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70章 廊桥兵变,朝野哗然

陆鸣渊服下掌天瓶中的所有青翠玉液,顿时感觉丹田突然涌入一大股力量,仿佛要把整个人撑爆了。

好在运转《血饕天陨经》之后,这种现象就被压制下去了。

每一滴青翠玉液,其实对于下七境的武夫来说,都是不小的一股力量,二十滴,已然是个庞然数目了。

所以也只有他陆鸣渊敢这么做,换作任何一个武夫,只会被这股力量撑爆。

他是来多少,就吸收多少。

青翠玉液抵达丹田之后,化解成了气体,无数气体又被肉身的各个窍穴所吸收。

在窍穴的温养之下,这些气体尽数变成了纯净的武道元气,全部积累在窍穴之中。

武夫体内的窍穴可以储存许多元气,抵达宗师,大宗师,主要就是看窍穴的数量,以及储存元气的多少。

开启三百六十五道窍穴,可称为宗师,算是很多普通人的顶峰了。

有些大宗师,突破中五品无望,所以储存了一辈子的武道元气,多达一甲子,甚至是两甲子,这样的人,一出手,便是碎山摧城的存在,威力不逊于中五品,被称为武道大宗师。

若是武夫,能挖掘自身潜力,冲击其他的死穴,开发为活穴,那窍穴多达一千多,三千多都不是问题,全看自己。

这也算是武道的唯一优势。

三教修士,一般往上走,需要达到更高的心境,参悟出更厉害的思想来,哪怕练气士也一样,后面的悟道合道,都脱不了关系。儒道学子则需要站在儒家圣人的肩膀上,去领悟思考,只会更难,佛修大体如此。

可武夫只要炼就行了,只要世间有诸般万法之物,皆在我身。

若想突破到观海境,一千多个窍穴是基本的,也是必须的。

据说修炼到中五品,观海境,武夫的窍穴将可以开辟的极大,宛若江湖大川,资质顶尖者,可以装下一湖一江。

现在的陆鸣渊,正是在利用青翠玉液的力量冲破那些堵塞的活血,把他们全部变成窍穴。

本来他突破第五境筑炉的时候,就开辟了大半窍穴,如今也算是轻而易举。

武道第五境在练气士那边,叫做筑基。

俗话说打道基,打根基,说的就是这个。

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今陆鸣渊的根基极为扎实,皮肉,经脉,骨髓,窍穴都喂养的极为圆满,多亏了《血饕天陨经》的存在,他才能转修行为吞噬,以此达到磨练肉身的目的。

三炷香过去,陆鸣渊便炼化了身上的三百六十五座窍穴,全部汇聚了大量武道元气,修为狂涨不止!

「功法:血饕天陨经·异食篇(第六层:7109/15000)」

「功法:血饕天陨经·异食篇(第六层:9000/15000)」

「功法:血饕天陨经·异食篇(第六层:12000/15000)」

...

「功法:血饕天陨经·异食篇(第六层:15000/15000)」

正式跻身第六境宗师!

眼前面板也是发生了变化。

「功法:血饕天陨经·异食篇(第七层:1231/50000)」

若想突破大宗师,需要足足五万点养分!

不过让陆鸣渊安心的是,青翠玉液,依旧可以提供五百点养分,这跟那些宫廷中的食物不同。

说明确实是仙家之物,不同凡响,可以专门用来滋补肉身。

与此同时。

「武痴」命格的炼化度也在增长。

「荧绿命格-武痴,炼化度提升为80%」

「晋升命格特质-沉心(中级)」

「沉心(中级):可进入深度忘我状态,认真钻研功法和武学,消耗时间,一定能学会。」

跨越了一个境界,增加了百分之十五。

最主要的是,「沉心」的提升。

原来是大概率能习得,变成了消耗时间,一定能学会。

这么一听,有些天道酬勤的意思,不错不错。

刚刚突破宗师境,陆鸣渊感觉心情很好,于是打算出去走走,透透气。

顺便看看嫂嫂在不在殿里。

他路过冷宫的鹅卵石小路之后,始终不见那冷宫扫地太监的身影。

自从数月前,他主动上前谈话之后,他就再也没出现过。

好似是被自己打扰了,就不在现身了。

不是他不想找,而是找不到。

走出冷宫百米左右,陆鸣渊上了一处花园楼阁,俯瞰后宫,晒太阳的时候,发现极远处,朝廷诸公上朝的匆匆身影,人群黑压压的,一个个都在往圣明宫跑。

陆鸣渊不知道是,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大炎。

......

数日之前。

清河镇,在镇外的一处廊桥之上,小溪潺潺,鱼虾畅游。

山坡之上,大炎军旗云集,鱼鳞黑甲密密麻麻,地上躺满了尸体,尸体之上的血管发紫,面庞发黑,眼睛满是血丝,表情宛若癫狂,口津满嘴都是,笔直的军旗上只有一个“耀”字。

伴随最后一股反叛势力被围歼铲除,困扰了大炎王朝三个月的“罗刹邪教之乱”,才算彻底平息。

正当大军回军之际,军中传出一阵传言。

“回军之日,当立元帅为太子。”

三皇子功勋卓著,劳苦功高,文武双全,诸将咸服,理应大加封赏才对,轮带他们这些小将小校,也能分些汤汤水水。

一路上,大伙都是高高兴兴的,打了胜仗,吃着野味,唱着歌,就等回京的赏赐。

直到一道晴天霹雳从后方传来。

消息具有延迟性,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几天。

“封赏待定,等圣上病愈定夺。”

内阁的圣旨一出,诸将皆是不满,像是有心人的传播,不满的情绪很快传到了军中,变成了抱怨阴阳之声。

辗转数郡,围堵叛军,朝廷的后勤不仅跟不上,而且连一声慰问画饼都没有。

最后累死累活,打了胜仗,居然还没奖赏落实,军营之中实在是怨气冲天!

很快,“立元帅为太子”的消息传到军中。

让不少人都生出了心思,最主要的是,引起了各个武侯的关注。

于是个别武侯,就在军中散步消息。

这天晚上,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大病,不能亲政,内阁那帮文人主持大局,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就连封赏都被扣押,不若先拥立三皇子陆光耀为太子,然后再讨要赏赐。”

这个消息一出,就被陆光耀自己亲自堵死了。

宣告全军,万不能做出不臣之事。

但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压根不管用,这时陆光耀的兄弟张如臣、白惊涛,和他们的父亲威远侯,忠信侯,武安侯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酣睡的陆光耀身上,并皆拜于帅营下,呼喊万岁,遂拥立他为太子。

他们并不傻,没有做出谋反之事,没有拥立三皇子当皇帝,而是支持陆光耀成为太子,同时要求落实封赏。

按兵不动,三十万大军常驻大炎各郡各府,什么也没做,但这变相是一种威胁内阁的方式。

因为如今,主持大局的人,是朝廷内阁。

“尔等误我!”

陆光耀睡醒之后,怒火滔天,破口大骂。

可大晚上灯火通明,看着将士们那一双双期待的眸子,他最后还是对天长叹一口气:“你们自贪富贵,立本王为太子,切莫做出不臣出格之事,讨要封赏也就罢了,此外不能伤害百姓,掠夺城池,不然我就向父皇自刎谢罪。”

此言一出,诸将也是一口同意。

但这场兵变,还是给世人,给朝野带来了久久的震撼。

大炎数十万精锐大军,忤逆朝廷的命令,在永安年间,这样的事情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

大家久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