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明者皇太子 > 第五百零八章 自古名位动人心

乱明者皇太子 第五百零八章 自古名位动人心

作者:帅锅大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申时行请辞的下午,一道皇太子的令旨发到了内阁,令旨的内容也很简单,那就是申时行缺位内阁期间,由王锡爵主持阁务。

这一道令旨发出之后,京中观望的人都不由得激动起来了,因为他们感觉这事态的发展正朝着他们预想进行着。

申时行走了,王锡爵成了过渡首辅,那么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内阁卡位战了。

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内阁卡位战,各方势力都开始摩拳擦掌,其中势力最强的就是以王家屏为代表的清流一派,以及沉一贯为代表的浙党。

沉一贯这位沉鲤的命中宿敌,在这一刻,他也终于媳妇熬成婆,成为了一党领袖。

他带领着的浙党,也终于在这一刻抓住了进军内阁的机会。

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沉一贯是要在万历二十三年就会以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的。

可惜,因为朱常洛的横空出世,使得原本复杂多变的国本之争提前尘埃落定,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现在的沉一贯本来也是在南京待着的,那时候,沉鲤是南京礼部尚书,而他则是南京的户部尚书。

南京的户部尚书含金量可比礼部尚书的含金量高多了。

南京户部可是掌控南方七省的税赋,自东晋以降,唐宋以来,南方渐渐就成为了中原王朝的赋税重地和文化圣地。

那边不仅有着全天下十之七八的赋税税收,还盛产文人名士,自宋以后,入中枢过半者,皆南人也。

所以身为南京户部尚书的沉一贯自然而然的就是南人领袖,浙党魁首!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南方人制定出来的朝廷大政方针几乎是影响了华夏历史的近千年的进程。

这中间,虽然宋元明清四朝迭代,但是,这都丝毫没有影响过南方士族们的根本利益。

他们照样在每一个朝代都混的风生水起,并且愈加做大做强,成为帝国支撑。

沉一贯身为浙党领袖,他自然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沉鲤虽然先他一步回到了京师。

但是,这并不代表远在南京的沉一贯就落后一筹。

沉一贯虽然没有像沉鲤那样的道德金身加持,但是,浙党本身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浙党不仅在南方强,而且在北京各个衙门之中,两千余名的京官团队中,跟浙党有瓜葛,甚至就是浙党本党的人至少不下三百人。

而且,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巡抚、布政司等封疆大吏,浙党也占据至少四分之一之多。

所以,浙党的实力在东林党未兴起之前,绝对是朝野第一大党。

而他们现在也正是缺少一个机会,一旦他们有机会入阁拜相,参机政事,那么他们的实力就会迅速的膨胀到连朱常洛都要侧目而视的地步。

而且,也就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内阁和慈庆宫就已经收到了不少京官上疏提议廷议推选阁臣的奏折。

朱常洛看到这些奏折之后,他也没去看这里面的内容,因为,这里面的内容不用猜就知道是什么东西。

这些人就是想利用廷议来胁迫朝廷采用他们的建议,对此,朱常洛是非常不屑的。

廷议是皇帝懒得操心政事或者举棋不定的时候,底下的臣子们为了解决分歧而搞出来的一种类似投票表决的政治活动。

而这种政治活动从来都没有明文肯定过,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只是在有明一代举行的次数多了,所以在这些文官心目中,就觉得廷议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朱常洛可不吃廷议这一套。

因为,朱常洛明白一旦召开了廷议,不论结果如何,最后伤害的都是皇帝乾纲独断的皇权。

《基因大时代》

所以,朱常洛就把这些上疏建议召开廷议的奏折都压下不发,他也要等一个时机,等一个出头鸟来抨击廷议这种胁迫君父的政治活动。

而这个出头鸟,朱常洛也早就选好了,就看他敢不敢出这个头了,如果出的话,内阁的位置,朱常洛会给他留一个。

如果不出,那就不好意思了。天下文官千千万,从二品以上的京官也有百十号,这百十号人,朱常洛相信没有一个人是愿意沉默一辈子的。

哪怕只让他们担任内阁成员一天,朱常洛相信都会有不少人愿者上钩的。

毕竟,做官到了一定地步的时候,苦苦挣扎多年而不得寸进的时候,权和位之间,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选择后者。

因为,权力他们已经享受过了,但是名位却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

只要有机会入内阁,哪怕是做内阁小老弟,他们照样也会前仆后继的。

毕竟,内阁是相!

封侯拜相,自古以来都是文臣武将们的终极梦想。

而且,尤其是在文官内卷日益严重的明清时代,谁若是放着内阁的相位不要,就盯着六部实权,要么这人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要么这人就是一个摆烂不求上进的人。

显然,在名位的诱惑下,聪明人往往都会被聪明误的。

像那种“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轻看朝廷相位的高尚文士,朱常洛肯定这种人绝对是没有出生的。

但凡有机会出相入将,他们绝对跑的比兔子还快。

这也是为什么封建朝廷可以始终把天下文人都握在手中的原因,因为,朝廷不仅掌握的权力资源,而且还掌握着文人们梦寐以求的名位资源。

所以,他们一心祈求的就是可以以“相”的身份载于史书,传于后世!

这可比以某某部尚书致仕,死后追封太师太傅的身后荣誉,好看的多。

“把这些上疏建议廷议的折子分门别类,看看都是哪些衙门,哪些籍贯,哪些派别的官员们上的,孤要清楚的了解一下现在朝中的格局到底是孰强孰弱。”

朱常洛虽然不看,但是他必须要在这些奏折之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并且加以利用,或者做个提防。

不然的话,万一最后廷议还是挡不住的要发生,朱常洛这边一点准备都没有,就静静的看着这些人们投票了一个结果,递了上来,他是准呢,还是不准呢?

准的话,显得他好像是一个泥塑监国。不准的话,又会显得他是一个罔顾人心的刚愎之君。

所以,朱常洛必须要打一场主动在我的有准备之仗!

-------------

求全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