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明者皇太子 > 第三百四十三章 卫所制VS募兵制

乱明者皇太子 第三百四十三章 卫所制VS募兵制

作者:帅锅大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现在在大明最重要的军事制度就是大明太祖皇帝发明的卫所制度。

不过,这卫所制的发明也不是朱元章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这个制度也是朱元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总结出来的“先进”制度。

当然,从现在人的目光去看,卫所制度简直坑爹到死。

但是,在卫所制度初创的时候,这个制度或许还是很先进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先进的制度不再进行与时俱进的改变时,也会渐渐的变成一种陈旧落后的制度。

所以,卫所制度的没落是注定的了。

不过,即便如此,最初的卫所制也是在朱元章不断的实践中,再结合根据着隋唐时代的府兵制度演变而来的。

府兵制度在隋唐的时候,确实也是强势一时,但是后遗症也非常明显,在中央王朝处于弱势或者对手下的将军放松警惕的时候,府兵制就变成了一个割据大唐,使得大唐再也无法中央集权的怪兽制度。

所以,在继承府兵制度的基础上,朱元章也做了相当大的调整。朱元章调整的部分就是就是兵将分离制度。朱元章在中央设立了五军都督府,用来分化了中央高级将领们的兵权,又在地方上设置了都指挥使司领导着地方上的卫、所。形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先进军事管理理念。

所以,这套兵将分离制度不管是在那个时候,还是在现在,无疑都是非常先进且使用的制度。

这种制度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杜绝了个别居心叵测的将领们居功自傲,拥兵自重,破坏统一的举动。为国家的安定统一,无疑是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所以,在大明建立初期的时候,这种在军事管理上的调整,朱元章的做法无疑是积极且先进的。

但是,时代的局限性,总是会给一些当时“完美”的制度带来致命的漏洞的。

在朱元章发明出来的卫所制度在兵力来源上,虽然比隋唐的府兵制度要更加广阔一些。

除了原来追随朱常洛起家的将领们自己所带领的私军之外,还有当时被打败收编的元朝军队和其他群雄们的士兵,作为兵力的补充。

但是,光这两种兵力来源,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两种来源的兵力,忠心问题有待考证,作为一位白手起家的草根皇帝。

朱元章自然不会傻白甜的以为追随他的将领和收编来的降兵都是百分百效忠他的,不然的话,朱常洛也不会在建立大明之后,手里的刀就安耐不住的朝着原来那帮子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砍去了。

显然,朱元章是不信这些的。

所以,在他发现的卫所制度中,兵力来源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籍选兵,也就是垛兵法征兵。垛兵法征兵的规则很简单,就是从老百姓家里直接抽人。而这些被抽来的人,在后来自然而然的就被赋予了军户的户口,他们世世代代的只能当兵,没有其他出路。

这样的征兵方式,让朱元章的军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征发来了这么多的士兵,朱元章也自然不会让他们闲着的,肯定得找个事情让他们干干的。

而这件事就是“屯田”!

为什么要屯田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只要是因为古代的粮食产量不高,想让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养一支数量高达百万的军队,除了屯田别无他法。因为,老百姓们交的赋税也很难肩负起这么的支出。

所以,在实行了屯田以后,明初期的军队,朝廷几乎是没有给过供给的,他们出征用的粮食,几乎都是军户们自己种的粮食。

对此,朱元章还曾自豪的说过:“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可想而知,当初的朱常洛是多么的自信,多么自豪。

可惜,想象中的好事,总是事与愿违的。

一生都在和贪污犯较劲的朱元章也始终干不赢这帮不要命的贪腐之徒。

在朱元章设想中美好无比的卫所制度,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也开始变得面目全非。高级的武官们,开始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压榨着底层军户们的劳动。

时过境迁,时移世易,受不了压榨的军户们就开始逃亡,据史料记载,在正统三年的时候,逃亡的军户数量就高达1633664人!

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

也就在那个时候,大明开始尝试着使用募兵制的制度开始招募军队。

可是,大明实行的募兵制,跟现在我们所了解的募兵制完全不是一回事。

现在的募兵制,更多的是一种合同募兵制度,募集到的军人会被随即的分配到各个军区的各个兵种之中服役。

但是,大明那时候实行的募兵制度并非如此的,朝廷是把募兵的权力下放到了所需募兵的将军手中。

一开始的时候,这还不算什么。毕竟,这种募兵制度还是创造出了像“戚家军”等这样战力爆表的军队。

但是,即便如此,这也不能掩盖这种募兵制的弊端。

因为,被募集来的士兵和升任起来的军官们,他们并没有和传统卫所兵那样的世袭罔替的资格。

所以,在后续的发展中,这些被募集到的士兵,他们为了长久的在这份相对稳定的职业中生存下去,他们就必须依附在招募他们的军头之下。

这也就渐渐的形成了明末时期军阀隐立的情况。

这些将领们伸着手跟朝廷要着军饷,而养活的却是只听自己话的私兵,同时,他们还是能继续的利用自己卫所制时代遗留下的世袭罔替的权利,继续压榨着本军镇内的军户。

所以,到了后来大明军队制度崩溃,皇帝连一个可以调动命令的士兵都找不到时,作为末代皇帝的崇祯皇帝吊死在皇宫后面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上,也是一点都不意外了。

所以,蓟镇现在既然已经被洗牌了一番,作为大明的监国太子,又有着直隶总督身份的朱常洛自然也不会继续沿用那坑爹的募兵制了。

他要在募兵制的基础上,建立出一套适合目前自己处境的军队体系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