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汉,达咩 > 第两百八十六章 儒家的百年大计!(求订阅)

孔宅。

官府的上计早已结束。

而儒家的上计却才刚刚结束。

宅院中,儒家博士是悉数到场,孔鲋坐在主座上,望着下方满脸惊疑的众人,面色沉稳道:“我知道你们或许有所耳闻,但我今日就告诉你们,你们近来听闻的消息是真的。”

“我儒家的确在地方广开私学。”

“这几日,我汇总了各郡县的私学情况,眼下在山东六地,儒家已开办了两百三十二家私学,学子的数量更是高达六七千,随着时间推移,私学的数量,以及学习儒学的学子只会越来越多。”

“而我儒家的影响力也会与日俱增。”

叔孙通迟疑片刻,缓缓道:“文通君,你可知朝廷严禁私学的?你这些举动,若是被朝廷得知,恐会给儒家带来灭顶之灾,而且这么大的事,你怎么没跟我们商量?”

“若非这次朝廷举行上计,地方不少儒生也跟着到了咸阳,我们这些博士恐怕还一直被蒙在鼓里,文通君,你是不是该给我们一个说法?”

鲍白令之嚷嚷道:

“是啊。”

“这事你该给我们个说法。”

“你孔鲋贵为文通君,但儒家非是你孔门的,也是我等儒士的,你这么做,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若是有朝一日,你私办私学的事暴露,到时我们到场的诸位,又有几个能洗清嫌疑?”

“朝廷连坐下来,我们恐都得人头落地。”

“你们孔家兄弟倒好,打着儒家的名号,在外面大肆行事,把我们全都瞒骗着,出了事,却是要我们全部承担,这世上岂能有这么荒唐可耻之事?”

其他儒士也愤愤不平。

他们是真被孔鲋兄弟的举动吓到了。

他们以为的确行事乖张,但多少还是知道底线的,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犯,因而虽然多次触怒始皇及那些朝臣,但最终都得以全身而退。

但这次的事不一样。

这碰的是底线。

秦朝从始至终就没有承认过私学,也一直在严厉打击私学,尤其是儒家的私学,以往若是发现又私开私学者,一律处死,根本就不容任何的辩解。

而今孔鲋却是公然违法。

关键还开了两百多家,更是又数千名学子。

眼下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违法了,这分明是在公然抗令,若是让朝廷知道,不仅孔鲋兄弟会被处死,他们这些人也一定会受到牵连,因而在听到一些风声后,他们立即赶到孔宅,想询问其中究竟。

孔鲋面无表情。

他就坐在席上,任由这些人嚷嚷。

等其他人说的差不多时,他才冷哼一声,不满道:“你们以为我想去做这些事?我难道不知道这是违法之事?我难道就真的想死?但就算我们不私开私学,朝廷就会放过我们?就会放过我们儒学?”

“可能吗?”

“上次士人盛会,你们都听到了。”

“秦落衡已公然说出了朝廷不需要百家的话了,你们真以为那只是他的个人之言?”

“你们可别忘了。”

“秦落衡操持士人盛会是始皇下的命令。”

“他的一言一行,难道真的没有代表朝廷的意志?”

“秦廷对我儒家不满已不是一日两日了,他们早就有了罢黜百家的想法,只不过一直没付诸实践罢了,近来全国上计结束,朝堂地方官吏大幅变动,但我等饱学之士,可曾获得加官进爵?又可曾受到外界的一点关注?”

“没有!”

“我的确贵为文通君。”

“上次士人盛会,子襄、淳于越、唐历等博士竟皆入选,他们的才能是得到天下认可的,但即便如此,朝廷依旧没有任何重用他们的迹象。”

“博士学宫眼下已成摆设。”

“百家其实大多没落,唯我儒家尚有一定影响力,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儒家的影响力势必会越来越小,而到了那时,博士学宫恐就到了被取缔的时候。”

“儒家乃先祖毕生心血。”

“我孔鲋出身孔门,岂能看着儒家消亡?”

“而且我等皆有大治,朝廷不用,我孔鲋心中又何曾没有怨念?所以为了保全儒家,也为了让儒家能得到延续,我才选择了在六地开设私学。”

“我知道这违法。”

“但这的确是不得为而为之!”

“儒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早晚有一天,法家和朝廷会灭亡我们儒家的,我此举也是为了自保。”

“我的确没有跟你们商量。”

“但这本就是无奈之举,若是出事,你们也可置身事外,眼下你们既然已经知道,那我也就不再继续隐瞒了,我其实也没有想到,在短短大半年内,儒家私学竟已经扩张到如此地步,眼下儒家私学的规模,已经远超各地的学室。”

“儒家门下学子数量更是远超各地史子!”

“诸位或许对此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但我可以这么给你们说,地方会识文断字者,少的出奇,但史子的培养难度极高,因而地方能识文断字者,基本都可被任用为地方官吏。”

“这可就非同一般了。”

“眼下我们的学子数量只有数千,但随着私学的不断扩建,我们的规模会日渐壮大,到时地方官吏很多都出身我儒门,等到后面朝廷提拔,我们儒家却是可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甚至......”

“有朝一日能主导朝堂。”

“一举取代法家,成为天下之显学!”

“不过这个时间注定漫长,但我儒家本就数百年经久不衰,又何以担心这个问题?只需要慢慢的经营,早晚有一天,我儒家定然会主导天下文学。”

“发展期间定会十分危险。”

“但秦廷没有给我儒家活路,为了我儒家今后的发展,也为了延续儒家,这都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我其实不愿牵扯到你们,只是如今再隐瞒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诸位可扪心自问一下,我儒家可曾亏待过你们?”

“若是儒家壮大,到时你们也定然会成为儒家大贤,到时天下儒家学子也都会尊崇你们为儒家先贤,此等扬名立万之事,诸位难道就对此没有任何兴趣?”

“我知道诸位心中有担心。”

“但大可不必。”

“我儒家私学能在短短大半年内,发展这么多,这足以说明,秦廷对山东六地的控制力远远不足,不然何以能发展到这个阶段?”

“只要撑过最艰难的起步几年,等到这些学子进入到地方为吏,到时他们又岂会不庇护我儒家私学?”

“他们可都是出自我儒家。”

“若是私学被揭露,他们同样难逃一劫。”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们好不容易才得到机会习文识字,好不容易才进入官府,又岂会这么轻易就放弃一切?”

“不消几年。”

“随着私学泛滥,我儒家定然大兴。”

“到时就算官府知道,又能奈何?地方官吏大多出自儒家,秦廷的政令,能不能下到地方,还是一个问题,甚至于,到时我等都可以暗中操纵天下政策。”

“与士人共治天下。”

“这本就是我儒家孜孜以求的事。”

“到时未必不能真实现。”

“甚至于。”

“到时秦廷还要仰我等鼻息,只怕那时为了天下稳定,秦廷还要将我等不断的提拔,让我等真正的成为朝臣,而非只是盯着虚名的无用博士。”

“诸位难道就不想一施所学?”

听着孔鲋的循循善诱,众人不由心头微动。

若是真的能行,未必不能成事。

毕竟。

法不责众!

现在儒家门人高达六七千,数年后,只会更多,到时朝廷就算发现了,敢对他们下手吗?若是真敢动,到时儒生一旦暴动,加上六国贵族虎视,天下很快便会烽烟四起。

秦廷敢承担这样的风险吗?

众博士对视一眼,眼中都露出一抹欣喜!

他们自认秦廷是不敢的。

但......

他们心中还是有一个疑虑。

这事真能成吗?

与儒士共治天下,这的确让他们心动,但现在事情才刚起步,若是秦廷发现了,他们在场的儒生可一个都逃不掉。

叔孙通沉吟片刻。

凝声道:

“文通君,我有一事不明。”

“我儒家虽然享誉天下,但儒生大多清贫,何以能开得起这么多私学?又是如何招揽学子的?”

孔鲋目光微沉。

直接道:

“你们猜的没错。”

“正是与各地的六国贵族合作。”

“秦廷不容我儒家,我儒家想自救,只能跟六国贵族合作。”

“但也仅仅是互相利用,并不是彻底倒向六国贵族,大家各取所需,他们想拉拢我儒家,而六国贵族在地方有影响力有钱财,而我儒家想开办私学缺的就是这些。”

“而且......”

“我们教习的学子中,不乏六国贵族出身。”

“秦廷的霸道你们是知道的,就算是六国贵族子弟,想进入学室入学也十分艰难,所以他们其实也需要我儒家帮忙。”

“正因为此。”

“我儒家才能跟六国贵族达成协议。”

“但也仅限于此。”

“我儒家并非是六国贵族的附庸,六国贵族也并不能干涉我儒家私学的教习内容,我们之所以能合作,仅仅是因为我们都站在了大秦的对立面,仅此而已。”

“儒家还是儒家!!!”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