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明者皇太子 > 第三百六十九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乱明者皇太子 第三百六十九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作者:帅锅大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像王小五这样的人并不鲜见,相反,在蓟镇的基层之中还有很多。

这是因为,朱常洛这一次总督衙门吏员招聘的重点就是在西山皇庄范围内进行的。

对此,也不会有人说闲话,也不会有人说朱常洛这是任人唯亲。

因为,这种用人方式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虽说任人唯贤是最好的理想,但理想总归是理想,因为朱常洛也并不确定谁是贤,谁是不贤。

他更不能确定这贤者就会效忠他,理解他,并且无私的帮助他。

因为,朱常洛知道自己理解的贤和这个时代理解的贤,是有区别的。

所以,朱常洛在用人的立场上,他选择更多的还是任人唯亲。

毕竟,只有亲近他效忠他的人,才能好好的贯彻他的想法和意志。

那些不能确定忠心的贤者们,朱常洛是不敢轻动的,即便对方在历史上的名头特别大!

只要他没有对朱常洛表出忠心,哪怕他是历史上力挽狂澜的国之柱石,朱常洛也照样不用。

而且,更何况,明末的历史人物也没有出现这种力挽狂澜的顶级人物,有的更多的是各种悲剧人物和居心叵测之辈。

还有就是,不管是朱常洛还是朝廷任命的其他地方督抚们,他们招募幕僚的方式几乎也和朱常洛现在所做的没啥两样,都是自行招募的。

这些督抚们孤身一人上任地上,他并不是靠着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号令地方的布政使,知府,知县的。他也需要相应的办事机构才能把朝廷交给他的差事办好。

所以,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招募自己需要的幕僚和书吏,来运转自己的总督衙门。

所以,对此,朝廷并不在乎封疆大吏们招募了什么人做了自己的幕僚!

朝廷真正在乎的是地方安定无事。

只要一个地方没有民变造反的恶**件发生,且人口增长正常,赋税能按时收缴,朝廷就认为这里的官员工作做的是可以的。

这并不像现代的官员考核。

现在的官员除了税收和生产总值的考核外,还要考核其他方面的能力和忠诚。

如政治立场,政治觉悟等等。

这些考核说实话,在朱常洛未穿越前,未身居如此高位之前,他对这样的考核都是嗤之以鼻的。

并认为这种考核就是身居高位者的权力**作祟。

但是,随着自己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大的时候,朱常洛不敢有任何的掉以轻心,朱常洛总担心自己的思想会被曲解。

所以,渐渐的他也加强了对西山皇庄的思想控制和忠诚教育。

因为,朱常洛明白偌大的一个帝国,根本不是他一个人就可以管理的过来的。

大的方向他可以去总领把握,但是细分到各个地方上的执行,就需要很多的人才能办到!

但是,这些人又不能像原来那样,只要是读书人经过了科举,朝廷就会给他们官职,然后让他们作为天子和朝廷的代理人在大明各个布政司,府,县进行管理。

因为,朱常洛知道这种形式上的管理,在一千年前或许是非常先进的,但是经过了隋唐宋元等漫长的历史演化以后,这种形式还是有漏洞的。

科举虽然摧毁了魏晋以来的世禄世卿的九品中正制形成的畸形门阀政治,保证了皇权至上。

但是,科举的出现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利益阶级,那就是广大的士人阶级。

这些士人阶级,虽然不能像魏晋之后的门阀们那般可以左右王朝更迭。

但是,这些人的影响却比门阀们更加厉害,他们几乎影响了整个天下的舆论走向。

但凡,有敢触及他们利益的改革者上台,他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抱成一团,然后,群起而攻之。

就像,北宋的王安石和近前的张居正。

虽然,他们只是做了部分内部的利益改革,但是,他们的下场却是惊人的相似。

都是受到了当时全天下的士人攻击。

尤其是张居正,更是差点被挖坟掘墓。

可想而知,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路坦途,它是一条崎区的斗争之路,走过这条路时,伴随的肯定就是腥风血雨!

在这里套用伟人的一句名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所以,朱常洛很清醒自己将来的路到底会有多难。

但是,这条路再难,朱常洛还是会走下去,因为他觉得他走这条路就是上天给的他一次证明自己机会。

所以,不管怎样,朱常洛都会像亚圣孟夫子说的那样:“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

没有,这样的气魄,朱常洛还不如直接躺平,在后宫玩玩女人,生几个孩子,静静等着万历皇帝驾崩嗝屁,然后,他顺位登基,爽上一月,功德圆满,功成身退算了。

再回到原来的话题上。

这些经过科举获得官身的士人们虽然号称是天子门生。

但是,他们与天子的关系始终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

他们对天子的忠诚大多是来自于对天子的敬畏和传统教育中君君臣臣的思想的影响。

说实话,天子有时候在想什么,想做什么,他们都不会在乎。

甚至还会反过来用自己学到的圣人思想来控制天子的胡作非为。

所以,这些人对于天子来说,他们又是对立的。

既然是一群对立的人,朱常洛怎么可能会用他们办大事呢?

除非是有一天朱常洛可以影响并控制他们,否则,这种的人身居高位的越多,朱常洛想改革的阻力就越来大!

但是,俗话说得好。

万丈高楼平地起!

朱常洛想做好这一切的准备给改变,他就要耐着性子从基础做起。

就比如这次蓟镇分田的事情。

只要是在田间地头或者街头巷尾,朱常洛让让人扯着旗子和标语。

前面就写着“奉监国皇太子命转军为农”,“奉监国皇太子命分田与民”等等的标语。

除了这些标语,朱常洛还让人天天的拿着喇叭敲着锣鼓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又唱又跳的宣传着蓟镇分田的政策,让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底层老百姓们浅显易懂的理解朱常洛的政策和好处。

同时,朱常洛也会把这分田的功劳通通的揽在了自己的名下,让这些被分到田地的人知晓他们今天来的福报,到底是何人所赐。

------题外话------

第二章到。。

这一章写的好难,总感觉有很多话要说,但又总怕说不好。

纠结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