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望阙台 > 第一卷 第二十二章 弹劾

望阙台 第一卷 第二十二章 弹劾

作者:冬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姜沛的案子其实没有什么可审的,人证物证俱在,账本就在刑部手中,赃物原模原样锁在城郊,银钱出入皆能对应,根本无可辩驳。

他在堂上被问得哑口无言,连番跳脚,屡次搬出姜府来威胁,但奈何他对上的人是孟尚书,与他父亲一样身居高位,根本无济于事。

但审查完案子,他却并未被当场定罪,只押到大牢中听候发落。

“孟大人,此案咱们还往下查么?”有官员问。

姜沛这桩案子看似到这里就终结,其实细究下去却还有许多可斟酌的地方。

首先是那本账本,贪墨之事一旦发生必然拔出萝卜带出泥连带一片,姜沛是受贿的,那行贿之人管不管?

不说旁的,就说那账本上明晃晃写着的名字就有不少,这些人要不要抓?

甚至想得更深一些,单单一个姜沛就是如此大贪?那姜府呢,确切地说,姜嵩呢?他的帐,要不要查一查?

这些问题危险而微妙,一不小心就能牵动整个朝廷,容不得不小心。

孟尚书心中也没有底,其实查或不查,关键要看的还是皇上的意思。

若皇上不想查,他们花再多功夫也是白费力气,姜沛的私宅是锦衣卫查抄的,锦衣卫是皇上的地盘,但那可是姜嵩,圣眷优隆,近来皇上瞧着也丝毫没有要动姜家的意思。

他沉着脸思衬了片刻,想好了上表的折子该如何写,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未有丝毫犹豫。

姜沛巨贪的消息没过多久就在朝廷六部走了一遭,那封折子经由重重审核递交到中书门下,引起一片震动。

刑部查处贪墨的折子并不少见,令人讶异的姜沛这个人和里头的数额,心中有些计较的人都能够品出几分微妙。

姜家这尊庞然大物,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姜沛遭了查处这一桩事就足够让人细品了。

与朝堂上的官员不同,市井间的百姓的议论却没有想得那样深远。

“唉,听说了吗?之前那个打死京官,强抢官眷的姜沛姜三公子被抓进大牢了。”

“什么?因为什么事儿被抓进去的?他不是皇上的小舅子么?还有人敢抓他?”

“嗨,还能有什么事儿?贪呐,你是不知道,那日官兵抄他的宅子的时候,运的那一箱一箱的银子,几个屋子都放不下。”

“原来如此……你说起贪官我想起来了,约莫两个月前我在醉仙楼里吃酒,遇上一个贪官收受贿赂被督察院的大人抓个正着,被官兵抓走的时候那人还说自己的姐姐是宫中的淑妃娘娘,可不就是他么?”

“什么?竟有此事?说起来这姜公子好像确实是两个来月前被停职的,可他不是说公主殿下为了姘头替了他的位置吗?”

“害,这事儿你还真信?无凭无据的我一早就觉得蹊跷,公主殿下住在宫里头,有皇上和太后娘娘看着,哪能真的跟什么外男暗通款曲?”

“照你这样一说,那个项公子还真是冤枉,平白被泼了一桶脏水。”

“这姜沛真不是东西,前阵子不是还有人告他侵占良田……”

京城北巷中的一家蝇头小面摊中,项斯远听着耳畔不绝于耳的议论,埋头吃完碗中的阳春面,在桌面上放下两块铜板。

五城兵马司衙门就在身后不远的地方,今日是他第一日上值,一场绵绵春雨才刚下罢,高天之上日光暖洋洋洒下来。

杨柳春风吹面不寒,天日渐暖起来了,他心中也仿佛清风拂过,十分怡然,收起油纸伞,缓步朝那衙门走去。

于此同时的宫中,卫瑜正去往乾元殿的路上。

春日里容易贪睡,她时常睡到日上三杆才起身,屡次误了早上肠胃闹不适,成帝知道她不知何时染上这恶习,天天让她去陪吃早膳。

吃完早膳就赶到御苑中跑马,总说终归她闲不住,不如找点事情做。

大概是她看宫里宫外太闹腾了。

但她确实有一些不太对劲,不仅贪睡,精神也不大好,终日昏昏沉沉的,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来,她也正怀疑是不是太久没活动,跑马精神精神也好。

太后说她在宫中闷久了,让成帝得了空带到行宫去玩几天。

春郊的日子快到了,成帝喜欢打猎,每年四季都会带上亲近的官员外出行郊,白日纵马烧烤,晚上就在棹北行宫泡泡汤池。

卫瑜从前最期待的就是每季行郊,如今她虽依然喜欢打猎,但棹北行宫那地方却是不想再去了。

“娘娘还是请回吧,皇上是不会见您的。”

才刚迈进乾元殿门口,卫瑜便瞧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等在寝宫前。

又是她,她最近怎么老在乾元殿前见到淑妃?真是够晦气的。

淑妃碰了李德海的软钉子,却丝毫不见气馁,也不生气。她满脸都写着紧张急切,抓着李德海只道:“劳烦公公再通传一声吧,本宫真有要事要见陛下。”

李德海劝道:“娘娘求的事,皇上已经知道了,皇上说了不见娘娘,这意思娘娘还不明白吗?”

淑妃心急如焚,“本宫知道,可如今本宫的弟弟尚在狱中,叫本宫如何安心?李公公,还是劳烦您再通传一声吧。”

淑妃惯来嚣张跋扈,何时干过这样低声下气的事?

但她此时也顾不上什么尊贵体面那许多了,姜沛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从小锦衣玉食没受过一点苦,如今身陷囹圄生死未定,还不知受了多少折磨。

她这两日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每日都到乾元殿来蹲守,可惜成帝没有一次答应见她。

李德海一叹,“娘娘怎么就不明白呢?姜三公子正在风口浪尖上,皇上就是想帮也得顾忌着朝臣的怒火啊。娘娘这时候闹开,惹了皇上心烦,岂不更置姜三公子于险境中?”

“李公公……”

“殿下您来了……”李德海远远瞧见卫瑜款步走来,脸色一变,不复方才情理不同的模样,笑成了一朵花儿,“皇上正等着您呢,早晨做了你爱吃的血燕玫瑰奶羹,热腾腾现在吃正合适呢。”

卫瑜笑盈盈地道:“父皇可起了?本宫能用上饭了没有?”

“哎呦,正等着殿下呢……”

两人亲亲热热说着话,将淑妃晾在一旁,仿佛全然忘了旁边还有这么个人。

淑妃恨得咬牙切齿,冷眼瞧着他们谈笑,目光落到卫瑜身上,有难以掩饰的狠厉。

卫瑜同李德海寒暄完一阵,转头一看淑妃在原地不肯离开,勾唇一笑道:“淑妃娘娘还在呢?”

淑妃咬牙冷笑了声,“公主都还在,本宫怎么能走?”

上回乾元殿前相见时她正春风得意,尚且斗嘴斗不过卫瑜,这回就更不必说了。

卫瑜一笑,“娘娘别白费力气了,姜三公子如今可是朝中的名人儿,徇私的事父皇可干不出来。不如早早伏法,否则说不得会不会连累娘娘呢。”

淑妃深吸一口气,眼神愈发阴沉,语气却出奇平静地道:“是你。”

“娘娘可别胡说,三公子自己行为不端,为害朝野,遭了查出理所应当,与本宫有何干系?”卫瑜捂嘴一笑,说出来的话却含了几分正经。

身正不怕影子斜,姜沛此番获罪虽然是她动的手,但归根结底还是他自己行为不端,才能让她有这个机会。

淑妃却全然听不进去,他们是姜家为大殷立下累世功勋,手持丹书铁卷,死了不知道多少先辈,如今他们这些后代享受一些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即便真的收些钱财又如何?

至于这些民脂民膏底下有多少百姓被弄得家破人亡,她管不着也不想管,一群蝼蚁的性命何足挂齿?为这群人将她的亲弟弟下狱,岂非荒唐吗?

她深深呼出一口气,闭了闭眼睛,看着卫瑜,语气阴沉地说道:“这笔账,本宫记下了。”

卫瑜丝毫不惧怕她的威胁,寸步不让地道:“本宫恭候!”

李德海见她们打完了嘴仗,笑眯眯地迎上来,“殿下说了这会子话,口渴了吧?待会多喝碗豆浆解解渴……”

淑妃的求情也好,姜家的威慑也罢,都没能阻挡弹劾的奏章雪花片一般飞到成帝的案桌之上。

大殷对贪墨之事向来深恶痛绝,前朝武帝时期对贪墨刑罚极重,受贿数额超过五十两便可判死刑,本朝虽然放开了许多,但是武帝遗风犹在,对贪官污吏容忍度极低。

这些年姜家在朝中赫赫扬扬,仗着圣眷优隆干了不少荒唐事,朝臣不是瞎子,都看在眼里,只不过碍于姜家的权势敢怒不敢言罢了。

这回姜沛查出如此巨贪,再加上前阵子他因林远之事本就挑起不少清流文官的怒火,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朝堂是没有刀剑的战场,刀光剑影杀人不见血。此事不仅仅是姜沛自己身陷其中,连姜府乃至于姜嵩都深受其累,弹劾的缘由五花八门,无需罗织就有一大堆现成可用。

姜沛自己千夫所指也就罢了,姜嵩也难免落得一个管家不严,纵容子行凶的罪名。

然而面对朝臣的滔天怒火,成帝的态度却始终含糊,孟尚书上呈的要求处决姜沛的折子至今还留中不发。

在这种时候,他态度越是不明,朝臣的怒气就会愈发汹涌,弹劾的折子也就会来得更加疯狂。

处决已经不算重判了,成帝尚且还如此包庇,怎么能不叫清流寒心?

这些境况都在卫瑜的计划之中。

当日她特意嘱咐孟澈把姜沛这些年能找到的罪证都整理成册,送往御史台先挑起御史台的怒火,再将姜沛巨贪之事当众查处,通晓六部,目的就是要如此庞大的规模的弹劾。

她父皇决意包庇姜家,姜沛这一案中,姜家其实还是其次,真正要对付的是她的父皇。

是以姜沛的事只上报寻常一衙一部根本没用,不管是锦衣卫还是刑部,只要成帝一开口,此事都会如同周氏上告大理寺一般,落得个无疾而终的结果。

只有发动众怒,把成帝架起来,让他退无可退,才能有一线希望能撕开姜家这个口子。

然而卫瑜此番谋算的最终目的,还不仅限于此。

她笑盈盈地同李德海谈笑着,迈进了乾元殿的大门。

好戏才刚刚开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