边会按殿下选好的新年号做出相应的安排,关于大典需要的礼器才能加紧操办。”辛焯难掩脸上开心的表情,踌躇满志的说道:“那就请老丞相当着众位大臣面,把那几个备选的年号宣读一下吧,孤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卢丞相听到辛焯已开始自称为孤,知道辛焯已做好了登基的准备,于是再行了一礼,然后转身对众臣宣读起几个备选的年号。

“经朝廷各位重臣与饱学之士共同商议,已经为新朝选出三个备选年号,大家安静听一下......三个备选年号为,崇宁,崇祯,宣统。年号之事事关国运,各位不可不慎,如果有什么异议,当下就提出来,好让殿下垂询。”,卢丞相说完便站到一边,似乎不想发表任何意见。

肖华飞在辛焯的授意下,有幸参加了这次朝会。原本商讨年号这种大事与他这个武班人员无关,肖华飞也只想带着耳朵来走个过场。

不过当三个年号说出来后,肖华飞心里却感到一阵别扭。这三个年号在他曾经的记忆中可没有一个能用的,备选的每一个年号均是末代之君所用的年号。

虽说眼前的大晋与肖华飞前世的历史脉络并无关联,但这三个备选年号,听到耳朵里,就是显着那么不吉利。

卢丞相有一句话说得对,年号事关国运,这要是选了三个亡国的年号,大晋未来还能好吗?

肖华飞的前世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愿相信一个年号就能影响大晋的风调雨顺。

但亲身经历过穿越后,谁又敢不把命运这种虚无缥缈的存在当回事呢。

肖华飞抬头看了眼周围,那些朝廷重臣们正摇头晃脑的品评着三个年号,不过还没有一个人出声反对,或是明言意属哪一个。

辛焯端坐在椅子上,同时在心中品评着三个备选年号,以他现在的心态,对宣统这个年号尤为中意。

重熙皇帝在临死前才钦定了辛焯为传人,要知道在他上面,可是曾有过两位高一辈的长辈存在。

无论从法理与人情上,谷王与齐王,要比辛焯更加合适做大晋的皇帝陛下。

就连辛焯自己也从没幻想过,在父王与齐王叔活着时,能有机会继承皇位。

所以宣统二字,即应和着辛焯登基,宣布天下大统之意,又暗含谷王一脉成功上位的隐喻。

比较迎合辛焯当下的所思所想,算是辛焯另一种战胜齐王的宣示。当然这个话不能辛焯自己说出来,还要等着大臣们表达完意见后,他再一锤定音。

辛焯在努力习惯着上位者的心态,就是凡事不能自己第一个说出来,要假装是听了朝臣的建议后,才做出的决定。

这样的话,有锅可以大家一起背,而不是有了错处,全怪到他这个未来皇帝头上。

肖华飞此刻很想站出来,想建议是不是再加几个年号的备选。如果真要是从这个三个年号中选一个,做为辛焯新朝的年号,那边关这仗打不打的,未必有现实意义了。

肖华飞曾经非常熟悉修补匠这种工作,但若是朝廷已烂到了骨头里,修不修补还有什么用。

不多时群臣开始对三个年号提出了自己的议见,其中支持选崇宁二字为年号的人数最多。

重熙一朝,朝政混乱已久,显然大臣们对于安宁的日子十分期待。当然也有支持选崇祯二字为年号的大臣,希望辛焯登基后能崇尚贞德,为天下臣民表率,不断加强自我修养,那样自然天下太平。

支持崇祯二字的一这派主要以礼部那些书呆子为主,他们是否真心信奉圣人之言,这个没人知道,但这群人一向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教育别人。

现在他们最想教育的人就是辛焯,只要这位新皇帝能听信圣人之言行事,那礼部这帮人的好日子便来了。

前任重熙皇帝一向只信自己,凡大事全是自己躲在后宫里拿主意,虽然在嘴上没有诋毁过圣人,但内心却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劝谏。

大臣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说出各自选择的理由,殿内越发嘈杂,吵得辛焯多少有些头大。

卢丞相在这个问题上采取开放的态度,无论谁说了什么,他都点头微笑,似乎新朝的事已与他无关。

殿下每个人发言的大臣,均能引经据典,支持自己选择的正确性,又能旁征博引,挑出别人的错处。

辛焯眼见支持宣统二字的人越来越少,心里有些发急,连连咳嗽了几声,才压住嘈杂的君臣。

“各位臣公均是学富五车之士,你们每个人的想法都很好,孤眼下已经明了。但选定年号毕竟不是哪几个人的事,孤也想听听其他没说话之人的意见,不知各位爱卿以为如何?”,辛焯实在不想听他们吵下去,只能委婉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众文臣面面相觑,这话味怎么如此熟悉,有些重熙皇帝的味道。在以前重熙皇帝一旦对文官的决议有什么不满时,便会找几个挺皇派出来唱反调,虽然嘴里说是偏听则暗,实则就是对文官这面的办法有了意见。

文臣的目光集中到未曾发表意见的卢丞相身上,希望这位老丞相能站好最后一班岗,帮助文官们重新拿回朝议的话语权。

这可不是某一个文官的心愿,而所有文官的共同期盼。朝廷议事,就该文由官们摆出一或二的选择,当然这些个选择其实早有固定答案。

文官们有能力,有信心,让皇帝选择他们认为对的那个答案。而今辛焯显然又要学着先帝打破这种君臣默契,这个文官们最怕见到的场景。

卢丞相心中一叹,他所有的雄心壮志已随着重熙皇帝的驾崩而消散,一代人有一代人该做的事。

老丞相这个称呼是辛焯随口叫的吗?是因为仅仅是出于对卢丞相的尊重吗?

卢丞相自己有感觉,这是辛焯在暗中提醒他,老了,就该退下去。新朝就该有新朝的气象,一切旧有的势力终将告别历史的舞台。

现在君臣间还能维持相敬如宾的面子,要是卢丞相看不破辛焯的心思,那结局只能以惨淡收场。

现在卢丞相已不想为下面的文官们再考虑什么,他累了,当了半辈子的缝补匠,衰老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态。

卢丞相不看那些文官,而是对辛焯行礼道:“殿下说的是,既然是议事,那殿内的所有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老臣没有异议。”辛焯嘴角带上一丝笑意,连连点头道:“既然老丞相也同意孤的想法,那是最好不过了,那就让还没发言的大臣们说说吧。”

“肖爱卿,孤听说你虽然是个武官,但也是个读书人,不如你就说说你对这三个年号的看法。”,辛焯不等群臣反应,直接点了肖华飞的名,希望他能说出自己想听的话。

肖华飞让辛焯说得有些脸红,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他在大晋也算不上是个读书人。

他心里虽然瞧不起文官,但可不敢看不起读书人这三个字。肖华飞打心底认为眼前这些文官与自己,均配不上读书人这三个字。

但辛焯既然点名,他便不能再装傻了,只能出班行礼道:“臣下以为这三个年号均不好,是不是能让大家再选出几个年号备选,寻常人家娶媳妇还三挑四选呢,像咱们大晋选年号这种大事,就不能多找出几个吉祥的词多看看?”

“你这就是一派胡言,肖大人身为一个武臣,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听人说你只是秀才出身,本来就读书不精,像选年号这种大事,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为好,免得一笑大方!”,一个略带嘲讽的声音在殿中响起,对着肖华飞发出了狠狠一击。

肖华飞顺着声音望过去,只见一向笑呵呵的老好人,兵部侍郎赵宏锦,正对着他怒目而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