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望阙台 > 第一卷 第四十四章 亲事

望阙台 第一卷 第四十四章 亲事

作者:冬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卫瑜收好玉牌,到正殿中去与贤妃说话。

一进门只见一名身穿天水碧宫装的女子坐在殿中,眉目悠然,身材纤薄,细长的黛眉泛出几分幽冷之感,气质十分出众。

贤妃如今的起色已然是很好了,与前世她每次见她都奄奄一息的模样截然不同。

前世怀王入京之后,成帝后宫中的妃嫔死的死,伤的伤,余下位数不多的几位要不是家中投靠怀王继续在宫中荣养,要不就是为求保命自请出宫清修。

前世成帝死后,贤妃便自请到京城玉清观中清修,她娘家父亲乃是正三品青州巡抚,家中与杜相府几代联姻,关系密不可分,在青州等地颇有权威,几个兄弟也算得力。

贤妃从小被寄养在杜相府中,算的半个杜相府的人。

前世杜相虽携家眷辞官,但在京中余威犹在,几个子侄在朝中风生水起,再加上许多读书人都敬仰他一臣不事二主的高洁,名望不降反升。

贤妃虽然自请玉清观清修,但日子其实过得很是不错。

然而她虽然得了自由,却也还是终日郁郁,每次相见总是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的模样。最终还是没过几年就因病去世了。

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何,她是宫中资历最老的嫔妃,坐观过天下风云变幻,心中总像藏着许多秘密。

“娘娘近日身上可好些了?药还吃着么?”

贤妃笑道:“多亏你的功劳,已经好得多了,太医说那药再吃两剂便可停了。”

卫瑜这才放下心来,“这便好了,娘娘记得不要劳累,您身子弱,还是要再多养养。”

她生性本没有多热心肠,但对自己上心的人总不吝于一点温柔贴心。

贤妃已然是十分受用,拍拍她的手,眉眼温柔地笑道:“知道了。从前你甚少与后宫往来,本宫也不便过来与你相见,不想你长得这样好这样体贴。”

卫瑜笑道:“是我的错,我该后宫多些来往,这样也早与娘娘熟悉起来。”

贤妃闻言一顿,摇摇头道:“那可未必……”

她一时有些出神,怔忡了片刻,又接着笑道:“从前姜氏视你为眼中钉,即便你想与后宫接触,皇上和太后娘娘也是不答应的。”

卫瑜感觉到她神色有些许异样,以为她是又想起了淑妃的磋磨,安慰道:“姜氏如今已经进了冷宫,这辈子怕是都到头了,往事已矣,娘娘还是宽心些吧。”

贤妃嘴角勾起一抹笑,语气有些勉强,“你说的是,过去的事还想它做事么。”

她很快转移了话题,“就要开府,屋子里的物件可都收拾好了?”

卫瑜点点头道:“都好了,不过都是些小事,只是繁杂了些。”

贤妃笑道:“虽是小事,但也不可马虎,贴身用惯的东西不要遗漏,人手也要带足,人还是要自己身边的才能安心。”

本朝对女子已比从前开明了不少,尤其是太后掌权的那几年中完成了许多大事。

除了开设女学、破除守贞陋习允许寡妇再嫁、广建慈幼院赈济孤儿寡母等等,更重要的是朝堂上重新延续前朝府制,允许公主年满十五之后出宫开府,公主府中也设议事堂,必要时作为公主府臣议政之用。

虽说这个地方究竟只是虚设,能否参与朝政还带看资历以及皇上的意思,只有当公主于国有功或是驸马家族权势鼎盛时,公主府的议事堂才当用。

如今卫瑜年纪尚小,尚未婚配不说,在外名誉、资历也一概不足,是连上朝听政的资格都没有的,开府就成了乔迁一样的小事。

贤妃想着这些年皇上和太后对公主的娇惯,只怕也没有要让公主担当大统的意思。

在她看来这未必就是坏事,朝堂之中动辄涉及生死,一个不小心骨肉相残、兄弟阋墙之事也是屡见不鲜,只要皇上和太后能够为她仔细谋划,保一生荣华富贵,当个快活肆意的闲散公主又有什么不好。

贤妃近来与卫瑜亲近了许多,说话也不自觉带上了叮嘱的口吻,她说的都是实话,卫瑜自然也不会不识好歹。

“多谢娘娘关怀,我会上心的。”

贤妃想起自己今天来这里的真正目的,犹豫了一瞬,还是拍拍卫瑜的手说道:“虽说这话本不该由我来说,但我还是想多嘴提一句,你的亲事……你可有意?”

卫瑜不了她忽然提起这个,十分惊讶,“娘娘突然提起这个做什么?”

这一世贤妃虽与她亲近了许多,又是她的庶母,但照理来说也不应当操心上她的亲事。

话虽然已经说出了口,贤妃心中还是存了几分疑虑,她虽然是卫瑜的庶母,但不是姜氏那样拎不清的,自然知道卫瑜的亲事轮不上她来插手。

素来交浅言深都是大忌,然而她思索了一番,还是开口劝道:“你既然已经及笄,亲事的事也该上些心了,刘三的事情虽然尚未得逞,但也能瞧得出来朝中许多人都在盯着你想。”

“如今赶紧定下来,还能挑个你自己喜欢的,若是再迟一些,即便太后娘娘护着你,也恐生变故。”

作为当今成帝席下唯一的女儿,卫瑜的亲事自然是万众瞩目,她自己人品如何倒是其次,单只是昭阳公主驸马这一层身份就足够打眼。

人人都知道昭阳公主受宠,娶了她相当于一步登天,圣眷唾手可得,如何让人不动心呢?

然而前世太后虽然催的紧,但还是以她的心意为先,从来未曾强迫她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即便后来她因为年纪大了不得不定下亲事,未来驸马也是她自己点头的。

是以这一辈子她从未为此事担心,就连想要拉上项斯远求个一劳永逸,也不过是有这个念头罢了,并未真的为此多么紧张。

然而如今贤妃的语气却听得心头一跳,难不成今生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成?

卫瑜皱眉问道:“娘娘可是听到什么消息?”

贤妃低声道:“你及笄礼上刘三一事闹得甚大,我听闻皇上如今有些着急,已经在私下打听朝中年轻大臣的为人品性。”

“眼下朝中备战,人心浮动,许多事情纠缠在一起,其中的利害关系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若是陛下决意帮你定下亲事,人选也许就不是你自己能说定的了。”

刘三的事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来并不简单,眼下朝中形势复杂,姜嵩虽然不日便可复职,但此次事件毕竟大挫了姜家锐气,朝廷中在姜嵩手底下沉寂已久的其他勋贵心思也都重新活动了起来。

贤妃抬眼瞧着卫瑜凝重的脸色,心中也悬了起来,沉吟道:“我知道你与定远侯府的四公子走得很近,连太后娘娘都召见了他一回,你心中是怎么想?”

“依我看他也算是不错,这些日子在五城兵马司也是风生水起,就连一向不怎么夸人的杜相也夸了两句,你若是真的瞧上了他,不如趁早找太后议定亲事?”

前阵子卫瑜与项斯远的关系实在传得太开,就连贤妃也有所耳闻,两人的关系若真只是空穴来风,那太后想来也不会召见。

都走到见太后那一步了,也不知道后来为什么没了消息。

然而卫瑜却是摇头道:“他不行。”

项斯远那日才信誓旦旦地拒绝了太后的暗示,在这件事上,他们已经是铁板钉钉的再无可能。

贤妃一时有些着了急,拉着卫瑜的袖子低声说道:“我听闻,陛下似乎属意镇北将军府的那位顾将军。”

此话一出,卫瑜登时变了脸色,“什么?顾嘉清?!”

“是。”贤妃定定地说道。

卫瑜的脸色变得煞白了起来,大惊失色道:“不!嫁给谁都可以,唯有他不行!!”

乾元殿,紫铜蟠龙香炉白烟袅袅,龙涎香霸道厚重的香气在屋中弥漫开来。

成帝埋首在御案之前,对着一片空白的斗方久久出神,在繁重朝事的边隙间,难得抽出片刻功夫来思考一些家事。

与指使刘三的人已经查出,正是才刚送进宫里来的姜美人。

姜嵩借此混淆视听,不知道背后又要搞什么小动作,此时战事蓄势待发,若是他在这个时候生事,对大殷来说实在事一件大事。

更况且他还又一次将手伸到了他女儿头上,他的眼神一沉,闪过几分狠意,然而又很快恢复平静。

还不是时候。

他又想起卫瑜,不得不感慨一声太后的深谋远虑,他本还觉得此时操心卫瑜的婚事太早,如今看来太后怕是早料到今天这一幕了。

今日只是一个宣平侯府,明日便有可能是其他势力,谁也不能保证回回都如同这回一般逢凶化吉。

他又想起方才在这殿中与他侃侃而谈的年轻人。

不得不说顾征真的很会养儿子,别看他年纪不大,说起话来却比朝中几十年的老臣还要精准毒辣,连成帝也忍不住觉得此人若不能为他所用,必成大患。

而且还尚无婚配,样貌也极好。

顾征嫡长子从西北返京,又那么刚好才到京郊就与卫瑜演了一出英雄救美,自然叫成帝很难不将这二人联系在一起。

镇北将军府手掌四十万雍军威震边陲,乃是大殷第一战力,这第一战力在西北驻守多年,自成一府,如何不叫成帝忌惮。

若他的儿子尚公主,必然要久留在京城之中,这样一来他手中又多一条牵着顾征的风筝线,二来也可使镇北将军府与皇家关系更为密切。

实在是不能更合适的人选。

如今唯一的问题,就是卫瑜那边。

若是她自己不同意这门亲事,恐怕还有的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