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望阙台 > 第一卷 第七章 父女谈话

望阙台 第一卷 第七章 父女谈话

作者:冬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项斯远跟在引路的宫人身后,被带出了园子。

他走在那红墙金瓦的宫道上,天空一片碧蓝,正午的日光热热烈烈地撒下来,仿佛能将人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昭阳公主那张娇俏又雍容的脸浮现在他的眼前,那通身的气势和威逼利诱连消带打的手段……

他一叹,传闻果真是不可尽信。

……

“严惩?”

乾元殿中,卫瑜与成帝相对而坐,面前棋盘上的黑白二子厮杀正酣,瞧着竟是不分伯仲。

卫瑜拈起一枚白子,不假思索地落在某一处,说道:“是!父皇,淑妃娘娘不仅私带外人入宫硬闯儿臣的寝殿,还将含章宫翻得一片狼藉,丢了好些东西,如此恶行,全不将宫规放在眼里,怎么能不严惩?”

成帝还以为她又有了什么新名头,没想到是老调重弹,这事过去好几日了,他还以为这糊涂女儿已经忘了呢。

前些日子恰逢他外出祭祖,听说卫瑜犯了离魂之症长睡不醒,他心急如焚,一接到消息便火急火燎赶回宫中。

可天坛一趟便要三四日,固然已经百里加急,但消息来回一趟,等他赶回宫中时卫瑜已经活蹦乱跳,瞧着比他还精神些。

“原来你是在说这事,”他仔细端详着那棋局,不以为然地说道:“你不是让宫人把她打出去了吗?怎么?没出气?”

成帝相貌俊美,年轻时是名满京都的翩翩公子,如今年逾四十了,头上零星有了些许白发,下巴上也蓄了胡须,风姿不似当年,但却自有一种经了岁月沉淀的味道,只单坐在那里便叫人难以忽视。

卫瑜听了他的话,瞪大了眼睛,十分愤然,“她如此嚣张跋扈,只打出去怎么够?!父皇难道就这样放过她么?”

她今日穿的一身黛绿春衫,头上别着珍珠头面,耳朵上带着碧玉耳珰,清水碧发带垂在耳边,随着动作一点一点地轻晃,明艳娇俏地像敛了满园春光。

她本生了一双清凌凌的杏眼,此刻瞪大了更圆得可爱,黑白分明瞧得人止不住心软。

这样一副小女孩胡搅蛮缠不讲理的模样,恍如寻常家父女,甚至有些没大没小。

她与父皇惯来如此。

文雅至喝茶下棋,不着调至上树斗鸡,卫瑜这些不学无术的玩乐本事,都是成帝的一手教导出来的。

成帝年轻时当过几年纨绔,后来成亲收了心,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待外臣还尚且端一端,在自家人面前一贯随意。

他子嗣缘薄,年近三十才得了这么一个女儿,把她捧在手心上宠着,向来是有求必应。

他执起棋子落在棋盘上,纵容道:“那你还要如何?”

卫瑜理直气壮,“如此大过,不降位禁足,是万万说不过去的。”

成帝摇头,“太过分了,再想想别的。”

卫瑜低下头佯装思索。

她也没真就想凭这样一场小小的风波就让淑妃禁足,毕竟姜家也不是摆着看的。

不过为免引起怀疑,才特意扯淑妃这张现成的筏子。

谁叫她正好撞上来呢。

成帝的话说得正中她的下怀。

她图穷匕见道:“女儿听说,姜府的三公子贪墨受贿被父皇停职,淑妃娘娘几次三番来求父皇给三公子复职,父皇都不答应?”

“女儿想,贪污受贿本是大错,淑妃娘娘如此狂悖,她的弟弟又当不好这个差,不如退位让贤,让给其他人好了。”

“哦?”成帝眉毛一挑,“那你说说,哪个贤能之人能担此任?”

卫瑜仿佛真的绞尽脑汁思考了一番,半响才说道:“定远侯府四子,项斯远。”

成帝一怔,没想到她会提起这么个人。

定远侯府的春秋掌故他也听过许多,毕竟是自己的发妻,已逝的恭德皇后母家,卫瑜的亲舅舅。

先定远侯在京中累世功勋,贵为外戚,他还在时,定远侯府也曾是煊赫一时,只不过在先皇后和先定远侯爷相继去世之后,侯府中人才凋敝,后继无人,近些年来已经颇有没落之态了。

如今的定远侯憨直鲁莽,是个直肠子,常年征战在外,耳根子又软,元配妻子去世之后,他娶了个蛇蝎心肠的续弦夫人,卯足了劲把前头夫人生的几个嫡子都养成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弄得整个内宅乱成一锅粥。

这定远侯府的四子便是定远侯元配妻子的小儿子,续弦夫人进门时他年岁尚小,运气也好,那续弦夫人还没来得及对他下手,就碰上了侯府老太太,也就是卫瑜外婆病愈从祖籍回京。

老太太随着定远侯府起起伏伏几十年风雨,一到家中瞧见那形势就什么都明白了,只是那时定远侯已被年轻貌美的新夫人哄得团团转,偏心偏得没边。

老太太自己年老体弱,没有心力去整治家中那个烂摊子,索性带了年仅四岁、性子尚未被养歪的小孙子回益阳老家去了,至于其他的,只能听天由命。

一去就是十几年,老太太除了逢年过节从不与京中交集,一直到项斯远年近弱冠,往来才频繁些。

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这个京中无人不知,宫中自然也常有传闻。

成帝对项斯远这个侄子也有些印象,虽然知道他这些年日子不太好过,但出于种种原因,他也没有多管。

他只是觉得奇怪,自打先皇后去世之后,定远侯府多年来都与宫中甚是生疏,卫瑜怎么会忽然想起这个面都没见过的四表哥来了?

身处皇位多年,朝堂中暗潮汹涌,刀光剑影杀人都不见血,成帝难免多心起来。

他眯了眯眼睛问:“你在宫中住着,又不接触外人,是怎么知道他能把这差事当好的?”

卫瑜自然知道这样贸然提起不好搪塞,所以早准备好了一套说辞,听成帝这样一问,当即竹筒倒豆子一样倒了出来。

“父皇不知道,儿臣跟着皇祖母同朝中各家夫人聊天,闲谈的时候常常听她们提起这位四表哥,都说他文武双全,是个少年英才,还未及弱冠就中了进士,很佩服外祖母能教养出这样的好孙儿。”

“上次百花宴,皇祖母让京中勋贵家的子女题诗,女儿瞧他写得也很是不错,这才记住他的。”

成帝听了,不置可否,修长的手指执着枚黑子轻敲棋盘,似乎在仔细考证这番话的真实性。

项斯远在益阳的时候虽行事低调,但在当地文人中评价颇高,后来乡试中一举夺得魁首,一气呵成中了进士入京,又被授了庶吉士,进翰林院中当了编纂,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

可惜正当春风得意之时,侯府的老太太却忽逢急病病逝,项斯远悲痛欲绝,回益阳老家给她丁忧三年,仕途就此中断。

好容易等到除服回京,定远侯又不知道抽得什么疯,竟然一封折子上到乾元殿,说自己这个儿子才疏学浅,不堪大用,请成帝免了他的官职,让他留在家中安心侍奉父母。

虽然是这样荒唐的请求,但人家亲爹都这样说了,成帝也只得准了。

如今他在京中已经蹉跎了半年,堂堂庶吉士只被派遣去做些巡庄管账的小事,实在让人唏嘘。

不仅如此,在卫瑜所知的未来中,这位四表哥一直到卫瑜病逝也没再被任用。

他被免职后先在京中无所事事了四年,眼瞧着启复无望,只能不得已接受老师的邀请前往远在江南的建章书院中当教书先生。

卫瑜前世为避宗室催婚,曾经在建章躲了半年,是在那里认识的他。

得知她的身份之后,他既未主动攀亲,也并未谄媚,卫瑜直到离开还不知道自己有个表哥在那里。

顾嘉清扶持幼帝掌权之后,也曾向建章书院抛出橄榄枝,但当时有许多人鄙弃顾嘉清乱臣贼子的行径并未出仕,项斯远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也是她选择项斯远的原因之一。

卫瑜小心观察着父皇的脸色,心里有些紧张。

她知道宫中向来对定远侯府这个外戚不大感冒,但项斯远与定远侯府的关系如此恶劣,应该不至于殃及池鱼吧?

眼瞧着成帝沉默了半晌,她扯一扯成帝的衣袖,硬着头皮撒娇道:“父皇……选贤任能,朝臣肯定夸父皇是明君!这个四表哥既然学富五车,终日在京中蹉跎着实可惜呀。”

成帝被她磨得没办法,他对这个女儿向来纵容,打小她要星星不给摘月亮,从没有不答应的。

他将手中的棋子一扔,只得无奈道:“好吧,就依你。”

卫瑜一喜,眉开眼笑地起身行了个礼,喜滋滋地道:“多谢父皇!父皇英明!儿臣这就去告诉告诉淑妃娘娘这个好消息!”

成帝被气笑了,指着卫瑜得意洋洋的模样,笑骂道:“出息!如此得意忘形!快滚快滚!别在这碍朕的眼。”

卫瑜高高兴兴地应了句“是”,颠颠走了。

乾元殿安静了下来。

乾元殿的太监总管,也是成帝身边最得用的大太监李德海踌躇道:“陛下,毕竟是定远侯府的人,陛下真的要重新启用这项三公子?”

成帝淡淡地抿了口茶,“有何不可?朕都答应了,还能反悔不成?”

李德海犹豫道:“老奴只是担心,公主年纪尚小,若是被利欲熏心之人利用……”

成帝没有说话,搁下茶盏,起身走到窗前。

乾元殿地势最好,站在窗口往下望去,能将大半个皇宫都收入眼中,碧蓝高天之上烧的红火晚霞撒在宫中大片大片红墙金瓦之上,辉煌夺目,有种摄人心魄的美。

他少年登基,稳坐朝堂二十余载,玩弄心术之事,他是祖宗的祖宗。

他就这一个女儿,后宫中小打小闹也就罢了,只当解闷,但若真有人胆敢将主意打到她的身上……

成帝眼神发冷,“若真如此,朕绝不轻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