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 > 第21章 岭南大礼包

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 第21章 岭南大礼包

作者:一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韩业勤见乾帝点名来找他,当即就跪了下来。

“臣知罪。”女帝跪在地上磕头道。

这一刻,他已经放弃了。

他虽然嘴硬,但也明白,若是将这把犁头带到邢州,肯定能解决数万人的问题,根本不会对春天的耕种造成什么伤害。

安王的三条大罪,前面两条已经洗清,最后一条是对知州不敬,已经不需要再提。

反正没有任何证据,先不说前两条罪名,光是这个罪名就能定下来,对于一个诸侯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广阳府知州与其他大臣联手诬告皇子,邢州县令失职,两人被革职,永世不得再用。

广扬府七品及以下,减领薪饷一年;

韩业勤,你这个刑部尚书,居然胡编乱造,扣你一年的俸禄,并且降职两年。”

他挥挥手,示意了一下。

“各位!不要因为一张血色信笺,就轻举妄动。”

乾帝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身边的文武百官。

众人纷纷颔首,表示赞同。

尽管没有惩罚他们,但是乾帝的目光,仍然让他们心惊肉跳。

“吴爱卿,你就是将这把刀在国内普及的人,务必要在春天的时候,把这把刀全部用完。

若是有什么要用银子的地方,更是要让我们的户部倾囊相助。”

乾帝向吴作壬、郑坤道:“陛下,请陛下赐予。”

太子在一边默然不语,心中却越发畏惧起李肃来。

安王府,岭南。

京师之中,李肃当然不知道这件事情。

他正坐在会议桌前,聆听着属下的报告。

“这岭南州突然多了这么多人,解决了人力紧张的问题,三皇子果然高招。”

曹有德恭维了一句。

“不过,我担心,用不了多久,那些流民们就会蜂拥而至,到时候,府城根本容纳不下那么多人。”

曹有德又加了一句。

“嗯,再加上这段时间来上学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就连成年人都来上课了,所以才会显得有点挤。”

魏养羡道,他是掌管岭南府的教书先生。

“这些日子,从我们岭南到京中的商人也多了起来,想要进城,常常要等上好久,这大门虽说经过重新修葺,可也有些拥挤。”

“还有许多商人进城,把这酒楼都占了,没有住宿之处,就只能和小二混在一处了。”

负责贸易的柳邻道,“我知道了。

李肃端坐在主位上,正在仔细地听着手下的禀告。

这岭南州府城,当初的人并不多,加上郊区,也就五十万人左右,可那毕竟还是以府城为规模建造,占地并不算少。

但现在,进入这里的商人和平民,实在是太多了。

在的需要.

李肃嘴唇动了动,想了想,起身来到一张岭南府城的地形图面前。

“这样的话,不如将府城扩大一些吧。”

李肃伸手在上面划了一条线,然后又划了一条线。

“以现有的防御工事为中心,向北,向南,向西,向西两里地前进。

差不多了吧。”

李肃继续开口。

“还有,府城的地盘也要调整,这里是工厂,这里是居住地。

我们将在这里开辟一块区域,建立一所可以容纳5000人的新学院。”

“我们会继续拆,会修复,会重新修建,会努力将府城打造得更好...”

李肃吩咐道。

李肃只是扫了一圈,就轻描淡写的指出了这座城的发展方向,这让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在场之人,无一不是岭南府中地位不低,眼光还是很毒辣的。

安王说得轻描淡写,其实仔细一琢磨,每个地方都安排得极好,合情合理。

它考虑到了各个区域的方便程度,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的远近程度,以及以后的各种变故。

尽管大家对安王的身手早已习以为常,可他们依旧觉得自己的身手很好。

这让他不禁怀疑,是不是有人天生就知道这些?

“最少也要大半个月才能完成,如今我们的人力怕是不够了。“

曹有德直截了当地说道。

“对了,这里不是有5000名边兵么?另外,府城的护卫和安王卫也派了人来,让他们在这里动手。”

李肃一锤定音。

“是!”众人齐声应道。

曹有德恭敬地鞠了一躬。

没有一个人认为安王动用军队修建城墙是不对的,相反,这才是应该的。

岭南与周边诸国的交界处,驻扎着一只由大乾国师组成的军队,由帝国驻扎,隶属于帝国的军政机构。

然而三年来,李肃一直在用银子维持着这只军队,从来没有拿到过一分银子。

三年之前,如果是地震,官府的银子不能运到这里,那还说得过去。

但现在,公路重新畅通,朝堂上似乎把这些边兵给遗忘了,到现在都没有人来找麻烦,李肃也不愿意吃那个哑巴亏,必须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

在他看来,多半是那位小气的国王陛下,在意识到自己财大气粗的时候,特意将这些累赘扔到了自己身上。

难道他就不担心自己会谋逆?“李肃心想。

周边的诸国,早已与岭南通商,宛若一家人,所以并未发生冲突。

这些军队的出现,让岭南府城的百姓们都有一种被浪费了的错觉。

安王一声令下,边境军中,主帅侯正昌欣然称是。

这些年来,他们都是岭南府的人,受人恩惠,受人恩惠,侯正昌就算再怎么无耻,也不能因为一点小忙就拒绝。

这三年来,由于商业的发展,边疆稳定下来,边疆的军队闲着也是闲着,所以侯正昌就把他们用来种地。

这一次,只有5000名边兵,却是硬生生的开垦出了六十万里的土地。

每年向岭南府城以及周围诸国出售的粮草,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想起三年之前,官府的军粮,有的时候一扣就是大半年,将士们一个个都是一贫如洗,侯正昌心中充满了感慨。

“这都是安王的功劳!”

在府城扩张的号令下达之后,岭南各地的官吏们立即开始了各自的工作。

商人们也抓住了这次的良机,将一批批的木材、石头等材料运入城中。

李肃打算在这次的扩张中,将城池的围墙也全部更换为混凝土浇筑,而在城池之外,则有一座石灰窑、石灰窑,昼夜不歇。

不少人听说安王要扩大府城,都在忙着做农活,为自己的农活做贡献。

最重要的是,安王一向慷慨,不仅每个月都有俸禄,一日三饭也有俸禄。

岭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进入白热化阶段的人也越来越多。

还有一些来自四州的平民,也是专程赶来,想要参加这座城市的建设。

四州的人,比起府城的人,都要过得更惨。

这些年来,他们的伙食一直很好,但也仅此而已了。

李肃来岭南才三年时间,哪里有时间去照顾这么多人。

他们看着自己大锅中的肉食,一个个都是目瞪口呆,又有些嫉妒府城中的平民了。

“如果我能早一点来府城,那该多好。”

在上万人的共同努力下,以半现代的施工方法,仅仅用了两个多月,这座崭新的围墙就被建成了。

尽管只是初具轮廓,却已可见其宏伟。

新的大门要大上一圈,足以让四列马车并肩而行。

粉刷过的城墙光滑而光滑,高度接近二十多米,防御起来很容易。

城市里的主要建筑,也都建好了,就连学校,医馆,客栈,都有了着落。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麻衣的老人,骑着一头毛驴,缓缓的从城门口走过。

他的头发花白,用一根木钗扎了起来,双目炯炯有神,整个人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如果此时还有人认识他的话,肯定会惊讶于他怎么会跑到这偏僻之地来。

这人赫然便是在大乾游走了五年,未曾回过一次朝廷的国师,贾思言,也就是两个大臣中的一个。

贾思言乃是乾帝之师,他曾助乾帝登上皇位,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平定国内纷争,治理朝野,深得他的器重。

可以说,这贾思言,才是大乾仙朝能走到这一步的主要原因。

当初,就是他向乾帝提议,要逐步废除丞相制,重新夺回权力的。

而这一次,也是为打压宰相之位,更是自告奋勇,要去大乾云游,再不入朝中。

再加上他从来没有从宰相之位上退下来过,所以许多大臣都把他当成了刺头。

但不管是他,亦或者其他敌对势力,都非常看好他。

距离上一次出山五年,很多人都快把他给忘了。

这一次,他来到岭南,只是因为在旅途中,听到了李肃的消息,便打算到岭南来一趟,确认一下传闻的真实性。

一人一驴慢吞吞地走进了那座崭新的城市。

“虽然还没有建好,但比起京城来,也丝毫不逊色。”

贾思言仰望着巍峨的城池,若有所思。

而在这城门处,不断有商人出入,更是引起了他的兴趣。

“是吗?免费入城?真是有趣。”

贾思言接过那两个铜板,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入了城,到处都是成片成片的砂砾和砂砾,数不清的平民们,都在忙碌着。

也有人在用不知名的东西,搅动着和墙壁一样的泥土。

“想要修建如此宽阔的城墙,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不知安王拿出了几个劳力,让家里的人推迟了开春的时间。”

贾思言感慨了一句。

正当他准备继续前进的时候,却听到了东方的惨叫声。

贾思言连忙迎了上去。

一众平民聚集在一起。贾思言从人群中钻了进去,只见一位穿着衙役服饰的中年男子正在用皮鞭对着一个看上去像是平民的平民猛抽。

被鞭打的男子不断惨叫着。

“住手,住手,我认输,我以后不会了。”

大汉连连哀求。

“停!你们这些衙役,凭什么残害平民!

你们让他们做苦力,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开垦,还让他们受到了你们的欺负!

贾思言见被揍的男子一副正经模样,又见那个衙役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不禁破口大骂起来。

“没想到他手下的人,居然会欺负到这种地步。

贾思言喃喃自语着。

“你到底是谁?你说的是征召劳力,推迟开春?你疯了吗?“

这名官员,便是奉命前来监督的驻防大帅戚勇。

而他麾下的那一支军队,则是被曹有德带到了城市中,开始了对城市的修缮工作。

手下没有人手,闲着也是闲着,干脆找李肃要了个管事的差使,便穿着管事的服装,出来散散心,散散心。

齐永本来就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见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老人,居然还敢大放厥词,顿时火冒三丈。

“很好,这么多年来,还没有人敢这么侮辱我,你这小娃娃,在这大乾皇朝,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

见那个凶神恶煞的衙役竟然还能出言不逊,贾思言怒极而笑。

“喂,你这老头,还说要征召劳力,延迟开垦,简直就是一派胡言,你这不是嗑了什么**汤吗?”

戚勇甩了甩手中的鞭子,漫不经心地说道。

在贾思言看来,这就是一个仗势欺人的混混。

“他们不是被你抓来当苦力的么?这么大的一座城池,没有一年的时间,怎么可能修建得这么快,这不是影响了民情吗?”

贾思言气急败坏的叫了起来。

“长老,我们不是苦力,我们是奉了安王大人之命而来。

“对对对,我们是刚开垦完就到这里来的,以前都是军士在建造,这座城市才建造了两个多月。”

人群中,也有一些人说道。

“别想糊弄我,我在整个大乾都找不到第二个人。”

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修建了如此庞大的城池。”

贾思言扫了一眼周围,淡淡说道。

“你们看看那里的混凝土,再看看西方,那里正冒着青烟,那里就是安王陛下的新技术,也是他在那里修建了一座水泥场,又修建了一座窑洞,所以他的速度很慢。”

另外一人说道。

“喂,老人,你听见了没有,在没有弄明白的情况下,别乱说话,那样会让人觉得你很没有礼貌。”

戚勇嘿嘿一笑,目光中的轻蔑和戏谑让贾思言很是不爽。

“这个王八蛋,真是太可恶了。”贾思言郁闷之极。

“那你为什么要抽他?今天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老夫便要去寻那位安王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将岭南之地给管理好的。”

贾思言伸手一挥,将那个被揍得鼻青脸肿的男人给抓了起来,对戚勇道。

“好吧,来吧,让你看看这个。“

戚勇说着,伸手一指房间的一角。

贾思言循着戚勇所指的地方,来到一处空地,只见一大块被人扔在那里,似乎是被人啃了一口。

“何意,把肉块扔在地面,岂有浪费之理。“

贾思言疑惑的问道。

“你应该去问问那个狗娘养的,他哪来的勇气浪费粮食。”

戚勇一脚踹在那人的身上。

“我保证,我保证。”

被抓去当苦力,还打人?

大汉赶紧说道。

“你这是在浪费粮食吗?居然只有鱼肉,你就不怕被人打死吗?”

说完,戚勇再次狠狠一腿踹了过去。

“可不是嘛,安王对咱们真是太好了,不仅每个月都有俸禄,连一日三饭都要照顾,居然还舍得这么奢侈。”

一些平民也跟着说道。

“什么?他是为了吃东西才被揍的?”

贾思言迟疑着说着。

“当然!我们王爷担心百姓们会挨冻,所以一日三餐都是无限制的,只要能填满就行。

可是,他吃了这么多的肉,只吃了一块瘦的,剩下的都扔在了地上。

这么多年来,你是不是忘记了你曾经的生活,所以才会这么做的!”

戚勇厉声喝道。

“我明白了!我走南闯北,从未见到哪个地方,会为平民百姓提供一日三餐,还会为他们筑起一道围墙。

连菜都吃到了,这小子也太不识抬举了吧。

唉,我真是看错人了,看错人了。”

贾思言虽然贵为大乾丞相,但丝毫不显高傲,双手抱拳,开口说道。

戚勇:明明是在向我认错,怎么听着像是在训斥呢?

“真没想到,岭南这么富裕,用银子雇人修建城池,连平民都能有肉食,这位安王治理岭南,果然有几分本事。”

贾思言若有所思的想着。

心中不禁有些迫不及待。

贾思言一路进了市区。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忙碌的建筑。

有的区域,甚至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建筑。

贾思言看着这座还没有盖起来的方形大楼,心中没有任何美感,反而有种说不出的震撼力。

大约走了三公里左右,一座巨大的城墙,已经遥遥在望。

“怪了,怎么还有一座城?”

贾思言喃喃自语着。

他连忙来到了城门前,却发现城门处空无一人。

一队身强力壮的男子,正在墙壁上挖着一块块砖头。

“你们怎么在这里等着?”

贾思言一把抓住一个从他身边经过的大个子,对他说道。

“破墙!”

大汉一脸茫然,被人抓住了把柄。

“为什么要拆掉这坚固的墙壁?”

贾思言听得一头雾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