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望阙台 > 第一卷 第三十一章 昭阳公主府

望阙台 第一卷 第三十一章 昭阳公主府

作者:冬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淑妃被废的第二日,乾元殿中搁置了许多天的,闹得风风雨雨的姜沛贪腐一案总算有了结果。

成帝对姜沛的处置延续了刑部的判决,抄家、腰斩,家中男丁凡满十五以上判斩,女眷及十五岁以下男丁充为官奴,相关涉案官员一并依法查处,该抄家抄家,该流放流放。

由于与姜沛勾结之人甚多,大理寺的诏狱人满为患,日日都能听见贪腐官员的哀嚎,京城中一时腥风血雨,人人自危。

成帝震怒,也连累了姜家,二月二十七的早朝,成帝当众怒斥姜嵩教子不严,纵奴行凶,肆意妄为,藐视律法,将姜嵩骂得狗血淋头。

当时的朝堂之上,除了乐见于此的督察院御史们,其余朝臣全都讷讷不敢言语。谁都知道成帝这怒火是从何而来,淑妃才因毒害昭阳公主被打入冷宫。

姜嵩的一双子女双双出了意外,可不正应了那句教子不严么?

姜家这回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次日就听闻姜嵩上书请罪,说自己受了皇帝训斥之后深感惶恐,羞愧不已,不敢再以罪臣之身忝居高位,自请在家思过半月。

他倒是也乖觉,知道这回成帝动了真怒,唯恐事态进一步恶化,干脆停职回家避其锋芒。

这些年姜家在朝中张扬跋扈,这样吃亏的时候倒是少见,但督察院对这个结果却并不满意,姜沛虽已饮罪处死,但真正引起他们上表,代表勋贵清流矛盾中心的姜嵩却在其中完美隐身,毫发无伤。

这场争斗他们胜了但又没有完全胜,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等半月之期一过,姜嵩还是那个作威作福的姜尚书,不会有丝毫改变。

宫外的这些情形,卫瑜只听了个大概,她的及笄礼快到了,日期选在三月三,素来宫中凡跟“礼”沾边的事都繁琐无比,作为深受宠爱的公主,她的及笄礼自然不可马虎。

但原本执掌宫务的淑妃因罪禁足,成帝的后宫妃嫔空虚,高位的嫔妃更是寥寥无几,不得不临时叫出久病的贤妃来操持此事,宫里宫外都忙得脚不沾地。

而作为此事正主,卫瑜近来也忙得不行。

首先是因为及笄礼将至,她近来每日都要到慈宁宫中学礼听训,恭候太后教茶,以免笄礼上闹出笑话。卫瑜前世虽然经过了一遭,但还是听得十分头疼。

其次是西北十六部同盟之事,前世她对个中细节知之甚少,只能从一些其他消息中竭力分析回忆,即便如此还是收效甚微,一应细节还得等朝中开始细查西北形势之后才可做应对,但眼瞧着发兵的日子渐近,实在让人焦头烂额。

第三便是太后与项斯远一事,自从那日太后提起卫瑜与项斯远私会一事之后,卫瑜绞尽了脑汁也没寻到借口搪塞过去。

太后是何其精明的人?知道其中必有蹊跷,也没逼得太紧,只是勒令她尽快将带项斯远进宫一事提上日程,否则项斯远才刚上手的新鲜热乎的官位只怕又要没了。

既然已经在太后那里露了马脚,卫瑜也不敢再悄悄让项斯远入宫来商议,还不知道该如何同项斯远提起此事,只能借着出宫查看公主府的名头让人寻他一叙。

之前她与项斯远本就因为谣言之事闹得满城风雨,如今谣言才刚刚解决完毕,又要被太后坐实,实在让她不知所措,也不知道项斯远会作何感想。

只要一想到跟他见面的那个场面,她就深感头疼,尴尬得只想找条地缝钻进去了事。

马车辘辘驶过青石地板,激起车角一阵阵清脆急促的铜铃声,金丝织花缎上绣着镶金嵌宝的五色鸾鸟,连车辙用的是上好的黄花梨,马车驶过一段平坦的闹市路面,打了个弯儿停了下来,只听得听到外面的车夫轻声唤道:“禀殿下,到了。”

那声音尖细锐利,似男似女,竟是一个太监。

因为不过看看宅子,又要私底下见项斯远,卫瑜出门前特意责令轻车简从,没摆什么排场,连侍卫都没要。

她掀开车帘,将手递给静候在外的拂晓,踩着长条红凳走下马车,缓步走到那扇描金砌玉的精致大门之前。

她仰头瞧一眼正当中悬着的鎏金红底搭大匾,上头用龙飞凤舞地写着几个大字“昭阳公主府”。

一时间,什么笄礼、战事、项斯远一时都退居二线,只余下难以言表的复杂心绪。

时隔许久,她终于又见到了这个公主府,前世她在这府中忽逢大乱,又在这府中殚精竭虑,昭阳公主府这个名头跟她牢牢系在一起,是她的财富,也是她的枷锁。

宫人笑意盈盈地推开大门,跟着上来两个圆脸的小内监,脸上盈满笑意跟在她旁边为她讲解府中的构造陈设。

毕竟事出紧急,为应付她三月三后入住,这府邸即便改建了许多,大体构造却还是一样的。

入门卫瑜便见着一片眼熟的亭台楼榭,步阶回廊,气派非凡。

院中异草奇珍,清池曲径,分明处处不同,却又处处有着前世的痕迹,卫瑜抬手止住宫人的讲解,自己缓步走过重重院门回廊,一点点往前走去。

前世今生两重记忆如同海啸一般向她袭来,挣扎叫嚣着像要涌出她的胸膛,她的喉咙像被什么东西梗住,心像坠着一块铅,沉得难受。

满院的精巧华丽,却处处都带着伤痛的气息,裹挟着无数痛苦不堪的回忆,在她脑中不端翻涌。

“殿下……雍军已经攻入皇宫,我等奉太后娘娘之命,护送公主离京。”

“殿下,娘娘与陛下……已经身亡。”

她扶着拂晓的手,竭力稳住呼吸,慢慢地看着。

终于来到了某一方院落,她仰头去瞧头顶之上的那另一块精巧的匾,与大门口的大气不同,这块匾额缀满纹饰,上书“藏玉阁”。

卫瑜一下捏紧了拂晓的手。

“殿下……怎么了?”拂晓不明所以地看着她的脸色问。

卫瑜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块匾。

藏玉阁,这镂骨铭肌的三个字……

她咬紧了银牙,脑中又浮现出顾嘉清高大的身影,剧烈的酸痛摄住心扉,让她几乎难以站立。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说服自己。

已经过去了……如今她已经不是那个一无所有的前朝公主,那些屈辱的回忆,还没发生,也不会发生。

怀王也好,顾嘉清也好,这一辈子,她绝不会再给他们丝毫机会。

卫瑜摇了摇头,让拂晓在侧院中收拾出个能坐下休息的地方。

拂晓点点头,这宅子足有五进,一日是看不完的,也只能看个大概。

她迅速安排好休息的地方,奉上茶水点心,将卫瑜安置好。

卫瑜才刚坐下,便听见有人来报:“殿下,项公子到了。”

她脸色稍缓,搁下茶杯,慢声道:“带过来。”

项斯远跟随着接引宫人的脚步,沿着回环曲折的长廊往前走。

满京城都对这座大兴土木的公主府十分好奇,陛下为这个爱女修建的府邸极尽奢华,为此还被御史上了好几道折子,好在近些年来风调雨顺,丰年连连,国库充盈,督察院也就是发两句牢骚。

他是这公主府建成之后第一个踏足这里的外人,教养使然,他不会胡乱张看,但该沿路目之所及也足够让他惊叹不已。

他出身侯府,又屡次出入宫廷,也算有些眼界,可陛下对这个女儿可真是宠爱至极,简直像是恨不得把天下奇珍都收拢到这里。

他想起昭阳公主那张闭月羞花的脸,不由得感慨这世上有人就是得天独厚。

项斯远对这位的公主的印象十分复杂,刚开始他觉得她任性骄横,目中无人,虽然未必如传言那般不学无术,但却很是乐于戏耍他,实在叫人恼火。

至于所谓同盟,他并未放在心上,只想着也许是看了什么戏本子一时兴起也说不定。

之所以答应下来应付她,一方面确实是因为确实难以抵挡重返朝堂的诱惑,一方面也是想着尽快把她哄高兴才方便脱身。

后来几番接触下来,他才发现她行事作风都有异于常人的成熟,甚至有时说话做事想得远比他更加周全,他这才开始正视她所说的事。

他也不知道是该感慨不愧是皇家子弟天生早熟,还是该感慨陛下和太后的好教养,总之他活了二十余年,从未见过这样的女子。

他有时都不禁会想,若她是男子,陛下就不愁后继无人,朝中对于陛下子嗣单薄的议论恐怕会少很多。

只可惜他是女子。

他叹出一口气,被带到一个雕梁画栋的小院,碧瓦朱檐、飞阁流丹,华丽无比。

他绕过一重月洞门,昭阳公主就坐在不远处的圆角小亭中,低头抿着茶水,项斯远猜那里头一定又是甜茶。

这位公主似乎格外嗜甜,从来只喝甜茶,果品点心也大多是甜的。

他上前躬身一行礼,依照着礼制,恭恭敬敬地道:“参见殿下。”

亭中一身华服的公主果然如他所料的撇了撇嘴,不满地道:“早跟你说了不必多礼,别像个老头子似的,快坐吧。”

项斯远这才微微一俯身,应了一句“是”,整衣坐下。

卫瑜招呼人给他奉上茶水,暗觑他的脸色,愈发觉得这事难以启齿。

“你……”

“殿下……”

两道嗓音同时响起,卫瑜尴尬一笑,“你先说。”

项斯远一点头,正色道:“殿下,西北十六部一事,我已说动了镇国公手底下的一名副将上书,应该再过不久就有眉目了。”

镇国公从前曾任西北军督军统领,熟知西北军务,只要能说得动他,此时就算成了一般。

这固然是个喜讯,可卫瑜听了却依旧很难开心得起来。

项斯远瞧出她的心不在焉,“殿下,可是有何要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