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明者皇太子 > 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盛世

乱明者皇太子 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盛世

作者:帅锅大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沈思孝和王锡爵都退了。

剩下的几位年纪也比较大的内阁成员和军机处成员也自然呆不久了。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朝廷的高层变动几乎可以用地震来形容,不过,即便如此,这些也都是可控的。

毕竟,这次的人事变动并不牵扯到党争,也没有谁是灰溜溜的离开,完全是以朱常洛的意志进行的,所以,这次的内阁和军机处成员更迭对于在京的官员而言都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大事。

所有人都对此是翘首以盼的,因为,皇太子殿下早就有言要任命一些年轻的官员到朝廷的机构之中任职。

这对于那么苦苦熬资历的人而言,无疑是天籁之音。

所以,当沈思孝,王锡爵还有后续的几位内阁成员和军机处成员主动退下后,所有人的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

现在董其昌的府上都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了。

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董其昌此次必然会登顶内阁首辅或军机首席的大位,这时候去抱一抱大腿,绝对是没有错的。

慈庆宫中朱常洛依旧雷打不动的处理着每日累积过来的政务,董其昌现在也常驻在慈庆宫中以备皇太子殿下的咨询。

毕竟,现在不管是内阁还是军机处都是处于缺额的状态,现在内阁剩下了两个人,一个是董其昌,另一个就是刘品如。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军机处之中,本来被任命为内阁大臣的钟化民,因为上次朝议的事情又被朱常洛冷落了。

所以就在沈思孝告老还乡的第二日,朱常洛就下了旨意把钟化民从内阁换到了军机处,同时又把钟化民的刑部尚书换成了房守士的旧职。

房守士的年纪也不小了,顺天府的重任继续压在他的身上也不合适,所以,在经过了权衡利弊之后,朱常洛也恩准了房守士的请辞,准其归乡养老,同时朱常洛个给予了房守士极高的荣宠。

在房守士告老还乡之后,朱常洛还下旨加恩授予了房守士左柱国,太子太傅的荣誉闲职,给予了房守士从一品大员的退休待遇。

「钟卿,孤把你放在顺天府的位置上你可有怨言?」

朱常洛放下手中的奏折看着钟化民。

钟化民跪伏在地,赶紧回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甘之如饴。」

朱常洛笑了,朱常洛说道:「钟卿能有这样的觉悟,孤心甚慰。顺天府尹之职虽不是朝廷的六部之一,但其重要程度与六部相比也不是不分伯仲的。」

「而且,从某些方面而言顺天府尹要比六部更加重要!钟卿善于实务,不管是在河南,还是兰州,钟卿的能力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河南赈灾,钟卿以一人之力拯救了河南的百万黎庶,还为孤解决了一些宗室的问题。到了兰州之后,钟卿更是发扬了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在五年之间就把原本破败不堪的兰州建设成了西北名城,还奠定了甘肃布政司的设立基础。」

「如此大才,孤甚欣慰。而今京师也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这二十年来京师的人口比之万历十五年之前,已经有了三倍的增幅。」

「现在的京师人口总数已经比肩盛唐之时的长安,有了近三百万之巨!这三百万人的生计也都在顺天府的手中掌握,若是没有过硬的实力,孤轻易是不会将此职交于他人的。」

「如今的京师和当初的兰州相比,也是非常类似的。现在的京师也需要进一步的改造和扩建。」

「承天门前的大明门广场是此次京师改建的重中之重,道路规划和拆迁问题也是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若是钟卿能把这些事情办好,这不仅是利在当代,更是功前千秋!京师之重,重愈万钧。京师

不仅是大明的心脏,更是天下的民心之向。」

钟化民听到朱常洛这么一说,原来心里的那点怨气也就烟消云散了。

毕竟谁做事情不想得到认可呢?

现在,皇太子殿下已经认可了他的务实的工作的态度,也认可了他实干的工作作风,他自然也不会再有什么怨言了。

更何况经历了上次朝议之后,皇太子殿下虽然不喜他的有些行为,但最终还是容下了他,给予了他适合的位置和差事。

由此可见,皇太子的容人之量也赶上了古之圣君,能跟随这样的明主,也是钟化民一生的幸运。

所以,钟化民对朱常洛也自然是感恩戴德的。

安抚完了钟化民之后,朱常洛就让钟化民离开了。

看着钟化民离开的背影,朱常洛也是一声叹息,他能留钟化民并不是因为他的气量真的大,而是因为他他手中的可用之才实在是不多。

所以,也只能如此,继续的用着钟化民,让他继续发挥余热,为自己建设好京师。

毕竟,随着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原来的京师道路也原来越显得拥堵和窄小了,根本就支撑不起京师的高速发展。

所以,京师的扩建工程也是势在必行的头等大事。

不过,朱常洛也并未对京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他还是尽全力的保全了京师的原汁原味,把重点放在了以西山皇庄为中心的新城上。

那里没有太过的牵扯,也没有多少京师内部才有的名胜古迹,完全就像是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之上,朱常洛自然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梦想去擎画京师的未来。

在那里朱常洛下令开建了第一座综合性的大型火车站,并命名为京师西站。

在朱常洛未来的规矩之中,京师西站将会是京师最大最繁忙的超级车站,在未来这里要发出无数通向大明各地和世界各地的列车。

所以,朱常洛将京师西站的规划做的无比超前!

现在任谁看到了京师西站的规划蓝图都会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凉气!

因为这个车站实在是太大了,它的大小竟有半个紫禁城大小。

如此庞大的建筑,在大明数百年的建筑史上还是尚属首次的。

所以,当人们看到这个超级工程在西山皇庄的地界上落地之时,没有人不是惊叹不已的,都认为自己在有生之年见证到了历史。

而这个项目也被好事之人成为大明中兴的标志!

很多人的激动认为等到这个超级车站落成的时候,就是大明迈入盛世的证明!

钟化民走了之后,朱常洛对着孙暹说道:「去把董师傅叫进来。」

孙暹领旨,立刻就去找董其昌了。

董其昌听到朱常洛的召见后,赶紧就放下了手上的事情到了慈庆宫来。

「臣董其昌参见圣太子殿下!」

董其昌每次到慈庆宫中都是这般恭敬无比的大礼跪拜。

「平身。」

朱常洛看着董其昌,说道:「董师傅近来可好?」

董其昌回道:「托了殿下的洪福,臣近来一起都好。」

朱常洛笑道:「是啊。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应该的,现在沈卿和王卿都告老还乡了。王家屏,沈鲤,沈一贯,邢玠也都递了辞呈。内阁和军机处一下子就去职了六人。也就剩下你和刘品如以及钟化民了。」

「现在朝野上下的官员们都眼巴巴的抽着你呢,现在估计都有人开始叫你董相了吧?」

听到朱常洛这么一说,董其昌一个激灵,「臣惶恐。」

朱常洛摆手道:「董师傅勿要惊慌,孤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你能受到百官们的如此礼遇,这也是人情使然。孤又不是不通人情之人,所以,董师傅还是放松点好。」

董其昌听完这句话后,依然慌张,他的脑门都不自觉的冒出了一些虚汗。

谁也不愿意在权势滔天的皇太子面前充大头的,毕竟,有些事情是很忌讳的,稍不留神就僭越了。

而董其昌也算是小心谨慎了一辈子,眼看着就要一步登顶了,他哪里愿意在这个时候栽跟头呢。

所以,董其昌立刻跪道:「殿下,臣对殿下的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表。那些人不过都是趋炎附势之辈,臣都没有搭理过他们的。这段时间臣也一直都是闭门谢客的。」

朱常洛说道:「董师傅的忠心,孤是知道。孤跟你说这个事情也是为了提醒董师傅的。董师傅是朝廷的栋梁,岂能这般的将来往的百官都拒之门外?」

「一个没有自己班底的军机首席哪里能打得开局面,做好朝廷交办给你的差事呢?」

董其昌瞬间激动了。

皇太子殿下终于松口了,虽然皇太子给的新差事不是他心心念念的内阁首辅,但是,军机首席也是非同一般的重要职务。

现在,朝廷已经有了政,军分开的趋势。军机处这边的主要职责也都聚焦到了大明的军事领域。

若是放在以前,董其昌肯定是觉得军机处会矮内阁一头的。但是随着这些九边的崛起和天津直隶水师以及大明海外驻地的拓展,董其昌明白军机处的权柄是绝不下内阁之下的。

而且,现在军机处手上把持着的都是正儿八经的强势势力和财源滚滚的聚宝盆,日子比起内阁而言不知道要好多少。

内阁就像是个老妈子一样,天天的就大明内部的那些个破事周折,这些年作为内阁次辅的董其昌发愁最多的事情就是银子的事情。

今天不是这里闹了灾荒,就是那里出了问题。

全都是让人焦头烂额的破事,而且,这些事十有**就是和银子有关。

而户部那仨瓜俩枣根本就不够这两京一十三,哦不,现在是一十四省分的。

所以,内阁的日子有多难,董其昌是有切身体会的。

但是,军机处就不同了。

因为沈思孝的缘故,工部一直都在军机处之下,工部可是掌握了大明一半以上的水泥配额,现在不论是哪里要自修道路还是用于其他方面,都要找工部批条子。

就这一点,工部这些年就赚的是盆满钵满的。

还有就是兵部,原来的兵部也是一个赔钱货,天天跟户部要银子发军饷,户部要不来就找万历皇帝的内帑要。

可以说早些年的兵部绝对是一个人憎鬼厌的衙门,而且,九边和辽东都还不安宁,可想而知兵部有恶心人。

但是,自从朝战打赢了之后,在汉城大明和倭寇签订了汉城条约之后,兵部的情况就得到了逆转。

兵部掌握着最重要的海外基地和海外港口,这些地方都是钱生钱的金袋子,而且,九边的互市也要向兵部缴纳一部分的治安管理费充作军用,可以说现在的兵部不仅甩掉了最大的包袱,还成了一个善财童子。

还有就是天津卫的造船厂,也是挂在了兵部之下,随着火器的不断进步,现在也取消了原来民间船只不得超过400料的规定。

一时之间民间的海船需求几何式暴增,兵部就靠着天津造船厂的海船订单就赚了不少银子。

可以说现在的军机处完成就是大明最舒服的权力机构,而且还是没有之一的。

「臣明白,臣谢主隆恩!」

董其昌激动的大拜着,感谢朱常洛的恩典。

朱常洛看着这么激动的董其

昌,说道:「军机处有多重要,想必不要孤多言你就应该明白。如今的大明虽然无敌,但是,随着和泰西的不断深入来往,尔等应该也有一些紧迫和危机感了吧。」

「泰西虽然远隔万里与大明不相接壤,但是,随着对东洲开拓和旧港宣慰司复设,大明和泰西之间的摩擦也渐渐的增多起来。」

「就孤这里接到了奏报,每年在海上都有不少大明船只和泰西船只之间的冲突上奏。而且,原来的旧港宣慰司下辖的大部分岛屿和王国已经落在泰西人手中,他们岂能轻易放弃?」

「所以,孤敢断言,将来大明和泰西之间必有一战,而且这一战持续的时间还会非常久,战斗的地方也会非常广。」

「毕竟天下大势从来都是浩浩荡荡不进则退的大势。东洲那大的土地,那么肥沃的地方,泰西人又不是傻子,他们肯定不会将那里拱手让给大明开拓的。」

「同理,旧港宣慰司以南的南洲和至今大明都未涉足过的昆仑奴地,这些地方的争夺更是会愈加的激烈。」

「天下已经不是原来的天下,原来的天下不过就是大明脚下的两京一十三省,如今的天下可是整个世界。」

「现在的情况很像两千年的春秋战国,谁在这场竞争之中落后,谁就会最终灭亡,所以,孤的紧迫感你应该也了解一下。」

「孤要盛世不仅只是一个可以吃饱饭的盛世,孤要的盛世更是一个无敌的盛世!只有一直保持住大明的强势,大明的盛世才能永存!」

————————————

吼吼吼,,日万真难(手动狗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