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汉,达咩 > 第一百八十四章 书文无法!律条无载!(求订阅)

外界波云诡谲之时,秦落衡在狱中很平静。

他好奇的打量着廷尉府的牢狱,却是在不远的牢房中,发现一个怪人。

这人竟在墙上写字。

写的还不是秦篆,而是另一种字体。

隶书!

秦落衡目光微变。

他在秦朝生活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有人写隶书,而且写的无比方正,他若没记错,朝廷认可的字体只有一种,就是秦篆,其余的都为非官定书体。

这人是从哪学的隶书?

隐隐间,他感觉这人不是在写,而是在自创字体,准确的说,隶书或许是这人发明的。

秦落衡想开口问,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最后只是静静的看着。

夜深之时。

这人停止了书写,理了理凌乱的发梢,便躺在了牢狱中,但目光依旧盯着墙上的文字,似乎在想着如何改良。

突然。

狱外传来脚步走动的声音。

阆父走了进来。

他看了看四周,径直走向秦落衡呆的牢狱。

见到阆父,秦落衡一滞。

冶笑着道:“我是廷尉府的治狱,跟其他狱吏有些交情,这才得以进来,秦史子,你这次犯的事很大,我其实不想掺和,奈何阆这小子一直在耳边叨絮,实在烦不胜烦,我索性就进来看看。”

秦落衡恭声道:“多谢上吏关心,麻烦上吏替我转告给阆和奋,就说我在狱中挺好,让他们不用为我担心,我不想让你们因为我的事而受到牵连。”

冶点头道:“我也是这么说的,只是这两小子根本不听,现在跟你见了一面,他们应该也能放心了。”

“不过你事,我是无能为力。”

“我进来时,向上面打听一下,你案子关注的人很多,黄氏的人应不敢在背地里搞动作,按目前我知道的信息,你其实是有一线生机的。”

“但最终如何判,我不敢保证。”

秦落衡感激道:“上吏有心了,我心中明白。”

冶微微额首,问道:“你有什么想问的,或者有想带的话,可以给我说说,我帮你带出去。”

秦落衡略一沉思,也是说了几句,主要是给薄姝说的,就是让她不用担心,自己不会有事之类宽慰话。

临末。

他忍不住问了下旁边怪人的来历。

冶回头看了一眼,在脑海中沉思了一下,不确定道:“那边牢狱关的好像叫程邈(miao),我以前打听过他,秦始皇十六年,那时候还没灭韩,他为下邽(gui)县的县丞。”

“灭韩时,他被现任内史腾选入后援大营,职任粮秣司马,专一执掌粮食进出,不过刚入军一月,便被下狱了。”

秦落衡面露异色。

秦灭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也是大小官吏蹭军功的最好机会,这人目光就这么短浅,能在那时候都犯错?

冶猜到了秦落衡想法,摇头道:“他没有犯军规,也没有犯法,他的罪是写错了地名。”

闻言。

秦落衡当即明白过来。

大秦的官文为篆文,而程邈恐怕是写了隶书,篆文跟隶书有不小的差别,尤其当时秦国用的还是大篆,程邈能认得隶书,其他官吏却认不得,误以为他写错了地名。

所以程邈被下狱了。

秦落衡道:“这也不算大错吧?”

冶说道:“那时侯为战时,程邈为粮秣司马,负责前线的粮草供应,就因为字的问题,原本该送往宜阳的粮草,被送到了南阳,两地相差三百余里,直接致使宜阳驻军断粮旬日饿毙三人。”

“大秦律法虽然细具,却是找不出相关治罪条文,因而军中的勘审官把这事告知了国府法官,法官仆射聚集关中十名法官会商,最后答复是:程邈之罪,法无条文,案无先例,得廷尉府酌情处罚。”

“他也从下邽县被送到了咸阳。”

“当时的廷尉是现今的王绾丞相,对于他的情况,老廷尉苦思了数日,最后拟出了一份判罚书令:下邽县丞程邈,不当以非官定书体书写公文,以致大军断粮旬日,饿毙士卒三人,处下狱待决。”

“然后......”

冶还没开始说,一旁的牢狱却是传来了声音。

程邈振振有词道:

“然后我就问老廷尉,何为官定书体?”

“秦国有文字伊始,何曾有过明文规定?我也曾官府有任职,也看过官署公文,天下八书皆有,为何这老廷尉独独要给在下的书体定罪?”

“那老廷尉被称为铁面执法,结果呢?”

“他遍查官署公文后,只是把判罚书令中的‘非官定书体’改成了‘非公认书体’,这还不是同样在欺我?”

“我就又问老廷尉。”

“秦政求实效,有用便得公认,我以往写的书体都为官府认同,这不就是得了官府公认吗?为何现在他要临时限制?”

“结果这王绾,直接给我判了罪,说:‘程邈写字,致人错认,故罪’,我当然不服,再次乞鞫,我又没写错字,有错也当是认错者的罪,我何罪哉?”

“这老东西直接拍案说,‘饿毙士卒由我而起,此乃事实,认错者有罪,写字者岂能无罪,先下狱,他去上报秦王决断’,然后就把我关进了廷尉府。”

“书文无法!律条无载!”

“我程邈无罪!”

听到程邈的振振之词,秦落衡有些汗颜。

真犟啊!

程邈前面还称王绾为老廷尉,随后便开始直呼王绾之名,到后面更是直呼老东西,这是真的心中有郁气。

随即。

秦落衡就察觉到不对。

问道:

“不对啊。”

“王绾应不会在这事上坑程邈,他既然承诺了上报,应当是上报过了,为何程邈还关在里面。”

冶露出一抹尴尬。

低声道:“老丞相上报之后,吕相就被废了。”

“那时丞相府一片混乱,真正的主事机构一下成了廷尉府,王绾廷尉的奏疏就积压在了丞相府,后面上任的国相是黄景修,这人无多少才干,没当多久,便引咎退下了。”

“随后丞相换成了王绾。”

“到那时,那份奏疏已积压了一年有余,王老丞相思忖半天后,便把程邈之事打回到了廷尉府,让李斯廷尉去处理,那时大秦正在伐赵,廷尉府的精力都放在了那上面,这事又搁置了。”

“后面李斯处理了这事,决定向陛下申请特赦,但好巧不巧,廷尉府正在整饬文字,李斯廷尉便问讯了他几句,想听听他对文字的看法,而且也透露小篆将作为大秦统一文字。”

“结果......”

“这程邈直接来了句‘小篆不如隶书’,还提议天下今后以隶书为本,小篆为辅,小篆为公文,为书文,为契约文,效用仅在确认,而隶书则适用其他任何情况,效用在快捷便事。”

“还说李廷尉的字华而不实,不当为天下范文表范。”

“然后......”

“就被关到了现在。”

闻言。

秦落衡嘴角微抽。

不作不死。

这程邈是往死里作啊。

他这被关十几年是丝毫不冤。

听到冶的话,程邈面露不悦,说道:“大秦统一文字,本就为务实简约,有更简约的隶书不用,去用退而求其次的小篆,这岂不是在白白折腾?”

“我何错之有?”

“自周伊始,天下书写各以方便为要,生成了八种写法,即世人公认的八文,分别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以及隶书。”

“隶书之名,取自‘佐隶(吏)之书’。”

“只不过以往并没有人统一整理,因而各地隶书有所差别,甚至每人写的隶书也不尽相同。”

“在这十几年间,我卻是將其整理了。”

谈到隶書,程邈大见精神。

他说道:“隶书本就是由胥吏为书写快捷而创出的书法,隶书之变,就在于将古篆之象形变为了笔画,取最简之笔,以直方为形,非但书写快,且易为人识。”

秦落衡若有所思,主动道:“夫子能否取一字例说之?”

见有人对隶书感兴趣,程邈面色一喜,没有任何迟疑,直接用清水冲掉墙上的墨迹,随后便直接用衣裳擦拭了一下,便直接提笔在墙上写了三个‘安’字。

他说道:“小兄弟请看,此乃大篆的安字,其形为廊下女子与男子相拥。”

“旁边这是小篆的安字,取屋下女子之形,虽简去男子,然意形仍在,屋柱着地,屋内女子长裙摇曳,犹是象形之体。”

“你再看隶书之‘安’。”

“仅取屋顶以爲意,女子之形,简为跪坐,这一横为长案,案下交叉者为双脚。”

“意存而形简。”

“秦篆形繁,写难识易,不易混淆。”

“隶书写识皆易,岂不是比秦篆更为适用?”

“若天下皆用隶书,对初学者不知便利多少,天下学问也不必再藏于深宅之中,如此浅显的道理,那李斯竟装作不知,对隶书全盘否定,简直是缪不可言!”

秦落衡哭笑不得。

程邈对李斯的怨念看来很深。

不过,他不关心这些,他更关心的是隶书。

若是正如程邈所言,普及隶书,对天下初学者而言,的确大有裨益,隶书相比秦篆,降低了不少的识写难度,这一改变,无疑会让学习的成本大幅降低。

大秦眼下很需要降低学习成本。

但仅靠隶书还不够。

断文识字,是一名学子的基础。

识字能靠隶书来降低难度,而断文则能靠标点符号。

若是文字用隶书,辅以标点,再配以纸张,这学习成本,无疑会大幅锐减,不说能让天下人人都能上得起学,至少能读得起书的人,不会只局限在小范围了。

秦落衡有些意动。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