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旅明 > 第720节 鲠骨

旅明 第720节 鲠骨

作者:素罗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是夜,迁西县城火光冲天,百里外可闻。

察觉中计的满骑,第一时间往城外逃窜。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什么埋伏了,全体上马大开四门夺命而出再磨蹭几分钟,不用埋伏也会变成大漠烤肉。

仓惶出城的骑兵随即遭到了子弹问候。

明亮的火光给阻击者提供了优良的视野。衣冠不整,皮肤被烈火烧得鲜血淋漓的逃命者,自出城那一刻就开始不停倒毙。

生死瞬间,亡命者丝毫不顾同伴,纷纷低头伏身,拼命打马,试图冲乱对手的阵型,为自己闯出一条生路。

就在这时,提前埋在城墙下的火药终于被引爆了。夯土夹砖的城墙,发出轰隆隆的倒塌声。怪响犹如巨兽奔腾,令亡命者心丧胆裂。

没过多久,迁西这个原本可以屯兵驻守的据点,就被刻意炸成了一座残破废墟。

最终,在烈火和枪弹夹击下,夜袭一战,额驸扬古利仅带三百骑逃出生天。

匪夷所思的下马威,令尚在三屯营坐镇的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大为吃惊。

一千多精锐骑兵的损失,穿着蓝色对襟短褂,使用锐利火枪的对手阿济格得知详情后,一股久违的、似曾相识的诡异感涌上了心头。

上一次有过这种感觉后,明人的京城堆了个京观出来。

警戒心爆表的阿济格,当即开始调整战略。

总数上万的蒙八旗骑兵,被抽调到了燕山走廊东端。紧接着,阿济格下令,后续入关的步兵,也全部自三屯营向东,总数不少于两万。

和想象中不一样的是,其实兴旺于白山黑水间的满族,并不是游牧民族,而是渔猎民族。之后被努尔哈赤统一成后金政权后,控制区扩大,旗丁有了奴隶和包衣,满族才转化成了半农耕半渔猎民族。

一直以来,后金的作战模式,其实并不以骑兵为主。其兵力构成,大部分是步兵,或者说,是骑马步兵。

至于军力构成中的纯骑兵缺额,则由蒙古八旗来填补。

以此次入关的十二万人为例。这其中,蒙八旗出了三万骑兵,满族骑兵则只有一万人。剩余的八万,全是旗丁步卒。

通常情况下,如果在关外和关宁军堡垒作战,根本不会有这么高比例的骑兵,步卒里也会出现大量只负责后勤的辅兵。

但是入关抢劫的队伍不一样。不但骑兵比例增加,而且步卒都是可以上阵的旗丁,没有辅兵。

至于缺失的后勤问题.入关前大家推的是空荡荡的小车,入关后,运输任务会交给劫掠来的明国百姓承担。

从比例就可以看出,阿济格这次是下定决心要打高端局。他在原本议定的两万军马基础上,额外抽调了一万蒙八旗骑兵。这就是极度重视了。

要知道,现在每往走廊东端多调一个兵,接下来走廊西端的环京大抢劫行动,就少一个兵多抽调一万骑兵,就代表着少抢劫很多村落,财富和人口。

然而额驸扬古利的遭遇,令阿济格嗅到了危险。他现在对防守后路的重视,已经和进攻相等。

抽调出来东进的兵马,依旧是扬古利主持。因为另一位郡王阿巴泰性如烈火,进攻有余守成不足,由他去主持后路怕是会出问题。

迁西夜火两天后,乌云一般的骑兵,再次从燕山走廊东端涌将出来。这一次,数量上万的蒙古骑兵没有停留,出现后便分成几股大队,向东南西几个方向散去。

而后续由扬古利率领的两万步卒,出了山口后,并没有贸然前进,只是就地扎营,静等侦骑线报。

这一次,由于蒙古鞑子只管探路不管其余,所以信息终于更新,源源不断传到了后方。

首先,往东边的一股斥候,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跑完了百多里路。这股骑兵在第二天,就望见了大海,逼近了山海关。

这个位置,不出所料,蒙古人遭到了隶属关宁军的骑兵攻击。探路的蒙古人倒也没什么战意,了解完情况转身就走。

往西南方向的斥候大队,遭遇和前者大致一样。只不过,这一股人马,路过了几座城池。

令蒙古人惊讶的是,沿途包括永平府城、卢龙县城、滦州城、乐亭县城在内的四座城池,统统已经变成废墟。和迁西县城一样,这几座城都过了火,连城墙都被烧酥了,已经无法做为防守支撑点使用。

另外,沿途的村落,业已化为灰烬,村民亦是不见踪影。四郊可以用来做马料的麦田,不管成熟与否,统统变成了焦炭。

从未见过这种狠辣景象的蒙古人,心下发毛,急忙回返禀报。

在情报方面有大收获的,是南下查探的两股人。

他们其中一股,在迁西以南,卢龙以西的滦河河湾处,望见了一处线条古怪的堡城。其上的旗号是永平副将李、春雷营。

靠近侦查的蒙古人,随即遭到了骑兵驱赶。挨了枪子的蒙古人当即按照事前规划,四散撤退。而混在队伍里的少数满族骑兵,当即从蓝色对襟短褂和枪声认出了对手的身份:之前的夜袭者。

永平副将李继春的大名,以最快的速度报备去了后方。

最后一股大约有两千的蒙八旗,自出发以来就一直南下,沿途没有停留。终于,这股蒙古鞑子,在滦州西南古冶(唐山)境内,遭遇了假想敌:飞虎营正规官兵。

当其时,蒙古人第一眼看到的,是被几百名骑兵护送南下的大队明人。而当蒙古人试探性进攻后,很快被远距离鸣枪驱逐。

考虑到对手有累赘,带队的蒙古佐领这一次并没有撤退,而是分兵,打算对移民队伍展开轮番冲击,寻找对方破绽。不料,主意刚下定,仅过了一柱香功夫,左右翼同时发现了对方增援的骑兵。

这是蒙古人第一次见到大燕国的正规骑兵:没有人着甲,统一着黄色对襟军服,及膝马靴,细刃马刀。

搭眼一扫,且不说战斗力如何,单就装备方面,穿着件破皮甲,拎着把破刀的蒙古人,无疑是丐版的.他们的对手不但配备双马,每匹马身上都倒插着两把骑枪。

见援兵到来,蒙古佐领立即率队撤退。

燕骑这边也没有追逐,仿佛有默契一般,双方一触即分。

这之后,蒙古人掉头回返,飞虎营骑兵则是继续沿着唐山一线往后方疏散民众。

当天夜里,特意赶到扬古利大营坐镇的阿济格,终于亲手在地图上标记了所有收集到的信息。

扔下笔的那一刻,时年三十一岁,正值军人武勇巅峰的阿济格,突然有一种冲动:现在就带大军回盛京。然而这个念头只在脑中存留了短短一瞬,阿济格就摇头失笑了。

走?怎么走?推着空荡荡的小车,啃树皮回去吗?

对于后金这个抢劫团伙来说,其大军入关看似威风八面,但所有的威望,都是建立在有足够收获的基础上的。

上一次入关,虽说丢下了不少嫡系人马的性命,但好歹抢劫到了足够的财富,安抚了部众和蒙古人,这才有了这一次的重复。

一旦这次入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之前纠集起来的创业团队,顷刻间就要四分五裂。

好处丢了,威望也就不存在了。别的不说,有奶便是娘的蒙古人,分分钟就会抛弃新成立的大清政权。

好不容易被压制下来的蒙古林丹汗、朝鲜国王、关宁军阀等势力,也一定会蠢蠢欲动。大清周边的战略态势,又将重回险恶。

最后,是现实问题:入关抢劫是有成本的。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嚼,这些前期投资,都要从富硕的明国补回来。

现在就走,一无所获,别说部众和家中老小不答应,怕是半路就有旗丁要被饿死。他阿济格即便有命回去,崇德皇帝迫于压力,也一定会砍了他的脑袋来安抚大众。

深吸一口气,阿济格压下了方才那一瞬间的本能,伸出手指在唐山画了一条横线:“一架都不愿打,这是拼了命也不让咱们有收成啊!”

“是。”额驸扬古利一只胳膊缠着绷带,另一只手扭了扭煤油灯上的旋钮,让亮光更加强烈一些。随后,他的手指也缓缓划过了那条线:“姓曹的手段快,迁民至此,咱们追不上了。”

阿济格把臂长叹一声:“东三府撤空了人,烧光了城,这是再不把崇祯放眼里了啊!”

烧城迁民,姓曹的做法其实和阿济格们本质上没什么不同。只不过姓曹的做的更绝,连适合防守的城池都破坏掉了。

这样一来,摆明姓曹的和崇祯翻脸了。扬古利这帮人都是高层人物,自然知道,从今以后,他们这边再也没办法挑拨、借助崇祯来打压曹氏了。

然而事到如今,那些后续的事情,已经不是阿济格们现在需要考虑的了。

眼下有更加火烧眉毛的事情。

下一刻,同样深吸一口气,扬古利有点头痛地问道:“要不,我就带兵扎住山口?”

阿济格斩钉截铁地摇头:“不行。”

截止现在,当所有信息收集完毕后,两个入关大军的最高层,发现所要面对的局面极其险恶。

整个河北局势,就像一个哑铃。

以京城为圆心的平原,是哑铃左边。现如今,入关清兵正在全力攻打遵化。拿下遵化,就能突入京城。

而哑铃右边的平原,现在已经被某曹派出来的人手坚壁清野。这就导致扬古利原本的战略还没实施就破产了:没有了村落和明人,就没有了免费劳力,就没有了财富和粮草。甚至,连可以做马料的庄稼都没有了。

其次,所有唐山以北的城池被焚毁后,清军原本的驻点据守,层层后撤的战略也就完蛋了。

这就是扬古利意图死守走廊东口的原因:他没有在平原上拖延曹氏兵马的信心。

但主帅阿济格第一时间拒绝了这个缩头战略。

原因很简单:预警时间不够,缺乏战略纵深。

燕山走廊东端的山口,距离哑铃正中的三屯营,只有三十里路。如果对手大军突然间出现在山口并展开突击,同样没有天险可守的扬古利大营,很大概率会被对手一击捅穿。

到那个时候,对手半日时间就能到三屯营脚下还在哑铃另一头的大军主力,等于全体被包了饺子。

“死,也要死得划算。”

阿济格伸手在唐山以北画了个圈:“额驸,你无论如何也得钉在这一带,给我五天以上的时间。不然,西头的大军撤不回来。”

扬古利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可他实在不知道以现在的局势,怎么防守五天以上。

至于说撒出去骑兵当耳目两人都是掌握了全部信息的高层,他们很清楚接下来要面对的场景:战场屏蔽。

唐山以南两百里就是曹氏老巢天津。以曹氏现在迁民的速度,最多再有十来天,天津至走廊东口的民众就会全部迁完。

到那个时候,腾出手的飞虎营,一定会和满地撒出去的蒙古骑兵交手。由于对手的火枪太犀利,所以斥候战,蒙古人也一定会被打得屁滚尿流。

阿济格二人久经战阵,已经推算出了之后肯定会出现的状况。所以他们压根没有考虑依靠骑兵来提供预警。

说一千,道一万,总之,缺乏可以被大军用来做战略支撑点的防御要塞,是二人入关前万万没想到的。

他们之前打算的,可是攻下几座城池布置防御网的。

鬼知道这些城池都被不讲武德的曹贼烧成桃酥了啊!

良久,前前后后都考虑清楚的阿济格,下定决定,一拳砸在了地图上:“你明日起,攻打此城。”

看着地图上新进被标注为“春”的一个方框,扬古利沉默许久,涩声说道:“王爷,这座堡子里,用得是曹氏火枪,是硬骨头,怕是不好打。”

“无非是堆人命。”阿济格已经想清楚了:“位置好,打下来就驻守,再无烦忧。”

敢于在这个时候留下来的城堡,又是使用曹氏火枪的,扬古利用屁股也能猜到不好打:“王爷,三思啊?这一打,死的可都是旗丁!”

“我今夜就下令,西头掳来的明人粮秣,全送过来供你使唤。”

阿济格明显已经想通了全盘。他现在对己方后路巨大的战略危险有了足够清醒的认识:“伱这两天先试探着攻城。我连夜写奏章,请方略。”

“左不过几天功夫。若是皇上要咱们撤,那我拼着这个郡王帽子不要了,也要收兵带大伙回去。”

“要是皇上也怕撤兵无法交待呢?”

“那你就亲自攻城。”阿济格盯着地图,淡淡地道:“攻不下来,你就亲自去天津门前望哨。”

第二日一早,由三万步骑组成的黑云,缓缓向永平副将李继春部盘踞的棱堡压了过来。

早有准备的李继春,一面下令外围斥候收缩,一面向后方紧急发报。

“什么,压过来了?阿济格同志终于顿悟了啊!”

天津新港东南十里处的军营内,临时主持北方战事的飞虎营主官张中琪,正在一干东江反贼陪同下,视察刚到营地的东江军。

由于离得近,所以东江镇诸将在这几天内,已经陆陆续续到位了。不算辅兵,东江镇这一次也是精锐尽出,几位将领刚好凑出了总数为一万的披甲精锐。

接到电报这一刻,张将军已经转悠到了最后的辅兵营房。

东江镇常年和棒子打交道做生意,所以行伍中有不少高丽伙夫和辅兵。到了天津后,高丽伙夫迅速收集了飞虎营伙房剩余的食材,煮了香喷喷部队锅给辅兵们吃。

见大伙吃得香,原本打算即兴讲两句的张中琪,看完电报后当即转身,一边回返一边下令:“传令,让飞虎营派人把马匹都赶回来。让李继春专心守城.这马太能吃了。”

“是。”

“大人,末将愿带人去接应。”

“大人,末将愿同去。”

“好了好了。”张中琪不耐烦的挥挥手:“想侦查地形就去,不许带部队,不许和蒙古骑兵发生接触,只许带亲兵。”

第二日晨,上万的蒙古骑兵将春雷堡围了个水泄不通。

同时,上万名推着小车的旗丁,开始覆土断流.春雷堡的选址非常刁钻,三面环水,位于滦河一道天然河湾包围中。

旗兵如果要发挥数量优势四面攻城,就一定要让滦河水改道。

然而,这场非对称模式下的攻防战,旗兵打一开始就吃起了亏:城头射出的子弹,逼迫着旗丁不得不在更远的地方挖土,增加了无谓的工程量。

1636年8月24日,又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这一天,额驸扬古利率领的三万旗兵,开始正式攻打春雷营。

这一天,苦守了几日的门户遵化告破,多达八万以上的满蒙旗兵,潮水一般涌入了京畿。

这一天,御赐上方宝剑、便宜行事、加兵部尚书衔、七省总理卢象升,率大军囤于洛阳雄城脚下,和反贼李自成遥遥相视,兵匪以目。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