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198章 陈恪出山,百年难遇之新学,心学问世!

“见过淮安王殿下。”

一袭白衣的陈恪,客气拱手道。

“原来是陈恪,好久不见了。”

陆鸣渊也是微笑道,将对方请了进来。

“今日造访,实在是冒昧,但心有疑惑,不得不来此一叙。”陈恪似是颇为感慨,拱手道。

陈恪走入小院之后,陆鸣渊给他倒了一杯茶,笑问道:

“听说你在去年,辞去了翰林院侍读学士的位置,回到了文渊阁读书,最近可有新的收获?”

“属下今日正是为此事而来。”陈恪认真道。

“自从听了殿下的‘鸡汤’之后,属下每日感悟良多。”

“而这一年多来,属下又看了二十万卷藏书,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却一直苦求不得,所以想找殿下答疑解惑。”

陆鸣渊难得正经了起来,身子坐直,淡笑道:“什么问题?”

“人来到这世上,到底是听天由命,一开始就被人安排好的,还是属于自己的。因为凡是读书人,学问走到世间尽头,必然就是当今四大学派,是儒道五圣,那是一个无法看到的尽头。”

“属下无法看到那个‘一’,所以没有办法继续思考下去。”

“纵观如今最为流行的四大学派,都无法给出解释。”

陈恪极为郑重的解释道。

“现在儒庙流行的四大学派,是哪些个?”

陆鸣渊好奇问道。

陈恪回忆了一下,很快给予回答:“严格来说算三個,因为至圣先师的仁学,乃是位列第一的大道,为上上尊,充当各大学派的基本学问,不算在其中。”

“当今影响力第二大的,便是理圣一脉,这个学派很了不起,即便是仁圣一脉也不得不警惕对待,理学一脉理念,存天理而灭人欲,也要求读书人对自己苛言谨事,一举一动一言一句都要学习圣人,这一脉的人很多。”

“之前孔家也有不少大儒都有些推崇朱学之道。”

陈恪道出第一个学派。

抛开仁圣这个人人都要学的东西不说,理圣一脉是目前当之无愧的第一学派。

毕竟是得到天道认可的最新学问,天下王朝无不重用。

“存天理而灭人欲?”

陆鸣渊有些咂舌,他没想到这个世界,这样的学问居然如此流行。

不过想了想倒也合情合理,毕竟学问这个东西,是个轮回,几百几千年也一定会产生这种思想。

这是必经之路。

存天理而灭人欲,讲起来特别特别复杂,用最简单的话来形容,就是处处学圣人,把立德放在第一位,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习圣人的那一套。

给儒家的学问,指定了一套标准。

凡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就是对的,不会太差。

这个思想其实没有太大问题,天下寒士何其多,不可能人人家里都有藏书阁,将学问简单化,传播出去,让人人都能理解,是一个好事。

可架不住有人乱来,最常见的就半桶水,要求你必须学习圣人,但自己也没做到,理解不到位,可这并不妨碍喷你。

在一个框定的标准之内,实打实提高了许多读书人的下限,却也让突破上限变得很困难。

陆鸣渊认为,理圣的功劳类似于秦始皇的统一度量衡,他统一了儒庙内部各种各样的学问,给朝廷科举框定了范围,考试也制定了规范,让儒学广为流传。

初心是好的,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容易变成八股文。

大家只知道圣人的那一套,却没有自己的思考,为了功利去读书。

上述这种还好,只是半桶水,找找茬,损害别人名声。

最可怕的是,你处处学习圣人,就变成了‘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情况失去了本心。

也就是常说的,迷失了自我。

不过这种学派人数最多,陆鸣渊大概也能理解。

最流行的学问,最简单的道理,往往都是争议最多的。

理圣既然让这么多人能够读书懂道理,就肯定会有投机分子,利用圣人的学问做坏事,以及曲解道理的人,大有人在。

“第三呢?”

陆鸣渊询问道,他对理学没有一点兴趣,他认为,自己就是自己,为何要效彷圣人?

一个人,如果自身足够优秀,为何要恪守成规,完全可以打破规矩,成立自己的体系。

“第三则是礼学,礼仪的礼,是根据第三位圣人的学问衍生而出,要求读书人明智礼道,‘尊礼乐,自成秩序’,他们不喜欢争,而是喜欢顺从天意,讲究礼道,主要核心便是修身养性为主。”

陈恪如此说道。

礼圣的学问,陆鸣渊不是很了解,但听闻过。

其实就是圣王教化,礼道。

代表的是中土王朝对四海的教化,要遵循“礼”,为人,要尊老爱幼,为官,要忠君爱国,强者当以弱者的边界为边界,不能跟魔国一样,弱肉强食,完全是另一套生存法则。

“礼学在早些年,好像是主流吧?”

陆鸣渊记起来了一些,齐行砚好像就是礼圣一脉的后代,包括他的爱妻,齐暮雪,也是一样。

“对,在两千年前是主流,而且天下读书人都推崇礼道,但后来兵家出来以后,礼学就落魄了。”

陈恪点了点头。

陆鸣渊顿时恍然,那跟自己想的一样。

礼道两千年前的确是天下主流,明智讲理,大国之间也要讲道理,以礼为主。

那个时候打起仗来,两国来使都必须要在战场上互相谦让一二,然后大家按照流程来打仗,如果对方损失比较惨重,鸣金收兵的话,就必须要停手。

甚至还要送一些物资过去,免得对方出问题。

后来兵家出来了,打起仗来愣是一点规矩都不讲什么,乘胜追击,兵不厌诈,偷袭,火攻,围城,反正为了赢,什么手段都用上。

正所谓“兵者,诡道也。”

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推崇礼学的国家都灭亡了,久而久之,各国君王一看。

这学问害死人啊,大家都讲道理还好说,碰到一个不讲道理的没法玩。

故而礼学瞬间败落,不过随着盛世到来,礼学又回到了主流,当然这一次是改良版的礼学,提倡读书人之间的礼道,尊师重道,以及家庭和睦,君臣之间的礼数。

天地君亲师,就是礼学的核心,完美符合政治需求,所以礼学又被抬起来了,当然兵家照样无视,只不过需要的时,候会拿出来,不需要的时候谁都不搭理。

“第四个呢?”

陆鸣渊继续问道。

“第四,就是我的先生,文圣指定的名为国学的学问,认为众学平等,书画、音律、易学、术数、医学、星相,皆为中土天下实用学问,不该分等级先后,主张入仕为官,造福百姓。”

陈恪给予解释。

这个陆鸣渊懂。

目前各大书院培养士子的主流,就是这个,一个人即便学问再高,可终究是能力有限,这个能力主要还是取决于身份地位的原因。

读书人当夫子,即便是教一百个学生,三年一课,穷尽一生,算六十年,也不过是两千学子。

而这两千学子大部分也只能止步于识字这个阶段。

毕竟不是所有人适合研究儒学的,也可以去研究其他的学问,书画成圣,笔走龙蛇,也一样能成圣。

国学排第四其实也算是合情合理。

“除了这四个还有其他的吗?”

陆鸣渊好奇问道。

陈恪点头:“有,只不过其他的学派,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譬如说前些年出来的纵横学,阴阳学,农学,五花八门,但都没有被儒庙正式认可,只能算是小众。”

在陆鸣渊看来,这些学问,在当时那个年代,可能都是很受追捧的学问。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无疑都落后了,有的被时代淘汰,有的逐渐显露出了弊端。

这些十分正常的现象。

“对于你的问题,人来到这世上,到底该听谁的,我想先听听你的看法。”陆鸣渊温声笑道。

陈恪沉声道:“属下认为,人应当遵循自己的本心,不该因为天理和学问,就桎梏了自己,只是纵观典籍,都找不到这样一条解释。哪怕是亚圣,也认为人本善,是上天早就注定的。”

陆鸣渊哈哈一笑:“这世间既然没有这样的道理,既然没有见过这样的学问,你自己大胆一些,开辟一条不就是了。”

“遇事不决,寻典籍本无错,但典籍并不会将道理讲完,需要你自己去思索答案,所以一开始,伱不是早就找到答案了吗?”

陈恪若有所思道:“遇事不决.可问本心?”

陆鸣渊点头:“没错,我心即使是理,我即是本心。”

我心即是理!

陈恪浑身宛若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整个人无比激动的站了起来。

“殿下,我悟了!”

这一刻,天地之间,瞬间乌云弥漫而来,笼罩在大炎皇宫的上空。

天地异象再起,陈恪目光炯炯道:“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学问;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学问。正是因为读书之人,没有遵循自己的本心,所以才会被理学束缚住!”

陆鸣渊点点头:“看来你已经参悟了心学的第一重,你今后的路,估计还有很长一段要走。”

轰隆!

京城风云席卷,整个大炎京城的读书人,乃至整个中土天下的读书人,心有所感,目光都看向了帝京的方向。

跪在皇城之外的所有人,瞪大了眼睛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向天穹凝聚的天地绽放的大道金莲异象。

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是自己感动了上天,天道显灵了,结果仔细一看,并不是。

而是传说中的大道异象。

上一次见到这个规模的景象,还是在一位文圣弟子的身上。

这一次,威力更甚,又是谁参悟了大道?

此时,江陵王府。

“这个儒道金莲气象.难不成是有人参悟了新学吗?”

驻足院子中,相貌平平无奇的陆云煌,体内有一道苍老声音充满了意外。

陆云煌无比吃惊道:“弟子本以为时隔百年,进入轮回倒数,应该没有新学诞生了,没想到还真的有,而且是得到天道认可的大道新学?!”

苍老声音的主人感觉到了威胁,眯眼道:“无上新学啊”

“此人恐有圣人之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