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汉,达咩 > 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于世间,所求者何?以书为命耳!(求订阅)

程邈开口道:“秦博士,王兄只是一时愤懑,并无此意,上次世人盛会,我已经与王兄见过面了,而在会上,更是商议过,等我从监狱出来,便一同去创一本《字书》。”

随即又看向王次仲道:“王兄,我知道你对秦多有怨言,但此一时非彼一时,我等本就不欲为官,又岂能再卷入天下是非之中?我等身已年迈,恐不日便会魂归天地,岂能继续郁郁沉堕?”

“天下文字繁杂紊乱,粗野无文,若是我们能创出《字书》,岂非是造福天下之事?到时也不算在人世间白活一场。”

“你我生于世间,所求者何?”

“不过以书为命耳!”

“今有如此良机,你我可成夙愿,上可对天,下可对地,何为一己之心病自外于天下文明哉?!”

王次仲脸色有些难看,冷声道:“我就是不愿为秦效命。”

程邈笑道:

“这岂是为秦效命?”

“秦推行的文字是秦篆,而我等欲归纳整理的是隶书,两者本就不一样,如何得来为秦效命一说?”

“再则。”

“以书为命,乃我等宏愿。”

“而今天下归秦,我们所著一切,岂非还是会落于秦,若是执意固执于此,岂非只能彻底庸碌了此一生,我知这绝非王兄之志,我此番不论秦政,也不论秦法,只言明一件事。”

“次仲扪心自问,亘古以来,天下可有这么重视文字之君王?而大秦自立国以来,便立主改弦更张,规范天下文字,因而才有了大秦初立时那番宏阔深远之文字改制。”

“我曾为秦官吏,对此了解颇多。”

“新朝未立之时,文字改制便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其中的宗旨、方略、文字勘定、书写范式等,都受到了皇帝多次重视和叮嘱,只不过事出突然,我未来得及将此事告知于你,便锒铛入狱,自此跟你断了联系,也就数月前才得以再会。”

“那时时间稍紧,未来得及详说。”

“正所谓方块字者,华夏文明之旗帜也!”

“我等所为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天下,更是为了华夏世代万民,岂能因自己的执拗猵狭而懈于私?”

“此外。”

“若想整理天下文字,穷我们两人之力,是断然完成不了。”

“天下文字何其多,又何其瑰丽深邃,我们已年过半百,又还能活多久?而除却咸阳,天下哪还有专门的勘字署,到时奔波一路,寥寥整理百来字,这岂非是儿戏?”

“但我们若是得勘字署助力,定能大大加快整理速度,或许在我们有生之年,便能看到《字书》问世,到时岂非是平生之盛快?”

王次仲沉默了。

他如何不清楚这点。

只是他实在过不去那道坎,他虽家道凋零,颠沛半生,但并未看不清天下局势,而今天下越发动荡不安,若是在此时仕秦,岂非是背离了自己的本来意愿?士人清高,他也实在丢不下这个脸。

再则。

若是六国复辟,他却是在仕秦,岂非要被其他人戳脊梁骨,还要被不断的嗤笑谩骂?

王次仲脸色不断变化着。

程邈继续道:

“王兄,或许不知。”

“上次士人盛会时,我向你提起编纂《字书》的建议,其实就是出自秦博士,若非秦博士点醒,我恐怕还在狱中郁郁寡欢,根本就不知自己一生所求何事。”

“我之愿,你是知晓的。”

“这番只做事,不做官,事罢则去。”

闻言。

王次仲略微意动。

他看了一眼秦落衡,眼中露出一抹惊疑,他却是没有想到,编纂《字书》之事,竟是出自秦落衡之口,而他的确对编纂《字书》一事十分感兴趣,不然根本不会冒险来咸阳。

见状。

秦落衡也开口道:

“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天下没有免费午餐,想要做到一些事,必定会付出一些代价,我知道你有担忧和顾虑,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天下无论再怎么动荡不安,最终大秦都会屹立不倒。”

“六国贵族也好,诸子百家也罢,终究成不了气候。”

“他们所为不过一己之私,而大秦为的是天下,或许短时会有民众受到蛊惑,但长期以往,天下人定会明白,谁才是真心为万民,而且我也不妨再重申一遍,诸子百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字书》之事的确是我提出的,我眼下为朝廷官员,其实可以主动上疏,让朝廷为此展开进行,只不过隶书的成型时间尚短,而且尚不规范,而你们又为隶书大家,对隶书了解极深,若由你们出手主导,定能加快进程,以及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文字之事要的就是精准无误。”

“我对隶书了解不多,仅有的了解还是来自程夫子。”

“程夫子说过隶书所求,八分为实效,二分为快捷方便,而且隶书的根基,便是改大篆小篆的象形结构,以横平竖直的书写笔画为结构,使文字彻底脱离画形。”

“我见过程夫子所写的隶书,的确十分简约清新,但如果仅是那般,我觉得并不足以为天下文字,大秦从始至终的目标就很明确,便是要万事万物定于一!”

“隶书的简约清新,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但有些过于突出个人风格了,兴趣所至,更是不吝浓墨重彩,但文字不需要太多个人风格,书体也不需要那般瑰丽。”

“所以我给程夫子提了一个建议。”

“要用转折笔!”

“改大篆小篆的圆装为方折,加快运笔,让书体彻底规范下来,让文字回归于书写本身,而不是为追求所谓的美感,随着大秦对天下的治理,隶书显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甚至......”

“隶书一定会成为天下主流。”

“若文字不规范,程夫子犯下的错,一定会在其他人身上再度犯下,这又岂是世人之愿?因而规范天下文字,实已刻不容缓。”

“《字书》关乎天下人,绝非拘泥一朝一代。”

“大秦欲创立的是文明。”

“眼下是规范天下文字,今后还会规范天下制度,同样也会对史册加以归纳整理,《字书》只是开始,大秦今后一定会开始着手归纳整理华夏数千年的文化。”

“华夏不当只是一个概念,而应该是一种文化。”

“甚至是一种文明精神!”

闻言。

程邈和王次仲脸色微变。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骇人听闻的话。

大秦不仅想要规范文字,竟还想规范文化,整理天下文化,那以后岂非只有一家之言?而且这一家只能出自秦?

见到两人震惊的目光,秦落衡淡淡道:

“你们不用这么惊讶,这其实是早晚的事,诸子百家的危害,天下已经渐显,大秦其实并不忌讳以古讽今、以古非今、以古喻今,但架不住有人喜欢扭曲事实,喜欢无中生有,既然有人想舞弄是非,趁机扰乱世事,那便被怪朝廷出手肃整了。”

“识文断字者在心志成熟之前,他们所了解的东西必须出于朝廷之手,至于成年之后,他们想看什么,想学什么,朝廷并不会多加干涉,大秦要的是有明辨是非的人,非是只想祸乱天下之人。”

“其中或许会有一定矫枉过正。”

“但这也是必须的!”

“相比让天下继续野蛮发展,适当对天下士人进行一定约束,或许会对天下更有利,至少不会再出现这么多被蛊惑洗脑之人。”

“路线错误的时候,知识越多越反动!”

“手有五指,但想爆发出最大力量,终究是要拧成一股合力,分而散,并非天下之福!”

“不过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

“大秦并非要扼杀诸子百家,华夏数千年,遗留下来的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朝廷只会对天下民众进行合理引导,即是说,朝廷会将诸子百家的思想打散,取其精华,去其槽粕,以引领教育世人。”

“百家会消失。”

“但百家思想会亘古长存。”

程邈和王次仲对视一眼,眼中依旧难掩震惊之色。

他们已被秦落衡所说震骇到了。

从来没有那一刻,他们如此刻这样心悸和恐惧,秦落衡,此人分明年岁不大,脸上更是时刻洋溢着青春和蔼,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温文尔雅的人,竟说出了这么让人毛骨悚然的话。

程邈身子一紧。

他猛的看向放在一旁的笔墨纸砚,眼中当即露出了更为惊悚的目光,颤声道:“这笔墨纸砚?”

秦落衡点了点头。

淡淡道:

“这的确是其中的一个想法。”

“大秦不会容许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将来,随着纸张制造成本的降低,朝廷定会让教育普及化,让更多人能够上得起学,读得起书,这也是为何,我会在士人盛会上说,大秦不承认贵族的原因。”

“因为贵族注定会为时代所摒弃!”

“大秦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期间定会引起很多非议和不满,甚至会激起底层极大的不安和动荡,但这就是大秦选择的路,开弓没有回头箭,若是回头......”

“大秦就真的离死不远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