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明者皇太子 > 第七十六章 天下苦明久矣!

乱明者皇太子 第七十六章 天下苦明久矣!

作者:帅锅大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感谢书友20180711083717471、芝麻信用、横屏书店等大佬的月票支持!

大佬们如果有自建书单可以拉一下《皇太子》呀。皇太子太需要支持啦!

新年的脚步将至,万历十五年也即将步入尾声。

整个北京城里虽然天寒地冻,但因为新年将至的气氛,还是显得格外热闹。尤其是西山蜂窝煤的出现,使得很多原来买不起木炭过冬的人家,在这个冬天也得到些许温暖。

三万流民也都被西山皇庄悉数招走,顺天府伊王永吉也总算是完成了内阁和万历皇帝交给的任务。

更让人欣喜的是,万历皇帝拨给的五万两银子竟然还剩下大半,不过这钱是回不去万历皇帝手中了。

在户部尚书的宋熏再三要求下,剩下的银子被内阁大笔一挥就进了户部银库,接着就是一场百官同乐的百像图。

户部把这些钱补发了部分京官的欠俸,然后又给京城之中各个重要衙门发放了不成文的年终奖金。一时间宋尚书的大公无私之名就在京城大小官员之中传颂。京城百官无比赞叹宋熏的人品高尚,为官公正。

而这一切,紫禁城中仿若无知。万历皇帝也没有向内阁及户部再提起自己拨给赈济流民的内帑。仿佛这个钱就不是万历皇帝出的一样。

但朱常洛却早就知道了其中的缘由,万历皇帝知晓钱没用光,于是就安排了张诚到了内阁问询,结果被内阁阁老们义正严辞的给怼回来了。万历皇帝无奈,只能自己生了场闷气,发发牢骚,说着以后再也不借钱给内阁之类的话云云。

但,这可能吗?

内阁没钱的时候,还是会惦记他的。

腊月里,朱常洛依旧不改习惯在司礼监读书并翻阅奏折。

而就在今天,东厂匆匆送来送来了一份密报。

密报内容极为简短:“前蓟州总兵,左都督,少保戚继光于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病殁。”

看到这短短数语,朱常洛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一代抗倭名将就这样郁郁而终。

戚继光是嘉靖至万历时期的名将,一生战功赫赫,从南到北,都有他为国守边的英雄背影。

他最大的功绩就是驱逐了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扰。这前前后后十数年打了无数次的战斗,彻底的把穷凶极恶的倭寇赶出了大明疆域。

期间也革新了明代军队的战术战法,极大的提高了明军的战斗能力,还发明了鸳鸯阵,狼筅,等新战法和武器。另外还改进了笨重无比的佛郎机火炮,制作了一种叫做虎蹲炮的便携式火炮。这种火炮就有点类似于现代的迫击炮,不过威力跟迫击炮一比还是差了很多,而且体型也大多了也重多了。但是,这虎蹲炮在当时绝对是不容小觑的野战利器!

但,如此名将,最终难逃文官之间的政治倾轧。

戚继光成也张居正,败也张居正。

张居正是戚继光身后的坚定支持者,在张居正的力挺之下,戚继光横扫南北,从东南沿海的抗倭,到北方边境的镇守。他用赫赫战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可惜,这一切都在万历十年的时候发生了改变。

万历十年,一代权相张居正暴亡。作为张居正的铁杆,戚继光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

很快,在给事中张鼎思趁机进言下,戚继光不能在放在北方,于是戚继光被朝廷调往了广东。但是政治的斗争向来都是残酷的,并不会以个人的意志所转移,所以这事没有就这么结束,政治上的追杀还是存在的。

到了万历十三年的时候,又有一位给事中上疏弹劾戚继光,戚继光再次遭贬,这次他直接被罢官回乡。

直到,今年九月时,有一位督察院御史曾上疏万历皇帝,希望可以启用戚继光。

可是,由于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恨意未消,再加上戚继光又是张居正的铁杆支持者,所以万历皇帝不仅没有接受这个上疏建议,反而还把上疏的御史罚俸三月,以示薄惩!

而今,戚继光郁郁而终,始终也没等到朝廷起复他的那一天。

这说到底都是明朝官场制度的问题,文官与武官始终都处于一个鄙视与被鄙视的生态链条里面。

文官们除了有一种优于武官的优越感之外,他们还一贯的保持了以各方面的平衡稳定为施政的前提。

如果事情弄到了要动用武力,对他们来说就是失败的象征。所以他们打骨子里排斥着武官的作为,认为武官的作用就是在妨碍他们的治国的标准。

并且,文官们还具有一种牢不可破的可笑观念,即上自国家,下至个人,都不能把力量作为权威。

不仅如此,就连经济发展也不行。如果一个地区有什么特殊的经济利益,那么就会被加以压抑,而不是提倡。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国家应该农为国本,商为轻贱之业。士大夫都不屑为之。

同时,他们及他们的家族又大量的兼并着土地,垄断着商业,凡是超级商行的背后,无不有他们若隐若现的影子。

他们还联合在一起抵制着国家对商业的税收,同样又享受着国家对他们的免税政策。他们道貌岸然的礼教说道,处处都想着以教化来完成对天下的大治和长治久安。他们从根本上就已经把这个国家禁锢到死了。

朝廷没钱了,只能通过加征地税的方式搞钱,而官吏们也会趁机的鱼肉乡里,剥削可怜的百姓。

与其说,明亡于天灾,亡于内乱,亡于外族入侵。

不如说:天下苦明久矣!

老百姓们但凡有点活路都不会造反,但凡有点活路就不会盲从异族。说白了这一切都是被这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们逼得!

所以,即使是最后尚且还有半壁江山的南明小朝廷,在这久久压迫的呐喊反抗之中,依旧土崩瓦解!因为他们从未改变过自己剥削的本质。

他们还喜欢从道德观念上寻找超乎常人的优越感,比如财富的分配问题,以及某些地方灾民的暴动,在他们看来这都是道德问题,都是小人犯上作乱的劣根性使然。

从来都没几个会切实的考虑过为什么灾民会暴动?为什么边境会有战争?

而且,但凡有敢变革者,他们定会一拥而上,阻之挡之,甚至不惜杀之!所以,改革从古至今都不是动动嘴皮子拉拢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改革就是要与既得利益的“天下人”为敌!

但,即便如此!朱常洛亦没有打算退缩半分。他心里还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

即便是将来血流成河!即便是将来天下土崩!即便是将来身死族灭!朱常洛亦在所不惜!

他一定要把这些禁锢在这个国家身上的大山劈开,移开,让这个国家继续的站在世界的顶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