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望阙台 > 第一卷 第十九章 贤妃

望阙台 第一卷 第十九章 贤妃

作者:冬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卫瑜绕过御花园又走了一段距离,越走景色越变得萧瑟,花草横枝倚斜,遍地落花枝叶,混着春雨沤成一滩一滩的花肥。

石砖地面也变得陈旧开裂,缝隙间积满尘土,青苔拾阶而上,到处呈现出一片缺少打理的陈旧荒芜。

卫瑜来到永福宫前,仰头瞧了一眼掉漆的匾额和紧闭的漆皮开裂宫门,甚至有些怀疑自己走错了。

贤妃再怎么说也是堂堂四妃,寝宫竟然也破败至此。

卫瑜扭头一眼,立即有宫人会意上前扣动宫门。

扣了半晌,门内才迟迟传出一道犹疑的女声:“谁啊?”

抠门的小内监应道:“昭阳公主殿下驾到,听说娘娘病了,前来探望娘娘。”

贤妃生性淡泊不好争抢,一向避居,与含章殿从无交集,卫瑜知道贸然上门必然叫人惊讶,也不惊讶,只安静地站在原地等着。

门这才吱呀一声打开。

一名丁香色宫装,头梳垂鬟的宫人站在门槛之内瞧着她们,神色惊疑。

见真是昭阳公主亲临,赶忙蹲身行了个礼,“奴婢永福宫一等宫女皎月,拜见公主殿下。”

一等宫女是宫女中最高的品阶,都是负责近身伺候的,偌大一个永福宫,竟然要一等宫女亲自开大门。

卫瑜压下心中的讶异,缓声问道:“我听闻你们娘娘病了,过来瞧瞧,娘娘可还好?”

闻言,那名叫皎月的宫女也顾不上讶异了,眼圈一红,摇头道:“多谢公主体恤,公主进来瞧瞧就知道了。”

卫瑜心里一沉,看来贤妃的病情不太乐观。

等到真的迈进永福宫,卫瑜对贤妃的境况又有了新的的认知。

整个宫殿内房屋破旧,檐梁掉漆,虽是春日,却是一派暮气沉沉的萧瑟气息,连屋前种的几株秋海棠也是恹恹,瞧着甚是凄凉。

四处空空荡荡,不仅不见宫人,连一些常有的布置也看不到,瞧着并不是妃位该有的规制。

卫瑜跟着那宫人走进贤妃寝宫,屋内门窗紧闭,闷得吓人,却不见贤妃的影子。

她不适地用帕子捂住口鼻,才发现了不对劲,“贤妃娘娘呢?这屋子怎么空荡荡的?其他宫人哪里去了?”

皎月一言不发,垂着头掀开碧纱橱后厚重的绸帘,语气恭顺又心酸,“殿下,我们娘娘就在这儿呢。”

卫瑜探头一瞧梨花木架子床上躺着的女子,只见她素服披发,人瘦的见骨,眼窝深陷,面色蜡黄,颊边两团发紫的潮红,额头满是汗水,已经烧得不省人事。

至于一张脸,确实她记忆中的模样,贤妃淡泊避世,但却是卫瑜在京三年,难得雪中送炭,让她感到一丝温暖的人。

皎月紧跟着补充道:“娘娘病后,淑妃说病中不宜人多,将宫人们都撵走了。如今永福宫只剩下奴婢及一个干粗活的小太监夏喜,被奴婢遣去请太医了。”

卫瑜只觉得一股无名火直涌上心头,扭头问皎月,“怎么都病成这样了才想着请太医?早干什么去了?”

皎月摇摇头,哽咽道:“怎么没请?这些天奴婢同夏喜去了太医院不知道多少次,每回都说腾不出人手,奴婢一打听才知道,是淑妃娘娘吩咐了,说我们娘娘惯来愿意装病,不许太医来永福宫诊治。”

卫瑜一听,心中的火气越发上窜,她平日里有皇上和太后护着,只知道淑妃跋扈,却不知道她手底下其他妃嫔过得竟然是这样的日子。

这根本就是冲着要贤妃的命去的。

“这个毒妇!”她禁不住怒骂一声,胸口气得发闷,扯下腰间的公主令牌扔给站在不远处的内监,咬牙道:“去,把冯院正请来,就说是本宫的让她来给贤妃娘娘医治!”

“遵命!”内监接过令牌,急忙往外走去。

皎月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捂住嘴哭着边磕头边道:“多谢殿下恩典!多谢殿下恩典!”

冯院正平时只为太后诊脉,医术高明,有他在,贤妃娘娘一定有救了!

含章殿与永福宫素无交集,她怎么也想不到竟是这位公主施以援手,难道是上天垂怜她们娘娘了么?

卫瑜亲手将她扶了起来,沉着脸道:“你不必谢我,延医问药本是人之常理,你们娘娘不该受此折磨。”

话音刚落,床上的淑妃爆开了一顿剧烈的咳嗽,那架势简直像要把心都给呕出来。

皎月忙扑过去,给淑妃喂水拍背顺气一通忙活。

卫瑜阴沉着脸,暗自思索:贤妃与淑妃同属四妃之一,是如今后宫中位份最高的妃嫔,两人本该分管宫权,但姜家势大,淑妃跋扈,贤妃为求自保不得不避其锋芒。

如今宫中唯有贤妃是从成帝潜邸时期的老人了,连淑妃都是卫瑜母后去世之后才被采选进宫的。

论起资历,没有人比得上贤妃,淑妃恐怕就是因为这个才想置她于死地,除掉了她,宫中就再没有人能与她争抢皇后的位置了。

但着不过是白日做梦,前世淑妃在五年之后被顾嘉清亲手斩杀,至死都没有登上后位。

卫瑜咬紧了牙关,她折腾了这许多,害人害己一场空,可怜了其中不知道有多少人遭她毒手。

有公主的手令,冯院正很快便来了。

他背着药箱脚步匆匆地赶进来,正要蹲身行礼。

卫瑜拦下来,急声道:“给娘娘看病要紧,不要在乎这些虚礼了!”

冯院正急忙应声,放下药箱取出绢帕,望闻问切一套流程恍如行云流水。

切完脉,他的脸色十分沉重,“贤妃娘娘这病非同小可,咳血、发热、盗汗、食不下咽、人事不省,若是再拖下去必成大患,就是保住了命,也一定落下病根。”

卫瑜蓦地想起前世,贤妃是因为肺疾撒手人寰的,据说她的肺疾是陈年老病的病根儿,治是治不好的,怕就是这一回的缘故。

皎月一听如此严重,登时脸色煞白,踉跄着后退了一步,抓住冯院正的袖子,也顾不上体面,连声哀求:“太医,求太医救救我们娘娘!!”

冯院正见她这样,急忙安抚道:“姑娘不必担心,娘娘的病虽然凶险,但幸好殿下来得及时,待老朽开个方子喝上几剂,好生疗养可保性命无虞,只是切记切记,往后不可多思劳累。”

冯院正医术高明,方子也开得迅速,卫瑜又叫来方才请太医的小太监拿着方子去抓药,看着皎月熬完给贤妃灌下去。

不愧是太医院的圣手,一碗汤药灌下去,贤妃的情况已是稳定许多,也不咳得那样厉害。

冯院正见她急症已退,往后就是慢慢将养的功夫,嘱咐完一通相关事宜后便提起药箱跟卫瑜请辞。

卫瑜点点头,使唤拂晓亲自将他送出门去。

这一趟折腾下来已有一个多时辰,她又瞧了瞧贤妃的状况,见她脸色似乎好了一些,心里大松了一口气。

前世她与淑妃见面的次数不多,但每次见面都是救她与水火的关键时期。

在京中那几年不管元帝还是姜家抑或是朝中众多势力,都视她为掌中钉。

其实也难怪,若是她是元帝,有个手握十万兵符的前朝公主长居京中,晚上也必不能酣睡,所以那几年中,她遭遇的暗算与刺杀多如牛毛,几乎等同家常。

早晨还和她亲切谈笑的人,晚上可能对她痛下杀手,从前对她殷殷教导,对她和蔼可亲的大臣夫子,可能在朝堂言辞如刀,步步紧逼,人心之易变,超出了她此生的全部想象。

几番深陷险境之时,是贤妃暗中施以援手助她脱险,她见到贤妃时,她已经是一幅油尽灯枯的样子,瞧她的眼神却永远温和柔婉,恍如在看自己的女儿。

她不知道这个牵扯不深的庶母为何要帮她,但京中那几年几乎要磨光了她对人的信任,是贤妃在暗夜中给了她一缕微光,让她不至于无限滑落沉沦。

这份情分她铭记在心,上辈子是贤妃帮她,这辈子她既然已经重生而来,她必不会放任淑妃再继续欺侮她。

天渐晚,卫瑜想起晚上还要陪太后用晚膳,不能再久留。

只能招手将皎月唤来,嘱咐道:“后边娘娘若还有异常,你便即刻拿着这个令牌去找冯院正,该吃药吃药,该看诊看诊,不可延误娘娘病情。”

她将令牌交到皎月手中,又道:“稍后我会遣些人过来给你做个帮手,若还有人刁难,只管到含章殿来找我,一切以娘娘的身体为先。”

皎月今日已被她各种行为弄得麻木了,她猜不透这位公主的用意,只能认为她为人是面冷心热,那些骄纵任性其实都是做给人看的,内里其实是幅菩萨心肠。

她也在想不出该如何谢恩才显诚恳,蹲身深深行了一礼,郑重地说道:“奴婢晓得了。”

卫瑜点点头,起身带着宫人离开。

屋子里顿时一空,只留皎月握着手中沉甸甸的令牌,眼睛瞧着她离开的方向发怔。

……

是值夜半,月上中天。

贤妃从昏睡中缓缓转醒,闷痛了多日的胸口竟然好转了许多,头也不似睡前那般疼痛欲裂,她清咳了一声,惊醒了睡在脚踏边守夜的皎月。

皎月扑到她床前,高兴得直掉眼泪,“娘娘终于醒了,您都睡了整整两天了。”

贤妃这才发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药香,窗边小案上还搁着空药碗。

她瞧着那碗,用嘶哑的嗓音问:“这药,哪里来的?”

她这病已经有十来日,淑妃得知此事特意下令不许她延医问药,硬生生把她从小病拖成了大病,想要拖死她,怎么会轻易松口?

“是昭阳公主,”皎月掏出卫瑜交给她的令牌,将事情的始末细说了一番。

贤妃一怔,昭阳公主与她素无交集,怎么会突然想起要帮她?

皎月见昏睡多日的主子终于醒了,又开心又悲哀,一气儿将这两天中淑妃的恶行一五一十地哭诉了出来。

贤妃静静地听着,手悄没声地攥紧,素来温和悠远,仿佛不沾俗尘的眼眸逐渐发冷。

淑妃……这笔帐,她绝不会就这样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