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明者皇太子 > 六百五十三章 平倭诏

乱明者皇太子 六百五十三章 平倭诏

作者:帅锅大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经过了几年的消耗战,朝战也终于进入到尾声。

努尔哈赤看着外面那帮已经骨瘦如柴,举着各式武器和鸟铳一脸解脱的倭兵们,他感慨莫名。

他真没想到自己这真是一入朝战深似海!

这几年里,他像狗一样被大明驱使,一直都在丛林山野之间和倭寇斗智斗勇,打着游击,想尽办法的保全着自己。

万历二十七年的时候,李如梅的到来,他以为自己看到了归辽的希望。

但没想到转眼李如梅就获罪离任,他又一次成了弃子!

回来的邢玠总督看在他及时回禀倭寇攻城的功劳上,就赦免了他弃城而逃的死罪。

但是,迎接他的依然还是噩梦!

邢玠依旧把他丢在了平壤和汉城之间,让他作为前锋的探马去侦察倭寇的兵力动向。

这几年里,努尔哈赤就这样踩在刀尖儿上努力的苟活着,这几年间他手下的兵也是死的死,逃的逃,现在能留在他身边的女真兵卒已经不满一千。

由此可见,这些年里努尔哈赤真的是经历了他这辈子最至暗的时刻,他的威望并没有随着战争继续在建州女真之间高涨。

相反,现在跟随他这些女真人已经恨透了他,恨他为什么要带着他们来朝鲜,恨他为什么那么听大明人的话。

因此,他的宠臣谋臣额亦都也背叛了他,爆发了一场危机平壤大营的哗变!

但是,这场哗变很快就被邢玠镇压了,额亦都也被当众凌迟处死。随额亦都哗变的女真人也都斩首示众传示三军。

当努尔哈赤看到额亦都那颗青灰**的人头传递到头他的眼前时,努尔哈赤好像从额亦都灰暗干枯依然圆瞪着的眼中看到了额亦都对他的嘲讽。

这一幕成了努尔哈赤心中永远的痛,他知道,自额亦都决定背叛他,举行哗变的时候,他就知道他失去了再次称雄辽东,统领建州的机会。

现在的他就像是一条狗!

一条大明军下的走狗!

而且,现在的他所领的兵也不在纯是他带来的女真兵了,其中还夹杂了不少大明分配给他的朝鲜兵。

「将军,倭寇投降了。我们终于要回去了。」

站在努尔哈赤身边的女真副将,激动的说道。

自从额亦都死了之后,努尔哈赤就下令禁止女真士卒再称呼他为「大汗」,所以,现在还活着的女真兵都称呼他为将军。

努尔哈赤声音略带嘶哑的说道:「你们回去吧。我不回去了。」

副将疑惑的看着努尔哈赤,努尔哈赤露出一抹沧桑的笑容说道:「我亲爱的弟弟舒尔哈齐是一位仁慈的主子,他现在已经是建州之主了,我现在是大明的将军,我要随大军一起回到大明,接受圣太子殿下的封功。」

副将羡慕的看着努尔哈赤,在他的眼中努尔哈赤才是真正熬出头了。

现在不仅被大明授予了参将官职,而且,还能随着大明军一起回到大明享福,真是羡煞旁人。

但是,努尔哈赤心里的苦楚谁又能懂?

原来的他有雄心壮志,有一统女真的伟大梦想,他想着自己会像是一只翱翔在天际的海东青,俯瞰着整个辽东,成为辽东所有女真人的王。

可是,这一切都因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朝战破灭了。

大明在朝鲜打了这么多年,不仅没有大的损失,而且,越打越强!

甚至,每年都会有几批自称是蓟县军校的军校生来朝战历练。

当努尔哈赤看到这些来战场历练的军校生后,努尔哈赤知道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

再也不可能翻起什么大浪了。

他只要想活着,那就只能老老实实给大明当狗!

如果,有一天他连做狗的资格都没了,那么,迎接他的下场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努尔哈赤明白了自己的出路,他开始蓄发,开始说汉话,开始让女真兵行汉礼。

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邢玠看到他真诚忠于大明的忠心。

显然,他的这一切得到大明的回应。

就在他蓄发不久后,邢玠就召见了他,不仅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还给他补充了兵源,也就是他现在手下的朝鲜兵。

现在的努尔哈赤如果不通报自己的姓名,任谁见了都以为他是大明人。只不过个子有点矮了。

不过在不普遍营养不良的古代,努尔哈赤的个子即便是有点矮,但也没有像眼前这些倭兵那样低矮。

顶多就算是大明人中中等偏下的身高,显得也并不是格外的引人注目。

此刻,在汉城的朝鲜王宫中,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受降仪式。

作为大明在朝鲜的全权代表邢玠自然而然的居于首位,朝鲜李王自觉的小心的坐在一旁,看着邢玠的脸色。

自从朝鲜李王知道了大明皇太子对他的失望后,一度动了要废了他的念头时。朝鲜李王被惊吓到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整天的忧心忡忡,担心,大明京师的一道诏令到了,他就会高高在上的朝鲜王位上跌落下来,成为阶下之囚。

为此,朝鲜李王也不惜颜面,几次三番的以小臣之礼上疏皇太子殿下,卑微忏悔自己的罪过,希望能够得到上国圣太子的宽恕。

朱常洛看到这些奏折后,也是一笑而过。

像这样的人担任朝鲜之王,对大明而言就是一种幸事。所以,朱常洛根本就不会废了他,甚至还会继续扶持他为朝鲜王。

因为,只有这样的废物待在朝鲜的王位上,朝鲜的人心才会渐渐的向大明靠拢,成为大明的忠心附庸。

「大帅,吉时到了。」

朝鲜李王谄媚的对着邢玠说道。

邢玠撇了朝鲜李王一样,淡淡说道:「朝王不必拘礼。本督知道了。」

说罢,邢玠就起身便以大明全权钦差的名义堂而皇之的走在了朝鲜王专属的丹陛上,而朝鲜李王则像个小太监似的跟在邢玠身后。

倭国方面出席此次受降仪式的人是倭国的新晋太阁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经过两年的不懈奋斗,终于把朝战产生的不良影响和怒火引导到了已故的丰臣秀吉家族上。

然后,德川家康在通过利益交换和武力威胁,也成功的从原来的丰臣氏五大臣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倭国新一代的太阁。

不过,这也可能是他这辈子最高的高度了,他再想象原来历史时空中那样成为德川幕府的开幕者,几乎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现在他虽然成了倭国的太阁,但是,他并未有势压整个倭国的实力,而且,大明的直隶水师也游戈到了日本本岛附近。

大明是决不允许倭国归于一统的,只有纷乱的战国,才符合大明在倭的利益。

身穿丧服的德川家康跪坐在地,看到大明总督手持圣旨过来的身影后,立刻恭敬的俯身等候。

邢玠走到德川家康身前,目光如电,声若惊雷:「尔等知罪否?」

邢玠的声音顿时炸响在德川家康及身后的倭将心间,他们不由的再次低头,俯身回道:「小邦知罪。」

说罢,德川家康便举起了象征着倭国神权的草雉剑,向大明乞降。

这把具有神秘色彩的草雉剑是倭王的神权象征,本来它是不会出现在这个受降仪式上的。

但是,它的

大名早就被朱常洛知晓了,朱常洛深知要想打断一个民族的脊梁,就必须摧毁他们的精神支柱,所以,朱常洛点名要倭王肉袒奉倭国国玺乞降。

最后,经过了几轮谈判之中,倭王终于不再肉袒奉国玺乞降,但是,倭国的现任太阁必须手捧象征倭国神权的神器乞降,否则,一切免谈。

于是,才了现在德川家康举着草雉剑乞降的一幕。

邢玠单手伸出,直接拿住这把在倭国具有神权意义的草雉剑后,轻蔑的看了一眼就递给了一旁的礼官。

邢玠道:「倭邦,本蕞尔小国,不知天命而悍动兵戈,荼害朝鲜朝鲜生民。我大明身为四海之主,万方之王。理当主持正义,剪灭尔等社稷,坠毁尔等宗庙。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圣太子念倭邦曾求学隋唐,亦崇尚圣哲之至理。是为我中华统续之藩邦。故而网开一面,饶尔社稷,保其宗庙。望尔能不负天恩圣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德川家康带领着倭将一起拜道:「臣代我王感念圣太子天恩!自与天朝交兵以来,我王便深感不安,担忧上天的责罚。日日在思,如何面对天朝圣主之责问。今日,喜得天朝降恩,准许我王乞降,我王欣喜之至。特奉上本岛鸟根县为大明治土,以表我王忠于大明之心。」

在经过对倭国文化的了解后,邢玠也知道倭国的县不同大明的县,倭国的县很大的,几乎和大明一府之地相近,且在行政等级的划分,倭国的县对标的是大明的布政司一级。

由此可见,这次倭国的战争赔偿真是的非常巨大的。

邢玠面露微笑道:「善。」

然后,德川家康便把倭国本岛鸟根县地图奉上。

邢玠接过这张地图后,心情无比大好。

这个鸟根县是大明志在必得的战争赔偿!

因为,在这个县里有着倭国最大的银矿!有了这个银矿,大明这些年的仗才算是没有白打。

邢玠说道:「倭国的忠心,圣太子都看在眼里。希望尔等不要再辜负圣太子的仁慈之心。」

德川家康再拜道:「我王已经知错,定然不会再有叛逆之心。若我国再有对天朝不敬者,愿上天直降责罚,使其直坠九幽以赎其罪。」

经过了这一问一答式,承诺和保证后。这场浩大的受降仪式也进行到了关键时刻。

一份由朱常洛以万历皇帝名义发布的平倭诏开始宣布。

邢玠张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缵承洪绪,统理兆人,海澨山陬,皆我赤子,苟非元恶,普欲包荒。属者东夷小丑平秀吉,猥以下隶,敢发难端,窃据商封,役属诸岛。遂兴荐食之志,窥我内附之邦,伊歧对马之间,鲸鲵四起,乐浪玄菟之境,锋镝交加,君臣逋亡,人民离散,驰章告急,请兵往援。」

「朕念朝鲜,世称恭顺,适遭困厄,岂宜坐视,若使弱者不扶,谁其怀德,强者逃罚,谁其畏威。况东方为肩臂之藩,则此贼亦门庭之寇,遏沮定乱,在予一人。于是少命偏师,第加薄伐。平壤一战,已褫骄魂,而贼负固多端,阳顺阴逆,求本伺影,故作乞怜。册使未还,凶威复扇。朕洞知狡状,独断于心。乃发郡国羽林之材,无吝金钱勇爵之赏,必尽弁服,用澄海波。」

「仰赖天地鸿庥,宗社阴骘,神降之罚,贼殒其魁,而王师水陆并驱,正奇互用,爰分四路,并协一心,焚其刍粮,薄其巢穴。外援悉断,内计无之。于是同恶就歼,群酋宵遁,舳舻付于烈火,海水沸腾,戈甲积于高山,氛浸净扫,虽百年侨居之寇,举一旦荡涤靡遗。鸿雁来归,箕子之提封如故,熊罴振旅,汉家之德威播闻,除所获首功,封为京观,仍槛致平正秀等六十一人,弃尸稿街,传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鉴戒,大泄

神人之愤心。」

「于戏,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兹用布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识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干显罚,各守分义以享太平。」

「钦此。」

「大明万历二十九年五月十九日。」

这份平倭诏是内阁军机处按照朱常洛的意思拟定的,此诏与原来历史时空中的平倭诏并无二致,只不过,诏书的颁布时间上发生了变化,还有就就是原文中的最后一段也没了。

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中,万历皇帝的这份平倭诏最后一段内容是:「凡我文武内外大小臣工,尚宜洁自爱民,奉公体国,以消萌衅,以导祯祥。更念彤力殚财,为日已久,嘉与休息,正惟此时,诸因东征加派钱粮,一切尽令所司除豁,务为存抚,勿事烦苛,咨尔多方,宜悉朕意。」

这段话大体上的意思就是,万历皇帝要求大小臣工洁身自好,奉献于公,消除不祥,以导和平。然后,又说要免去为这场战争加派的各种的钱粮。最后,还贴心的说道,要让地方官员们好好安抚百姓,不要多事,要多多体会朕的爱民如子的心意。

但是,由于在这个历史时空中,这场旷日持久的朝战是由西山皇庄提供的钱粮来打的,所以,这一段话自然而然也就不用再写进诏书里了。

而且,朱常洛也懒得在这份平倭诏中继续说教,现在一切都要照章办事,不能办事的官员,就算朱常洛苦口婆心的说死都没用。

所以,朱常洛就把最后一段给划了。直接就这样颁布天下,告诉大明的亿兆万民,朝战胜利了,大明的王者之师战胜了邪恶的倭国叛逆!

就这就行了。

平倭诏的宣布也昭示着了朝战终于结束了。

德川家康跪地双手高举,接过邢玠的平倭诏,然后,再次拜:「臣代我王接诏!大明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明圣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旁的朝鲜王看着这场盛大的受降仪式,激动的身体都在忍不住的颤抖。

多少年了,终于复国了。

倭寇终于被大明爸爸打走了。

想到此处,朝鲜王喜极而泣!

不过,事情还没结束。

德川家康代表的倭寇虽然投降了。

但是,后续的战争赔款问题还有继续商议。

毕竟,这场战争是真的消耗了西山皇庄很多银子,这些银子总该赔回来才对。

所以,即便是倭国答应了割让鸟根县,朱常洛依然主张要倭国赔偿这些年来的军费损失。

于是,在邢玠的强势执行下,德川家康代表倭国国王,签署了著名的《汉城条约》,赔付大明两万万两白银!

考虑到倭国一次性拿出两万万两白银也很艰巨,所以,朱常洛也格外开恩,给了倭国一个天大的恩典,允许这项赔款分期三十年支付,利息大约和后世百分之五的房贷接近。

最后,折合本息共计约四万万两白银!

当邢玠看到德川家康在这份苛刻至极的条约上签上了自己名字之后,又用了日本的国玺签押,他的心都在扑通扑通的跳。

邢玠从未想过原来战争还能这么赚钱!

要知道大明原来一年的赋税收入也就七百多万两白银,虽然,经过了这几年的财政调整和盐科的整顿,也达到一千万两的水平。

但是和这一份《汉城条约》上的赔款一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总计四万万两的白银,那可是相当于大明现在四十年的财政总收入!

这笔巨款,绝对可以砸晕任何一个人!

朝鲜李王看到这

份条约之后,眼珠子都冒血了。

他恨不得这份条约是朝鲜和倭国签订的。

可惜,他没有这个资格,朝鲜也没有这个资格。

而且,为了维持朝鲜的长治久安和对倭国的控制,大明也和朝鲜经过一番深入友好的交流。

朝鲜划出釜山和耽罗岛(济州岛)为大明军队的永久驻地。

并且,大明和朝鲜也会成立一个联合指挥中心,并由大明主导朝鲜境内的所有军事行动。

从此以后,大明便会常驻一支军队和舰队在釜山及耽罗岛上,为朝鲜的世代安全,提供有力保证!

面对大明的如此关爱,朝鲜君臣更是喜极而泣,颤抖着签订了大明与朝鲜的军事备忘录。

至此,朝战才算圆满的画上了一个句号。

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

————————————————————

又是5000字!!!

月票呢?

打赏呢?

不要客气嘛!

快快滴,把月票和打赏都给我吧。

献祭一本都市爽文《我是华娱救世主》!各种一掷千金的豪横和美女香车的左拥右抱,是每一人的终极幻想,喜欢爽文的可以康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