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明者皇太子 > 第一百六十七章 皇帝家的穷亲戚

乱明者皇太子 第一百六十七章 皇帝家的穷亲戚

作者:帅锅大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钟化民在河南主持赈灾,可是有这么一群人让一向果敢的钟化民给难为住了。

为此钟化民只能写一道奏疏到京城问问万历皇帝的意思。

钟化民的难处就是宗室该如何赈济?

想想,是不是觉得很坑?处于统治阶级的宗室居然也要赈济?这世界莫非是疯了不成?

其实,在明朝宗室的日子并不是想象之中的那么好过,大明皇室经过了二百年的繁衍,子嗣人数早就达到了一个不敢相信的数字。

而且,在中国古人的礼法观念里面,有一条叫做“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而这些宗室们他们只要不是宗藩近亲,这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

而且,这些旁支远亲的宗室都被当地的藩王给控的死死的,别看都姓朱,都是一家人。但是,藩王们却不会这样想,藩王会把自己一脉出去的宗室们给当佃户牲口一样使唤,他们的日子过的并不比平头老百姓们好,有的甚至惨到让人闻者落泪,听者伤心的地步。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朱元璋在开国之初的时候就已经把普通宗室给规定的死死的了。

朱元璋规定宗室子弟是不允许当官或者从事其他职业。而且还要受到大宗的管制。所以,在这场饥荒之中,就有了一批可怜巴巴的宗室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他们的生活毫无着落。

钟化民身为外臣,也不敢自作主张的赈济宗室。因为,这事实在是太敏感了,谁也不敢私自做呀。只能先给一点生活费。

然后,钟化民只能上疏万历皇帝说明宗室受灾的情况了。

远在北京的万历皇帝收到钟化民的奏折以后,万历皇帝也良久不语,他也是实在没想到都是一个老祖宗的,他们的生活为啥就这么惨了呢?

万历皇帝看着身旁站着的朱常洛,说道:“太子你也看看这份奏折,给父皇说说这事该怎么办?”

朱常洛接过万历皇帝手里的奏折,他看到里面的内容。

钟化民在奏折里写道:“.....臣入中府,宗室一万四千六百余位皆称贫乏。臣仰望陛下之笃厚同宗之仁,分别贩济。共散过银二万二千七百六十六两二钱九分。臣请陛下明旨示臣,宗室之赈,臣当何以处之......”

朱常洛看完钟化民的奏折以后,他心里默默算了一下,这一万四千六百名的宗室竟然只分到了两万两千七百六十六两多的银子,折算下来一个人到手连二两银子都没有。

这真是惨到了对不起自己皇室宗亲的身份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宗亲都这样的,比如各地的藩王郡王们,他们的小日子就挺滋润的,一边压榨着当地的老百姓,一边还能压榨着旁支宗亲给他们做免费的佃户长工。同时,他们还能腆着脸的跟朝廷索要俸禄。

就拿现在的河南来说吧,河南的财政存留米是八十四万三千石,而当地宗室禄米就需要一百九十二万石。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整个河南都养不起建藩河南的宗室藩王们啊。

朱常洛看着万历皇帝,朱常洛说道:“父皇,大明立国二百年矣。宗室子弟繁衍之数不知繁几,早已不同太祖开国之时那般,太祖时,宗亲总数也就58人,朝廷养活他们绰绰有余。但如今至父皇一朝,宗亲人数在册者已达15万7千人。儿臣愚见,父皇当颁下旨意,让血脉甚远的宗亲可以参加科举,可以从事四业,让他们自谋生路。也算父皇的一件德政。”

万历皇帝听到朱常洛说的58人和15万7千人的时候,万历皇帝都觉得毛骨悚然。这穷亲戚实在是太多了,已经多到了让人养不起的地步了。谷

万历皇帝想了半天,然后看着朱常洛说道:“这样好吗?朕这样做岂不是违背了祖制?”

万历皇帝的心里对祖制还是非常看重的,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做出逾越祖制之事。

但是,钟化民的奏折是真真的给他敲响了一声警钟。宗室之累,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了。

朱常洛看着犹豫的万历皇帝,朱常洛说道:“父皇,时移世易,这样也不能算是违背祖制。早在孝宗皇帝弘治朝和武宗正德朝时,孝宗皇帝和武宗皇帝就已经针对宗室做出了一些改革。到了皇曾祖世宗皇帝嘉靖朝时,皇曾祖也对宗室问题做了相应的改革。由此足见,历代先帝对宗室问题都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和处置。父皇身为天子,既是天下臣民的君父,同时也是宗室子弟的依靠。由父皇降旨改革远亲宗室现状,也总比让他们饿死的要好。如果,真的有宗室子弟饿死了,那天下臣民会如何看待父皇?所以,儿臣斗胆请父皇做下决断,给宗室子弟一条自谋职业的出路。”

万历皇帝听完朱常洛的话后,他也沉默了良久。

朱常洛说的对呀。但是,这事实在是太大了。万历皇帝一个人也做不了主的。

于是,万历皇帝传旨内阁及礼部宗人府,让他们到乾清宫议事。

内阁接到万历皇帝的圣旨以后,不敢怠慢立刻就过来,礼部接到旨意以后有点不解其意,但是,还是老老实实的来了。

至于宗人府,那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宗人府早就不是明初的宗人府了。明初的宗人府宗人令是朱元璋的儿子领衔了,就连永乐大帝都干过宗人府的右宗正呢。

不过,到了永乐以后,宗人府就名存实亡了,永乐大帝把宗人府直接并到礼部去了,并且宗令之职都交给了不管事勋贵大臣领着,成了“不备官”。

所以,一时间宗人府还找不出来个宗人令来乾清宫面圣了,这下子老尴尬了。

到了乾清宫后,内阁四位阁老和礼部尚书对着万历皇帝及朱常洛行礼。

礼毕以后,万历皇帝把手里奏折递给了申时行,然后说道:“诸位卿家都说说吧,朕欲改革宗室,让宗室子弟可以参加科举,自谋生业。你们看看要怎么做才能不违祖制。”

申时行他们一听原来是宗室的事情呀,这事小呀。

然后,申时行开始低头看着手里的折子,看完以后,申时行头都大了!这事怎么这么大了!

申时行看完以后也没发言,把折子递给了王锡爵他们,王锡爵他们一起伸着头看着折子里的内容。

这下子三位阁臣和礼部尚书也头大了。

钟化民说的这事实在是太棘手了。而且,事关宗室,内阁和礼部尚书终是外臣,对这事还真不好发表意见。

最后,申时行等人对着万历皇帝一拜,说了一句跟没说一样的话。

“臣等伏请皇上圣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