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汉,达咩 > 第两百二十七章 百家起于民,自当用于民!(求订阅)

四下安静。

吕卓深吸口气道:

“秦博士,你混淆了一件事。”

“我等百家不参与治政,如何推广自家学说?又如何大展身手?正是因为我们不能参与治政,所以才身陷囹圄。”

“你搞错了因果!”

秦落衡道:

“我倒不这么认为。”

“诸子的学说难道只有治政之学?”

“大争之世孕育而生几十个学派,每一家或多或少都涉及一定的治政之学,但有几家真的成了体系?据我所知,百家中唯有法、儒、道、墨四家成了体系,其余的都不成体系。”

“你们哪来的胆量想治政一国?”

“墨家自墨子身亡后,便一分为三,三家各执一方,墨家的体系也随之分崩离析,秦墨、楚墨、齐墨,到现在都互不登对,谁又敢让墨家的人执事?”

“连成体系的墨家尚且如此,何况只涉及部分的其他学派?”

“让你们的学派主政,只会致使天下动乱,大秦好不容易才平定了天下,又岂会自毁根基?你们想主政一国,非是我轻视尔等,而是你们各家都不够格!”

四周死寂。

众人竟皆沉默不语。

秦落衡继续道:

“你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摆正心态,大秦是因法而强,因法而立,你们有什么资格去不服?去跟法家争主掌权?而法家何曾刻意轻慢过你们?”

“律法之下,一律平等!”

“正是基于此,像家、纵横家等学派,才能跟法家、儒家、墨家等大学派受到同等对待,法家从始至终只限制了你们一样,便是不准你们自如出入地方为官。”

“说是限制,倒也不全对。”

“法家并不禁止你们为官为吏,你们都是有学识的人,若是出入地方为官,定能造福一方,法家要求的是必须熟读律令,你们自恃为百家士人,抹不开面,因而才一直待在博士学宫。”

“在这点上,你们有不满,可以理解。”

“但就你们现在这个模样,谁敢让你们去执政?”

“为了治政而主政,那你们不用再报幻想了,大秦不会给你们这个机会,但你们若是为民主政,或许可以期待一下,没准大秦以后会放开限制,让你们自如去地方为官为吏。”

“诸子之学,囊括天下。”

“治政之道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并不是诸子思想的全部,你们若还只执念在治政上,那几乎可以坐等百家消亡了,相对法、儒、道,你们没有任何优势。”

“任何时候任何帝王,都不会选法儒道之外的学说。”

“你们想借主政来维持自身学派发展,这几乎没有任何可能,你们也不用再抱有任何幻想,正如名家争辩的,实是实,虚是虚,虚实不能混淆一谈。”

“没机会就是没机会。”

“若你们抱的是让天下重新大乱的念头,那我劝你们最好清醒一点,你们之所以能高居庙堂,并非是因你们博学多识,也并非是因为你们足智多谋,仅仅是大秦,是法家选择对你们网开一面。”

“若是天下真的大乱,你们的确能得以喘息。”

“但也仅此而已了。”

“天下分久必合,就算天下乱了,早晚有一天,也注定会一统,到时有百家乱世的前车之鉴,任何一个主政的学派,又岂会再继续放任百家自流?”

“到时。”

“迎接百家的只有毁灭!”

“不仅是**上的毁灭,更是学派思想上的毁灭,到时除掌政的诸子,其余的诸子先贤道统一并会被覆灭。”

“而且是追毁一切文字及记事。”

“你们的学派将会彻底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你们中或许还有人在跟六国余孽合作,也有试图教唆底层民众暴动的,但我好心提醒你们一句,你们做的越多,造成的动乱越大,最后你们的学派可能会死的越惨。”

“这不是我危言耸听。”

“而是事实!”

“你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若是你们学派执政,知道其他学派曾做过这么多动乱天下之事,你们会不会对这些学派无比忌惮,甚至只想除之以后快?”

“你们当庆幸。”

“执政天下的是法家。”

“法家一切以律令法条为准则。”

“若是换做其他学派,早就大肆诛杀论敌了。”

“还会设一个博士学宫宽慰你们?”

殿内陷入漫长沉寂。

就算是能言善辩的吕卓、相晁,此时也垂下了头,不声不语,只是在脑海中思索着秦落衡所说的话。

若他们这一派为治国之学。

容得下其他吗?

最后。

他们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容不下,不敢容。

他们若是因乱国,得以实现治国,定会担心自己会重蹈覆辙,所以必然会对其他学派无比警惕,为了以防万一,恐真的会如秦落衡所说,诛杀论敌,杀之而后快!

他们脸上不由露出一抹惧色。

秦落衡道:

“问题其实已明了。”

“继续执着治政之道,对百家而言,完全是死路一条,你们没那个条件,也没那个能力,更没那个基础,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当变则变,诸子的思想并不仅仅只有治国之政,还有为民之政。”

“诸子思想取之于民,自当用之于民。”

“在我看来,百家大有可为!”

众人对视一眼,齐齐起身,朝秦落衡行礼道:“请秦博士上座,指点我等。”

秦落衡眼皮一跳。

上座?

他看了眼自己署房,也是大致明白了。

署房本就是博士一人一间,署房正常情况,除了博士,还有对应学派的学士及博士的门人,他们自然不能跟博士平起平坐,所以署房内博士的位置是要高于四周的。

只是......

他一医家博士,初来乍到,坐其他人头上,似乎有点欠妥。

迟疑片刻。

“诸位如此高抬,那我就却之不恭了。”秦落衡朝四周回礼,随即迈步走回自己原位,端正的坐了下去。

他居高临下的望着下方诸博士。

平静道:

“诸位如此厚爱,我就厚颜多说几句。”

“百家想继续留存于世,甚至想发扬光大,就必须改变观念,这自然不是让你们篡改诸子思想,而是要与当世实际情况结合,在我看来,诸子的主张,在当世依旧十分畅行。”

“治政不行,那就换条路。”

“百家主张从不局限一条,也不当拘泥于一条。”

“诸子先贤为天下提出过很多主张,有的适合战时,有的适合和平时,眼下天下已定,百家自然不能再盯着战时主张,而当盯着和平时的相关主张。”

“在我看来,百家和平时期的志向总纲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诸子先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百家出于民,兴于民,自当用于民。”

“为民才是百家根本!”

“诸子生活在大争之世,天下裂土分封,因而主张大多是治政,对太平场景未有过多涉猎,即便有,也是浅藏辄止,诸位生活在统一国度,却是能以此为契机,完善自家学说,让自身不再有局限。”

“这岂不比逃避更有意义?”

“还请秦博士细说?”相晁作揖道。

秦落衡道:

“就拿墨家而言。”

“墨家精通涉猎的方向很多,其中关键的一点便是‘义’。”

“在我看来,墨家完全可以把义,从战时的小义,延伸到为万民立命,救助帮扶万民的大义上。”

“此话怎讲?”相晁问道。

秦落衡笑着道:

“战时,墨家的义是‘行侠仗义,惩奸除恶、除暴安良’,这能帮助的人有多少?至多不过数百。”

“这在战时自然是义举。”

“为民除害!”

“眼下天下已经一统,大秦治下民众足有两三千万,墨家的目光还只局限在帮助数百人的义举吗?”

“这岂不目光狭隘了?”

“而且仗剑杀人本就于法不合。”

“自不能推崇。”

“但墨家的义便只能用在杀人上?”

“我看未必。”

“墨家精通各种奇淫巧技,眼下大秦大兴土木,咸阳附近便有帝陵、直道、驰道,且不说还有各地的水利,这些土木工程,都需要用到大量人力,若是墨家能改良工具,提高搬运、施工效率,岂不是能直接惠及数百万人?”

“这难道不是在为万民立命?”

“墨家有惠及万民之功,民众又岂会不高看几眼,到时有万民作为支持,你还担心墨家不能兴盛?”

相晁脸色微异。

他迟疑了一下,开口道:“秦博士说言甚是,但正如你所说,我墨家已三分,我隶属于齐墨,而精于各种制造的是秦墨,我就算有心壮大墨家,没有秦墨帮助,恐也难以实施。”

秦落衡摇头道:

“你的确不是秦墨,但你是墨家博士。”

“一笔写不出两个墨字。”

“你们就算一分为多,但终究是同宗同源,唇亡齿寒,你齐墨能言善辩,难道就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其余两家?墨家已至生死存亡之际,其余两家若还固执己见,不肯缓和,那墨家当亡。”

“墨家若能重新合一,只可能是你齐墨促成。”

“你既然为墨家博士,自当担负起振兴墨家、让三墨归一的重担!”

“这是你的职责!!!”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