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明者皇太子 > 第六百八十八章 新弹幕达人

乱明者皇太子 第六百八十八章 新弹幕达人

作者:帅锅大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土司问题自古以来便有,并不是在明朝期间才出问题的。

追根溯源,土司的历史都能追溯到夏商周之时的各种小国和各种封君。

当然这些土司之中或许真的有这么久远历史的存在,但是,这种土司一直以来都是生活在相对封闭蛮荒的状态里。

极少有土司会记录自家的历史,所以,大多数的土司的历史都是语焉不详的传说。

而这其中非要提一个知名土司的话,那就是汉朝时伏波将军马援了。

传说马援就是石柱土司马氏的开源之祖!

说到石柱土司就不得不提明末的白杆军了。

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有一支叫做白杆军的军队,这支军队的领袖就是大名鼎鼎的女将军秦良玉!

而且,秦良玉也是数千年来唯一一位以战功得封太保兼太子太保衔,及忠贞侯的女性传奇人物。

可惜这样的传奇往往都是伴随着苦难而至的。

一个王朝,一个国家都要靠一个土司,靠一个女将军去力挽狂澜,可想而知这个王朝,这个国家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危险境地!

秦良玉的白杆军固然很强,但是,面对已经大厦将倾的大明王朝,白杆军也是无能为力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秦良玉的历史光辉和她的忠肝义胆!

否则,她也不可能以女子之身得封太保兼太子太保,忠贞侯的。

由此足见,秦良玉确实很厉害。

不过,这么厉害的人,朱常洛并不打算用她。

毕竟,她是土司!

虽然,石柱土司是臣服于大明的忠诚土司。

但土司终究是土司,它和中央王朝始终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问题。若是有一天朱常洛的做到了改土归流这一步时,这些土司就会视大明朝廷为敌人的。

所以,为了以后下手可以足够没有心理负担,且如今大明的军势也不需要下诏勤王的时候,朱常洛自然也就不会再给秦良玉留名历史的机会了。

毕竟,在历史走向发生改变的时候,很多人的命运都会不由自主的跟着发生改变。

原来一些被历史评价极高的人物,可能会成为历史进步的绊脚石。

有些被历史定性为曲意逢迎之辈,他们也可能成为改革的急先锋。

所以,还是马老爷子说的对,辩证看问题才能把问题理解的更全面。

所以,现在在朱常洛的眼里,已经没有所谓的名臣名士了。

他现在更关注的是这个人是否听话,是否能为自己所用。

如果不能,即便他在历史的名气响彻一时,那也不好意思,因为用不了,所以,朱常洛也就不会再给这些人出头的机会了。

而且,现在朱常洛提拔的有些人中,在原来的历史中根本都是不值一提,或者说是不存在的。

但就是因为这人听话,能执行他的旨意,所以,朱常洛就会给这些原来在历史籍籍无名之辈机会。

其中的代表之一便是如今的内阁大臣兼户部尚书刘品如和辽东总兵耽罗伯杨遂。

此二人在历史上连原型都找不到的,但就是因为此二人,朱常洛能得心应手的用,所以,这两人才从籍籍无名的历史堆里刺了出来。

所以,秦良玉的传奇也只能停留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了,在这个历史时空之中,秦良玉可能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土司了。

被朱常洛推着走了一会儿的万历皇帝好像也突然想明白了。

万历皇帝说道:“算了,别理那些土司了,万一再弄出一个杨应龙来,最后麻烦的还是朝廷。”

朱常洛听着万历皇帝这句话,他轻轻的嗯了一声。

朱常洛说道:“父皇,现在有了水泥等利器,还有王瓦特发明的铁轨蒸汽车。等到大明真正中兴以后,有了充足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之后,儿臣就会效仿始皇帝在全国铺设‘直道’和‘驰道’。”

“到时,全国会以大明为中心,联通天下各地!向西可以直抵泰西,向东可以直抵东洲,向南可以直抵交趾旧地,向北可以直抵草原极昼极夜之地!”

听着朱常洛的雄心壮志,万历皇帝的小心脏都在扑通通的跳,如果真的能达到这个地步,那就不是中兴了。

那简直就是在建设一个远超儒家传说之中的三代之治!

但是,万历皇帝的理智很快就恢复了。

万历皇帝担忧道:“你可不能学秦始皇和隋炀帝滥用民力。长城和大运河固然都是福泽千秋的旷世伟业,但是,随着长城和大运河的伟业,两代盛世王朝都是二世而止,所以,还是要慎重一些的。”

朱常洛看着万历皇帝担忧的样子,朱常洛笑道:“父皇请安心,儿臣一定不会做这些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的。儿臣现在做的就是帮父皇监好国,守好祖宗的基业,为后世子孙打好基础。”

“等到将来的时候,校儿及校儿的后代们就可以随着我们父子打下的基础继续砥砺前行,继续开拓创新,达到儿臣刚刚说的那个目标!”

万历皇帝听完朱常洛这话后感慨一声,回头看了一眼被陈炬拉着的朱由校,“以后的希望就靠你了。”

朱由校愣愣的看了万历皇帝一眼,又看着朱常洛,他不知道这话怎么就聊到这里了。

但是,朱由校也算是一个胆大早慧的小孩,他当即就奶声回道:“皇爷爷放心,等孙儿长大了,皇爷爷就让孙儿监国。孙儿肯定会比爹爹做的更好!”

听着朱由校的话,陈炬吓的心里一颤,这孩子真是童言无忌,居然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了。

但是,万历皇帝和朱常洛都笑了。

万历皇帝看着朱由校,道:“有志气!不愧是我老朱家的种!”

说罢,万历皇帝又看着朱常洛说道:“你要加油了,如果干的不好,等校儿长大,朕就下旨让校儿监国了。”

朱常洛笑道:“儿臣都听父皇的。”

万历皇帝开心一笑,又问道:“还有多久能到?”

朱常洛说道:“就快到了,就在前面的珍宝阁中。”

万历皇帝看了一下前面的宫院,前面就是紫禁城中的珍宝阁。

万历皇帝一想到那么多的传世佳作已经被送到皇宫大内之中,万历皇帝就激动不已。

这可是大明历代帝王都没达成的成就!

所以,万历皇帝的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早早的接到朱常洛旨意的孙暹,现在正老老实实的守在珍宝阁前,等着万历皇帝和朱常洛的到了。

在前面的仪仗到了珍宝阁后,一声唱喏喊出:“皇帝驾到!圣太子驾到!皇太孙驾到!”

孙暹及珍宝阁中的宫人们听到外面的声响后,立刻跪迎圣驾到来。

等到万历皇帝和朱常洛以及朱由校到了珍宝阁前后。

孙暹等一众宫人行礼道:“奴婢参见皇爷,参见圣太子,参见皇太孙。”

万历皇帝嗯了一声,“都起吧。”

孙暹回道:“谢皇爷。”

孙暹立刻起身,小步的到了朱常洛的跟前,“殿下,已经准备妥当了。”

朱常洛说道:“好,现在就进去吧。”

孙暹得令,立刻命令宫人把珍宝阁的大门打开。

万历皇帝期待的看着珍宝阁里面。

“抬朕进去!”

万历皇帝迫不及待的下着命令,让身边的力士抬着他的轮椅跨过门栏进到了珍宝阁内。

到了珍宝阁中后,万历皇帝看着阁中陈列着的一排排的宝物时,心情大好。

万历皇帝看着眼前展开的长卷,默默的念道:“永和九年岁在.这是《兰亭序》!”

万历皇帝激动了,这是他第一个看到《兰亭序》真迹,当然这个真迹也是唐代的摹本,并非是王羲之亲自手书的那卷。

激动的心情随着珍宝阁中的宝物心潮澎湃着,万历皇帝从未想到自己能有一天看到这么多的传世佳作!

万历皇帝仔细的看着眼前的这卷《神龙兰亭》,等他从头到尾看完一遍后,万历皇帝看的意犹未尽,于是又看了一遍。

但是,这一遍看的时候,万历皇帝也终于把目光的注意力从兰亭序的全文上,看到了那些密密麻麻,字里行间都加盖的印章上了。

看到这些印章的时候,万历皇帝倒吸一口凉气,“这历代的收藏大家加盖的印章真是不在少数!居然有一百多个印章了。”

朱常洛笑道:“父皇,这卷兰亭序上虽然有一百多个印章,但里面近百个都是一人盖的。”

万历皇帝一听这话,顿时愣住了。

“一个人盖了一百多个章?”

朱常洛回道:“是的。这些印章大多数都是项元汴盖的,这卷兰亭序到到他的手中,他是爱不释手的,隔三差五的就要开一方小印加盖其上,表达一下自己对兰亭序的喜爱之情!”

“像‘项子京珍藏’、‘项元汴印’、‘天籁阁墨林’或‘天籁阁’等等收藏印章,都是项元汴的印。”

万历皇帝懵掉了,居然还能这样玩?

这个项元汴无疑是给万历皇帝打开了一个新思路。

一旁的朱常洛看着有有点懵的万历皇帝,说道:“父皇,要不要用玺加盖一下?”

万历皇帝激动道:“要的要的。”

万历皇帝转身对着陈炬说道:“去西山皇庄把朕的宸翰之寳取来!”

陈炬立刻领旨。

朱常洛在一旁说道:“父皇,儿臣已经命尚宝监帮伱开了几十方小玺。你挑一下,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小玺,可以先用着。”

万历皇帝一听这话,更是激动了。

万历皇帝说道:“好好好,快快快呈上来,朕要看看这些小玺。”

朱常洛一挥手,孙暹等几位太监就捧着托盘过来了。

万历皇帝皇帝看着每一个托盘中都放着一二十枚大小各异,造型不一的小玺时,心情顿时大好。

万历皇帝伸手拿着这些小玺看着玺面上的字,“万历寳藏”“大明皇帝珍藏”“乾清宫主人”“珍宝阁”“天命”“万历”等等小玺时。

万历皇帝呲牙一笑,“还是太子有心,一下帮朕准备了这么多!”

朱常洛道:“儿臣也不知道父皇会喜欢什么样式的,所以就准备了这么多。如果有父皇不喜欢的,儿臣即刻让人销毁。”

万历皇帝可以回道:“不不不,朕都很喜欢。这些小玺,造型别致,内容多样,朕喜欢的很。”

朱常洛道:“儿臣还准备了一些没有刻字的白玺,父皇若是有想刻的内容,儿臣也可命人,可以为父皇造出。”

万历皇帝眼前一亮,这准备的实在是太贴心了。

万历皇帝说道:“好。等会把这些白玺都给陈炬,朕回去琢磨一下,然后再刻。”

朱常洛回道:“是,儿臣遵旨。”

接着万历皇帝就开始犯选择困难症了,他看着眼前这几十方小玺,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要先选哪个用了。

纠结了半天之后,万历皇帝选了一个半寸见方的小玺,玺面内容为篆字的“珍寳”二字,万历皇帝郑重其事的在这卷《神龙兰亭》的一个字缝间认真的盖了下去。

盖完这第一个后,万历皇帝的盖章天赋便一发不可收拾的觉醒了。

万历皇帝挑选着孙暹等捧着的几十枚小玺,哐哐哐的就在这卷《神龙兰亭序》上留下了几个印记。

看着万历皇帝这越来越上头的盖章因为,朱常洛心里不由得对这卷旷世名作,充满了歉意。

照这么盖下去,后世之人在欣赏这卷绝世佳作之时,可能只有要数一数到底原文的字多,还是历代的收藏家们的章多了。

但是,对于万历皇帝的这个行为,朱常洛也没有制止。反而乐见其成!

因为这章盖的越多,这卷《神龙兰亭》的价值就越高!

所以,对于万历皇帝这疯狂发弹幕的表现,朱常洛也只是笑盈盈的看着。

盖完了《神龙兰亭》之后,万历皇帝的目光又放到了另外一件神品之上!

这件神品是《快雪时晴帖》,据说是王羲之唯一传世的真迹!

全帖28字!但是,看着眼前展开的长卷,就可以看着历代的收藏家们为了在这28字的小帖上加上自己的印章和读后感,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思。

据朱常洛对此帖在原来的历史时空遭遇了解。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中,此帖曾经流落到了满清盖章狂魔,大诗人,乾隆皇帝手中。

乾隆皇帝为了能在《快雪时晴帖》上了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痕迹,光是题字就提了63处,盖章盖了170枚!

由此可见,这份绝世的珍品到了乾隆皇帝手中,它遭受到的待遇是多么的令人心疼。

但话又说回来,也正是乾隆皇帝的疯狂之爱,又给了这份小帖一个谈资十足的话题,大大的提升了它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万历皇帝看着眼前的长卷,感叹一声:“书圣就写了28字,这些收藏家们就题了这么多字,盖了这么多章,真是太过分了!”

于是,万历皇帝又下令道:“来人,找最好的工匠将此帖重新裱糊,朕要题字用玺!”

听到万历皇帝的话后,朱常洛心里简直笑开了花,吐槽别人题字多,盖章多。

轮到自己的时候,又双标了。自己也要重新裱糊,加上题字和玺印了。

万历皇帝看了又看,实在是等不及了,于是就找了一方比较小巧的小玺,硬生生的在28字的原贴上找个了一个下脚之处,盖上了自己的小玺。

看着自己的玺也盖到了《快雪时晴帖》的原文上时,万历皇帝的心情无比舒爽!这种感觉就像是大夏天里吹到了空调,吃到味道甜蜜的冰淇淋。

不过万历这辈子都可能吹不到空调的,毕竟,空调对于现在的大明而言,简直就是高科技中的高科技,连影子和概念都没有的那种高科技。

所以,万历皇帝永远不能体会什么是空调的感觉了。

当然,这种话可能也绝对了。

说不定在原来的历史时空,在定陵地宫被开启后的几年里,在万历皇帝没有被疯狂的勇士们用着拖拉机拖拽着对待和最后的挫骨扬灰前,他还真有可能吹过几年空调。

但是,这种空调不吹也罢,代价实在是太高了。

万历皇帝一边浏览,一边盖章,心情好的是不亦乐乎!

他从未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一次性见到这么多的晋唐奇珍!

和这些奇珍一比,大内之中的其他字画收藏也不由得黯然失色起来了。

等到万历皇帝盖章也盖的差不多时,朱常洛在一旁说道:“父皇,儿臣有一个建议。”

万历皇帝一手拿着小玺在一卷名作上盖着,一边回头道:“什么建议?”

朱常洛说道:“父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儿臣看您这么喜欢这些传世佳作,儿臣打算招募一批书画高手,让他们一比一的复制这些珍品。”

“然后,儿臣在西山皇庄建立一个大明博物馆,把这些复制品陈列在馆内,并收取一定的门票费用,用于维护馆内的日常之处。开放给大明的普通百姓,让他们也有机会一览中华文化之精粹!”

“我们也可以定期的安排一些真品展出,提高一下我们大明博物馆的知名度,使之成为大明文化的又一高地!让天下读书人看到我们大明尊重文化,尊重传承的决心!”

万历皇帝听完朱常洛这么一大段的话后,他就记住了收门票的这一个关键点。

万历皇帝立刻回道:“可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建一处博物馆,让天下好书好学之人来此参观学习,不仅可以丰富我大明的文脉,更能提高我大明百姓的文化素养。”

“此乃是一举两得好事,朕支持!你可以去办的。但是要记住门票收入一定要入朕的内帑的,外面的人朕不放心。”

朱常洛拜道:“父皇放心,儿臣知道该怎么办。”

万历皇帝开心道:“那就这么办吧。”

“儿臣遵旨!”

和万历皇帝交流了大明博物馆的事情后,朱常洛也是心情大好。

开办博物馆的心思,朱常洛早就有了。

只不过宫中的藏品难有扛鼎的绝世佳作,贸然的开办了博物馆,只会被自负文脉极盛的南方大族笑话。

所以,朱常洛也就忍住了这个心思。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朱常洛通过了董其昌在南方收购了不少的绝世精品,有了底气。

朱常洛自然敢干这样的事情了。

其实说到让董其昌去南方收购这些绝世精品时,朱常洛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去。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算是奇耻大辱了!

皇室竟然不能自己出面收购收藏这些绝世佳作,还要假手于人,才能购到这些绝世之品。

由此可见,大明皇帝在南方士人中的权威,真的并不像后世所言的那样,至高无上的。

这些南方大族们,虽然生在大明,活在大明,但是他们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一个个满口的仁义道德,满口的为民请命,实际上过着的不过还是自己一家一姓的荣耀!

整天搞得事情就是给自己捞好处,捞名声,而皇帝则就成了他们的名声踏脚石。

最近这些年,南方士人们开始流行抹黑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活动了。

有些人还画出了一幅幅模样丑陋的太祖画像,在民间流传。

朱常洛知道了这些事情后,心底也是一阵冷笑。

暂时先不搭理他们,等到开西域的大势形成之后,北方成了铁桶一块后,朱常洛就会驾临南京,好好的,当面的,跟这些南方士人刚一刚。

看看他们在见到绝对的权力时,还能不能继续保持自己风骨,继续的放浪形骸妄议朝廷,抹黑太祖?

“父皇,今晚是留宿宫中还是回西山行宫?”

朱常洛看着外面的天色,不由得问着。

万历皇帝看了看外面,也说道:“乾清宫还没修好,朕也没地住,还是回行宫吧。”

朱常洛说道:“父皇,宫中还有不是嫔妃,她们盼父皇也是如盼甘霖的。”

万历皇帝脸上顿时露出一抹笑意,然后,又摇头道:“朕还是想回行宫陪陪你母后,你母后的身体刚有好转,朕不能只顾自己享乐。”

朱常洛拜道:“父皇和母后的恩爱,儿臣羡慕至极。”

万历皇帝叹道:“等你到了朕的岁数之后,你就能懂朕的心情了。”

朱常洛秒懂。

他能不知道万历皇帝的难处吗?

这么多年来,他的身体时好时坏的,早就亏空的不像样子了。

把他留在宫中对付那些早就如狼似虎,饥渴难耐的嫔妃们,万历皇帝可能真的遭不住的。

所以,还是明智一点的好,回到西山皇庄过平平淡淡的日子才是真。

朱常洛轻轻的推着万历皇帝轮椅,“儿臣送父皇回去。”

说完这话后,朱常洛又对着孙暹吩咐道:“孙暹,你送皇太孙去奉宸宫。孤要送父皇去西山皇庄。”

孙暹立刻领旨,从陈炬那边把朱由校接了过来。

朱由校也懂事对着万历皇帝和朱常洛,说道:“皇爷爷,孙儿回去了。爹爹,儿臣去找娘亲了。”

万历皇帝笑着挥手道:“好,明天记得来幼稚园上学。”

朱由校嗯了一声,“好。”

朱常洛和万历皇帝与朱由校告别之后,两人乘坐了去西山皇庄的龙撵出发了。

在龙撵上,万历皇帝看着朱常洛说道:“朕听着校儿对你的称呼是爹爹,怎么不让他叫你父王呢?”

朱常洛回道:“校儿还小,爹爹叫着朗朗上口一些,所以,儿臣就让他叫爹爹了。”

万历皇帝嗯了一声,感慨道:“朕这一辈子还没被人叫过爹爹呢。”

朱常洛顿时一愣,又看着万历皇帝期待的眼神,朱常洛有点不习惯的对着万历皇帝喊了一声:“爹爹爹。”

这一声爹爹可把万历皇帝开心坏了。

万历皇帝开心道:“却不是比父皇叫着好听。以后,没人的时候,就这么叫朕。朕喜欢。”

朱常洛回道:“好的,爹。”

一声爹叫出来,朱常洛其实还是蛮别扭的。

但是,再别扭又能怎么样?

他都叫了万历皇帝十几年父皇了,他和万历皇帝之间的父子关系也早就深入骨髓了。并没有再以为自己是穿越者就从心理上否定这个事实。

毕竟,这些十几年里,除了一开始因为郑贵妃的缘故,万历皇帝有点不喜欢他外,后来的时间里,万历皇帝对他的宠爱和信任也都是无人能及的。

就凭着这一点,朱常洛叫万历皇帝父皇,叫万历皇帝爹,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他现在的这具身体是实打实的万历血脉。

而且,这十几年受到了万历皇帝信任也是实打实的信任和宠爱。

所以,在跟万历皇帝叫爹这件事上,朱常洛是没有半分抗拒的。

毕竟,他和万历皇帝之间又不是你死我活的仇敌关系,两人之间那可是父慈子孝的血亲啊!

万历皇帝听着这声爹,心里顺坦极了。

万历皇帝说道:“今晚你也不要着急回去了,陪朕用了晚膳再走也不迟。”

朱常洛道:“是,儿臣都听父爹的。”

万历皇帝开心的笑着,不由的还哼出了煮酒论英雄的戏腔唱调。

——————————————————————————

7000字到!!

今天会有两章7000字大章!!!

月票再不投就过期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