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 > 第九十二章 终于露出把柄了

赵庆元和黄子澄两人显然是低估了通政司检校的无孔不入,给他们两人驾车的马夫,虽说是赵庆元家里多年的老仆。

却不知道,这一名看似忠厚老实的马夫,一直是通政司检校安插的番子。

他们在马车里说的每一句话,自以为不会传出去哪怕半个字,实际上一字不落的传到了胡汉山的耳朵里。

胡汉山和李濬两人没有坐上挂着绸缎帘子的马车,骑着两匹辽东大马,说话的声音不大也不小。

大庭广众之下,不用担心他们所说的话会泄露出去。

从来都是通政司检校们探听官员们的消息,还从来没有官员们的亲信探听通政司衙门的先例。

赵庆元在过来以前,已经安排了一名亲信混在了胡汉山附近。

还没等这名亲信待上多久,就被通政司衙门的检校随便栽赃的一个罪名,送进了应天府大牢。

赵庆元一直到现在还蒙在鼓里,以为他的亲信还在胡汉山身边打探消息。

胡汉山点了点头,那名负责传递消息的检校恭敬的退了出去。

胡汉山遭到了赵庆元的算计,却是满脸的笑意:“真是瞌睡来了枕头,本县马正想着怎么摆脱他们二人。”

“这两人就找死的撞了上来,给本县马送上了一个整治他们的好借口。”

李濬明白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说这一次不把赈灾粮食的发放,交给泾县的官僚乡绅?”

胡汉山点了点头:“赵庆元和黄子澄两人自以为能够欺瞒本县马,以为本县马对于这里面的门道不清楚。”

“他们打错了如意算盘,本县马不仅清楚这里面的门道,还厌恶他们那一副自诩救了多少老百姓的虚伪做派。”

胡汉山知道李濬不仅仅是个武将那么简单,还颇有官场头脑。

就用东林党执政的一件事,深恶痛绝的说出了这里面的门道。

地方上发生了水灾旱灾,朝廷进行赈灾,这粮款还没出京城就腰斩了一半。

不管是粮食还是银子全被六部官员截留了一半,不管老百姓死活的贪墨了。

赈灾粮款到了地方的布政司衙门,再次腰斩一半。

布政司衙门的官员用各种借口,贪墨了大笔的粮食和银子。

赈灾粮款终于到了地方府县,又一次腰斩一半。

仅剩的那一点儿赈灾粮食全都发放给了不缺吃喝的地方乡绅,美其名曰是代发,但是代着代着就没有了。

李濬本来想着官员再怎么贪,怎么也得给老百姓剩下一些口粮,留一条活口。

却怎么也没想到,从内到外从上到下没有一个把老百姓当人看。

饿死了也就饿死了,只想着能够趁着这一次的国难捞上多少银子。

李濬朝着金陵的方向抱了抱拳,对于当今的皇上朱元璋更是多了几分崇拜:“还是洪武皇帝贤明,为了老百姓能有好日子过,对贪官污吏不会有半点的姑息。”

胡汉山对于李濬的这句话颇为认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后世那些掌握了笔杆子的读书人想尽了各种办法抹黑洪武皇帝。

就在两人闲聊的档口,赵庆元带着黄子澄还有几名宁国府的官员,停在了驿站里。

这才刚刚离开金陵多久,虽说已经到了用膳的时间,但是事情总有轻重缓急。

现在最重要的要务是赶往泾县,赈济那里受灾的老百姓。

至于吃喝问题,胡汉山早就准备好了,备了一些干粮和清水,一边走一边吃就可以了。

赵庆元等到驿站摆好了宴席,让长随请来了胡汉山,吃饭倒是其次主要是要商量赈灾粮食的发放。

胡汉山刚刚坐下来,还没喝上一口茶。

赵庆元说出了早就想好的对策:“不知胡副使对这一次的赈灾有什么看法。”

胡汉山没有理睬赵庆元,自顾自的喝了一口茶:“不错,这茶真是不错,算是茶叶里的上品了。”

驿丞还以为巴结对了左丞相嫡长子,上前行礼:“驿馆买了几钱黄山松萝茶,小丞相喝着顺口就行。”

胡汉山不等驿丞说完,冷着一张脸,一把掀翻了八仙桌:“本县马让你们吃,泾县的老百姓还在吃树叶啃树皮。”

“你们可倒好走的不紧不慢也就算了,还在这里大鱼大肉,商量着怎么分润功劳。”

赵庆元看着摔了一地的青白釉折盘,脸色更冷了,心里却在大笑:你这可是自己得罪了宁国府官员,看谁还会替你说话。

等到胡汉山发完了火,赵庆元抽冷子说了一句:“在金陵里干些混账事逞威风也就算了。”

“现在离开了金陵,可没有人惯着你,再不收敛了混账脾性,耽误了赈灾的大事,少不了要送到金陵问罪。”

赵庆元的这番话直接在宁国府官员们的脑子里,提醒了胡汉山可不会维护官僚缙绅,总是想着袒护那些泥腿子。

宁国府通判这些官员,必定会站在赵庆元身边了,浇灭他们钻营左丞相胡惟庸的心思。

果不其然,这句话说完以后,宁国府官员们做出了自以为会让胡汉山后悔的举动,略微靠近了小侯爷赵庆元几步。

大势已定,黄子澄开始履行江西师爷的职责:“赈灾粮食的发放,照例来说要由各位父母官来决议,东主的意思是先从县廓都百姓开始。”

宁国府官员们领会了师爷黄子澄的意思,大为欣慰,看来这次来的钦使不会成为宁国府官场的障碍了,阻挡治辖内的粮商们囤积居奇了。

只要把粮商推到台前,银利的大头会落在宁国府官员手里,真要是出了差池,只需要把粮商们推出来当替罪羊便可。

宁国府官员已经把赵庆元当成了自己人,今年送给中枢官员们的碳敬冰敬少不了南雄侯一份。

“本官赞成,县廓都百姓居住的较为集中,先去赈济能够救活更多的百姓。”

“当是一条赈灾上策,本官佩服。”

“事情就这么敲定了,小丞相训斥的很对,这顿饭确实不该吃,我等还是尽快赶去泾县赈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