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明者皇太子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胸怀天下的万历皇帝

努尔哈赤去了朝鲜战场,不过李如松确实也没有为难他,也就正常的给他指派了一个任务。

李如松让他带领着建州女真兵先去义州和宽典堡的副总兵佟养正汇合,然后准备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这位佟养正就是李成梁门下的军头,所以,安排努尔哈赤去找他,也算是找到“组织”了。

佟养正出身辽东的将门世家,他祖上也立过不少功劳,他的祖父更是战死沙场,父亲还干过总兵。

所以,在这样的家庭条件熏陶之下,他既有尚武家风,还会舞文弄墨。在万历八年的时候还中了武进士。中了武进士以后他被授为镇武堡游击将军,在万历十四年四月的时候随李成梁出塞,于可母林大破蒙古军。万历十六年,他因多次随李成梁征讨蒙古、女真诸部及练兵有方而被辽东巡抚顾养谦列入应予“荐扬录用”人员的名单。

所以,光从这份简历上去看,佟养正也算是辽东李系中一位身经百战的知名将领了。

言归正传,说朝鲜之战。

其实,大明到朝鲜来打仗的方式也挺感人的,都不知道是哪个人才想出来的。明军的供给是万历皇帝出着内帑供应的,暂且不提。但是,在开战前朝廷却赐给了朝鲜国王两万两的银子,这钱出的是相当冤大头。而且,军粮方便也很坑,明军最初的设想是由朝鲜供应部分的军粮。可是朝鲜这时候哪有本事筹集的军粮呀?他们整个国家都在倭寇的铁蹄之下被蹂躏着,各级官员都不知道是做了朝奸还是被倭寇杀了,基础的官僚系统早就崩溃了,现在就剩下朝鲜国王带着一帮哭哭啼啼大臣在辽东的宽奠堡做流亡政府呢,哪里能给明军提供粮草啊。

所以,军粮这事还得自己想办法。佟养正到了义州以后,他就不动了,因为没粮食呀,大军这么多人,人吃马嚼的一天得消耗多少粮食呀。

思路客

而这时候努尔哈赤在得到了李如松的军令之后,也乖乖的带着自己拉出来的一万女真兵去了义州军营,到了义州军营以后,佟养正都没有搭理努尔哈赤。因为,佟养正在辽东一直都是打蒙古人打女真人的,所以,一个主动请战的女真部落到了他的麾下,他还是不会拿正眼去瞧的。即便来的这个女真部落是李成梁的门下走狗!

在他看来,这波女真人来朝鲜战场就是来刷好感度给朝廷看的,所以,他可不会鸟努尔哈赤的。

但是来都来了,不给点任务也说不过去。于是,佟养正就给了努尔哈赤一个任务,他让努尔哈赤带着女真兵去把江沙给打下来。这江沙的任务难度并不高,从佟养正的骑兵侦查所知,江沙那里就屯驻了几百倭寇在那里练习骑兵,所以,这个任务就权当是佟养正给努尔哈赤的一个小测试了。

不要想这个小测试,努尔哈赤肯定是轻松就完成了。因为努尔哈赤的轻易得手,也导致了明军对倭寇实力有了一定的误判,认为倭寇实力也不过如此。

所以,就有了下面的遭遇。明军初战不利!

不过,初战不利的事情也怪不到佟养正身上,因为佟养正这时候又被李如松调走了。接管这里的成了辽东巡抚派来的一位副总兵。这辽东巡抚是朝廷的,跟辽东李系可不搭边,所以,他们使唤起努尔哈赤就更加随意了。

他们让把军队分成了两个梯队,由努尔哈赤带着手下的一万女真兵作为前锋开路,游击将军史儒和王守官带着明军作为押后大军稳步推进。

结果,还没开打呢,朝鲜这边的大臣又不知道抽了什么疯,竟然想要军事指挥权!这特么的简直就是开玩笑啊。明军岂能这样惯着他们?于是,明军将领就亲切友好的教育了一下朝鲜大臣以后,继续按照自己的战略思路推进。

而朝鲜大臣被明军将领亲切问候以后,就负气而走,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想要单干。由此可见,有些种族的劣根性是深入到了骨子里的,并不是近一百年才变的。结果,这位“刚正”的朝鲜大臣又被倭寇给收拾了。

这下子认清现实的朝鲜大臣们又开始哭了,他们派出使节李德馨到辽东巡抚郝杰这里,并在巡抚帐下日夜痛哭不走,辽东巡抚郝杰不胜其扰,最后没法子就派出副总兵祖承训率骑兵两千到前线去催促一下前线明军,让他们打快点。

结果,就是因为这样出了事。一开始的时候打的是挺顺风的,毕竟辽东军队的火器配有量在大明军队之中出了名的高,所以,他们很快的就打到了平壤城外。本以为,战争会在这样摧枯拉朽的大势下结束的。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明军打的正起劲的时候,老天爷不给力了,连夜的大雨导致辽东军队的火器失效,再加上祖承训初来乍到,对倭寇的战法也不熟悉,所以,这一战下来,差点翻车。

万幸,有努尔哈赤的一万女真兵挡在前面,不然历史铁定会重演的:史儒会战死。

但是,有了努尔哈赤这个好肉盾以后,史儒并没有把军队冲在最前面,结果,努尔哈赤倒霉了,他的一万女真兵经过这一战后,竟然战损了三千之众,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拉来的军队就这样死在平壤城外,努尔哈赤心都在滴血!

而祖承训并没有心疼努尔哈赤的损失,因为他的指挥失误,自然的也就遭到了其他将领的弹劾,于是,祖承训就灰溜溜的下令撤退,没有再管他身后哭爹喊娘的朝鲜小可爱们了。

努尔哈赤就顺势抽身而出,带着自己的残兵回到了义州,等着李如松的召唤。

而这一切远在北京的朝廷和朱常洛并不知晓。只知道,辽东送来的军报说大军在平壤城外遇到大批倭寇抵抗,最后因为天气原因,暂时撤退到了义州,等待天气转好再战。

万历皇帝看到这份军报以后,他心疼的差点背过气去。

“怎么回事?之前的战报不是说一个月内就能平定倭寇吗?现在怎么又回到义州了?朕之前的银子白花了?”

万历皇帝质问着内阁大臣和兵部尚书石星他们,但是他们都站在乾清宫里一言不发。

最后,在万历皇帝的目光注释下,身为首辅的申时行实在是绷不住了,他站出来说道:“皇上此非战不利也。我朝天兵已经可以打到平壤城外,这说明朝鲜大半已经在我们的控制之中了。现在只不过是因为天气原因战略性的撤退,等天气好了,我朝天兵一定可以一马平川的消灭朝鲜倭寇的。”

万历皇帝看着申时行问道:“哪要多久?”

申时行听着万历皇帝的追问,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应该会很快吧。”

万历皇帝听到这么模棱两可的回答后,说道:“那好吧。你们盯着点,好好打。朕攒点银子不容易的。”

申时行和其他阁臣以及兵部尚书回道:“臣遵旨。”

万历皇帝这时候也没心情跟他们在聊下去了。万历皇帝摆摆手说道:“你们先下去吧。”谷

“臣告退。”

然后,内阁四大臣和兵部尚书就离开了乾清宫。

站在万历皇帝身旁的朱常洛全程的看着这场毫无意义的奏对,他心里也是一叹,仗打成这样,说到底还是因为号令不一,管理失当所致。

打个倭寇而已,至于派出这么多的辽东军头吗?又是李如松,又是辽东巡抚,还有朝鲜小可爱的自作主张,这军队到底该听谁的呀?

所以,打成这个鬼样子一点都不冤,唯一冤枉的就是万历皇帝的银子。简直就像流水一样哗哗的往外流,看着这些银子的支出流水,朱常洛都觉得心疼的话。都已经砸进去好几百多万两银子了!这完全就是不拿钱当钱呀!

万历皇帝喝一口神仙快乐水压了一下心里的悲伤,他转身对着朱常洛说道:“常洛呀,你看看朕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容易吗?处处都让朕来操心,朕来出钱。他们有功劳了朕还要赏赐,没功劳了朕还要安慰。朕才是这天下第一的冤大头呀。”

朱常洛没想到万历皇帝竟然有如此之高的觉悟,本来朱常洛以为他在第一层,没想到他竟然领悟到了第二层。

原来朱常洛一直以为万历皇帝就是一个贪财爱吃有点家国羞耻心的君主。没想到他竟然还有如此胸怀,胸怀着天下!这让朱常洛不由的对他这位宽宽胖胖的父皇有了一个新认识。

朱常洛安慰道:“父皇您是天子,是天下臣民的君父,您为臣下们着想,这是他们的福分。儿臣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儿臣懂父皇难处,如果儿臣有父皇万一的能力,儿臣就可以为父皇分忧了。”

万历皇帝看着朱常洛欣慰的笑道:“等你长大了就好了。”

朱常洛道:“父皇,儿臣不想长大。有父皇在,儿臣永远都想当个孩子。”

万历皇帝听着朱常洛的话,他心里更是难过了。他认为他就没有朱常洛这样的幸运,他才九岁的时候,这个国家的重担就压在身上,他每天都兢兢业业的背负着所有的期待和压力前行,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原来被他崇拜的张先生,他以为张先生会是他的依靠和臂膀。没想到等他的张先生死后,群臣对张先生的弹劾和揭露,让他一下子不认识那位智珠在握,风度翩翩的张先生了。

他的张先生竟然是一个一肚子阴谋诡计道貌岸然的野心家,这让万历皇帝的内心一下就崩塌了。

后来,他想振作起来好好的开创一番事业,但是,他又发现这个世界原来并不是皇帝可以一言九鼎乾纲独断的世界。

他的任何想法,任何动作都会有大臣站出来不断的以祖制和礼法来制约限制,严重的更是会被文官们指着鼻子痛骂。

所以,万历皇帝渐渐的也就失去了和文官们好好相处的耐心,他现在只能躲在深宫依靠着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事情了,比如用太监收矿税这事。

万历皇帝又吨吨吨喝了一瓶神仙快乐水,打了一个气嗝以后,总算觉得心情好多了。

万历皇帝问道:“西山娱乐城准备什么时候开业呀?朕都等不及了。”

朱常洛听到万历皇帝突然的把话题引到西山娱乐城上,他连忙回道:“快了父皇。现在已经在做一期工程的内部装修了。儿臣预计在入秋以后差不多就可以开业了。”

万历皇帝听到朱常洛说的时间,他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现在是七月份,等入秋那就是八月份。

想到一个月左右西山娱乐城就要开业了,万历皇帝的心情突然的又好起来了。

万历皇帝说道:“等西山娱乐城开业以后,朕的内帑岂不是又有银子入库了?”

朱常洛道:“是的父皇,据儿臣初步的估算,每个月大约会有三到五万两银子入账吧。”

万历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他满意点点头,说道:“不错不错,虽然不太多,但总比没有强。”

朱常洛道:“这些银子不过是每月的物业收入和租金收入,等我们再从入驻商户的营业收入里面抽取百分之二十的商税以后,那就更多了。”

万历皇帝听到朱常洛说到商税,他的眼睛就要冒光了。这比收入可不小的呀!原来,万历皇帝都不敢想能收到商税的。

虽然,大明也要百分之十的商税设置,但是这个规矩早就被官绅们给破坏了,大多数的商人都依靠着官宦之家生存,他们利用官宦世家的特权,一文钱的税都没交过的。

而这个庞大的帝国还要运行,收税的方向也只能朝着手里只有可怜几块薄田的农民去收了,所以,这也导致了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老百姓都种不起地了,只能卖身给官绅地主们做佃户来换口饭吃了。这也变相的导致了明代财政愈来愈加艰难的尴尬局面。

想想看,这该有多可悲呀!

现在在朱常洛的建议之下,万历皇帝才了解了商税的重要性,虽然没法推开全国去收,但是能在一个集中式的大商场里收,那也是极妙的法子呀!

朱常洛之所以敢收商税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西山娱乐城在他的地盘上,而他经营这座娱乐城打的旗号也是支援前线抗战,所以,这钱收的是有理有据。而且,被收税的勋贵大户们也被收的心安理得,谁让他们想抱皇太子的大腿呢?

既然要抱,付出点代价那也是理所应当的。而且,朱常洛为了防止他们以后偷税漏税还是有一个妙招的,到时候不信他们不老老实实的交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