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明者皇太子 > 第七百三十五章 诽谤成祖皇帝非嫡

乱明者皇太子 第七百三十五章 诽谤成祖皇帝非嫡

作者:帅锅大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世延是有酷吏基因的,在他的穷追猛打之下,南京上下但凡那些曾经看不惯他的人,几乎都被他抓了罪证。

而且,这些罪证最终的相关之人就是叶向高!就凭这一点,朱常洛就要为刘世延的本事叹为观止!

这样的人当个伯爷真是可惜了了。

若是能被锦衣卫东厂收下做个番子大珰,那也绝对是不输魏忠贤孙暹等人的本事!

可惜,刘世延太贪了。

这是他的致命弱点!

朱常洛给他权柄让他查丑化太祖御像之案,他不仅狐假虎威,还拿着鸡毛当令箭,到处敲诈勒索江南大户,只要不能满足的他胃口,他都有办法在人家家里找到其丑化太祖,意图谋反的罪证!

当然,谋反的水分可能有些大了。

但是,丑化太祖这件事上,江南的世家大族几乎是家家有份的。

当年朱元璋兴起洪武三大案时,屠杀最甚的除了那些骄兵悍将之外,就数这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江南士人了。

朱元璋定鼎南京,手下的第一批文官人才储备几乎都是来自于江南大族之中的名士,这些人自诩钟鸣鼎食之家,对朱元璋的新朝敬畏之心不足。

还以为朱元璋不过就是一个侥幸称帝的泥腿子而已,早晚都会树倒猢狲散的。

所以,他们在给朱元璋办事的时候,还用着应付前元的那一套,继续干着得过且过的勾当,秉持着差不多就行的态度。

进而使得朱元璋对他们杀心四起!

一场空印案下来,朱元璋直接就把那些有明显把柄在手的文官们消杀一波。

这一波虽然杀的凶残,但对于庞大的士人阶级而言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很快就会有新的士人顶补在这些被杀士人的空缺的。

新上来的士人在办事上面是吸取了前人的教训,没有再敢阳奉阴违,但是,朱元璋之前造下的杀业已经让这些人心怀不满,渐有离心离德之势。

最后乘着胡惟庸等人的串联密谋再次兴起之时,朱元璋直接就杀红眼了,连带着上元,江宁之中的百姓都被牵连诛杀了无数。

可以说经过了这两次的血腥屠杀之后,除了蓝玉这帮骄兵悍将还没有多大损伤之外,江南士人在这两次的血腥洗礼之中也渐渐明悟了洪武皇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了。

所以,他们自然而然的就选择了做起缩头乌龟,消停了起来,静静的等待着朱元璋驭龙宾天的那一刻。

并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后继之君之上。

而后继之君也没让他们失望,毕竟这后继之君的教育是他们一手包办的,性格性情和江南士人即便有所差异,但在基本的道德论理和事物认知上,是和他们一致的。

而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是一种潜移默化,改变人心的力量!

一个人一旦被某种教育固定住了思维的方式,即便他后来的思想再怎么跳脱,最终要回归的本源,依然还是最初的教育思想。

所以,朱元璋的后继之君,建文小可爱自然而然就从皇家子弟,变成了江南士人的代言人。

建文上台伊始,除了削藩之外,最大的动作就是改变朱元璋定下的制度。

首先他免去了江浙地区的税赋,讨好了以江南士人为主的士大夫阶级,进而他又破坏朱元璋设计的武尊文卑制度。

将六部尚书的品级直接从正二品提到了与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级的正一品。

这个骚操作可等于是捅了马蜂窝!

本来天下承平,武官们的存在感就不如文官,这一波操作下来连仅有的地位优势都丢了。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之下,让这些武官们冲锋陷阵为他打燕王的叛乱,他们岂能出出全力?

他们肯定是会放水的!

不然的话就算朱棣是天生战神,也不可能以一隅之地对抗整个大明的。

而且,到了朱棣到了金陵时,除了一些怀念建文好时光的文官们悲愤朱棣是谋逆之外,剩下的其他人是无一人站出反对的。

这一幕就像极了原来历史时空之中的明末乱局。

除了一些谨守忠君爱国之道传统文人要为大明殉国之外,剩下的那些都是扭扭捏捏的,不是头太痒,就是水太凉。

虽然有些人依然心怀前朝,但是他们怀念的根本就不是大明,而是大明给他们的优越社会地位和优越的物质享受!

一旦新朝也也能给予他们足够的社会地位和心理安慰,前朝的事情就会变成过眼云烟,他们会心安理得的将原来视为生命的头发剃掉,然后脱下传承了两三千年的汉制长袍,换成带有极具少数民族色彩的马褂长衫,成为新朝的卫道士!

可以说读书人的风骨几乎是不存在的,但凡有风骨之人,都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大变之中被屠杀殆尽,留下一些懂得变通的人,继续过着原来的奢靡生活,继续在新朝的统治之下兼并土地,奴役百姓。

这才是他们的最终形态!

所以,不管是朱棣亦或是后来的满清,在得到神器之后,除了把一些不听话的刺头给挑了之外,剩下的依然都会保持原模原样。

也正是因此他们才能如此快速的完成地位的确立和天下的归一。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

如果此刻的大明也像明初,清初之时遭逢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变,众多的人口在这场大变之中消亡。

为了天下政局的安定,朱常洛也很有可能选择和那些开国之君一样的政策,选择与民休息的政策进行社会的恢复和安定。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情况是经过了二三百年的繁衍生息,人口数量已然是爆炸性的增长!但是,能被开发出来的财富,朝廷不仅落不到一分,就连开国之时的税赋都保不住几分。

但朝廷要供养的人却越来越多,此消彼长之下,再辉煌的王朝也要在这迟暮的暮年之中轰然倒塌。

所以为了改变这样的结局,朱常洛不得不用一些酷吏恶人,让这些人去帮他把这些已经积重难返的问题瓦解一二,然后,剩下的朱常洛可以乘着这被瓦解掉的一二,一鼓作气将其摧毁,进而改变一下游戏规则,将那些原本就不该有的特权统统取消。

同时,也利用起广大的民心诉求,再将大明的体系为之一变,将原本士大夫阶级独大的局面,做出修改,培养出一批可以抗衡一方独大的多个社会力量。

也唯有如此,朱常洛才能保证他在百年之后,大明还能够继续乘风破浪行驶在历史的深海巨洋之中,否则这条船就算是在朱常洛当代不翻,过不几代也照样得翻!

而且,在翻船的时候,首先被抛下船的就是朱家人!

“殿下,臣有密奏!”

在金陵城中搞风搞雨了一段时间后,刘世延像是重新焕发了青春一样,俨然以太子宠臣自居,到哪都是趾高气扬的。

不过在到了朱常洛面前时,还不忘时时刻刻的表现自己的优点。

朱常洛将手中还未看完的奏疏放下,一脸认真的看着刘世延,问道:“卿有何密奏?”

刘世延故意压低声音,制造出一份紧张的情绪,说道:“臣在查太祖御像案时,又发现了一件诽谤成祖的惊天大案!”

朱常洛认真严肃的问道:“什么意思?”

刘世延道:“臣今日在审问要犯之时,有一个要犯吐出一个惊人的秘密!此人说有人诽谤成祖非孝慈高皇后所出,乃是庶出子。”

朱常洛听罢顿时怒道:“大胆!”

刘世延被朱常洛这声怒斥,顿时吓的身体一缩,连忙跪在地上。

朱常洛恨声道:“这种谣言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刘世延惊惧,不敢作答。

朱常洛又气势压迫道:“难道诚意伯要包庇这等罪同谋逆的要犯吗?”

刘世延赶紧回道:“臣不敢!臣没有!”

朱常洛道:“那你为何不回答孤的问询?”

刘世延故作惶恐道:“臣现在只是审到了这个消息,还未有证据,而且牵连之人还是江南大族之人,所以,臣不敢轻言是非,万一说错了,臣不仅愧对殿下的信任,还会影响殿下在江南士族之中的声望。”

朱常洛心底暗笑,这个刘世延真是滑头,居然还知道事情大,要给自己摘责任。

他这是怕自己从金陵走了之后,他在金陵把人得罪死了,没有好下场啊,故而才想着事事让自己出头,他来执行。

这样他就可以在事后把所有的问题推到自己身上了。

对于刘世延这种小心思,朱常洛是一清二楚的。

但是,这时候朱常洛是乐意给他当枪使的。

毕竟,要解决江南士族不敬皇室的问题,如果自己太过惜身而不愿下场的话,最后难免就会变成雷声大雨点小的一场闹剧。

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朱常洛还是会发出明旨,让刘世延以旨办事。

这也算是给刘世延找一个继续办差的依靠,同时也算是激励刘世延的一种手段。

朱常洛道:“诚意伯不需多虑,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皆是我大明万世不祧之祖。他们若是被人污化,那我大明的体统何在?孤与皇帝的脸面何在?”

“此事既然已有风声,那么就必要一查到底!查清楚了,如果没有那就说明我大明子民是谨守忠君爱国的君子善民。如果有那就将不法之人从我大明良善百姓之中揪出,使其受到应有之惩罚!”

“孤不惧流言,也不惧事态的扩大。孤不想只为了保持水面上的平静,就放任这水下的波涛涌动!”

朱常洛的态度很明显,他不怕为了查这件事就将一些谣言扩大化,这种谣言虽然是街头百姓最喜欢津津乐道的花边新闻。

但是,如果不以堂堂正正的雷霆之势加以清除,时间久了就会变得真假难辨,以至于到了后面也会有一些所谓名士进行“考据”辩证,使谣言成为真实!

这种情况是朱常洛不能容忍的!

刘世延听到朱常洛的意思后,立刻跪道:“臣遵旨!”

朱常洛嗯了一声,“好好去查,不可冤枉一人,也不放过一人!”

朱常洛最后淡淡的交代了刘世延一句。

但是这句话听到刘世延耳中就不一样了,俨然成了“宁可抓错,不可放过!”

对于,刘世延的这种理解,朱常洛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

他要的就是刘世延这股子罗织牵连的本事!

江南的问题太严重了,若是只看明面上的,不考虑下面的,只想着解决一时的问题,那么等到朱常洛之后,这些问题还是会像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的。

所以,罗织一些人,牵连一些人,朱常洛是不在乎的。

因为朱常洛也不信这些被罗织牵连的人就是无辜的!

得到了朱常洛的准许之中,刘世延便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冲进了在江南盘踞了上千年之久的钱家!

钱家是江南四大望族顾、陆、沈、钱四大族之一。

这四大家族在江南地区从最早的都可以追溯到了春秋时期。

可以说,这四大族几乎奠定了整个江南世家的基调!

当然这四大姓中的每一姓也不是铁板一块,毕竟经过了上千年的沿边,虽然同姓之人众多,但归根结底他们都已经各自分离,成为地方豪强。

但这也并不耽误他们各家把自家的传承往最初的祖先上去靠,毕竟,这种有深厚历史渊源的大族,最喜欢讲究的就是底蕴和历史。

就像这次刘世延冲进的钱家,也不过就是江南众多钱家之中的一家而已。

但是即便如此,此次的冲击也不小的。

虽然,钱家在江南无数,但钱家的招牌可不小的,一个号称有千年历史的世家被刘世延这样的暴发户冲进大门,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

就算是当年的朱元璋和朱棣二父子当权之时,也很少有这样的举动。

现在江南承平了二三百年,对于这种破门而入的审查记忆早就消退的无影无踪。

乍起一次,是会瞬间引起江南所有人的注目的。

所以,就在刘世延冲进钱家大门之后,还没翻天,金陵城一大批早就不满这段时间刘世延倒行逆施的士人们一拥而至到了南京紫禁城的午门前,群情激奋要求皇太子严惩刘世延的胆大妄为!

面对如此汹涌的民意,万历皇帝都不由得慌了神,担心这些江南士人们会发成哗变,威胁宫禁。

但朱常洛却面色淡然的静静看着,安慰着万历皇帝,“父皇稍安勿躁,有道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更何况他们针对的是刘世延,我们只需听听他们的意见,再看一看刘世延办的事情,秉公处理即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