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望阙台 > 第一卷 第十四章 闹剧之后

望阙台 第一卷 第十四章 闹剧之后

作者:冬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狰狞威武的丈高黑漆衙门轰然关闭,只留下门外一脸茫然惊惧的百姓。

衙役见场面已经平息,收起长刀默默退走。百姓依然没有散去,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质疑声在众人的对视之间流传开来。

衙门内,周氏仍伏趴在刑凳上,她的丫鬟已扑倒到她身上去,脱下外衣盖住她的伤处,边哭边一叠声问她如何。

郑骁面无表情地瞧着这两主仆,忽地扭头冲身后下属吩咐道:“把人扶到后院的厢房中去,再去寻个女医来瞧瞧。”

他身后的几名主簿连声道“是”,忙带着几名衙役抬着周氏离开来大堂。

人渐渐都散去了,只余公堂之上,默然立于那块“正大光明”大匾之下的张庸,脸色却是沉得能滴出水来。

郑骁冷哼一声,骂道:“糊涂!妇人之仁!”

他背过手,冷笑道:“张庸,你为官十几载不是个年轻人了,应当知道做事的分寸,为逞一时意气搏个好名声如此作为,有失为官格调。”

张庸猛地抬起头,眼睛充血,脖颈上青筋暴起,“我不是为了沽名钓誉!”

今日此举,他没有半点名利之心。

“那就更愚不可及!”郑骁闻言,更着了恼,他一甩手指着堂后存放案宗的那间屋子,嘴唇颤抖,半天说不出话。

“你……”他“你”了半天,放下手,转而指向张庸,怒骂道:“你不是不知道内情的愣头青,真以为受理此案是伸张正义?”

语气间竟然也透露出几分无可奈何。

“那我该如何?!”张庸愈发怒红了脸,“这里是大理寺!平决讼狱、清断奸邪岂非你我为官本分?找上门的冤案畏惧权势退避不理,对得起自己身上这身官袍吗?!”

“受理了然后呢?你能处置姜沛吗?把那个无辜妇人打残,拿来姜沛不痛不痒审两句,收几天监,再让姜府的人大摇大摆把他领回去?!”郑骁怒骂道。

张庸脑中一热,“为何大人笃定这回一定得放人?!闹得这样大,说不准能惊动御史台呢!”

他热血上起头来,愈发口不择言,指着郑骁骂道:“郑大人如此贪生怕死,是也惧怕权贵软了骨头吗?”

举凡清流文官,无不以攀附阿谀权贵为耻,张庸这指责可真是不可谓不严重了。

饶是郑骁这样百炼成刚的官场老人,也不由得勃然大怒,“你放肆!”

张庸声音一窒,也知道自己的话说得有些过了,但却实在压不下心里的火,怎么也不肯开口服软。

此时,一名黑衣小役地从一旁冒出来,瑟瑟发抖地说道:“少卿大人,姜家来了人,说姜沛听闻自己的外室逃到了大理寺中,请大人把人交还。”

当时围观的人群之中混进了姜府的人,瞧着事态不对便早早跑回姜府通风报信。

因为大理寺素来与姜府不对付,姜三又怕父亲责骂,一直只在暗中观察,如今眼见大理寺松口,似乎有向着姜家的趋势,便迅速派遣人来探探口风。

“恬不知耻!!让他滚!!!”张庸本来心里正憋火,愈发大发雷霆。

周氏好歹是林远的正妻,那可是堂堂七品官眷,被姜三强掳去当了外室也就罢了,他还敢光明正大到大理寺来要人!把大理寺当成什么地方了?!他怎么敢!

郑骁的脸色也不太好看,朝中寒门清流同气连枝,林远遭此羞辱,他这个大理寺少卿也面上无光。

今日周氏闹了这样一遭,若再落到姜三手上,不知道怎么生不如死。

但他究竟不是张庸那个暴碳脾气,多少存了几分理智,深吸一口气,冷声道:“既是外室,可有官府的卖身文书?让他们拿文书来领人!”

衙役一叠声应了几句“是”。

平白吃了顿挂落,他心里也觉得晦气,但谁叫他遇上上峰吵架这样千载难逢的时机,当了出气筒也自能自认倒霉。

张庸发完火,仍然觉得心里憋闷得难受。

但怒火已然平复了许多,神智也回了笼,知道此事不能全怪郑骁。

他叹口气,正正经经行个礼,道:“我一时激动说错了话,请大人不要见怪。”

郑骁并非是个小气的人,没真的记恨他,摇摇头道:“你也是一腔公心,谈不上对错,只是此案只能到此为止,即便你真的审了也是白费功夫,不要多此一举。”

张庸实在很是不解,“文死谏,武死战”,古来清流文官与勋贵是天生对立的阵营,尤其近几年来朝中党争严重,清流与勋贵世家斗得像乌眼鸡。

姜嵩勋贵出身,在朝中也只执掌兵部军政,按理说手还伸不到刑部和大理寺这些地方,怎么上头对姜府还如此讳莫如深?

郑骁瞧了他一眼,轻声道:“你可知姜家背后是谁?”

姜家功勋卓著,在朝廷已然如日中天,如此显赫背后竟还能有人?张庸皱眉思索道:“淑妃娘娘?”

郑骁摇头,“淑妃娘娘多年无宠,姜府与她谁是倚仗还不好说,护着姜家的人,是……”

他是眼睛定定地瞧着张庸,朝皇城的方向拱了拱拳。

……

府衙后院的厢房之中,女医方才给周氏处理完伤口,收拾好药箱,嘱咐完忌口上药等事务退了出去。

因为伤在背脊及双腿之上,周氏也不方便躺。

才上过药,她上身只盖了被褥,白皙纤细的背脊半露,除了板子打出来的瘀伤破口,身上竟还遍布数不清的青紫痕迹,鞭痕红肿,零零星星,可怜中又透露些许暧昧狎昵。

周氏伏趴在床上,脸色惨白,一双眼睛疲惫而空洞,恍如一尊玉雕,仿佛已经失去了生命,没有半点活气。

“夫人,我们往后可怎么办啊?”丫鬟碧儿的嗓子已经哭哑了。

林府没了,黄州也回不去,她们两个女子无依无靠,身无分文就不说了,今日闹这一出,在姜三那个畜生那里走漏了行踪,他是一定不会放过她们的。

这些天周氏受的折磨不少,谁知道他还在多少腌臜手段在等着她们呢?

周氏毫无反应,她的脑袋已经是一片空白,心里憋着的那股气从堂审结束的那一刻就散了。

她捏紧了拳头,喉头发紧,想哭又想笑。

是她太愚蠢,蠢到以为拼上性命就可以让姜三身败名裂,蠢到以为一个无权无势的寡妇能对抗姜府那样的权贵。

可她能如何?她实在是忍不下去了,甚至打她被关进那个院子开始,她就没有一刻不想着和姜三同归于尽。

她的人生已经毁了,如今活着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姜三身败名裂。

她想起林远,她的丈夫,他面目模糊的死状这些天在一直在她的脑海里反复出现。

为人温润敦厚,与人为善,他们出身黄州农户,家住对门,他比她大了六岁,从小就照顾她,是一个极好极好的人。

他是个读书人,十几岁中了秀才,在乡里大为扬名。

十余年寒窗苦读,她陪着他从举人到进士一路熬过来,终于熬到入朝为官,他们是京中最普通的一对夫妻,日子富足而平静,三餐四季,岁月静好。

如果不是姜三,他们应该会这样平静到老,偶尔拌拌嘴,但大多时候都相敬如宾,到了儿孙绕膝,垂垂老矣的时候,有一个人先走几步,最后再葬到同一块墓地里。

这样的平静结束在她同林远的一次外出踏青,她被风吹起了遮脸的幕帘,偶然被姜三看见,然后噩梦便开始了。

姜三从此不仅屡次骚扰她,还让人在朝中处处为难林远,家里三番五次遭贼,每日都有姜府的人在巷口徘徊。

她门都不敢再出,官不知道报了多少遍,衙门一看事关姜府,不是再三搪塞就是直接闭门不见。

林远安抚她,说这是天子脚下,即便是姜家也不敢妄动,她信了。

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姜三行事远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加狠毒。

林远出事的那一天,是个很寻常的日子,与以往的任何一天并无不同,出事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在念叨着家乡的鲈鱼汤。

她特地嘱咐厨房赶早市买最新鲜的鲈鱼,自己亲手从早晨开始炖上,可那一天她从早晨等到了深夜,只等到他面目模糊的尸身。

他脸部淤肿,浑身鲜血,刀口割在右脖颈处。

第二天,姜三带着大批家丁找上门来,她悄无声息地被带进了姜三的私宅中。

杀死这样的一个人很简单,一帮地痞一把刀,不过片刻就足够了。

多么讽刺啊?皇城根底,天子脚下,在离他一心效忠的皇上那么近的地方,死得如此轻而易举。

她被关在那条杏花胡同里,过得生不如死,连他的后事是如何办完的都不知道。

后来听说,是他在京中的同门好友为他收敛了尸身,告知了远在黄州的林家人过来办了后事,她无颜面对林家人,仍旧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报仇。

她不能就这样算了,即便死,她也一定要拉着姜三一起下地狱!

“等着吧,那位贵人会帮我们的。”她脑袋里来回思索着这些天发生的一切。

虽然她不知道为何孟家为何会知道她这样的小人物,也不知道里头的水有多深,但既然找了她,事情还没成,一定不会轻易放弃她这枚棋子。

至于事成之后会是什么下场,她不在乎。

她看一看碧儿哭得红肿的眼睛,慨然道:“这段时间苦了你了,回去之后我想个法子销了你的奴籍,往后不跟着我,好好过日子去吧。”

碧儿听她话说得丧气,不禁红了眼眶,又气又急,“夫人待我不薄,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抛下夫人,那我成什么人了?夫人赶我我也不走!”

话音才落,便听得外头传来叩门声,一个婉转的女子嗓音在门外响起,“林夫人,我来接您回府,您方便吗?”

这嗓音对主仆两个不能更熟悉,正是那位贵人身边的南月姑娘。

周氏干枯的嘴唇微动,“瞧,这不就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